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2023年中国餐饮外卖融资数据榜》:5家获超9.3亿元
1月6日,我国“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中国餐饮外卖融资数据榜》。据网经社旗下电商大数据库“电数宝”(DATA.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在线旅游行业有5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为美餐、维小饭、自嗨锅、商有S、饭乎,融资总额超9.3亿元人民币。
融资月份上,2月、5月、12月各2起,8月、11月各有1起融资。
融资轮次上,天使轮1起,E级、C级融资各有2起,A级3起。
融资城市分布上,北京、杭州2起,上海有1起融资,深圳3起融资。
以下是数字经济投融资服务平台“电融宝”为您带来的2023年“餐饮外卖”的投融资监测数据:
数字化团餐平台“美餐网”完成1亿美元E轮融资
11月10日,数字化团餐平台“美餐”宣布完成1亿美元E轮融资,本轮由大钲资本投资,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投入、海外市场业务推广、供应链体系优化以及组织能力的提升。
“美餐”创立于2011年,隶属于北京轻松每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专注为企业客户提供员工餐、活动餐、团队建设和商务宴请等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新快餐品牌“维小饭”完成天图投资近亿元A轮融资
12月8日,新快餐品牌“维小饭”宣布完成由天图投资独家投资的近亿元A轮融资。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开拓、终端建设、产品创新研发等方面。
据了解,“维小饭”是深圳市维士智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新快餐品牌。公司成立于2023年6月,产品主打“有数据的快餐”,核心目标是通过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数据化快餐产品,帮助用户轻松实现对每日餐饮营养成分的量化管理,从而实现快餐消费的健康价值。具体来说,维小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数据化对快餐的营养成分进行量化管理,让用户对快餐的营养成分看得见、管得了,让每一个人在快餐消费中便捷化实现营养均衡、合理膳食、科学饮食。
互联网餐饮品牌“自嗨锅”完成逾亿元C2轮融资
5月6日,互联网餐饮品牌“自嗨锅”宣布完成逾亿元C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泰康投资独家投资完成。自嗨锅方面表示,此轮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于新品牌打造、供应链建设、产品研发和创新,从自嗨锅到自嗨锅出品,从“互联网餐饮开创者”到“打造一人食餐饮标准”。
网经社从自嗨锅官网了解到,经过2017年全年的市场调研、商业规划、产品研发和品牌策划,自嗨锅于12月底成功投产,最终在2023年1月横空出世,将自热火锅系列作为第一支品类投入市场,势要打破常规,颠覆传统火锅形象。
商有科技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8月9日,餐饮全场景数字化运营服务商商有科技近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果睿资本领投。据商有科技联合创始人刘博介绍,新一轮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投入、市场开拓以及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上海商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底,主打“精细化运营”理念,采用“平台SS+商家SS+运力SS”的立体式战略布局,为餐饮企业提供全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SS+运营服务”,商有科技为餐饮企业构建私域流量池,实现内容精准分发、运营精细化、门店会员数字化、外卖私有化、餐饮零售电商化,从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互联网餐饮品牌自嗨锅完成C+轮融资
2月8日,互联网餐饮头部品牌自嗨锅完成C+轮融资,由兴旺投资独家投资。自嗨锅品牌创始人、董事长、首席产品官蔡红亮表示:“产品谋四年,成就自嗨锅今时今日的规模和地位。未来,自嗨锅将一如既往专注于产品力的深耕,进一步提升制作工艺、创新能力和迭代速度,助力构建品牌的核心壁垒。”
互联网餐饮品牌“饭乎”完成两轮融资融资规模达数千万元级
6月15日,互联网餐饮品牌“饭乎”宣布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累计数千万人民币两轮融资。天使轮融资在2023年2月完成,由洽洽食品家族基金昕先资本独家投资千万级人民币;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在2023年5月完成,由联想之星领投、拙朴投资跟投,两轮融资均由FP旗下专注于食品饮料领域精品投行FPCi担任财务顾问。
据了解,“饭乎”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广州,专注于提供常温保存的米饭烹饪方案,还原各地中华美食。公司创始团队方面:创始人兼CEO何华,负责整体运营及产品统筹,是一名连续创业者,还曾创办某餐饮品牌设计公司,以及为某新消费品牌联合创始人;供应链负责人旗下拥有年产值过10亿的粮油贸易产业公司,十几年上游原材料产业整合经验;电商总监曾负责过年销售超10亿级的项目,并负责多家知名品牌的电商运营;品牌营销总监曾是食品行业品牌全案公司创始人之一;新媒体及商务总监此前曾在苹果担任商务管理工作。
华莱士食安问题并非个案,众筹+低价能否保持开店速度?
