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一年花掉上千亿元买奶茶,茶饮加盟店却“十店九亏”,钱被谁赚了?
“开家奶茶店”,听起来文艺又轻松,一直都被视为一桩好生意,尤其是头部的新茶饮品牌,不但常因“网红茶”“爆款”处于大众的关注中心,更是受到资本的热捧。
6月30日,“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正式登陆港交所,创始人彭心和赵林在敲钟现场称,上市只是马拉松中途的补给站,未来的挑战仍然很大。
此话并非低调。奈雪的茶仍面临着盈利压力:2023年,奈雪营收达30.57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仅为1664万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就在奈雪的茶上市前一个月,词条冲上热搜,马伊琍代言的茶饮品牌“茶芝兰”涉嫌诈骗7亿余元引发关注;也在那段时间,估值达200亿的蜜雪冰城因食品安全问题被链调查;随后,郑恺代言的“茶主播”也被指诈骗,700人被骗上亿元。
2023年5月中旬,和一起上了微博热搜
自此,光鲜的茶饮赛道隐秘的另一面浮上水面。“茶芝兰”加盟商、有10年餐饮从业经验的许周(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无论是奈雪的茶这类头部品牌,还是不知名的小品牌,靠卖奶茶赚钱都非常难,加盟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也正奶茶加盟行业乱象丛生。
许周透露,一批批对“怎么经营好一家茶饮店”毫无经验的加盟商,被“画大饼”式的恶意招商拖下水,绝大多数人惨淡离场,“堪称‘九死一生’。”
据艾媒数据显示,持续经营超过一年的茶饮店占比仅为18.8%。
头部品牌盈利艰难,奶茶加盟存活率极低,超过千亿的茶饮市场,到底是谁盘中的“奶酪”?火热的奶茶店,为何会成为无数创业者注定失败的生意?
招商画大饼、品牌真假难辨:
茶饮加盟中的坑
90后小苏(化名)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三线城市的老家工作。两年之后,他与女朋友商量,要不要开一家茶饮店做副业。
“茶饮店、咖啡店、书店,文艺青年‘告老还乡’创业三大坑。我们想开茶饮店倒不是因为文艺,就是想挣钱。”小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小苏们”躺着赚钱的美梦,就这么成了一些人眼中一本万利的生意。近年来,市面上出现大量奶茶品牌,在招揽加盟商时无所不用其极,却在收钱后便采取三不管政策,任由加盟商们“自生自灭”。业内把这类品牌的所有者称为“快招公司”。
虚假宣传成为了这类公司吸引加盟商的惯用手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与奶茶品牌“遇见奶牛”负责加盟招商的丁一(化名)取得了联系。沟通得知,欲加盟“遇见奶牛”,需一次性付给品牌方13.49万元,其中包含39800元的加盟费、10000元的押金、50000元的设备购买和15000元的原料费等。之后,每年还要缴纳8500元的“服务费”。
15000元的原料能够支持多少营业额?“45000元~50000元。”丁一向记者强调,“遇见奶牛的定价是为了让加盟商能有70%~80%的‘毛利润’(下称:毛利率),综合下来在75%左右。”
果真是这样吗?从丁一提供的信息简单计算可以得知,若加盟遇见奶牛,加盟商向品牌方购买的原料成本就已经占营业额的30%~33.3%,而单靠遇见奶牛提供的原料还不足以制成成品,水果等一些奶茶必备的原料,依然需要加盟商自行采购,便又产生额外成本。
某奶茶连锁店外的奶茶粉等原料
每经记者王郁彪摄
记者就“毛利率难以达到70%~80%”提出了质疑,丁一未作正面回复,而是以成本倒推法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最终得出“每天卖98杯就可以保本”的。
具备广泛社会知名度的明星,是为快招公司背书的“主力”。在记者得到的一份微信聊天记录里,负责茶芝兰加盟工作的人员用充满诱惑的话术表示:“公司出资3000万聘请了马伊琍做代言,您的店是和马伊琍在国内同步开店的,光流量就能给你带来多大的收益?”
