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饮料加盟店10大品牌

本文目录

中国新饮料排位出炉:好望水第2,宗庆后女儿打造的品牌进前十

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国内市场上目前大约有超过五千种不同的饮料,但存活超过5年的品牌不足百个。下面根据iiMiRh此前公布的“2023年中国新锐饮料品牌15强榜单”来看看上榜品牌经营状况。

2023年中国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15名是即杏,金榜指数71.34。GLEANERS即杏的主打产品是即杏杏仁植物奶,消费者可DIY百种传统美食及创新饮品;Y排在中国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14名,金榜指数71.73。其主打产品是Y野生植物燕麦奶,细密口感,有着不添加甜味剂的自然甜感。

中国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13名是无限波谱,金榜指数71.87。以“轻功能新体验饮品专家”为品牌定位,持续推出具备品类、口感差异化的新产品。首款产品以气泡果味咖啡切入即饮咖啡赛道;六养排在榜单第12名,金榜指数72.20。定位为一家植物营养品牌,第一款产品是“小黄瓶”燕麦奶,致力把口感做到美味香醇;源究院位居第11名,金榜指数73.33。品牌口号:“健康美味,源本简单。”其主打产品是源究所蓝莓汁系列。

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10名是乐体控,金榜指数73.71。是国内一家专注于高膳食纤维食品的新消费健康理念的公司,主打产品包括体控水、果味气泡茶以及气泡茶汽水;每日盒子排在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9名,金榜指数74.03。是一个植物奶品牌,专注于研发适合国民食用的燕麦植物奶饮品;植物标签排在榜单第8名,金榜指数74.39,PLANTAG植物标签主打植物基产品。

果子熟了排在中国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7名,金榜指数74.79。是一家创新型的食品饮料公司,立志创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国潮食品厂牌。其主打产品是各种口味的苏打气泡水;KO排在榜单第6名,金榜指数75.95。该品牌由娃哈哈创始人女儿宗馥莉所创立,以一二线城市新生代人群为核心消费群,以新消费生活方式辐射全国市场。主打产品是王一博代言的生气啵啵气泡水。

清泉出山排在榜单第5名,金榜指数76.07。目标人群定位于15至25岁的年轻消费者,主攻二、三线城市的健康饮料品牌。推出桂花乌龙茶、桂花茉莉花茶、白桃味苏打气泡水、荔枝味苏打气泡水等产品;可可满分排在中国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4名,金榜指数76.44。主要销售品牌的椰奶、饮料等产品,围绕无糖椰乳,将风味椰乳、椰水椰乳品类夯实后,进一步拓展椰子产品品类到食品零食和个护领域。

O排在2023年中国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3名,金榜指数76.96。公司产品定位于有着纯净配料表的中高端植物基蛋白饮品,主要从事生产燕麦饮品;好望水排在榜单的2名,金榜指数79.97。东方草本气泡果汁的植物饮料品牌,品牌意味“给予美好的希望”。望系列产品有望山楂、望桃花、望梅好、望柠萌等,此外还有气泡水系列、草本茶系列。

中国新锐饮料品牌榜单第一名是元气森林,金榜指数98.59。致力于为美好生活创造健康好产品的中国食品饮料企业。已初步完成了全国线下渠道体系的搭建,线下终端数量突破100万个,构建了以多产品。旗下拥有元气森林气泡水、元气满满乳茶、纤茶、外星人电解质水等系列产品。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显示,元气森林的估值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

10款电解质饮料测评:电解质最高相差4倍;宝矿力、外星人口味讨喜

按:运动爱好者离不开的电解质饮料怎么选才好?

疫情的到来,居家健身场景被激活。以刘畊宏为代表的KOL,正在掀起了一阵全民健身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云健身打卡模式。

作为运动过后的“补给包”,此前沉寂多年的电解质饮料迎来了第二春。挥汗如雨之后,如何选择一款优秀的电解质饮料?