近日,本土连锁快餐品牌华莱士被爆出“炸鸡掉地上继续用”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约谈华莱士总部并开展突击检查,同时拟立案处罚3家门店。
华莱士在致歉声明中称,此事是“个别员工操作不规范”,然而新京报记者梳理华莱士最近几年被公开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注意到,这次“翻车”并非个案。
“炸鸡掉地上继续用”事件发生后,新京报记者先后多次通过全国热线、天眼查工商登记电话、公司微博等渠道联系华莱士尝试采访。7月19日,华莱士总部所在的上海榕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以“周一领导较忙”为由拒绝联系采访,称一切以官方回复为准。对方留下记者联系方式,截至发稿未再联系。
公开资料显示,华莱士成立于2009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有1.8万多家门店,数量超过肯德基和麦当劳全国门店的总和。业内人士认为,“低价”与“下沉市场”成为华莱士迅速扩张的原因,但是与庞大的门店数量不相称的是其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的不健全。“之所以大家对华莱士道歉不买账,也是因为它门店数量太多。数量越多,就越引发消费者对其食品安全的担忧。”
屡现卫生食安问题
7月17日,有媒体爆出华莱士后厨存在操作不规范,包括员工未戴口罩、手套制作食品;清洗抽油烟机时清洗剂滴进油锅;鸡块掉在地上继续卖,有工作人员还称掉在地上的鸡块“如果沾上了水,就得扔锅里重新炸一下”。当晚,华莱士通过微博发布道歉声明,称报道的问题为“个别员工操作不规范”,涉事餐厅北京霍营店已停业整顿,并派驻稽查小组对该餐厅进行整改检查。
图/华莱士微博截图
7月1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约谈了华莱士总部上海榕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于7月17日晚迅速部署全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对华莱士炸鸡门店进行突击检查,虽未发现媒体报道中提到的环境卫生、食品加工制作、从业人员不规范操作等问题,但检查中也发现少数门店存在垃圾桶未加盖、晨检记录不全、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等问题,执法人员均要求其责令改正,并拟立案处罚3家。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华莱士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此前曾多次被曝光,网友吐槽“吃华莱士会不会变成喷射战士”已成为一个著名的网络梗。
2017年10月,有媒体报道,长沙市雨花区香樟路民政职业学院附近一家华莱士快餐店存在后厨脏乱差等问题,随后相关部门经过核查,责令该快餐店立即整改,并表示在日后的巡查中进行复查。
2023年“3·15”期间,有媒体记者卧底江西南昌一华莱士门店,并没有健康证,却仍通过招聘成为华莱士员工。调查发现店里出现了鸡翅掉在地上直接卖给顾客、全鸡掉在污水地上后放入油锅重新炸等情况。随后,华莱士道歉,对该门店做闭店处理。2023年10月,呼和浩特市24家华莱士门店违法出售废油脂,被当地监管部门重罚。
2023年12月,据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网站通报,该区的7家华莱士因违规采购销售未经疾控部门检测的冷冻冷藏肉品,被当地执法部门查封,相关负责人被拘。为其提供货物的供应商——全日(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受到行政处罚。
图/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网站截图
食品安全一直是餐饮企业的“底线”。7月19日,新京报记者查阅华莱士2023年年报注意到,公司在职员工43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61人、销售人员334人、财务人员43人,并无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员工数量披露。横向对比业内其他公司,以百胜中国为例,根据百胜中国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百胜中国食品安全及质量保证部门员工人数为304人。董事会层面还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部门及质量保证部门负责所有餐饮品牌的食品安全管理及合规管理,包括突击检查餐厅的食品安全及运营表现。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表示,走低价路线、主攻下沉市场的华莱士门店数量巨大,近年来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反映了其食品安全意识较弱。“像华莱士这样的全国超过万家门店的品牌,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肯定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
持续“低价战略”
根据公开报道,2001年,温州苍南人华怀余和华怀庆两兄弟创办了华莱士,首家快餐店开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口。当时肯德基、麦当劳已风靡国内一线城市,但尚未在二、三线城市全面铺开,华莱士模仿它们卖起了西式快餐,以低价迅速占领市场。很快两人发现照葫芦画瓢的模式行不通,尽管食品单价高,但销量却很少。华氏兄弟决定推出“特价123”促销——即可乐1元、鸡腿2元、汉堡3元。“赔本赚吆喝”的举动令华莱士收获了翻倍的营业额。
2007年至2010年,华莱士高速发展,门店突破了1000家;2014年,华莱士全国门店超过了4800家;2017年底,华莱士门店达9000家;2023年,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这样迅速的发展与其“草根模式”和“低价战略”分不开,而且这样的定位也一直从当时延续至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某外卖平台上,华莱士“热销推荐”首位的“霸王劲脆双鸡堡”以“0.01折”售卖,售价仅为0.01元。“3个原味双鸡堡+中可”售价24.8元,“经典双鸡堡+鸡肉卷+鸡块+中可”售价19.8元,价格约等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一个正价汉堡单品的售价。
