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餐加盟,哪些品牌是比较不错的?
韩餐加盟,哪些品牌是比较不错的?掌上韩品,一家起源于最流行的韩国街头小吃的快餐连锁品牌。品牌由两位韩籍人士创立于2008年,主打韩国特色的流行简餐系列,风格可爱多变深受众多年轻人士青睐,一经推出市场就受到大众追捧。品牌于2012年完成红杉资本的A轮融资2000万。品牌成立至今已有12年时光,拥有超80家门店,我们致力于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韩国流行简餐标杆。韩餐加盟,首选掌上韩品,一店顶八店。2008年,掌上韩品第一家4平方米的外卖店开业。2010年,吴江路店开业,第一月就销售到68万的营业额,之后平均每月都达到60万以上。2012年,引起资本市场注意,红杉资本投资2千万,完成了首轮融资。2023年,连续7年平稳发展,稳扎稳打,上海直营连锁门店已达80余家。2023年,开放全国加盟市场,对外进行发展,门店持续增长。如今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美食也逐渐地走进了国内市场。其中韩餐就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美食,韩餐自走进中国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认可韩餐,现在国内的韩餐店加盟品牌也是越来越多,你想要加盟一家韩餐店的话,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首店开进苏州诚品,日式炸鸡品牌「奈森良系」正在用小而美征服一众优质商场|早期项目
炸鸡毋庸置疑是一个消费场上的长青品类,无论是街边随处可见的炸鸡小店,还是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各类韩餐店的主营品类,无不映照着炸鸡市场之庞大。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老成”而竞争激烈的行业。从2023年11月大众点评的搜索结果来看,北京有7615家含“炸鸡”的店铺,上海有7376家,除了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市场上还有继光香香鸡、正新鸡排、蜜哆哆韩式炸鸡等专做炸鸡的品牌。在这样的一片红海下,不少试水创业的人因其低门槛而进入,也因市场之拥挤而不得已悻悻离开。
但在「奈森良系日式炸鸡」(下称“奈森良系”)创始人李无克看来,炸鸡的受众群体成熟而广泛,如果能将定位和客群层级做细、做精准,完成好品牌的表达和呈现,依然能够在这个大赛道中占据可观的一部分市场。以唐扬鸡块为代表的日式炸鸡成为他的选择,“目前市面上的炸鸡店大多是韩式和中式炸鸡,日式的口感独特、但现有品牌却比较少”。
「奈森良系」是一家2023年创立于苏州的日式炸鸡品牌,致力于用可靠食材和独特口味引领新一代的炸鸡品味。在相对谨慎的拓店策略下,「奈森良系」目前共开出11家门店,覆盖苏州、无锡、南京、宁波、温州、南昌等6个城市,其中首店开在苏州诚品,于2023年5月开业。
「奈森良系」位于苏州诚品的首店(图源受访者)
日式炸鸡与其他炸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材料上只能选用鸡腿肉。据李无克介绍,韩式和中式炸鸡都不会限定于全鸡的某个部位,更多强调的是腌制、撒粉和酱料等环节,但日式炸鸡尤其是唐扬鸡块则必须用带皮的鸡腿肉来做,加之工艺与制作过程的不同,呈现的口感也更有其风味特点。
「奈森良系」的产品矩阵可以为:以炸鸡搭配简单的主食饮料,组成一个小而美的店铺。其中炸鸡目前共有11个SKU,主推产品是唐扬鸡块、唐扬杏鲍菇和大阪翅中,此外店内也以组合形式提供3种套餐;饮品则包括预包装饮料、精酿啤酒、手打饮料等。
「奈森良系」主要产品图(图源受访者)
供应链方面,「奈森良系」目前主要的源头工厂是位于江苏的一家上市公司,是农业部认定的一家重点企业,其产品也直供给盒马生鲜等渠道,能够保证鸡肉的质量和新鲜度。
包括原材料在内,「奈森良系」在成本管控方面的理念都是“有所省有所不省”,尤其是直接涉及消费体验的部分要有所坚持。以辅材中的番茄酱为例,市面上的单箱价格带一般在150~210元,“我们一定会选210一箱的,这个成本平摊到单个客人上其实是很低的,但给顾客带来的口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李无克告诉36氪。
在李无克看来,能否将炸鸡生意做好,除了细分品类的选择,品牌最初的定位是否足够精准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奈森良系」的定位能通过其入驻商场的类型窥得端倪。李无克表示,「奈森良系」在选址时,会将多个业态的组合现状作为参考,比如考察所在商场是否有奈雪、喜茶、星巴克、蔚来汽车、无印良品等品牌,“最看重的其实是客群匹配度,这些品牌背后的客群是跟「奈森良系」相似的”。
除了首店开在调性独特的诚品书店,「奈森良系」的其他店铺也都位于南京万象天地、南昌万象城、宁波万象城等优质购物中心,现有客群也以潮流的都市年轻人及带孩家庭为主。“目前收到过市面上约60%商场的入驻邀约,但现阶段不会为了开店而开店,还是会更注重巩固市场认知”,李无克告诉36氪。
「奈森良系」南京万象天地店(图源受访者)
同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往往也基于所入驻的商场调性而形成。在谈及如何将品牌定位传达给消费端时,李无克表示,“如果最初没有清晰的开店策略,那可能需要花大量时间和成本去让消费者了解你,但「奈森良系」的选址偏好十分明确,这些商场吸引的客群层级也是精准的,品牌不需要再去教育市场”。
