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江湖炒菜加盟店

本文目录

填补市场空白,兔入江湖打造全国首家兔元素主题餐厅

点击上方“i黑马”,选择“置顶公众号”

黑马智库,创业必读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www.ihi.

民以食为天,从人类使用火开始,就不断钻研“吃”。中国人对吃更是十分讲究,菜品煎炸蒸煮炒、酸甜苦辣咸,千变万化,食材选择也几无禁忌,上至飞禽,下至走兽。

“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因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川渝地区,兔肉小吃盛行,但全国以兔为主题,整合多元化品种的餐厅却微乎其微,兔子美食群众基础广泛,却少有将兔美食整合深挖的品牌。

兔入江湖以四川自贡传统兔肉做法为基础,经国厨大师改良,以兔子为主材,聚合多种美食吃法,打造了吃玩一体的全国首家“兔”元素主题餐厅。近日,创业家专访了兔入江湖招商部负责人刘国瑞。

兔入江湖门店外景

兔元素主题餐厅市场空白

兔肉美食源于四川,但吃兔并不是四川人的专利。《诗经》记载,“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燔之炙之;燔之炮之”,大意就是古人吟着诗,唱着歌把兔子煨、熏、烤了下酒吃。

中国对于兔子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有“呼多羌逐兔,获”的字样,兔子作为猎获而来的“野味”。隋唐时期,古人开始养殖兔类,蜀地养兔始于乾隆年间,因为成都平原周边多丘陵,适合兔类生长,兔美食在四川广为流行。

时至今日,四川人每年要吃掉约2亿只兔子,占全国消耗量的70%。川渝历来被视为中国餐饮圣地,川菜是国内流行最广的菜系之一,且较容易被国人接受。

“兔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每个人都喜欢吃的菜肴”,刘国瑞介绍,兔肉是“荤中之素”,又称“美容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

就是这样一款美味菜肴,消费者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吃,“吃炸鸡汉堡,可能去麦当劳,吃烤鸭,可能去全聚德,但是吃兔肉,你却想不出一个品牌”。

兔入江湖的创立逻辑正在于此,“做餐饮要有差异化优势,而兔子主题餐厅市场是一个空白,没有人做,那么我们来做,让消费者一想到吃兔肉就来兔入江湖”。

作为兔元素主题餐厅,兔入江湖除了有特色的兔类菜,还注重主题文化的深度开发,和相应环境的营造,“现在的消费群体是80后、90后,就餐体验要升级,好吃还得好玩。”

兔入江湖装修内景

不同食客的不同江湖

在兔入江湖,兔肉和其他热门菜品搭配,组合成新的爆品,“把甲鱼和兔肉做到一起,就是故事里的龟兔赛跑,叫欢喜冤家,牛蛙和兔肉搭配,叫美蛙爱上兔……”

为了适合年轻人口味,兔入江湖增加了多种口味,“我们把口味进行设计,多元化,丰富化,把兔肉改良成符合潮流年轻人喜欢的口味,兔入江湖不是要开到山庄,而是要开到城市的中央,让年轻人都来吃,都喜欢吃。”

刘国瑞介绍,兔入江湖的菜品以四川自贡传统兔肉做法为基础,经国厨大师改良而成,“国家八大名厨之一的吕长海担任厨师顾问,和国家特级烹饪技师刘秋生相配合,亲身上阵调配各类独特酱料。”

除了菜品上,兔入江湖注重和主题相关的氛围营造,在装修设计上处处体现兔元素,“墙壁、地板、天花板都有关于兔肉美食的小趣闻、冷知识,烹饪兔肉的小技巧,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兔文化,还有各种风格的小贴画,像流氓兔,兔女郎等。”

兔入江湖还在室内设置了各种娱乐设备,包括点唱机,桌游等,“年轻人来店里不仅仅吃东西,还注重体验感,好吃、好看、还要好玩”,刘国瑞介绍,娱乐设备的收入占餐厅收入的10%。

他还表示,兔入江湖带给不同年龄段的食客的不同体验,“小孩子在这里可以听故事,年轻人可以品潮流,年长者寻找小时候的回忆”。

消费者在兔入江湖就餐

3个人管一家店

经过两年的研发、筹备,兔入江湖在2023年初开放加盟,目前,在全国有60多家加盟店,大多分布在步行街、住宅底商和学校附近。

刘国瑞介绍,一个80平米的店3个人就能管理,“1个后厨主管,加1个前厅的主管,再加老板就行了。”