对于“低价”,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华怀余弟媳凌淑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华莱士能够生存下来并越做越好,靠的不只是便宜。“便宜的背后,其实是产业整合的结果。我们用标准、统一的运营模式,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能够扩大采购量、降低进货成本,同时压缩毛利润,通过‘平价汉堡’提升终端门店的市场竞争力,稳定供需关系,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根据全中国餐饮行业数据库“窄门餐眼”,目前华莱士全国共有门店超过1.8万家,三、四线城市门店占比超过43%。文志宏认为,从目前来看,华莱士的“下沉路线”依旧可持续。“除了三、四线城市,还有五线城市,甚至还有农村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空间和消费的潜力非常大。”加上其主打的“低价牌”,未来或可继续吸引对价格敏感的人群。
开店靠“众筹”
2016年4月,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华士食品”为名在新三板上市。根据《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经过华莱士的咨询指导在国内开设快餐店,每开设一家店,公司收取1万元的咨询服务费。根据公开信息,2013年-2017年,咨询服务费收入分别为456.60万元、336.12万元、318.4万元、244.5万元、347.1万元。这意味着,在这5年里华莱士每年平均新增340余家连锁店,日均新增1家。
7月19日,新京报记者浏览华莱士官网,并未发现任何加盟信息。根据媒体公开报道,华莱士虽然有商务部的特许经营资质,可以开放加盟,但华莱士至今没有加盟店,均采用“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的合作连锁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华莱士门店扩张的资金压力。包括餐饮原料和设备都由华莱士一站式配齐,降低了创业门槛。在华莱士微博中,也多次重申“不开放任何形式的加盟与代理”,称“店不开放加盟,人可以加入”。
图/华莱士微博截图
有业内人士透露,华莱士的众筹分两种:对内众筹是将公司高管、核心店长及员工变为“同路人”,即从雇佣关系,转变成合伙关系。对外众筹是将供应商、门店房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众筹对象。“所以,华莱士的门店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属于一个团队的。团队中有人管原料供应,有人抓经营,有人负责后勤。分工虽不同,但利益相捆绑,比股权激励来得更现实。”甚至后来这种模式也被福建地区的餐饮企业广泛使用,逐渐走出全国,成为鼎鼎有名的“福建模式”。对此,凌淑冰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既然有人想做终端,我们就做好上游。咨询费虽然低,但餐饮原料供应才是我们的主营方向。”
也有媒体和餐饮业内人士称,在品牌经营上,华莱士用极低的开店门槛与标准化的店面设计将店主“圈住”后,未来从餐饮原料销售中获取回报,也就是说,1.8万家华莱士门店就是华莱士1.8万个零售终端。“其实华莱士的赚钱方法是很直接的,就是赚每个门店的采购利润。只要你开了店,就必须购买它们的半成品。”
关联公司欲IPO,被疑存“利益输送”
根据天眼查信息,华莱士的供应商中,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关联方。今年6月10日,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23年,南王科技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必胜食品(肯德基)、华莱士、东京艺术(日本优衣库包装材料供应商)、乐信贸易(麦当劳)、猩米科技(喜茶),销售金额分别为1.78亿元,1.36亿元、7150.37万元、4692.49万元、2985.26万元。其前五大客户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55%,客户集中度较高。
招股书同时显示,南王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为惠安华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其执行事务合伙人黄燕飞是华莱士实控人、董事长华怀余的配偶;南王科技第三大股东惠安创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华鹏程是华莱士另一实控人凌淑冰的儿子,执行事务合伙人陈正莅是华莱士的第五大股东、监事会主席。同时,持股2.32%的黄蓉是华怀余的外甥女;持股1.96%的陈小芳是华怀余叔叔华允共的儿媳。
根据公开报道,南王科技曾表示,公司与华莱士的交易金额较大的原因主要系公司与华莱士的合作关系开始于2015年,主要向其销售食品包装和环保纸袋,其选定合格供应商后一般不会随意变更,因此公司与华莱士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随着华莱士门店规模的迅速扩张,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随之增长,导致其对公司的采购金额逐年增加。
对于外界关于南王科技与华莱士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质疑,对此南王科技表示,将公司向华莱士销售产品和向非关联方销售的可比产品价格进行对比,大部分产品价格不存在显著差异,少量产品因功能和结构差异、销售量及相应的竞价策略、生产组织方式等原因而产生一定差异,不存在关联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情形,也不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的情形。
新京报记者王萍
编辑王琳校对付春愔
「榜单」《2023年餐饮外卖融资数据榜》:9家获超4.9亿元
1月5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餐饮外卖融资数据榜》。据网经社“电数宝”(DATA.100EC.CN)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3年餐饮外卖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共9起,涉及的平台包括:自嗨锅、荷特宝、排队网、外卖情报、快早餐、商有S、水果1号、连咖啡、哗啦啦,融资金额总计超4.9亿元(4起未透露)。
