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有哪些

本文目录

直营店仅有3家 杨国福能稳稳上市吗

继火锅第一股、新式茶饮第一股后,凭借着逼近6000家的全国加盟门店数量以及超过11亿元的年平均营收业绩,成立19年的餐饮品牌“杨国福”再一次引发港股餐饮赛道的火爆,正全力冲刺“麻辣烫第一股”桂冠。2月22日晚间,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但在这近6000家餐厅中,直营店仅有3家,加盟店几乎撑起了杨国福的“全部江山”。或许成也加盟商,败也加盟商。庞大的加盟体系致使杨国福加盟管理问题成了“硬伤”,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品牌经常备受关注的焦点。这一次,杨国福能否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冲刺“麻辣烫第一股”

杨国福上市传闻成真。根据港交所公告,杨国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麻辣烫有多赚钱?招股书显示,在2023年、2023年及2023年前9个月,杨国福收入分别达到11.82亿元、11.14亿元和11.63亿元,同期利润分别达到1.81亿元、1.69亿元和2.02亿元。

若能上市成功,杨国福将有望成为“麻辣烫第一股”。而数年业绩甚至此次能赴港上市,加盟店算得上是“功臣”。上市申请书显示,其加盟餐厅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由2023年的10.36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0.56亿元。同时,该收入从2023年前9个月的6.67亿元增加至2023年前9个月的10.97亿元。

加盟餐厅几乎是杨国福的“全部江山”。截至2023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从门店属性来看,直营门店只有屈指可数的3家,中国31个省市有5759家加盟餐厅,海外加盟餐厅21家。可见,加盟店的比重达到了99.9%,对杨国福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杨国福在上市申请书也表示,杨国福的业务运营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牌与加盟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盟餐厅的运营状况。截至2023年底及2023年底,以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9月30日,来自加盟餐厅的收入分别为10.357亿元、10.556亿元、6.671亿元和10.966亿元,分别占有关年度或期间总收入的87.6%、94.8%、92.2%和94.3%。杨国福加盟餐厅产生的收入主要来自加盟相关费用和销售统一采购货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市场形式变换不断,餐饮行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杨国福在此时选择上市能够提升品牌效应与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强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弱化品牌的经营风险。资本的加持固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优势,不过其供应链的完整度、食品安全标准、产品品质、消费者忠诚度等方面,都关乎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这也是杨国福需要完善的方向。

食品安全是个槛

如此庞大的加盟体系也导致杨国福管理难度的增大,很难达到门店的标准化、连锁化以及品牌化。作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灾区”,杨国福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争议。例如,去年7月,杨国福门店被曝仓库内遍地老鼠屎,食材被老鼠咬后仍继续使用,还把未放入冰箱内的隔夜食材与新鲜食材混用等问题。随后,杨国福针对加盟门店食品安全问题发出致歉声明。另外,1月15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还对近期食品安全大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整理,其中杨国福麻辣烫共有17家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对此,杨国福在上市申请书上也表示,加盟业务使杨国福面临多重风险,其中部分风险可能会对加盟商的收入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杨国福的品牌声誉,每项与加盟相关的风险都有可能对杨国福的业务和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投资者的积极性取决于企业实质的经营能力与业绩,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中,因经营不当而股价大跌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对于杨国福来说,能否给到加盟商供应链及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的支持至关重要。若支持不够,加盟商可能会出现食品安全等经营问题,从而损害企业声誉。而此类负面事件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和品牌收益。

朱丹蓬指出,杨国福的性价比较高,产品也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空间较大。但加盟模式对于企业的管理要求高,容易形成难以管控的问题,这也是杨国福在之后布局中需高度重视的一点。食品安全为企业发展之本,在食品安全得到保证之后,企业才能更好的在产品、消费场景等方面引导消费者。

赖阳认为,加盟门店的盈利与亏损对于品牌的影响有限,因此杨国福采用加盟模式的风险相对较低。若品牌声誉较好,则更容易招揽加盟商,形成良性循环。不过,企业上市并非一劳永逸,若杨国福上市之后获得融资,还需在品牌形象、经营模式、产品等方面投入,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感。

