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哥伦布冰激凌加盟店

本文目录

加盟哥伦布意式冰淇淋能不能赚钱?有哪些特色?

说到冰激凌,父母们心目中对于冰激凌的定位还停留在垃圾肥胖食品的行列里,更有一些爱美人士因为担心冰激凌会长胖而将其拒之千里之外……这都21世纪了,冰激凌已经不再简单的只是一个奶油+糖的混合产物,更多了健康冰激凌在市场上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肯定。

比如哥伦布意式冰淇淋,就是一款打破消费者对于传统冰激凌的认知,健康美味的冰激凌。和需要加入大量奶油和糖份的美式冰激凌不同,意大利冰激凌采用独特的传统冰激凌手工制作工艺,让冰激凌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形成绵密的口感,不仅口感更加柔软,口味甜度也适中,同样也更加健康。哥伦布意式冰淇淋在制作过程中坚持地道的意大利工艺和品牌的专利技术,无论是冰激凌原料还是搭配的辅料,都是新鲜挑选和制作,像奶油和巧克力都是采用的进口食材,高品质让哥伦布意式冰淇淋能够展示给消费更加优秀的美味产品。哥伦布意式冰淇淋不只是有简单的甜筒冰激凌或者冰激凌球,产品种类多样丰富,在口味和外观上都十分有特色。

哥伦布意式冰淇淋的门店中,不仅有美味健康的冰激凌,同时还有种类丰富的特色的新品,比如添加了活力酵素的雪冰,除了美味的同时还能够有净化血液、帮助身体排出毒素、改善体质等等有益功效。这是哥伦布意式冰淇淋的特色之一,另外还有秘制烤水果和热带水果茶饮,每一款都是颜值与美味并存。

“黄金奶源”扬帆出海 伊利聚焦国际化战略

来源:新华丝路网

由浙江大学、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大洋洲“一带一路”促进机制共同主办,伊利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展望大会(杭州2023)将于11月22-23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伊利集团将在此次大会中以促进全球创新、合作、发展为宗旨,发现智慧实践、对接优势资源,聚焦其品牌国际化战略布局。

全球体系志在四海

10月23日,伊利集团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J冰淇淋的全球首发,正式宣布进入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市场。这是伊利集团最近一次全球征程的号角,也是中国食品领域大规模出海的又一次有力展现。

“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加速中国乳企的全球化布局,把握好消费升级趋势和市场机遇,推动智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曾表示。

伊利的全球战略构建了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三大体系,核心是用全球最优质的资源服务消费者。

在大洋洲,伊利投入30亿元在新西兰建设一体化乳业基地;该基地所属的坎特伯雷地区,原奶产量约占新西兰总产量的一半,有奶业研究者称之为“牛奶谷”。

——这是全球资源体系。

2023年9月12日伊利欧洲研发中心成立仪式现场

在荷兰,伊利集团成立了海外研发中心——欧洲创新中心;过去四年来,针对“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及“母乳数据库”等领域,伊利欧洲研发中心重点发力,研究建立贯通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并且升级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筛查和预警体系建立、分析乳业全产业链的潜在风险,识别关键风险点、影响因子和风险等级等。

在美洲,伊利主导实施全球农业食品领域高端智慧集群——中美食品智慧谷。该智慧谷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美顶尖的常青藤联盟名校、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及在农业、管理、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合作,形成中美乃至全球在农业食品方面的智慧集群。

——这是全球创新体系。

伊利通过奥运会、世博会等重量级国际盛事,以及一系列顶级国际营销资源,迅速积累了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在全球市场上积聚了品牌能量。今年10月23日,伊利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隆重举行J冰淇淋的全球首发,这标志着伊利将全面进入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营养美味的乳制品,开拓一条让世界共享健康的“乳业丝路”。

——这是全球市场体系。

整合输出挥斥方遒

通过“双整合,双输出”的“伊利全球织网路径”,伊利集团正以其特有的战略向全球进军。

“双整合”是指整合全球物质资源和全球智慧资源。面对全球乳业一体化加速的大趋势,伊利打造了“全球织网”战略,在大洋洲、欧洲、美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搭建了全球的资源体系、创新体系和市场体系。伊利将供应商扩展至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原辅材料、无菌包装、智能设备等多个行业智慧资源方面,伊利建立了“全球智慧链”。