除了不切实际的宣传,市面上也存在大量“盗版”奶茶品牌。
安琪(化名)在加盟茶饮店时,并没有想太多,缴纳了代理费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上了盗版品牌的“贼船”。“大意了!那个公司统一输出一整套方案给我们,连员工衣服都是统一的,但你还是可以从产品包装、奶茶上新频率、奶茶名字看出来,这是个盗版品牌。”安琪说。
“李逵遇李鬼”的故事在奶茶圈里不是少数。
今年6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这其中就包括21家奶茶店共19家经营主体侵犯“COCO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案。2017年奶茶品牌“鹿角巷”曾遭遇7000家山寨店“围攻”,维权近3年才取得胜利。
据公开报道,茶芝兰一案牵涉的便是一家典型的快招公司。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成立某餐饮公司,在未经权利公司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搭建多个虚假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网站,设计发布带有“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
随后,该团队收购或注册50余个奶茶品牌,通过设计宣传话术,安排话务员对外推销加盟业务。“茶芝兰”正是该团伙50多个“马甲”奶茶品牌之一。
京师律师事务所许浩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加盟连锁奶茶店,可能涉及到不少风险,比如,名为连锁加盟实则是非法传销、虚假宣传、加盟费难退等情况。
面对加盟乱象,许浩建议,加盟之前除了要对加盟项目进行考察和盈利能力分析,还需要了解特许人的公司和股东的商业信誉、特许人是否具备商业特许经营条件及其宣传的“核心资源”,如商标、专利和专业技术等。
加盟“十店九亏”:
茶饮是一门精细生意
作为资深业内人士,许周对快招公司的说辞一向嗤之以鼻。许周表示,当一家店的营业额达不到固定成本的150%的时候,肯定是亏本经营,“这类说辞都是利用当事人不知道实情的情况下,诱骗别人前来加盟。”
那些毫无经营经验的加盟商,在真正开起一家茶饮店之后,会迅速发现经营之艰难。
位于江苏的周岩(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他在2015年加盟了某个中小奶茶品牌,当初和他同一批培训的加盟者将近40人,天南地北,男女老少。
“当时,我觉得我手头的门店怎么都无法盈利,而我咨询品牌公司,公司往往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到最后只能关店止损。”周岩打听了一圈,与他同期的加盟者中,至少有几十万的亏损,大部分门店早已停业止损,“基本上是十店九亏。”
有亏损的,自然也有赚钱的。许周是茶芝兰门店店主,即便是茶芝兰品牌处于负面新闻的漩涡中,他经营管理的这家门店依然在盈利。
许周表示,经营一家茶饮店,真正重要的根本不是挂什么招牌,而是如何做好日常经营。在茶芝兰出事之后,许周加强了与其他加盟商的交流,这才发现,大多数加盟商并不知道如何运营好一家门店,这才是他们亏损的真实原因。
加盟之初,许周便知道茶芝兰不是什么大品牌,在他看来,选择并加盟一个茶饮品牌不过是入门,对茶饮门店进行管理和运营才是实现盈利的关键。“正常经营一家茶饮店,80%靠自己,20%靠品牌,才是正常的情况。”
在许周眼里,开茶饮店是一个“重活”、“累活”。为了减少成本,许周自己也充当了茶饮店伙计,“门店从今年2月开始营业以来,我到现在都没有休息过,每天早上9:30开始上班,晚上10:30下班。”
随时随地来一杯奶茶,是年轻人的日常
每经记者王郁彪摄
作为店铺的管理者和所有者,不算进货费用,许周每月要承担高达34000元的固定支出:给自己开工资7000元,两个全职员工、一个兼职员工的工资总共12000元,另有15000元的门店房租。
许周透露,目前,自己每个月有50000元左右营业额,但这是在他精细的成本管控和有经验的运营基础上才能达到的一个数字。
事实上,许周已经在餐饮业奋战了整整10年。“2011年我就进入了餐饮行业,在一家快餐品牌做兼职,2014年,我在一家奶茶店做店长助理;2016年开始,我在快餐品牌担任副经理,专门学习品牌的管理规范;2017年开始,我帮助所在公司开拓市场,开立并运营了两家西餐厅。”
在许周看来,快招公司的“恶”在于,不负责任地将一群完全不懂得如何经营好一家茶饮店的“餐饮小白”们诱骗着开了一家奶茶店,然后任其自生自灭。