原来,在菜品制造上,兔入江湖研发了两款智能设备,卡通智能旋转烤炉和智能翻转炒菜锅,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

传统烤兔用炭火架,一个人烤2只兔,不仅累,烤好的兔肉往往沾染炭灰,满是烟味,火候不好甚至会烧焦、烧糊,不满足年轻人对食品干净,卫生的需求。

刘国瑞表示,兔入江湖的智能旋转烤炉可将炉内温度升高到300度,闷烤出来的兔肉外酥里嫩,“8-12分钟可以同时烤8-12只兔子,来12桌客人也不用慢慢排队。”

智能翻转炒菜锅5-8分钟能同时出三锅烧兔,而且是全自动炒菜,无人看守,“一般家里烧兔最起码30分钟”。

兔入江湖对加盟商的要求更多体现在投资能力,“对餐饮感兴趣的人,想把餐饮当作事业的人都行,单店投资在30-40万。”。

刘国瑞表示,兔入江湖为加盟商提供酱料、营销、选址等方面支持,兔子等食材由加盟商在当地采购,“兔子在各地都有,吃生鲜的好,如果当地采购不方便,总部提供供应商。”

他还介绍,一间80平米左右的店回本周期4-5个月,“生意好的话不到2个月,稍微低迷的话,大概7-8个月或者1年。”

对于未来开店计划,刘国瑞介绍,公司想在一些地方先设立一些形象店,“等这些形象店设立起来的时候,再做第二步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还是走稳为好。”(联系兔入江湖微信:jih)

*本文由i黑马原创。让创业不再孤独,提升普通创业者的成功率,欢迎关注i黑马。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商务合作:15801105017(微信)

【马脑】是创业黑马平台十年间商业案例精选合集,融合了数万创业实践群体的智慧。点击小程序可订阅【马脑】:

戳“阅读原文”,报名参与↓↓↓

中华第一烹饪法,被资本抛弃

作者:戈多

大餐饮连锁时代,“炒菜”风光不再。/视觉中国

这两天,知乎上有一个热议问题:

为什么小时候吃大餐都是吃炒菜,现在出去聚餐都是吃火锅、烤肉?

的确如此,回想童年“下馆子”的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厚厚一本菜谱,点菜时放在手里,幸福感是有分量的。松鼠鳜鱼、黄金玉米、四喜丸子,几乎是逢店必点,再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生活的好滋味,不过如此。

但如今,在一二线城市,“炒菜”正在丧失吸引力——一个人吃“没法点”,几个人吃“菜系不好协调”,“炒菜”的尴尬地位日渐凸显。相比之下,火锅、烤串、酸菜鱼、小龙虾,才是年轻人的聚餐首选。

当然,对“炒菜”无情的并非只有年轻一代。准确说,真正想要抛弃“炒菜”的,是资本市场。

不信想想看,你身边的连锁餐饮品牌中,主打“炒菜”的餐厅有多少?

你还记得四喜丸子吗?/视觉中国

即便在那些为数不多的“炒菜”连锁餐厅,菜式种类也在逐渐瘦身。从百科全书式的超级菜单,到主打特色菜品的极简菜谱,越来越多的菜式从大众视野消失。要知道,曾经在街头巷尾的苍蝇小馆,夫妻二人就能掌勺近百道菜品,小小的一个后厨,装得下祖国大江南北的江湖名菜。

“炒菜”为什么淡出了餐饮江湖?八大菜系为什么输给了火锅、烤肉?

对于每一个爱吃的国人来说,中华第一烹饪法——“炒”字的退隐,都是一个让人忧心忡忡的现象。

大连锁餐饮时代,

炒菜淡出江湖

大连锁餐饮时代,无数令人垂涎的中华美食正在逝去。

在李安电影《饮食男女》中,台北名厨老朱的做菜功夫令人叹为观止。电影的开头4分钟,称得上是中华大厨的“魅力时刻”——杀鸡拆骨,和面捏包,吹烤鸭,切花刀,整套动作行如流水。

《饮食男女》中,老朱的做菜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一顿4人食的家庭晚餐,饭桌上就囊括了爆炒双脆、冰糖元宝、菊花锅、东坡肉、翅包鸡等近10道菜;一个给邻居小朋友的“简单便当”,包含了无锡排骨、蟹肉菜心、五柳鸡丝、青豆虾仁,以及苦瓜排骨盅。

看过电影的人,个个都隔着屏幕,咽下了口水。

不过,你或许发现,这些菜名是不是颇为陌生,甚至从未听过?