2023年8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10款电解质饮料,快来看看哪一款是你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测试品牌

测试指标

客观:电解质含量(钠、钾、镁、钙、锌)、总糖含量及构成(蔗糖、乳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

主观:香味、色泽、口感、甜度、酸度。

测试结果

1、市面上添加电解质的饮料电解质含量差距明显,其中霸夫、李子园、外星人电解质含量较低,怡宝、盼盼、宝矿力水特电解质总含量较高,不同人群应按需补充。

2、健力宝、宝矿力水特、盼盼总糖含量稍高,可能会带来“甜蜜负担”。

3、农夫山泉、李子园、外星人、霸夫、佳得乐5款“0糖”电解质饮料均检出人工合成甜味剂(三氯蔗糖和或安赛蜜)。

4、主观试喝结果显示,宝矿力水特、外星人好评较多,健力宝、李子园被吐槽的地方较多。

农夫山泉、外星人等6款属“极低钠”

流汗,流失的不只有水分,还有电解质。

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排汗增多,相应的电解质流失也增多。研究表明,处于劳动或者热环境中,血液中三大电解质钠、钾、镁的丢失量分别可以达到每日膳食供应量参考标准的130%~216%、72%~80%、22%~31%。

电解质的丢失,可能对人体带来消极后果。例如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出现四肢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GB/T10789-2015《饮料通则》,电解质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的一种。所谓特殊用途,说明你如没有因高强度运动、高温等“暴汗”、以及腹泻引起身体脱水的情况下,喝它就大可不必了。

目前尚未有电解质饮料这一细分品类的国家标准,市面上有不少电解质饮料,基本上都是执行企业标准。此次测评产品均是宣称添加了电解质。

每一种电解质在身体中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其中对机体运动能力有直接关系的为钠和钾。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电解质饮料均检出钠、钾两种电解质,4款检出镁,2款检出钙,5款检出锌,这说明市面上的电解质饮料所添加的电解质种类有所不同。

GB15266-2009《运动饮料》中对于钠、钾有明确的要求,钠的含量范围为5-120/100L,钾的含量范围是5-25/100L。

检测结果显示,参考上述标准,10款电解质饮料的钠、钾含量均在此范围内,不过不同品牌钠、钾总含量最高相差4倍多。

实际上,钠、钾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过高的钠盐会增加机体负担,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血压升高等不利影响,而钾过量不仅不能补水反而会加速机体失水。

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指出,“低钠饮料”是指钠含量低于120/100L的饮料,“极低钠饮料”是指钠含量不高于40/100L的饮料。

检测结果显示,怡宝、盼盼、宝矿力水特、佳得乐4款属于“低钠饮料”,农夫山泉、健力宝、迪卡侬、霸夫、李子园、外星人6款属于“极低钠饮料”。

我们建议,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的运动强度来补充不同的电解质饮料。

对于高强度持续运动1小时以上的如马拉松跑者,可以选择宝矿力水特、盼盼、怡宝等钠、钾含量较高的电解质饮料,对于运动强度有限(锻炼时间在半小时内)、出汗程度较轻的如瑜伽、广场舞等,推荐钠、钾含量较低的外星人、李子园、霸夫等。

除了钠和钾,我们也发现部分电解质饮料也添加了镁、钙、锌。

检测结果显示,农夫山泉雨露均沾,上述5种电解质均有添加,霸夫、宝矿力水特添加了其中两种,外星人、盼盼、李子园添加了锌,添加量都不高。

汗液的排出可以带走人体所需电解质,主要是钠和钾,镁、钙、锌的流失情况要远低于前两者。

镁主要是控制钠和钾的吸收,如果出现肌肉筋挛和耐力下降的情况可以选择镁含量较高的霸夫;钙支持着肌肉收缩,钙减少会导致手足抽搐,如出现此情况可考虑农夫山泉;而适当补充锌,也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速率。

本刊将每款电解质饮料中的电解质折算成每瓶的含量: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数据,18岁-49岁成年人每天钠的适宜摄入量为2000,钾的适宜摄入量为1500,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镁的适宜摄入量为330,锌的适宜摄入量为(男性)12.5、(女性)7.5。

结果显示,部分电解质饮料中的钠含量较高,值得关注。以怡宝为例,一瓶怡宝魔力电解质饮料(椰子水味)钠含量高达436,约为成年人每日适宜摄入量的1/5。

在功能性饮料的二级赛道中,电解质饮料晋升为今夏饮料界的“黑马”。但是,运动后一定要补充电解质吗?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不需要。电解质饮料、运动饮料通常是为高强度运动者或重体力劳动者设计的,比较适用于像跑马拉松、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如果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低强度运动则没必要补充。在身体不需要的时候“狂补”电解质饮料,反而会影响到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由于脱水是运动后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根据脱水占体重的比例,来估算自己是否需要补充。