“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明白,有些加盟商本身并不具备餐饮行业的经验,为什么要选择加盟茶饮店。真的以为像传言的那样,茶饮店有那么好做吗?开一家火一家?那不可能。”许周说。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奶茶赛道头部企业说原材料高所以不赚钱都是噱头。“哪一家头部企业的成本不高呢?盈利的关键在于管理,供应链管理水平如何,采购管理如何,人员培训如何,门店管理如何。让自己的管理体系升级迭代,才是盈利的关键。”
茶饮赛道依然不停地有人满怀梦想地进来,又无可奈何地出去。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茶饮企业总数超30万家;受疫情影响,2023年,茶饮行业注册增速放缓,但仍新增超2万家。
而另一面,据《2023新式茶饮白皮书》,截至去年,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13万家,占茶饮行业企业总数的43%。
随着茶饮加盟乱象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快招公司的花样开始翻新。记者在“茶颜悦色加盟”的网页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后,引来了一位业务员的电话。意外的是,对方极力劝说记者不要加盟做奶茶,而去加盟他的餐饮项目,“99%赚不了钱,奶茶加盟基本半年换一次血。”
他表示,自己在连锁加盟领域“摸爬滚打”很多年,加盟奶茶的生意“给他钱他都不一定去做”。他对记者说:“加盟做奶茶前一两个月不赚钱,可能还能给自己找找借口,但是半年一到,一般就该交下半年租金了。这个时候没有盈利的加盟商基本都把店转手了出去。那些一年付一次租金的加盟商,也开始盘算把店转出去,起码亏得少一点。”
自创品牌还是加盟?
茶饮赛道的“隐形赢家”
加盟乱象,其实折射的是茶饮行业畸形的现状。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真正赚钱的并不是头部茶饮品牌,招揽加盟商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作为头部品牌,奈雪的茶目前只是艰难盈利。2023年至2023年,奈雪的茶的营收分别为10.87亿元、25.02亿元和30.57亿元(人民币,下同),复合增长率为67.7%;同期,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其净利润依次约为-5660万元、-1170万元、1664万元。即便按照更能反映实际租金水平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奈雪的茶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也仅为6217万元。
不过,在店铺层面,奈雪的茶已经取得持续性经营利润,2023年和2023年的经营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3.74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8.9%和16.3%,2023年受疫情影响净利润降至3.51亿元,但最新公布的2023年Q1门店经营利润率已经恢复至16.8%。这一数字预计将在茶饮旺季的Q2、Q3进一步提升。
根据招商证券的相关报告,成熟头部新式茶饮门店单店模型坪效为8.4万/平方米,净利润率为11%。
“某些知名新茶饮品牌虽然营业额高,但它的成本也很高,真正的大品牌不是靠门店盈利来赚钱的。”许周表示。
以蜜雪冰城为例,据媒体报道,其营收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费和材料费(即供应链费用),加盟商自负盈亏,但蜜雪冰城却能在加盟费上“旱涝保收”。
据蜜雪冰城官网资料显示,加盟一家蜜雪冰城奶茶店至少需要35万元,其中大部分是缴纳给蜜雪冰城。
目前,已成气候的头部品牌的加盟费,更不是一个小数目。
小苏曾在了解各类品牌的加盟政策后,放弃奶茶创业,因为“(加盟费)太贵了。”他对记者表示:“COCO没有加盟,他们的区域代理好像是150万元。沪上阿姨、RB也没有便宜多少。”
不过,诸如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在吸纳加盟商时一般比较谨慎,对于加盟商的资质、资金能力、店铺选址都有较高要求。真正能够光靠加盟便赚得盆满钵满的,主要是一些快招公司,比如茶芝兰一案,涉案金额就高达7亿余元。