「奈森良系」也确实在营销端基本无发力的情况下收获了众多好评,大众点评的店铺评分基本都保持在了4分或4.5分以上。
根据面积及产品SKU的不同,「奈良森系」现有的店铺可分为A、B两种店型。A类店的面积在10~30平方米之间,产品上主要涵盖炸鸡和预包装饮料,客单价大约在33元;B类店的面积是30~100平方米,产品种类在A类店的基础上增加了精酿啤酒、手打饮品,以及“唐扬鸡块定食”、“北海道香肠定食”等日式简餐,客单价约50元。
唐扬鸡块定食(图源受访者)
在两种店型的分布策略上,李无克表示,A类店主要开在苏、锡、常、宁波等常规城市,B类店初期主要拓展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单店模型方面,「奈森良系」的整体投资回收期是1~3个月,其中已开业店铺中有2家店实现了1个月回本,毛利率约65%。按店型分,A类店标配3名员工,月坪效为8000~10000元,B类店标配5~8名员工,月坪效约15000元。从营收构成来看,正常情况下堂食与外卖的占比分别为85%和15%,疫情封控期间则以外卖订单为主。
运行模式上,「奈森良系」采取的是“直营+加盟”的策略,其中主食材和包材均由总部统一供货,占到加盟店总采购额的70%,其余材料由加盟商按照指定的品牌及规格自行采购。
关于未来规划,李无克表示,从各方面的数据表现来看,「奈森良系」的可复制性已经得到验证,短期内将继续以华东市场为主,在中高端商场拓店,巩固品牌的市场认知,而中长期将会逐步向相对下沉市场的优质商圈拓展。
棒约翰和DQ在华业务或将易主,估值约为1到2亿美元
记者张钦
编辑昝慧昉
棒约翰(PJh’)跟冰雪皇后(DiQ,以下简称DQ)中国业务或将易主。
据彭博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瑞典私募股权巨头殷拓(EQTAB)正在考虑出售其在中国连锁餐饮集团(ChiFBG)的多数股权。后者成立于2003年,是棒约翰与DQ在中国的特许加盟店经营商,该集团在中国运营着约140家棒约翰披萨餐厅和660家DQ门店。
知情人士称,殷拓已与投资银行就出售其在中国连锁餐饮集团的多数股权进行初步磋商,初步预计后者的估值约为1到2亿美元。
2013年,殷拓与SEBPivEi和GOiIv等其他投资者一起收购了中国连锁餐饮集团57%的股份。
成立于1984年的棒约翰是全球第三大比萨连锁品牌,仅次于达美乐和必胜客。但它在中国的发展却不算顺遂。
界面新闻曾报道过,棒约翰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一直采取南、北方独立经营的模式。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北京棒约翰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棒约翰在北方的经营业务,由美国总部垂直管理;而中国南方的业务被授权给了上海适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成立了上海棒约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来负责在华东、华南地区直营及加盟业务。南北两家公司独立经营,使用的网站也是两个不同的域名。
产品创新、本土化不足,加上营销、外卖业务拓展方面也不占优势,近年来棒约翰的市场份额不断遭受来自必胜客、达美乐等竞争对手的挤压。
《时代周报》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到2013年,棒约翰加盟店大面积严重亏损,陆续关店至少66家。2011年,品牌还卷入了一场由多名加盟商提起的仲裁纠纷中——加盟商指摘上海棒约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只顾收取加盟费,却不提供相应的品牌支持,且有输出利益给关联品牌DQ的嫌疑。由此也曝光了棒约翰加盟体系的混乱。
加盟店持续亏损的同时,专营店的日子也不好过。2015年,殷拓宣布出售其在中国的直营业务。到2023年6月,棒约翰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将其在北京和天津的全部34家餐厅所有权出售给AiGHi(Shhi),后者是亚洲领先私募股权公司AvP旗下的投资组合公司,韩餐品牌“正一味”也为其所有。
比起棒约翰,DQ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要好很多。
上海适达把冰淇淋品牌DQ引入到中国,并于1992年开出了在华首店。截止2023年,DQ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已超过800家。其品牌负责人在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23年DQ在内地开店194家。早在2012年,中国就已成为该品牌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目前,品牌旗下产品的主要品类包括暴风雪冰淇淋、拌拌碗、茶饮、桶冰、蛋糕冰淇淋等。
如今,继直营店之后出售在中国连锁餐饮集团的多数股权,除了能让殷拓跳出棒约翰在华加盟体系的浑水外,也跟其想要充实自身现金流的计划有关。
殷拓在其三季报中披露过,到2023年,集团计划将可控成本降低25%,每年节省4亿美元的成本,到2023年产生2亿到3亿美元的自有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