麻辣烫已发展为千亿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麻辣烫市场正发展成为中国快餐市场的重要部分。按商品交易总额之和计算,中国麻辣烫市场由2016年的约96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约13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5%。

除实体店消费外,外卖是麻辣烫消费的重点场景之一。麻辣烫本身具有适合外卖送餐的若干优势,比如麻辣烫制备所需时间短,且每一份外卖的包装方式一般比较简单且基本一致。中国麻辣烫外卖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约55亿元急速上升至2023年的约3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8.5%,并预期市场规模将于2025年达到700亿元,2023-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

连锁加盟扩张为麻辣烫品牌提供高速发展动力。2023年,国内麻辣烫市场的餐厅连锁率约为22%,高于同年中国餐饮市场的餐厅连锁率(约15%)。加盟模式目前为连锁麻辣烫品牌采用的主要业务模式。2023年,连锁麻辣烫市场按商品交易总额计算的市场规模为251亿元,预期2025年达到约513亿元,2023-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3%。

纵观国内整个麻辣烫市场,能够与之相匹敌的只有张亮麻辣烫,目前其门店数也接近6000+,虽然二者都靠加盟扩张发展,但不同的是,杨国福采取了较重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其认为“得供应链者得天下”;张亮麻辣烫则采取了较轻的模式,以外采带自产。

二者之外,目前还没有第三个麻辣烫品牌的门店数突破1000家。而此次杨国福抢先一步冲击上市,麻辣烫江湖原本“双雄争霸”的市场格局陡然生变。(郭缤璐张天元)

3年后遍地杨国福!上市后要开到9000家店,加盟店店主:没啥感觉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冯忆情

麻辣烫,这个起源于四川,但被东北人“发扬光大”的小吃品类,最近几年火遍中国各地,狠狠动摇着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的地位。如今更是超前一步,要迈入资本市场了。

2月22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国福”或公司)提交的上市申请。

一位大消费领域的投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之前我们一直想接触杨国福这个项目,但创始人对资本似乎存在一些偏见,就没能如愿。”

对于如今杨国福要赴港上市的消息,该投资人士表示,按照杨国福目前的规模,借助资本的力量其实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大有助力,如果这次上市成功,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杨国福的壮大,离不开加盟,也离不开加盟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面对竞争对手的直追,以及不断涌进市场的新兴品牌,杨国福的选择还是继续猛开店,3年要开3000多家门店,到2024年开到9000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加盟助扩张,但有人吃出肠胃炎

杨国福麻辣烫品牌于2003年成立,2007年成立了哈尔滨杨国福麻辣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而后又经过12年的发展,在2015年时集团总部设于上海。

由于一直以来公司利润丰厚,杨国福上市前并未进行过私募融资。上市前,杨国福的股权架构依然有着深刻的“夫妻档”印记,家族持股比例在97%左右。

截图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3年至2023年前9个月,杨国福分别实现期内利润1.81亿元、1.69亿元、2.02亿元。

截图来源:招股书

杨国福的收入结构大致可分为餐厅运营和零售业务两大板块,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运营板块。又以加盟餐厅业务为重中之重。截至2023年9月30日,杨国福的餐厅总数为5578家,包括国内的4家自营餐厅、5554家加盟餐厅和20家海外加盟餐厅。

据时代财经记者了解,以加盟的方式扩张是麻辣烫行业的常见模式。由于麻辣烫品类缺乏价值感,客单价难提高,因此对商圈、人流要求高。虽然门店面积一般不大,但房租和人力成本并不低。

官网资料显示,杨国福在不同地区的加盟费用有所区别,大概在1万-5万元/年。

据上海一位开加盟店的杨女士介绍,自己开店项目的费用来源于多年工作积攒的十几万元。“在门店的选址方面,杨国福总部有专业的选址团队帮忙,其它的支持还有门店的装修设计、协助办理各类证件、开业的宣传策划、物料的供应、员工的培训等等。”