以加盟模式扩张的加盟品牌大多会规定旗下加盟商购买自有品牌的原材料,这也是一笔雷打不动的收入,这本身就是一门“好生意”。
周岩透露,他在加盟奶茶品牌之后发现,仅是从品牌方购买的原材料成本,就高达40%,远高于当初宣称的20%,这或许也是门店无法盈利的部分原因。
另有茶饮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在自创茶饮品牌之后,从新渠道进货后才发现,当初他加盟奶茶品牌时购买原材料的价格是市场价的3倍多。“拿专用植脂末为例,品牌当初给我的价格是2400元/袋,但我后来发现,一袋的价格可以低到600多元,而且进得越多越便宜。”
正是掌握着大量茶饮品牌和原材料供应链的公司,成为茶饮赛道少人关注的角色。他们的名字未必广为人知,却是闷声发大财的“隐形巨头”。
以博多集团为例,其手里掌握着30多个餐饮茶饮连锁品牌。
博多控股旗下的另一个品牌实体店
每经记者王紫薇摄
招聘网站上的官方资料显示,博多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一家集原物料源头生产提供、餐饮连锁经营、创业咨询管理以及直营体系建设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旗下目前有多达10000多家加盟门店,直属员工3000余人。子公司包括:博多投资、浙江奇异鸟生物、杭州奇异鸟饮品、杭州奇异鸟实业等三十余家。该公司称,截至2017年,其销售额已破20亿元。
茶饮赛道上,高光之下的知名品牌们获得了市场足够的关注,躲在后面低调的隐形巨头们躺着数钱,受伤的却是大量跟风而来的小加盟商们。
融资热度高涨
资本仍在观望
即便如此,茶饮行业的成长空间仍被看好,头部品牌的估值依然连创新高。
6月24日,有消息称,喜茶最新一轮融资即将落定。经多方确认,喜茶本轮投资方均为老股东,融资过程持续数月,估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00亿元,再次刷新了中国新茶饮的融资纪录。
据《近十年茶饮品牌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近十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共70起,披露的投融资总金额近30亿元。投融资数量方面,2016年之后,茶饮品牌投融资活动开始频繁。2016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10起,2017年增至15起,2023年16起,2023年共10起,2023年(截至12月15日)达到11起。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茶饮品牌披露融资金额达到10.4亿元,同比大涨378.6%。
2023年,融资热度仍在继续。2023上半年,整个茶饮品牌共发生融资事件15起,披露金额超50亿元,融资事件和披露金额均高于去年全年。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除了喜茶、奈雪的茶等个别品牌融资金额高达数亿之外,资本对新茶饮品牌的态度相对谨慎。
一名知名机构的投资人向记者表示,目前阶段,在出现几个茶饮头部品牌后,属于茶饮赛道的创业机会已经比较少了,“茶饮赛道更具适合VC投资,非常热门的品牌到了后期都被瓜分完毕了,容易投进的估值不太划算,都有风险。”
在他看来,茶饮赛道的成长性相对来说已经不够陡峭了,很难再产生巨无霸,“新茶饮品牌容易进驻各大商场,但这类茶饮店单店的天花板比较明显,基本都得靠扩张才行,所以大部分都需要开很多连锁店。”
“资本押注茶饮赛道,其实是在观望和试探,茶饮本身的盈利是非常取决于品牌方的运作策略的,有些靠低价走量,有些靠创新出圈,所以资本也是在边做边看,看哪种模式会做大做强。”凌雁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细究起来,走过了20年的中国茶饮行业,已经历了冲粉奶茶(2000-2003)、桶装奶茶(2004-2006)、手摇茶(2007-2009)和现萃茶(2010至今)四个阶段的演变。茶饮赛道上的玩家们,用料越来越健康,价格也不断上涨,营销手段翻新,扩张速度也越来越快,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如何做出一杯好奶茶”,却一直没有找到“如何让自己健康盈利”这个问题的答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年轻人一年花掉上千亿元买奶茶,茶饮加盟店却“十店九亏”,钱被谁赚了?》
编辑:刘梦鸽
前人踩坑,后人取经,我们该如何开好一家茶饮加盟店?
