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驱逐的哈根达斯和DQ
近期,郑州核心购物中心国贸360的核心位置,原本由哈根达斯和DQ占据,双双被喜茶和鹿角巷取代。
新茶饮这个当红小生正享受着商业体的优势资源,“驱逐”曾和它一样红火、但如今稍显颓势的品牌。这让我想起李敖的那首打油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来看今天的文章——转载自咖门
1.被喜茶、鹿角巷驱逐的哈根达斯和DQ代表爱情的哈根达斯,倒杯不洒的DQ,这两个来自美国的平价品牌,分别占据了郑州国贸360广场临街底商和负一楼的黄金位置,长期处于餐饮的流量中心。
2023年是个拐点。
国贸360作为郑州老牌的潮圣地,地位依旧坚挺,但铁打的商场,流水的品牌。
2023年11月8日,新晋网红鹿角巷的郑州首店在国贸360开业了,当天还请来了延禧攻略里的弘昼来站台,人山人海风头无两。而鹿角巷的开业地点正是昔日DQ的风水宝地。
◎鹿角巷在郑州国贸360店铺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郑州鹿角巷负责人李超表示:“拿下这个铺位,刚好是机缘巧合,一方面DQ在国贸时间长了,消费者有品牌疲劳,业绩上可能也不亮眼,商场是一个常换常新之地,要追热点引流量,鹿角巷有这样的热度,去和商场谈就会有优势,能拿到好地方。”
鹿角巷开业后,DQ的店铺换到了侧面,一个可能会“擦肩而过”的位置。
◎哈根达斯在如今年轻人眼中已经不神秘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唏嘘的同时,抬头看到在商场的一楼,开业不久的奈雪的茶,门口排队切欧包的场景,成了商城独特的风景线。
而在广场临街的底商,哈根达斯已经从占据近10年的黄金位置撤出了,整个店铺被喜茶的广告围挡起来——喜茶店铺正在装修,不时有消费者站在围档下,讨论这个喜茶店什么时候开业。
360广场企划总监王涛表示:哈根达斯店铺转移到了负一楼,喜茶店铺预计2023年3月10日开业。
◎网友点评“可怜的哈根达斯”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2023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XX的时代结束了。在波诡云谲的商业市场,品牌稍有不慎,就会看走眼,结束自己的时代。
犹记得第一次吃DQ的场景,就是在郑州国贸360负一层,那个流量中心地带。那里时常坐满了人,点单后即使没位置,宁愿等位也不愿意去别的地方吃,因为坐在商场中心用勺子挖冰激凌的姿势好美。
作为小镇长大的女孩,DQ的每个标签:来自美国、巴菲特最爱吃的冰激凌、暴风雪系列、倒杯不洒等,都让我对这个品牌充满迷之神往。
◎DQ曾是股神巴菲特的挚爱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第一次吃哈根达斯的细节也历历在目,那是在国贸360一楼的底商,紧挨着麦当劳,毗邻星巴克的黄金地段。那时哈根达斯还是很多人心中奢华的象征、爱情的符号,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
◎曾经的哈根达斯也是多少少女的梦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可以说,曾经的哈根达斯和DQ,是数以万计的80后少女接触“心目中上层社会”的最低成本,它们就是80后刚出道时的网红。
但如今的DQ和哈根达斯遭遇了什么呢?
