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中条山道院靖铭何时出土?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中条山道院靖铭何时出土?《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是近年出土的。袁滋在唐代,是与李阳冰、瞿令问齐名的篆书名家。黄庭坚《游愚溪》:“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藓石破篆文…

中条山道院靖铭何时出土?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中条山道院靖铭何时出土?

《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是近年出土的。

袁滋在唐代,是与李阳冰、瞿令问齐名的篆书名家。黄庭坚《游愚溪》:“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其中的袁,就是指袁滋。袁滋的篆书,以位于云南盐津县西南15公里豆沙关的袁滋题记摩崖石刻最著名,其中篆书仅有“袁滋题”三字。国家图书馆古籍目录有《皇帝铸鼎碑》拓本,但未见图录。这件《中条山靖院道堂铭》,是近年出土者,《文物世界》09年1期有景宏波《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考》。山西融易达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碑拓专场有一纸拓片,图片尚清晰,现把说明文字和图片转帖到这里,供有心研究唐代篆书者参考。

此碑现存于山西芮城县博物馆碑廊内。唐贞元十四年(798)镌建。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撰,尚书右丞陈郡袁滋书。碑作立式,长方形。额浮雕六螭首下垂,正中阳文篆书“中条山靖院道堂铭”三行八字。碑文篆书,有方界格,行19,满行36字,字径3公分,共647字。碑右边缘有破泐。碑文传述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晚年以自己的官俸收入在中条山修建靖院道堂的概况,兼及王本人的籍贯迁徙等经历。碑之书者陈郡袁滋,据考系唐代工篆、隶之书家,碑文全为小篆体,书法委婉圆转工力甚佳,为唐代篆书碑中之珍品。

中条山道院靖铭何时出土?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和.什么意思?

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和。意思是:(袁滋)为政清廉宽简,从其他地方流散到他管辖境内的百姓,他都给地方让他们居住,并把那聚居的地方起名为义合里。

旧唐书李愬传?

李愬,字元直,有谋略,擅长骑马射箭。宪宗讨伐吴元济,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失败以后,用袁滋代替他做了统帅,又没有取胜。

李愬主动请求一试,宰相李逢吉也认为李愬可以任用,于是任命他担任隋、唐、邓节度使。李愬因为军队刚刚受挫,士气没有全恢复,于是不安排巡逻的队伍。

有人提出异议,李愬说:“叛贼刚安于袁公的宽疏,我不想让他们受到惊动...'

云南昭通有古称嘛?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早在距今约10万年前,就有早期智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望帝故里”“汉洗之乡”“袁滋题记摩崖”见证着昭通的发展与进步,诉说着昭通的历史与文明。昭通是云南最早建制的地方,自西汉建元六年至唐天宝年间,以“朱提”为名,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长达800多年。唐代之后,宋封乌蒙,元置乌蒙路,明置乌蒙府,清改乌蒙为昭通。民国时期,昭通在云南政治上的影响深远,是当时的第二大城市,第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小昆明”之称

公元794年发生了什么事件?

公元794年处于唐朝时代。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件大事。

1.大唐败吐蕃

贞元十年(794)正月,韦皋所遣节度判官崔佐时至南诏羊苴吁城(今云南大理),而吐蕃使者数百人先至,南诏王异牟寻不欲使吐蕃知唐使者至,遂命佐时衣牂牁蛮服入城,佐时不从,说:“我堂堂大唐王朝使者,怎能衣蛮夷之服呢!”异牟寻不得已,黑夜迎之。佐时大声宣读诏书,异牟寻恐惧、嘘欷、流涕,俯伏受诏。其清平宫郑回又密见佐时教之,所以佐时尽得其实情,因劝异牟寻悉斩吐蕃使者,去吐蕃所立之号,献其金印,恢复南诏旧名,异牟寻皆从之。仍刻金契以献,并帅其子寻梦凑等与佐时盟于点苍山神祠。先是吐蕃与回纥争北庭(今新疆奇台),大战死者甚多,遂征兵万人于南诏。异牟寻以国小为辞,请发兵三千人,吐蕃以为少,即增至五千。异牟寻遣五千人前行,自帅万人继其后,昼夜兼行,袭击吐蕃,大败之,虏其五王,降其兵十余万,攻取其铁桥(今云南维西东北)等十六城。正月二十四日,遣使献俘。

2.刘澭归朝

幽州节度使刘怦死时,其子刘济在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其弟刘澭以父命召济,并以军府授之。济以澭为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许以后使代己。而不久济用其子为节度副大使,澭怨恨之,密通表于朝廷,遣兵千人防秋,济怒,发兵击澭,败之。贞元十年(794)正月,澭为济所逼,请为朝廷西扞陇坻,遂帅兵一千五百人,男女万余口至京城。所过之处,号令严明,秋毫无犯。德宗嘉之,二月三日,以澭为秦州(今甘肃秦安西北)刺史、陇右经略军使,治于普润(今陕西千阳东北)。军中不击柝,不设音乐;士卒病者,澭亲视之,死则哭之。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