以50k的体重为例,当运动后体重下降1~1.5k时,脱水量占体重的2%~3%,此时可补充浓度低于0.9%的盐水,或者饮用少量等渗或低渗电解质饮料,能帮助人体机能快速恢复。不过,补水一定要坚持少量多次,运动前、中、后均要补水的原则。

健力宝、宝矿力水特、盼盼糖含量较高

0糖、轻糖正在成为饮料界新趋势,“不甜”也成为了最高赞赏。

蔗糖、果葡糖浆等添加糖是纯能量食物,它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微乎其微,而且糖的消化吸收非常快速,过量摄入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疾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长时间食用甜食,大脑多巴胺的分泌会产生变化,与药物成瘾相类似,这导致经常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糖。

很多人饮用电解质饮料的初衷是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而并非想要额外的糖分。

根据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无糖”指每100食品中糖含量不高于0.5,“低糖”则为不高于5。

检测结果显示,外星人、佳得乐、农夫山泉、李子园、霸夫未检出总糖,与“0糖”宣称一致。

从配料信息可知,5款电解质饮料亦没有添加其他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因此饮用不会带来“热量”负担。

怡宝、迪卡侬属于“低糖”,添加糖来源均为单一的蔗糖。健力宝、宝矿力水特、盼盼总糖含量稍高,由蔗糖、果糖、葡萄糖提供,相比之下,果糖和葡萄糖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可以迅速补充丢失的能量。矛盾之处在于,较高的添加糖可能带来“甜蜜负担”。

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中,强调“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最好控制在25以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糖摄入量相一致。

以总糖最高的盼盼为例,总糖含量为6.4/100,假设饮料的密度为1/L,即一瓶该饮料所含糖分约为37,相当于8.5颗方糖,超过添加糖推荐摄入量(25)的48%。

5款检出人工合成甜味剂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一书中写到,“我们人类天生就对甜味充满着痴迷和热爱。”一些学者研究也发现,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的乳汁都是带甜味的。

人们惜命的态度和嗜甜的本性最终实现了兼容,催生了“甜味伴侣”代糖的市场。

然而,代糖健康与否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中人工合成甜味剂被诟病最多,如长期食用过量磺胺类(安赛蜜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肝脏和神经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甜味剂种类很多,按其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甜度高于蔗糖数百倍的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有通过植物萃取得到的甜味剂,甜度多为蔗糖的200倍或更高。还有通过生物发酵法得到的糖醇类或稀有糖类甜味剂,甜度倍数低于蔗糖,其单糖或多糖结构使得在消化分解过程中有少许的热量释放。

选择甜味剂主要关注其性价比(价甜比),以单位甜度价格为衡量标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低价甜比的赤藓糖醇通常搭配高倍的三氯蔗糖、安赛蜜或甜菊糖苷使用,从而达到风味和甜度的均衡配比,也是控制成本的一种手段。

检测结果显示,5款未检出总糖的电解质饮料均检出人工合成甜味剂,三氯蔗糖含量范围在0.0292~0.0754/k,安赛蜜的检出量为0.046/k。

其中农夫山泉、李子园等4款都有使用赤藓糖醇等,且搭配单一的三氯蔗糖协同增甜;佳得乐没有添加其他甜味成分,而是同时使用了三氯蔗糖和安赛蜜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

本刊建议,在选购电解质饮料时,优先选择天然甜味剂、血糖生成指数低、安全性较高的代糖,如罗汉果甜苷、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相对更健康。

宝矿力水特、外星人口味受青睐

对于运动者来说,电解质饮料是他们肉体和精神的重要支柱。因为不仅能高效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还能在味觉上带来了满足感。

究竟哪一款能够精准狙击试吃官的口味偏好呢?

本刊此次召集了12名试吃官评鉴了10款电解质饮料,从香味、色泽、口感、甜度、酸度指标给出了评分。

主观试喝结果显示,宝矿力水特好评较多,外星人紧随其后。

宝矿力水特在香味、口感、酸甜度发挥稳定,试吃官评价“酸甜适中”“带点咸味中和了酸甜度”“淡淡西柚味而不失真”等。外星人该款是荔枝味,在同质化的西柚味之下让人耳目一新,试吃官评价“荔枝味浓郁”“喝起来很清甜”“酸味不明显”“味道较协调”等。

