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企这十年:一盒便当风起温州 带动两岸融合发展
东池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张宪清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温州9月8日电(张益聪)2004年,台商张宪清来到浙江省温州市,他引领台式便当成功“登陆”,让“送饭上门”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并站稳脚跟在大陆刮起了便当“台风”,亲手缔造了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台资企业——东池控股有限公司。
18年后的今天,张宪清成为温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下称:温州台协)现任会长,以温州台协为载体,接引台商“软着陆”;牵头创办瓯江口(现“海经区”)温州台商科技产业园;参与温州乡村振兴建设……这一切都要从一盒小小的便当说起。
鞋走阳关道便当刮起风
初来温州时,张宪清曾谈及对温州的印象——温州因温州人而扬名,“温州人不会被事情追着跑,而是追着事业向上走。”这也印证了温州人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
然而彼时的张宪清无从知晓,和温州以皮鞋闻名世界的“以小博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自己在温州以一盒便当安身立命。
“其实,世界真的很奇妙,我弟弟当初在大陆做便当生意,商标还是我亲手画的,没想到随便画了个小孩,现在成了大品牌。”张宪清坦言,当时他并不看好弟弟的这个生意。
2004年,大陆的东池便当由张宪政创立、张宪清合伙,当时,大陆餐饮市场还没有外卖、便当的概念,兄弟俩都没想到,大陆的便当生意一炮而红,而张宪清口中的潦草“小孩”,以及顾客们口中“又大又便宜”的鸡腿,从此定格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然而东池便当的成功也并非一帆风顺,张宪清表示:“温州第一家门店开业时,没有成熟的经营模式,虽然橱窗展示了很多可口的菜式,但却没有标明具体的价格,败坏了‘路人缘’。”
这也直接导致东池便当陷入了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的局面,不过,一场台风为东池便当吹来了转机,张宪清回忆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台风登陆,外面刮风下雨,大家都紧闭窗门、避免外出。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有个叫东池便当的小店居然风雨无阻,送餐上门。”
于是,当天东池便当卖出500余份外卖,小小的便当从此风起温州,如今,当初那股便当“台风”已经遍及大陆100余个城市,东池便当的加盟店也扩展至600余家。
东池控股有限公司与浙江一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跑步鸡”战略协议受访者供图
小马拉大车先富带后富
问及东池便当的成功,张宪清坦言:“在台湾,如果开辟50家便当店,我可以当‘便当大王’,但是在大陆,开500家还有增长空间。现在想想,我卖便当能达到年销售10亿元,就好比小马拉大车,万事开头难,但却后劲十足。”
正因看见了大陆的庞大市场,张宪清选择和弟弟一起扎根温州发展,而作为台商,他和温州人的“破冰”则源于相似的创业精神,张宪清表示:“‘敢为天下先’遇见‘爱拼才会赢’,可以说,正是因为温州,才成就了东池便当。”
从东池便当成功融入当地的那一刻起,以温州辐射全国的格局已经奠定,张宪清表示,东池便当一路成长,温州加盟商功不可没——当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了许多个“带去螃蟹的人”。
十余年走来,张宪清谨记儿时父母的教诲,秉持着“做人要有诚信,做事要踏踏实实”的原则,发展至今不仅自身获得了成功,而且还志愿为更多台胞来温州就业、创业铺设前路,他直言:“早些年来温州做生意,台商、台企‘单打独斗’的思维根深蒂固,拒绝融入当地,所以我一直在摸索,怎样让来温州、来大陆的台胞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融入当地。”
2015年,温州获批国家级平台海峡两岸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由于温州与台湾两地的地理优势,以及沿海文化圈的相似共性,温州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也正因这张“金名片”,温州搭建起了引台资、招台智的平台,而张宪清也从此开启了他为台胞“软着陆”护航的“第二事业”。
台商张宪清参与温州台商科技产业园开工仪式受访者供图
温台经贸合作两岸融合发展
时间拨回2013年,由于温州城市发展建设规划需要,“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产业改革轰轰烈烈,然而众多的在温台企从事第二产业,所以工业用地时刻面临着迁退,众多台企都不得不考虑移址别处。
多年来,张宪清奔走多地“挽留”台商,并于2023年,在温州市政府和温州市台办等相关部门帮助支持下,温州台商科技产业园在瓯江口正式开工建设,为在温台商解决商业用地的同时,为来温台企提供了聚集性平台。
同年,温州突发新冠疫情期间,当地餐馆歇业、外卖紧缺,各大医院、卡口抗疫人员的一日三餐成为关键问题,为此,张宪清组织东池便当和温州台协,主动协助温州卫健委,为温州各大医院、卡点送外卖,每天600余份便当连续送一个月,近2万份便当不仅助力了抗疫一线渡过难关,更连接了两岸情谊。
2023年开年,东池控股“牵手”浙江一诺农业科技,在温州市泰顺县签订了“跑步鸡”系列协议,形成了产品供应链长期战略合作。双方期望通过台企和三农的深度合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助推温台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最近,张宪清开了一间50平方米的咖啡小店,在繁华商圈“偏安一隅”,显得尤为惬意,他直言:“这家‘张小政’咖啡店就取自我弟弟的名字,我们兄弟对温州有独特的情感,还将在温州和更多台商共同发展。”(完)
台湾铁路便当餐饮旗舰店!带你来场怀旧的浪漫之旅
导读
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线正式通车,一百多年后政府规划了江湾站火车旧址公园,在此展示老式的蒸汽火车头和两节绿皮车厢,周边居民、甚至铁道迷会专程来此鉴赏老式火车。本案的业主经营台湾铁路便当,寻获这样一节可作为商业用途的车厢,乘坐火车享用美味的铁路便当是许多台湾人怀旧的记忆,不少到过台湾的国内游客也有体验,旅途充满着浪漫和怀念。于是设计的发想从“忘却日常、来场怀旧的浪漫之旅”的主题上展开...