2.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就是输了“哈根达斯”这个词在20多年前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打着爱的名义。
“爱她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这句广告语如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那样深入人心。但如今哈根达斯辉煌的历史可能要翻篇了。
早在2014年底,哈根达斯就被报道出现销量下滑。随后几年里,打折促销、关店走下神坛的消息不断曝出。
2017年,哈根达斯在北京望京凯德MALL一层入口的黄金位置,也被一家咖啡店所取代。
◎用打折促销寻找市场突破口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据CiAi的消息,哈根达斯的营销人员承认,品牌自1990年起设定的“奢侈”冰激凌形象失去了魅力。
同样地,DQ这几年在国内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DQ在郑州的第一家店开在光彩市场、第二家店在印象城,360广场的这个店是第三家,但目前前两家店早已关门歇业,第三家店位置不保。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哈根达斯和DQ老了啊,你身边现在有人约你在哈根达斯或者DQ见面吗,几乎不会了吧。第一,以前这个市场没有新的品牌出来,只有他们;第二,他们没有跟上大家的需求去改变自己。”
◎DQ曾推出《星际特工》概念店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其实哈根达斯和DQ不是没有求变过。
为了让哈根达斯走出奢侈的限定,S先做了改变,新的哈根达斯广告语,从爱情和奢华将改为“Evxi”,一种日常的非比寻常。
与此同时,哈根达斯的包装也尝试变得更年轻。新的包装放弃了以前发朋友圈都不好意思的黑金奢华配色,选择了清新色调和现代的图形风格。还请了迪丽热巴作为代言人,强调少女心。
◎哈根达斯邀请迪丽热巴做代言人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DQ似乎也并没有做错什么。
DQ董事长JhGi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曾表示:前些年DQ在中国市场的成绩有些下滑,但中国的经济发展依旧快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中国开展了外送服务来提升销量。
在产品方面,之前除了冰激凌,饮料方面只有热饮和茶包的DQ,2023年6月份认真地在门店上新了柠檬百香果茉莉茶和红树莓蜜桃洛神花茶2款水果茶。
◎DQ推出的百香果茉莉茶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很显然,外卖和上新并不是拯救品牌老化的核心杀器。
想起历史学家汤因比发出的那个著名设问:“对一次挑战做出了创造性应战的少数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经过一种精神上的重生,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
对品牌来说,这个设问依然成立。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诺基亚总裁的话言犹在耳,但是却阻止不了一个又一个即将被时代抛弃的品牌。
3.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哈根达斯和DQ了?我觉得现在年轻人不是不爱了,而是从未爱过。
任何爱与不爱的根源、商业潮流的更迭,本质上都源于主流消费人群的变化。
那些认为只有带着自己去吃哈根达斯才是真爱的80后少女,结婚生子,不是沉浸在屎尿屁的琐事不能自拔,就是在陪娃写作业的时候气出了病。
而对于未婚未育的80后女强人,吃个30块的冰激凌球球就是爱?滚!
最要命的是,一出道就遇到了新茶饮时代的90后、00后们,“奢华”与“爱情”这两个符号,对他们似乎不管用了,倒杯不洒的标签也太老土了。鹿角巷的“光饮系列”似乎更能代表幸福。
◎颜值即正义对饮品同样适用图片来源:北京吃货小分队
比起DQ厚重的蓝色门头和耀眼的白色LOGO,奈雪明亮轻奢的画风、喜茶简约的门店配色,显然更符合当代年轻人对“高级”的定义。