互联网餐饮品牌“自嗨锅”完成超5000万美元C轮融资
10月29日,互联网餐饮品牌“自嗨锅”宣布完成超过5000万美元C轮融资,中金领投、经纬中国跟投,投后估值达5亿美元。
自嗨锅”隶属于杭州金羚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蔡红亮,注册资本约1528万人民币。股权结构方面,蔡红亮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7.17%;第二大股东为MATRIXPARTNERSCHINAVHONGKONGLIMITED,持股比例为12.71%;第三大股东为上海羚财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8.72%。
团餐品牌“荷特宝”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5月7日,团餐品牌“荷特宝”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襄禾资本领投,赛哲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荷特宝已完成由弘章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和安持资本领投的P-A轮融资。据介绍,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业务拓展、中台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引进。
“荷特宝”成立于2010年3月,为企业和园区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配套餐饮及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内容覆盖食堂规划设计、运营服务、智慧食堂解决方案、食品安全、食材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公司希望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空间设计、多元化消费场景等方面的创新帮助客户提升就餐体验,提高运营效率。
餐饮服务商“排队网”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
7月13日,餐饮SS服务商“排队网”宣布完成A1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吉星汇、市晨汇,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餐饮流量运营变现。
排队网隶属于深圳排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排队网是一家智能化餐饮管理系统,致力于为商家提供精准的营销及智能餐饮管理系统,现已形成“节流+开源”的服务模式。拥有三大产品矩阵,聚食汇餐饮收银系统(智慧云、店+)、聚好付聚合支付系统、聚微量(私域流量、社交电商、供销市场)等SS整体解决方案。
“外卖情报”完成1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7月13日,餐饮加盟信息平台外卖情报完成天使轮1000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险峰长青。
据了解,外卖情报是一个基于外卖数据的餐饮加盟信息平台。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每个餐饮品牌的真实经营情况,通过数据对比来选择自己的加盟品牌。外卖情报秉承“准确、完整、及时”的理念为所有餐饮投资者提供数据服务。
早餐预订平台“快早餐”完成300万人民币P-A轮融资
5月20日,早餐预订平台快早餐完成P-A轮300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NOWLITSiC。
快早餐隶属于西安涅槃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针对早餐细分市场的电商平台,连接早餐供应商和用户,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早餐并直接支付,推出新型支付技术触碰支付,只需交易双方通过手机触碰即可实现支付。
餐饮数字化运营服务商“商有S”完成A轮融资
4月10日,餐饮全场景数字化运营服务商“商有S”宣布已于近期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智慧商业服务提供商微盟集团,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云店产品研发、智能操作运营系统完善及人才梯队的培养。
商有S隶属于上海商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店铺基础设施建设、引流、复购等服务,通过为品牌定制报告,并通过结果、店铺线上线下的销量、对手的销量和菜品是否适合外卖形式来帮助店铺梳理SKU。
O2O水果外卖平台“水果1号”完成战略投资融资
10月16日,O2O水果外卖平台水果1号完成战略投资融资,投资方为泰有投资、晶凯资本。
水果1号是新果(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定位于O2O水果外卖平台,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系统,提供最近配送、最快配送、专人配送的服务,帮助店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销量增加回头购买率。
餐饮O2O平台“哗啦啦”获美团等战略投资
6月9日,餐饮O2O电子商务平台“哗啦啦”完成战略投资融资,投资方为大众点评网、美团点评。
哗啦啦是全国头部餐饮SS系统服务商,主体为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哗啦啦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一体化、全链路餐饮SS系统数据服务。产品覆盖餐饮全业态、全业务环节,提升餐饮企业数据化、精细化、可视化的运营管理新模式。(文/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