盼盼“宝矿力平替”;怡宝“闻起来像椰奶味”;佳得乐“口感单薄”;迪卡侬“回味有点酸”;农夫山泉“像桔子泡的水”;霸夫“尝到了甜味剂的味道”。

健力宝、李子园被吐槽的地方较多,试喝总分分别为6.3分、6.2分。

健力宝在香味、甜度上不受待见,有试吃官评价“香味较浓”“闻起来有很浓的番石榴味?”“入口有点浓甜”等。李子园的声音主要集中在香味、酸度等方面,试吃官评价其“闻起来有药味”“不像西柚味”“喝完后留下了一阵酸味”等。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拿下天猫国货植物蛋白饮料销售榜第一,「菲诺」想做出好喝不贵的椰基植物奶产品

文姚兰

植物蛋白饮料已然成为饮料行业的新风口。据魔镜市场情报,2023年6月淘宝天猫平台植物蛋白饮料销售额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74.6%,占据饮料市场11.4%的份额。而在此之前,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已保持近三年的月销售额同比正向增长。

在诸多细分品类中,除了燕麦奶,椰基饮品也是不得不提的“顶流”。据魔镜市场情报,今年2月以来,椰奶一路增长,6月其整体市场销售额达到8311万元,同比增长188.7%。

2023年4月,生椰拿铁爆卖,自制生椰拿铁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的热度持续走高。作为生椰拿铁中“椰”的代表,36氪注意到「菲诺」厚椰乳迅速出圈。

本是TB的调饮原料——厚椰乳,去年6~10月连续5月位列天猫植物蛋白饮料类目销量第一。随后的双11,「菲诺」更是拿下天猫国货植物蛋白饮料销售榜第一。

在B端展现出强渗透力的一面后,「菲诺」顺势打入C端。基于“新场景+新品类”的产品开发逻辑,「菲诺」于今年上半年推出200装的零糖小椰乳与生椰小拿铁,试图逐步推动消费者对椰奶的使用从调饮场景延展到直饮场景。

今年618,「菲诺」排名天猫国货植物蛋白饮料销售榜第一。

在挖掘椰基植物奶价值的过程中,「菲诺」强调椰乳是牛奶之外的另一重要营养选择,两者无法取代对方。植物奶自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与“高端”与“网红”属性相伴,“朴素”的「菲诺」显然想要走出一条大众化之路。

用新品类填补空白场景通过一系列营销和渠道策略,O将燕麦奶变成了继牛奶之后,搭配咖啡和茶饮的“创新奶底”,成功卡位中国高端植物奶市场,并凭一己之力带动了国内植物奶行业的发展。在乳企巨头和新锐品牌入局后,植物基赛道日益拥挤。

「菲诺」创始人张凯告诉36氪,椰基植物奶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椰子作为营养丰富的植物,能提供一些“素”营养;第二,与很多食品搭配时,比动物奶的普适性更高;第三,对乳糖不耐受人群比较友好,而我国乳糖不耐受人群基数较大;第四,从资源消耗的角度讲,植物奶绿色环保;第五,口感清爽。

进一步看,植物奶分为四个品类,第一类是谷物,例如燕麦奶、藜麦奶;第二类是坚果,例如核桃奶、巴旦木奶;第三类是大豆,例如豆奶;第四类是水果,例如椰基植物奶。椰子作为原料,口感接受度更高,同时因其生长在海边,天然健康,因而「菲诺」决定将椰基作为植物奶的唯一基底。

菲诺厚椰乳与菲诺冻干咖啡粉

以做出“好喝不贵”的椰基植物奶产品为目标,「菲诺」历时7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椰基产业链,包括椰子种植、椰基研发、生产工厂和销售渠道。

据36氪了解,「菲诺」在越南槟椥、泰国丹嫩沙朵和中国海南三地战略合作了38000亩椰林,加上对进入28天核心采摘期的椰子进行理化数据分析,可从源头保证椰子原料的口感。椰子被摘下后,立刻进入冷藏库保鲜加工,随即出海装运,如此一来有效降低了原料的损耗率。

目前,「菲诺」拥有两大自有工厂与6个战略合作制造商,确保产能稳定。在海口、深圳和桐乡三地拥有一支超过30人的研发团队,团队中有深耕椰基行业逾10年的从业者,也有牛奶行业资深产品经理,两者专攻基础性研究;还有一部分毕业三年左右的大学生,负责应用性开发和消费者沟通。