杨国福麻辣烫加盟费用详情。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利润分析。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加盟餐厅业务的收入有三种类型:加盟费、系统维护费以及向加盟商销售货品。最赚钱的是并不是加盟费,而是向加盟商卖货。

杨国福向加盟餐厅销售的货品包括“自产货品”和从第三方采购的食材、调味料、设备等。自产货品主要是杨国福麻辣烫自营的四川工厂所制作的调味料。杨国福强调,加盟商必须从公司购买货品,货品由公司从四川工厂和第三方供应商统一采购。

2023年前9个月,杨国福麻辣烫共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及系统服务费”3873.8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3%;同期,杨国福麻辣烫从加盟餐厅获得“销售货品”收入共10.5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0.9%。

加盟模式虽然能够让杨国福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扩张,但是也容易造成老生常谈的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因为食品卫生问题,杨国福麻辣烫曾遭多次爆料。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198条针对杨国福的投诉。多名投诉人表示在食物中曾吃出虫子、苍蝇、蚊子、蟑螂、头发、指甲等,有消费者还说自己吃出了肠胃炎。

截图来源:黑猫投诉官网

据2023年1月北京消协公布的一组数据,自2023年10月食品安全大检查以来,在北京食品安全问题门店数量排名中,杨国福麻辣烫以17家门店排名第三,张亮麻辣烫则以15家门店数量排名第四。

竞争对手直追,杨国福要开9000家店

“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会和同学一起去吃附近的麻辣烫。但工作之后,聚餐一般都去火锅店了。”

“以前,每个礼拜会点一次杨国福。后来,楼下开了家便利蜂,会经常吃他们家的关东煮,就不怎么点麻辣烫了。”

“我是浙江人,吃不惯红油辣底的,所以吃麻辣烫的话,一般都会去杨国福。”

2月23日,时代财经在北京四环一条美食街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得到上述回复。

相比其他中式快餐品类,麻辣烫人均单价较低,门槛也不高。公开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麻辣烫企业的注册量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10月,全国麻辣烫相关企业总量达到17.4万家。近年来,福客、觅姐、吉阿婆、小谷姐姐、小蛮椒等麻辣烫新兴品牌层出不穷。

我国麻辣烫企业数量众多,但整体连锁程度不高。品牌门店超过1000家的只有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据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张亮麻辣烫全球门店的数量为5455家,直追杨国福。

对比起张亮的外采经营模式,杨国福采用了自建物流的模式。自2010年开始,公司在哈尔滨、上海等地建立起九个物流基地。在数千家门店的基础上,杨国福还投资4亿在成都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工厂。

与此同时,杨国福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零售业务。去年1月,杨国福天猫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主打产品包括自热火锅、火锅底料等,作为其在外卖和堂食之外的零售渠道的补充。目前,销量并不理想。

外卖方面,根据官方数据,目前杨国福每家门店日均订单数在200单-400单不等(受位置影响略有差异),其中线下占60%-70%,线上占20%-30%。

根据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的募资用途主要包括升级生产设施、加强研发能力、升级信息技术系统、投资于国内外餐厅网络拓展计划、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广零售产品、增强物流仓储能力、购买麻辣烫价值链上中游业务等等。

面对竞争对手的追赶,杨国福选择快速壮大自己的规模。其计划于2023年-2024年,每年在中国开设不少于1000家加盟餐厅,有望在2024年底,达到开店9000家的目标。

但是,杨国福此前的5578家店花了18年,如今3年要开3000多家,是否用劲过猛?

2月23日晚间,时代财经记者在美食街上的杨国福点了一份麻辣烫,五六十平米的一家门店,只有四、五位顾客,大部分位置都是空着的。“疫情影响,店里顾客比之前要少,选择外卖的会多一点。”这家店的店主解释。

对于附近还有多家杨国福分店的现状,该店主告诉时代财经,“加盟店的位置是总部选择确定的。我们是全国连锁的,门店多比较常见。这条街上还有很多家不同品牌的麻辣烫、火锅、烧烤、小吃,街上店面多更容易吸引客户聚集,大家才都有生意做。如果没有人来,就算只有一家,也赚不到什么钱。”