“双输出”指的是伊利在整合全球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输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

首先是输出精准洞察消费升级、持续创新产品的中国方案。面对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伊利通过“大数据”不断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的升级与创新,从而赢得市场的肯定。

其次是输出标准方面,伊利的“质量标准三条线”即国标线,严于国标线50%的企标线,严于企标线20%的内控线,不仅为国内的乳业树立了标杆,也为国际同行树立了榜样。

“伊利即品质”“打造世界的标杆”,是伊利集团一直以来的企业信条和产品理念,也是其走向全球的价值基石。在“双整合”与“双输出”的同时,也即是伊利集团在走向世界时,将其健康理念带到世界各国,承担起了一家全球乳业巨头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让世界看到中国乳业的力量。

近年来,伊利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升级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还与欧洲顶尖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开发“中荷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筛查和预警体系分析乳业全产业链的潜在风险,识别关键风险点、影响因子和风险等级等。

图为伊利在大洋洲的生产基地厂房

专家表示,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常见的是海外并购,而伊利的国际化是一套更复杂的体系,其“全球织网”战略中,包含的是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全球化趋势下,依托国际化经营,伊利正在打造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样本。

“中国乳企如今从营收规模到影响力都已经进入全球前列,伊利开启了自己的大航海时代,它是否能成为中国同行中的哥伦布,值得期待。”雅虎财经如是说。

借风“带路”扬帆起航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势头迅猛,而作为乳企龙头,伊利在大洋洲生产基地等国际化重头项目不断获得全球的关注和认可。

世界上最好的牧场都集中于南北纬的大约40-50°区间的温带草原,四季的温湿度、土壤成份的构成、水源与降雨条件……这些因素决定了牧草和奶牛/羊的生产环境,也成为了鲜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人们称之为南北半球的两大“黄金奶源带”。

“一带一路”沿线不乏乳业大国,如位于世界黄金奶源带上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一带一路”倡议将会促使中国乳业和世界乳业进一步融合,中国乳企也相应能够加快其国际化进程。

通过伊利,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今世界,跨国企业的时代已经过时,全球企业的时代正在来临。伊利通过搭建全球资源重新配置平台,把全球最有价值的资源整合到企业自身体系中,通过共享共赢的姿态,建立了合作双方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在今年的第五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的‘一带一路’,是一条真诚之路、包容之路,更是一条合作之路、创新之路。”他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在乳业发展中有广泛共同利益,应强化优势互补,消除市场壁垒,促进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张轶鹏表示,未来伊利将不断深入落实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在布局全球的进程中,伊利将自身品质实力不断带动中国乳企实力的提升及合作共赢,展示好“中国品牌”名片。

当中国遇上意大利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3月18日宣布:应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马塔雷拉、摩纳哥公国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1日至26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里盛产美食,比萨、冰淇淋、卡布奇诺、提拉米苏……令人很难控制卡路里;

这里也“盛产”名人,但丁、达·芬奇、哥伦布、伽利略……世界人民耳熟能详。

意大利,这个被地中海阳光照耀的国家,虽与中国相距遥远,但两国交往深厚而绵长。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是中意交往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在中国游历17年后,这位意大利旅行家不但把丝绸和织锦带回家乡,更激起了西方对东方的无限神往。

星移斗转,岁月悠悠。在新的千年坐标里,两个文明古国的相遇,又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京剧遇上图兰朵

位于罗马市中心的阿根廷剧院座无虚席,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这是实验京剧《图兰朵》2023年初在意大利巡演时的盛况。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中意两国表演艺术家,以京剧表演精华和现代舞美设计重新演绎《图兰朵》,为这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融入更原汁原味的东方文化。

2023年2月5日晚,实验京剧《图兰朵》在罗马亮相。(新华社记者吉莉叶心可摄制)

意大利前总理伦齐讲过一句话,中意两国关系代表着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交流。

不少喜爱意大利文化的中国人,对“2006中国意大利年”那幅主题海报记忆犹新——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和秦始皇兵马俑相互问候,大卫像说:“你好!”兵马俑回答:“CIAO(你好)!”