依托完整的工业化流程,「菲诺」可提高椰子利用率。例如:椰壳做成活性炭;椰毛用于制作棕梆;椰肉和椰子水混合榨汁,再经过工艺加工,制成厚椰乳;部分椰子水则做成饮品。

“全球椰子产区我基本都去过了,特别是在日本待了整整两个月。日本的饮料品类很齐全,都尝遍后我才知道中国消费者是需要这种口感的。”有了对原料和全世界饮料口感的认知,张凯团队经过多次实验,终于调出椰肉和椰子水比例得当的厚椰乳。

在“植物奶”对于大部分国人仍是一个空洞概念的情况下,「菲诺」首先选择借助B端触达消费者,并在此过程中打开了椰基的应用场景,目前已有13万+咖啡茶饮门店使用其产品。

由于B端椰乳产品多为1L装,C端用户很难快速用完,且椰乳开封后无法长期保存,「菲诺」推出了200装厚椰乳ii,适用于居家、办公、出游等调配场景。还推出了200装生椰小拿铁,其口味更接近现制生椰拿铁的味道,可解决年轻人的小困提神需求。

200装生椰小拿铁

用新品类填补空白场景,这是「菲诺」在B端和C端都在遵循的产品研发逻辑。除了2023年的大单品厚椰乳,以及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零糖小椰乳和生椰小拿铁,2015年的首款产品椰子冻同样可视为椰基行业的创新尝试。

电商平台销量喜人,「菲诺」也在推动线下渠道的建设,现已进入多个区域便利系统、商超系统以及奶站系统。考虑到公司仍处于发展阶段,「菲诺」选择了部分省份作为样板市场,以集中测试产品数据,并和消费者做直接沟通。

国内快速出圈后,「菲诺」正向海外市场迈进,会基于味觉系统的差异性做出相应口感的椰基植物奶产品。据张凯介绍,「菲诺」在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凡是牛奶能做的场景,椰基都有机会测试一下。”张凯表示,「菲诺」会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何时推出新的品类。

探索大众植物奶品牌的发展路径年轻人喜欢自制饮品的爱好为植物奶开辟出了一条赛道,品牌方该如何让这股热潮可持续,颇为考验自身的市场教育能力。

为占领C端的“咖啡配饮”心智,「菲诺」在线上采取如下做法:在不同平台,采用差异化但较为日常的语言告诉消费者厚椰乳的品类特点,比如:它是一款调饮品,而非直饮品;它是生椰拿铁的标配,搭配浓缩黑咖啡基本不会翻车;它和椰汁的区别;它的“厚”如何体现等等。选择有长期调饮习惯的博主进行种草,能与自家产品形成高关联度。输出配方好喝简易的内容,匹配到不同的场景,比如办公室、居家等等。

输出配方好喝简易的内容,匹配多场景

起家于B端,要做C端,就是要从供应商的概念转化为品牌方的概念,那么消费者体验就很重要。对此,「菲诺」在前期做了不少赠饮活动。举两个例子:

第一例子是最早将大包装厚椰乳送到数家公司,一盒够做4杯生椰拿铁,但很快有消费者反馈大盒不方便需要加盖、出小包装等需求,团队便抓紧开发出了对C端更友好的厚椰乳ii产品。

第二个例子是在B端展会上送出产品让消费者喝到。“原因在于B端的调饮品,对外的输出口其实不多,我们想先让消费者喝到,更注重产品的口感导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产品力本身足够强,品牌的营销工作会容易很多。”「菲诺」品牌总监朱小甫告诉36氪,去年团队在新媒体平台的抽奖活动颇为频繁,意在做长期的产品口感导入和C端品牌认知。

谈及品牌联名,朱小甫告诉36氪,「菲诺」看重品类的契合度,会从产品出发,挖掘椰基产品的可能性,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例如,「菲诺」今年9月与复合调味品品牌「加点滋味」联名合作,推出新品“泰式厚椰黄咖喱”,该产品咸鲜中带有椰香,味觉层次更加丰富。

“三年疫情,让我更加坚信了,做‘好喝不贵’的大众饮品,这样的定位是正确的。”张凯认为,消费者最终并不会为“概念”买单,TA只有喝到产品,才会认定它的价值,好喝自然会再复购。“农村城镇的奶茶店很少,当有人推着一辆小三轮车在夜市或小公园中卖奶茶时,你是能看到「菲诺」作为调饮品出现的。不是说放在小三轮车上,产品的档次就低了,而是作为一个快消品,就该无处不在。只有赢得最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品牌才能走得久些。”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