更何况,DQ和哈根达斯店内的服务质量一直都没太多特色,对于见识过越来越多好服务的顾客来说,“高端”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
李超表示:“像哈根达斯和DQ火了这么久,还能保持着目前的经营状态,已经很厉害了,只是新茶饮的后起之秀势头太猛了。”
《迭代》里曾说:商业的更迭,归根结底,你理想中的消费者可能不消费了,也可能看不上你的产品了,或者不在你的辐射范围内了。这三点往往对应的便是我们常说的定位、产品本身、渠道等。
一个品牌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你的产品是否呼应所处时代的人口结构及收入结构,其他因素都是点缀。
一旦主流消费人群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去所有的经验可能都是累赘。
◎不变的是一直都要改变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而哈根达斯和DQ的尴尬就在于:他们的目标消费者和目前主流的消费者已经变成了两群人。
品牌和商业潮流的迭代,从未停止。
锻炼出魔鬼一般的进化能力,是餐饮企业不被时代抛弃的唯一法门。
最后用媒体人沈帅波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要用老眼光看人,不要以为优势永远不会被颠覆,要知道,优势一旦被颠覆,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背靠“股神”巴菲特的冰淇淋店在中国加速扩张,重大开店计划出炉
作者:潘娴(原创)
夏日旺季到来之际,背靠“股神”巴菲特的冰淇淋连锁DiQ(冰雪皇后,下称DQ)亮出了中国市场扩张新计划。小食代今天留意到,DQ母公司IiDiQ(IDQ)近日在一份通稿中宣布,计划与中国加盟商之一的CFB集团的母公司方源资本合作,到2030年在中国联手新开600家店。2023年将由CFB开出100家DQ新店。
在今天回应小食代查询时,CFB集团首席执行官许惟抡指出:“2030年前增加600家DQ门店只是内部一个比较稳健的目标,主要还是考虑这两年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若疫情未来得到更好控制,以DQ这几年单店业绩高速增长的表现,我们有信心推动实现更快的展店速度。”
“两条腿”开店
最新通稿显示,DQ隶属于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目前已拥有7000多家餐厅,覆盖20多个国家。中国为DQ品牌增长最快的市场,与美国、加拿大一起位列规模前三。
2010年,巴菲特曾与比尔盖茨到访DQ北京店2010年,巴菲特曾与比尔盖茨到访DQ北京店
在中国,DQ目前门店超过1100多家,由不同加盟商负责。总部位于香港的合兴集团负责中国北部地区业务,CFB则负责中国黄河以南的门店。许惟抡告诉小食代,CFB旗下DQ总店数已超过920家,覆盖1~5线共220多个城市。对CFB而言,许惟抡称,DQ已成为该集团最大品牌,近两年保持高速增长。在最新的600店计划下,CFB旗下DQ将以“直营+加盟”的方式并行拓店。“未来,直营店的展店将着重在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的顶级商圈,打造较大面积的形象店。依据总部的城市及商圈规划,加盟店将全面加速覆盖1~5线的近500个城市中符合DQ目标客群的商圈及物业。”他说。
小食代了解到,CFB旗下的DQ已拥有4种店型,包括重点城市的形象店,标准店,高人流区的小型店,特殊商圈(如机场、高铁站、高速服务区等)店。各类门店的面积及所售产品有所差异。例如,形象店面积在100平左右,店内除冰淇淋外还销售联名零售产品及热轻食。小型店面积在15~30平左右,重点销售冰淇淋。
值得留意的是,伴随着最新开店目标,CFB还将推出更多DQ新店型。许惟抡告诉小食代,DQ今年将开设与CFB旗下品牌棒约翰或BE悦璞食堂的联合餐厅,即不同品牌开在同一店面内。
方源资本董事总经理AwH在通稿中表示,该公司将全力支持CFB集团现有DQ餐厅的发展及新店开设。“中国冷冻甜食市场正蓬勃发展,我们预计该行业将在未来十年继续快速增长”。
本土化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市场。来自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冰淇淋行业规模2023年达到1470亿元,居全球第一。“疫情下全球食品的生产和供应都受到了冲击,但冰淇淋行业整体保持稳中上涨。”报告称。