杨国福要上市了,店主们还没什么感觉。对于他们来说,做好手头的生意最重要。

杨国福冲击“麻辣烫第一股”不到3年赚5.5亿元 5000余家店中仅3家自营

封面新闻记者朱珠

2月22日晚,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冲击“麻辣烫第一股”。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近3年来,杨国福以每年500多家的开店速度,将“改良的四川麻辣烫”带到了海内外。

在餐饮市场逐渐进入连锁化发展的当下,“麻辣烫”生意找到一席之地。虽然杨国福麻辣烫在申请书中坦言,公司经营高度依赖于加盟店,长远发展下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过相关专家也表示,杨国福麻辣烫的“出圈”也许能带动更多中式餐饮走上上市之路。

毛利率近30%

杨国福麻辣烫冲击港股

2000年,杨国福在哈尔滨一个半地下室的小店里对麻辣烫“一见倾心”。3年后,他开出第一家麻辣烫店,通过在底料中添加冰糖和奶粉等,将来自四川的麻辣烫改良。正如杨国福所说,麻辣烫进入了“可以喝汤”的新时代。

后来,杨国福的麻辣烫火了,一年可以开出上千家店。执着于供应链打造的杨国福,2016年将工厂开在了四川成都,主要专注于生产自产调味料及零售产品。

走过近20年,杨国福麻辣烫从曾经的街边小店成为如今的知名连锁餐饮品牌,也开始着手冲击资本市场。2月22日晚间,杨国福麻辣烫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申请书显示,2023年至2023年,杨国福麻辣分别实现期内利润1.81亿元、1.69亿元。2023年前9个月,净利润为2.02亿元,上年同期则为9447万元。也就是说不到3年时间,就赚了5.5亿元,而三年来,杨国福平均毛利率接近30%,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不到3年时间,杨国福麻辣烫赚了5.5亿元

曾因食品安全问题上黑榜

快速扩张下业绩高度依赖加盟店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遍及中国各地的加盟餐厅,以及布局在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21家海外加盟餐厅。

截至2023年9月30日,杨国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厅。

事实上,在庞大的“杨国福”网络系统中,杨国福麻辣烫仅有3家自营店,而招股书也显示,2023年至2023年以及2023年前9个月,公司自营餐厅平均客单价分别为34.3元、32.3元、29.3元,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自营店的经营乏力下,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业绩贡献可以达到92%以上,而加盟店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被摆上了台面。2023年7月份,因汤料有问题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深圳市杨国福麻辣烫店处罚了5万元。随后,全国11个市场监管部门对其辖区内的3323家杨国福麻辣烫检查时,有841家门店被下令整改,5家店被警告。

“加盟业务面临多种风险,一部分风险可能会损害品牌声誉和商誉,或者对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杨国福麻辣烫在申请书中还提到,少量加盟餐厅未能及时获得与餐厅运营有关的经营执照或许可证,包括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相关执照或许可证等。

餐饮全面连锁化

更多中式餐企走上上市之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为3.95万亿元,同比下降15.42%;2023年前10个月,中国餐饮业的累计收入为3.72万亿元,同比增长25.7%。

近年来,中国餐饮市场虽然受疫情影响“缩水”,但堂食的重新开放和外卖系统的越发便捷加快了市场恢复速度。对于餐饮业来说,文化特色餐饮的快速发展,使餐饮行业的生态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中式餐饮赛道上,与杨国福麻辣烫一样,乡村基、老乡鸡、府捞面等众多连锁餐饮企业都在近日都蠢蠢欲动,集体走上IPO的道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餐饮市场逐渐进入全面连锁化的大趋势之中,越来越多的连锁企业在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餐饮市场原本小打小闹的自由竞争时代正在过去,类似杨国福这样的连锁餐饮企业开始崭露头角,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表示:“无论麻辣烫还是拉面,‘小生意’如果乘以足够的门店基数之后,就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杨国福麻辣烫的上市也将会带动一系列餐饮企业逐步走向上市的道路”。

2023年美国第一家杨国福麻辣烫开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