当年的蜜雪冰城你爱搭不理,如今的蜜雪冰城你高攀不起。
蜜雪冰城10米的时候,看不上;蜜雪冰城20米的时候,在观望;蜜雪冰城50米的时候,排不上队……这是很多创业者的真实经历。
在创业的路上,我们到底错过多少机会,又踩过多少坑?针对茶饮加盟,错过了蜜雪冰城,还值不值得做,怎么做?
错过的不是蜜雪冰城,而是整个行业的红利期错过了蜜雪冰城,还能找到蜜雪冰城的替代品牌吗?可以,但难度增高!因为创业者错过的不是蜜雪冰城,错过的是整个行业的红利期。
关于新茶饮元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2015年,喜茶在这一年完成升级,从皇茶改名为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头部品牌均是创立于2015年,故而有观点认为2015年是茶饮元年。另一种是2016年,各大茶饮品牌在2016年开始崭露头角,喜茶的排队“名场面”,茶颜悦色的古风,奈雪的茶的“茶+软欧包”在这一年为新茶饮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新茶饮也在这一年开始陆续接触资本。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至2023年,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茶饮市场的增长率达到120%,三线及以下城市茶饮市场增长率为138%。《2023中国新茶饮行业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历史增速近300%,预计至2025年,将以30%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
2016年至2023年,是公认的新茶饮高速成长期,各大茶饮品牌疯狂“刷脸”提升品牌认知度,资本接连涌进赛道,整个茶饮行业表现出显见的增量属性,这几年,亦是中小创业者通过加盟方式入局茶饮行业的最佳节点。
在几个开放加盟,以低线城市为主要战场的品牌中,截至8月15日,蜜雪冰城全国门店接近18000家;日前,媒体报道书亦烧仙草门店突破7000家,沪上阿姨全国门店达到3000+……而在2016年,蜜雪冰城的门店总规模仅有2016年,至2023年底,蜜雪冰城门店达到7500家。在2500家到7500家的过程中,蜜雪冰城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但很多地方市场还有待挖掘,不像今天,蜜雪冰城登上了流量之巅,也意味着留给创业者可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
全国近18000家的规模,一条街上几家蜜雪冰城的情况并不鲜见,且很多地方市场已经饱和,蜜雪冰城对于加盟商的审核标准也在持续提高。如今,做蜜雪冰城就必须面临两大情况,一是当地名额已满,排着队挤不进去;二是当地还可以做,但已经有几家运营成熟的店面,再做就等于和他们抢流量。
茶饮行业已然迈进红海深水区,行业留给新人的空间越来越小,新晋品牌成为黑马的难度越来越高。同时,像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这样的成熟加盟品牌,在很多地方市场布局已经饱和,但是,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的加盟网络挤不进去,退而求其次转投其他品牌,却发现,其他品牌又难有实力与蜜雪、书亦们相抗衡。如今再想挖掘新茶饮的红利,竞争加大,难度增加,更需谨慎。