事实上,从1992年开出中国首店至今,DQ在此已成为细分行业“老大”。
小食代今天从欧睿国际处拿到的数据显示,按2017~2023年的零售价值份额算,DQ历年均稳坐有限服务冰淇淋连锁餐厅第一,排在其后的品牌有哈根达斯、芭斯罗缤等。(注:有限服务冰淇淋连锁包括冰淇淋及售卖冷冻酸奶产品的连锁,至少运营10家门店。肯德基及麦当劳甜品站、果汁或冰沙吧均不在此范围内)。从DQ母公司说法来看,该品牌在中国的成功“秘诀”之一是迎合本土化趋势。“在20多年合作里,CFB集团在中国冷冻甜食(连锁店)市场取得了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表现,使DQ品牌成为中国表现最佳的快餐品牌之一。”其通稿称,IDQ与CFB集团合作开发和推出了多款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包括预包装冰淇淋产品、轻食和创意新冰品等。“这几年的新品复购率非常良好,绝大部分新品目前都保持在标准菜单上贩售。”许惟抡今天告诉小食代,该集团DQ去年下半年开始推出的不少本土化新品已成为抖音爆款,如火炬筒、双头怪、五球甜筒、小角兽等。
为迎合国内生鲜电商发展、居家享用场景加速崛起等趋势,CFB近几年也开始在原有门店的现制产品之外寻求增量,与IDQ合作推出了保质期更长的零售产品。许惟抡告诉小食代,DQ于2023年在中国市场首发保质期超过12个月的预包装品类,包括桶装冰淇淋和杯装冰淇淋,并进入了京东、盒马、天猫等零售渠道。这两年,DQ又相继在中国首发了“雪胖胖”、脆皮雪糕冰淇淋等预包装产品。他表示,在今年夏日旺季,CFB旗下的DQ将延续“高复购率爆品创新+社交媒体达人营销”的方式,同时针对近期流行的户外活动,搭配联名商品推广,持续维持高增长。从4月起,该品牌还将陆续推出更多保质期超过12个月的预包装新品。
新东家时代
在CFB跑马圈地的过程中,最新成为其B的方源资本将发挥重要作用。小食代介绍过,今年1月,原先持有CFB多数股权的殷拓宣布将所持股份出售给方源资本。CFB曾告诉小食代,交易完成后,该集团的所有管理团队将全部留任,“继续创造佳绩”。许惟抡今天透露,2023年,CFB全集团业绩同比增长超过30%。去年单店同比增长超过17%,对比2023年也增长了9%。从今年年初至2月底,该集团整体单店同比继续取得良好表现,增长超过20%,同期利润也创下新高。
“在新东家方源资本的支持下,CFB将持续推动融入AI技术的数字化管理、高复购率的爆品创新、社交媒体营销、形象店打造、1-5线城市严谨商圈规划下的快速展店、人才高度差异化发展、以及BE悦璞食堂和三道入川等自有品牌的打造。”他告诉小食代,CFB将全面发力,力求延续过去两年在单店同比、业绩以及利润的高增长态势。
对这家大型餐饮集团而言,加快开店无疑将成为高增长的关键途径之一。CFB今年初曾表示,其计划在五年内总店数达2000家,其中DQ达1500家,棒约翰及其它品牌将达500家。许惟抡今天介绍,该集团旗下的DQ、棒约翰、BE悦璞食堂、三道入川等四个品牌目前合计约有1100家店。事实上,在此番官宣DQ600店目标前,方源资本已签下了CFB另一主力品牌棒约翰的“史上最大型特许经营协议”,计划到2040年在中国华南市场新开1350家门店。
CFB曾向小食代指出,棒约翰未来开店范围将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持续以外送为主,附少数堂食座位的DWS(DivWihS)门店模型快速展店。其也将根据城市与商圈的特性因地制宜,在高人流区域视状况增加堂食座位数。
DQ总裁专访:倒杯不洒的“暴风雪”
DQ是DiQ的首字母缩写,意为“冰雪皇后”。美国权威期刊“RIii”每年对全球400个连锁餐饮品牌进行排名,DQ在冰淇淋产品市场连续数年全球排名第一。
应武卫,英文名Ax,DQ中国区CEO。
曾经是江湖上传说中KFC四大美男之一,风度翩翩幽默风趣之外,气场多了几分霸气。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是“系统”。
2004
2004年,投资方拿下了DQ中国代理权。曾是百胜旗下肯德基“老兵”的Ax,作为DQ中国团队第一名员工深感兴奋。从百胜出来后,也服务过其他的民营企业,用他的原话说,“我们系统出来的人,必须经历过民营企业才能够获得圆满”。更幸运的是,能够有机会将系统与江湖融合,带入全新的创业团队。
同年,餐饮君正纠结于徘徊在版权灰色地带的几家影碟店的小生意,有小伙伴提起DQ,当年餐饮君觉得,冰激凌品类是有很大市场,可时机会太早么?