而喜爱中国文化的意大利人,一定不会忘记2010年启幕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

彩灯照耀下,古罗马斗兽场上“中意友谊”四个汉字格外耀眼。

近年来,中意友好越来越深入民间,走进课堂,走到年轻人中间。

罗马国立住读学校下属的国际理科高中是当地最负盛名、也是最难考取的高中之一,该校将汉语作为第一外语纳入必修课体系。

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外景。(来源:学校网站)

来自该校高中四年级的雅各布·杰摩勒有个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字:郑彦柯。

目前,郑彦柯正在上海华师大二附中交流学习。谈到交流体会,他用中文说了一段话: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不仅停留在书本上,更体现在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我才明白这些年的所有努力,学过的每个汉字,读过的每篇文章,说到底,都是为了真正认识中国人,走进他们的内心。”

郑彦柯(右一)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照。(新华社记者葛晨提供)

当张衡遇上利玛窦

浩渺宇宙,一颗名为“张衡一号”的卫星绕地飞行,一刻不停地观测着地球电磁场的变化。

这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携带着一只由意大利“利玛窦”计划团队开发的高能粒子探测器。

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精通天文地理,发明地动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传教士利玛窦学贯中西,同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将“四书”传往欧洲。

因为一颗“星”,两位科学达人,跨越时空,在太空相遇。

2023年2月2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2023年2月“张衡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后,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互致贺电。

习近平主席说,这是“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15年来,中意合作越来越红火。双方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经贸、文化和科技合作的行动计划,建立了中意企业家委员会、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中意创新合作周等一系列合作机制,还开创了中意警务联合巡逻这样的合作新模式。

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科技创新合作一直是中意合作亮点之一。

2011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意大利,专程来到米兰郊区,参观圣拉菲尔生物医药科技园。

生物医药科技是意大利的优势产业,也是中意合作的重要领域。当时,习近平说:

“中医历史悠久,疗效独特,但机理研究还较薄弱。希望今后同意大利加强国际合作,在这个领域能有所突破。”

如今中意中医药合作硕果累累,中医药文化在意大利影响力越来越大:

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罗马召开,确定每年的10月11日为世界中医药日;

北京同仁堂正式登陆意大利,在欧盟市场第一次直接投放产品;

中医讲座走进意大利中学课堂,中国传统医学整体思维引发听众浓厚兴趣……

2023年11月17日,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罗马开幕。(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当“一带一路”遇上“中国任务小组”

还记得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那些“意大利制造”吗?

红酒、火腿、冰淇淋,跑车、直升机、高端游艇,轻如蝉翼的折叠老花镜、小巧精致的咖啡机……各类产品琳琅满目。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展品,意大利莱奥纳多直升机公司AW189直升机入驻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作为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快速发展的中国,给意大利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17年中意双边贸易额为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1%,2023年达到54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满头棕色卷发的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讲一口流利中文。

作为研究中国和亚洲经济的资深专家,杰拉奇曾在浙江、上海等地大学讲学。数月前,在部长和教授身份之外,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国任务小组”协调人。

2023年10月,为加强并扩大意中两国在贸易、金融、投资、研发等领域以及在第三国的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意大利政府专门成立跨部门机构“中国任务小组”。

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同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之一。2000多年前,伟大的“丝绸之路”将中意这两个东西方文明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意丝路之缘再次焕发出新生机。

从政府到商界,意大利对“一带一路”倡议一直持积极姿态。

2017年5月,时任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5月16日,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时任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现任意大利总理孔特日前有一个明确表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意大利和欧洲来说是发展机遇,意大利希望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他还表示,希望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当京剧遇上图兰朵,当张衡遇上利玛窦,当“一带一路”遇上“中国任务小组”……

未来的中意故事,一定更加精彩。

2023年2月10日在意大利罗马,一对母子在罗马侨界欢度2023年春节活动上自拍。(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参与记者:葛晨、吉莉、狄春、郑锦强、郝薇薇、郑开君、陈杉、孙硕)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