新茶饮有多火,坑就有多大座标三线地级市,一条不长的小吃街上集齐了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悸动烧仙草、一点点、,甚至曾经引发过代言加盟争议的茶主播、茶芝兰等品牌茶饮店。单论人气,蜜雪冰城天天排队,书亦烧仙草悸动、一点点、等再其他门店,乏人问津。扎推的茶饮店,仅有那么两三家生意火爆,其他要么不温不火,要么濒临倒闭。这条小吃街就是整个茶饮行业的缩影,品牌效应非常明显,流量被少数品牌掌握在手中。
当茶饮的风刮来,风吹草动,有的“草”在春风的照拂下恣意生长,有的“草”则成为割韭菜的对象。甚至,有些创业者庆幸,当年因为“错过”才保住了财产。茶饮行业的创业加盟坑,是太多创业者出来的血的教训。
1、代言坑
“有实力请明星做代言,实力一定可以”,有多少创业者一脚跌进了代言坑。
拿明星代言,明星星推官来标榜品牌势能,已经成为快招品牌的惯用伎俩。马伊琍代言的茶芝兰,被定性为“以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套路加盟诈骗”,涉案资金超过7亿元。在茶芝兰后,郑恺代言的茶主播被700加盟商联手投诉,称被骗巨额加盟费。
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吹起强势能的泡沫,这个泡沫,在加盟商交完加盟费之后一戳就破。
2、副牌坑
在网上找蜜雪冰城的招商电话打进去,结果,拿着投资蜜雪冰城的钱,投资了一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品牌,只因,对方说是蜜雪冰城的“副牌”,且招商人员给出的解释听起很贴心,很合理:蜜雪冰城名额已经接近满额,几十位投资者竞争一个名额,成功几率很小;投资太大;现在蜜雪冰城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正在招商,由蜜雪冰城团队倾力打造,扶持……
所有自称知名品牌副牌的品牌,都需要谨慎对待,那些没有经过品牌方官宣的品牌,基本都属于快招套路。
3、保姆式扶持坑
在茶芝兰的套路中,除了明星代言外,还有一个也是诱惑加盟商“掏钱”的重要因素——虚构履约能力。
很多快招茶饮品牌,宣称直接“复制”成功店面的经验,从选址到装修,从开业到日常营业,均有专业人员全程督导,俗称“保姆式扶持”,然而,等到交完钱筹备时,地址自己(随便)选;装修总部方给了一个“通用”模版;员工培训另外交钱,开业当天员工手忙脚乱,完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痕迹;所谓的督导,从未见过……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一些创业者在筹备之初就意识到被骗了,但或出于侥幸心理,或出于不甘心,更多人选择硬着头皮开下来,赔到倾家荡产的亦不在少数。
4、利润坑
早些年做蜜雪冰城的加盟商都“发财”了吗?新茶饮门店排队的人群,为很多创业者制造了一个很漂亮的假象——开茶饮店很赚钱,事实上,通过开茶饮店赚钱的很多,但“发财”还远谈不上。
以蜜雪冰城为例,以人均消费10元计算,每日进店200人,日营业额在2000元,毛利润空间在60%左右,那蜜雪冰城的日毛利润就在1200元右,月毛利润在36000元左右。除却至少两名员工的工资、房租、水电等成本,蜜雪冰城一般门店的月净利润在20000元左右。一家30平米的店面,年净利润20万左右,这是蜜雪冰城普通门店的运营情况,更多品牌的人气不如蜜雪冰城。
那些自称百万年收入,半年回收投资成本的品牌,又哪来的底气呢?