2012年,餐饮君在投资公司跟小伙伴聊到DQ这个品牌,如果按“取势明道优术”来看,势,时,2004年,是DQ进入中国市场绝佳的机会。
2004年,哈根达斯就像早期的星巴克,依靠富爸爸强大的资金支持,做着微薄的营业额,承担着可怕的支出。
天使冰王(TCBY)以第二品牌角色抢攻大陆,在一线城市烧了多年美刀之后,悄悄地转向二线市场尝试加盟。
DQ,以软冰激凌之王为品牌区隔,以令人印象深刻倒杯不洒的“暴风雪”为核心产品,以店中店、迷你店为主要商业模式,再加上出身百胜的优秀团队。
看上去很美么?
今日繁华背后,谁能知道当初创业初期的艰辛。
痛苦的磨合
确定了担当DQ中国区CEO之后,Ax从手机里翻出了老战友的通讯录,逐个筛选适合组建的核心团队成员。
2004年,KFC业绩依然上扬,几位小伙伴一听是做冰激凌,马上流露出奇怪的语气,大致的意思是,Ax,卖那种小玩意儿有啥前途,实在混得不行,回来吧!
这话放在今天,后面铁定会跟上“呵呵”两个字。
首店的筹建日期将近,在拨打了几百个电话,逐一面对面交流沟通后,搭成了团队1.0版本。
第一家店开业的那天,餐饮君也刚好去了,坐在中庭第一次吃着“暴风雪”,身边一对外籍母子经过,小盆友一见到DQ招牌,兴奋地拉着母亲高呼“DiQ!”母亲也很开心,买了两个马上开始品尝,就像重庆人在洛杉矶见到了最爱的酸辣粉。
和所有的品牌跨地域一样,这只是大陆地区的第一家雏形店,尚在测试模型的阶段,挨踢里称之为做。
有很多初创品牌对阶段缺乏预期,死在了盈利前。
当时已经储备了好几家店的成员,从选址到培训等各个环节也在有条不絮地进行着,Ax忽然紧张地意识到,似乎有哪些环节有问题。
在连续几天的数据分析后,Ax作出了个重要的决定,从培训开始,所有系统重新精简,推倒重来,DQ初期不需要庞大的系统支撑,过于精细的系统背后有着相当高昂的管理成本。在尚无一定量的门店基数前提下,总部不应该过于庞大。
小伙伴们这里炸开了天。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Ax变得忘了本了,带着全球数一数二的管理系统不用,却硬生生要从零开始,有些匪夷所思。
Ax的内心非常清楚,小伙伴们今天的想法,就跟当年自己初次涉足民营企业一样,还没能做到把系统烂熟于心再消化重组,只有经过消化之后,根据企业不同阶段重新组建不断完善的系统,才是最高效最符合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
很多的小伙伴因为无法理解而离开了,Ax多次苦苦挽留,最后也释然了,人各有志,也许离开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还是欢迎大家都能够回来。
作为CEO,他有更为重要的使命,最快速地渡过D阶段完成盈利模型并快速复制,最高效地回报投资的股东。
系统的力量
柳传志说,孩子太大,不容易生下来。系统,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阶段。孩子在什么样的年龄段,适合什么样的教育。
现在热捧的互联网思维里,有一个关键词是迭代。DQ初期每家店的运营流程,都在不断的迭代着。
人力成本是餐饮经营的一大块支出。按KFC的配置,一家店需要店长、副店长、助理、组长、训练员、服务员等各个级别的员工,很明显,这种方式不适用于DQ。
到底什么样的人员配置最适合轻小型门店的DQ,是一个令大家都非常头疼的问题。
经过多次与人力部门、营运部门的协调与会议。Ax带领小伙伴们终于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人员架构和薪资体系,真正做到了三赢:门店人事成本合理化、区督导带店机动化、总部追踪高效化。
从2005年开始在上海浦东中融广场开出第一家店中店至今,DQ即将迎来自己在中国大陆的第9个年头。这9年对Ax来说,最快乐的是终于有了自己的核心团队。正因为有了这些小伙伴,下一个目标就不会太远了。
作为一位品牌成熟的经营者,必须具备超强的人格魅力,让众多优秀的人才能够紧密围绕着品牌。如同“暴风雪”,能够倒杯不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