为了复刻对老式车厢的怀旧感,绿皮车厢外部保留原貌,局部加上金色LOGO及招牌。为避免车厢过长客人入内不便,在车体的中间位置新增主入口,外部架设深色铁栏杆及雨蓬,铺上红砖地面及台阶,就像老式月台,吸引路人想来一探究竟,这是拍照的第一景点。
进入车厢后立刻被内部怀旧的装饰风格所惊艳,思绪仿佛被拉回到曾经历过的那场旅行。收银台像是长途火车的餐车,上方垂吊着椭圆形铜制灯具,天花以深色茶镜加强纵深感,收银台后面是水吧操作台,后方是厨房区。外卖窗台可以直接出餐,疏散车厢内过多的人潮。
车厢的空间特征在于“狭长的车体”及“序列的窗户”,设计上善用这两点来展现空间的优美。面向广场的一边设置单人餐台,另一边配置四人卡座,车体原结构弧形天花刷上玻璃纤维壁纸,两侧打上间接照明凸显立体感,中间挂上吊灯及风扇,尽头墙面挂上大面镜子及旧锅炉的展示,具有延伸视线的效果。运用基本的平面配置手法,就把车厢空间的纵深感强化到极致。
在材料搭配的处理上,墙面是木色美耐板,古典画框里装上铜制壁灯,木质的桌板侧面镶上铜条,桌上摆放一排绿色台灯与窗户呼应,更加增强了序列感。卡座分隔用铜制扶手及灯带,让人产生火车摇晃紧握扶手的动态错觉。四人座桌面刻意做成梯形前窄后宽的处理,方便客人进出座位。座椅是深绿色皮质面料,宛如高级长途列车的质感。地面为PVC木纹地板的人字拼贴,让空间产生活泼的律动感。座位上方摆设行李架,上面随意放着木质行李箱,原来车厢上拆下来的仪表板、标牌等,看似随意的挂在墙上,更增添了这趟火车旅旅途的意境,客人有种寻宝的乐趣,里里外外四处打探着。
借由重复的韵律感来塑造狭长空间的美感,浪漫的旅途很有怀旧的感觉,木饰面、绿皮革座椅、黄铜线条等元素的搭配,经典的还原了长途高级餐车的复古风格。当铁路便当遇上绿皮车厢,引爆一个绝佳的商业卖点。设计上营造多个经典拍照场景,参观者自主地分享照片,为本案进行了一场成功的口碑营销!
台湾风味便当来啦!知名餐饮企业亮相东莞台博会温州馆
编者按
10月28日—31日,第十二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称“台博会”)将在东莞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随着展期临近,展馆展商的预热将陆续展开,越来越多精彩亮点和前沿科技提前剧透。今年台博会有何新布局、新亮点?即日起,南方+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不吃便当等于没去过台湾。”“没吃过奋起湖便当,仿佛没到过阿里山”……
在中国台湾地区美食界,“便当”有着特殊地位。早年间,火车速度慢、路程长,为了填饱乘客肚子,当地铁路运营机构开始在车厢里售卖自制的便当。台铁便当一卖就是70年,成了台湾人不可替代的味觉记忆。
很快,带着台湾风味的便当就要来东莞了!10月28日,东池便当将亮相第十二届东莞台博会温州馆,带来招牌产品,邀请观众品尝舌尖上的台湾风味。
据了解,这是温州台商首次以城市馆名义组团参展,面积有108平方米,温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张宪清带着东池餐饮等台商亮相,在粤港澳大湾区寻找新的商机和市场。
2004年,张宪清兄弟俩从台湾地区到浙江温州经商,创办了东池便当。“食材新鲜才能做出健康美味的食物。”带着妈妈的嘱咐,兄弟俩在温州静心经营十七年,“东池便当”也从最初当地人不懂“便当”为何物,发展到现在家喻户晓的“本土”品牌。
脆皮鸡腿饭、红烧大排饭、台式香肠饭、梅菜扣肉饭……各式便当严选台湾风味的食材为原料,搭配好精致菜肴,这种经济实惠、便捷可口的美食,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民尤其是上班族的喜爱。
去年,东池餐饮荣登2023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榜,如今,东池便当已在大陆地区遍地开花,目前有超过6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集团发展至今,已是一家集餐饮品牌孵化运营、食品贸易、电商运营等多元化的集团管理公司。
温州是民营经济创新的先行地、两岸产业合作的拓展地,而东莞作为大陆与台湾合作最活跃、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两地台商台企在经贸交流、开拓市场、产业合作的“化学反应”,令人充满期待。“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台商台企都能一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共享发展机遇。”温州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陈琬莹
受访者供图
【作者】陈琬莹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