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开好一家茶饮加盟店茶饮行业还在以每年30%的复合增长率做增量,机会仍然多多。但作为加盟创业者而言,想要成功,首先就要避开快招品牌的那些“套路坑”,加盟一家靠谱,且发展势头良好的品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一家加盟店还需要店主的用心经营。
1、选对地址
门店选址需要结合几大维度进行评估。
一是店面成本,看成本是否在合理的预算范围之内;二是顾客流量,在这里不仅要分析流量的大小,还要分析流量的特征,比如年龄,流动性,进店消费的可能性等等;三是店面结构,结构是否适合茶饮品牌的动线设计;四是竞争环境,是否存在竞对,与竞对相比,实力如何,以及整个环境的商业类型,都需要综合考虑进去;五是发展趋势,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店面未来的成长性。
2、做好员工培训
很多茶饮加盟店店主都是甩手掌柜,这种情况下,要格外注重店长和员工的培训工作,面向消费者呈现出一个实力品牌该有的精神与形象,专业的员工素养亦是门店培养稳定消费客群的重要支撑力量。
3、时刻警惕食品安全问题
太多品牌因为加盟店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而翻车,一个加盟店出事,影响不只有个别店面的生意,还有整个品牌的口碑。
所以,作为加盟商,无论是出于自家生意的考量,还是对品牌名声的维护,都应时刻对食品安全问题保持警惕。
4、同步品牌升级
与品牌方保持高度同步,品牌方在进行推新活动时,也是门店进行高效引流的绝佳时刻。门店在推新、营销、门店升级等方面与品牌方保持同步,可以助力门店提升消费新鲜感,亦是门店彰显品牌势能的一大入口。
小结蜜雪冰城的门店规模在今年年底将达到2万家,这意味着,从现在到年底,还将有2000名左右加盟商跻身蜜雪冰城大家族。但更多人或主动,或被动,会在蜜雪冰城之外的其他品牌身上寻找创业机会。
茶饮行业也正在开启一个由头部品牌引领,百花齐放的行业格局。但是,作为创业者而言,如果不是显见的成熟品牌,还需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期待茶饮行业出现更多黑马新人,同时,也祝愿所有创业者都能创业成功。
本文作者饮Si,由饮品报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饮品报(ID:DikNw),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茶饮界的新革命,想吸引女性用户,如何吸引女性用户?
有一款产品,成本和售价都和整个行业接近,你会选择吗?
你可能会选择,但不会有太强烈的意愿。
因为这款同质化的产品没办法为你创造真正的价值空间,你清楚地知道就算你上架了这款产品,用户也没有非你不选的理由。
这也是当前饮品行业变革加速的底层原因。
整个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商品的价值空间越来越小,产品本身的稀缺价值成为市场前景的估值。
一、产品的利润空间
产品的稀缺价值决定利润空间,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价值评估对应消费需求,稀缺价值则是少数商品满足了用户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映射。
近几年流行的“她经济”战略,就是品牌跻身稀缺价值打造洪流,抢夺利润空间的最好证明。
海底捞、湊湊、集渔等餐饮品牌,都是围绕女性消费群体进行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从环境摆设到一些小礼物惊喜设计,都是为了满足女性的附加消费需求,比如爱美喜欢拍照。
以奈雪为代表的茶饮品牌,也常常通过取悦女性消费群体,驱动产品出圈。
从颜值、品质、氛围塑造等角度来塑造产品的稀缺价值,能够给用户一种“它很懂我”的感受。
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想要在以女性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中找到利润空间,取悦女性消费者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这样一来,品牌创造利润空间时,自然而然会从成本、颜值、品质、情感塑造方面着手。
二、颜值创造价值
跟区域大品牌相比,小微连锁品牌的产品供应链存在天然弱势,所以大家在主流饮品方面,只能打着“大牌同款”的名义,在狭缝中求生。
低价低配版饮品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就只剩下颜值和用户情感连接这两条路了。
在塑造产品稀缺价值的时候,主流老牌产品的价值重塑远比趋势型新品要困难得多。
因为在重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还要考虑消费者的信任消耗和同行竞品的打压,风险过大。
这个时候,挖掘一款高颜值的潜在黑马品类就显得尤为重要。
说到颜值就不得不提一嘴石榴果茶这个品类,每次复出都会在行业内引起一波风潮,但又很少有品牌把它作为一个镇店爆款去全面系统性地塑造。
在石榴季到来之际,能否通过这个品类为自己创造价值空间呢?
三、红宝石的诱惑
用石榴水果茶创造价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