可以放心的是,你绝对不是“孤陋寡闻”,如今,常年被火锅、外卖“投喂”的年轻人,可能已经报不出几个炒菜名了。

这似乎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相违背,在饮食日趋丰富的当下,我们与餐厅的关系从未如此亲近。20年前,一个家庭一年也下不了几次馆子,今天,外出就餐已经成了很多家庭的日常。

爆炒双脆、冰糖元宝、菊花锅、东坡肉、翅包鸡……你吃过几种?/电影剧照

多人聚餐,可以考虑烤鱼、烤肉、火锅、串串;单人食,则有粉面、汉堡、比萨,但不难发现,这些食物都不是“炒”的。

我们知道中餐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它的菜系繁复,制作方法复杂。八大菜系,28种烹饪方法,“炒、炸、爆、烧、熘、煮、汆、涮、蒸、炖”,随便举几个例子,都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主流观点一致认为:“中餐拥有世界上最难以标准化的烹饪技巧。”

但在餐饮连锁化时代,菜式需要追求的,却正是标准化、程式化。

还是以《饮食男女》中的菜式为例,一道“走油扣肉”需要经过“煮、炸、浸、蒸、焖、炒、芡”等7个步骤。五花肉在热油中煎炸过后,带着腾腾热气浸入冰块,冷却后,再伴着香料一起放入蒸锅,“火”与“冰”的冲撞,构成这道扣肉酥软口感的秘诀。

走油扣肉,需要经过“煮、炸、浸、蒸、焖、炒、芡”等7个步骤。

再比如刀功,针对不同的蔬菜、肉类,刀的角度、力度、速度各不相同。

但这样复杂、漫长的做菜流程,显然已经不适配今天连锁餐厅的特性了。

餐饮顾问陈志强在《万店盈利》中写道,连锁餐厅打造爆款菜品的法则之一,就是要保证出餐速度——半成品优先,“现炒现做的炒菜”“做工复杂的精品菜”最好舍弃。

海底捞、西北莜面村、呷哺呷哺、乡村基、真功夫,这些最广为人知的餐饮品牌,无一例外,都是靠半成品玩转起来的。

西贝莜面村的著名策略就是“多做炖菜,少用炒菜”,于是,西贝的菜单,只剩下寥寥几道“炒菜”;另一家连锁巨头真功夫,开辟了中式快餐的“蒸品”模式,番茄炒蛋、鱼香茄子——从前的“家常炒菜”,最终都沦落成为与微波炉相依为命的“料理包”。

从前的家常“炒菜”最终都沦落成为与微波炉相依为命的“料理包”。/视觉中国

为什么连锁餐厅接受“蒸炖烤”,但却拒绝“炒”这一应用最广、最基础的烹饪方法?这是因为,“炒”最不容易标准化,也最不容易复制。

因为,简简单单一个“火候”背后,就藏着无数的学问。

一句“大火爆炒”,具体是指多大的火?时间40秒,还是50秒?翻勺频率是怎样的?在厨师具体制作的过程,这些都必然出现偏差。

再比如中餐食谱里经常出现的“量少许”,虽然被大家吐槽“不精准”“易手抖”,但这也是中餐的迷人之处,不同的做菜人,会带着不同的见解。

但在连锁化餐饮时代,中餐已经不被允许”凭感觉行事”了。为了避免出现“不同餐厅不同味”的现象,中餐的制作流程正在向麦当劳、肯德基看齐,用料统一,烹饪方法减少,“少许”向“克”过渡,而且要尽量降低厨师对于菜品的影响。

“炒”最不容易标准化,也最不容易复制。/图虫创意

炒菜、精品菜,自然受到了资本大佬们的冷落。

根据前瞻产业院的数据,2023年,中国的自营及加盟连锁餐厅市场占中国餐饮行业的19.6%,虽说从数据上看,连锁餐厅的比重远不及“个体户”,但实际情况是,在一二线城市,这一数据要高出很多。

尤其在经历了疫情过后,很多“散户”餐厅在疫情期间难以为继,餐饮大连锁时代加速到来。

比起小餐馆,头部餐饮品牌的抗压性更强。尽管海底捞在疫情寒潮中损失了几十亿元,但它背后充裕的现金流,为海底捞撑直了腰杆。

比起小餐馆,头部餐饮品牌的抗压性更强。/图虫创意

“缩水”的海底捞,市值仍旧超千亿元。另一个数据是,美国的连锁餐厅占比总餐饮市场的73.8%,也就是说,未来中餐的发展,仍有巨大的“连锁化”空间。

这让资本市场看到,餐饮行业的无穷潜力。

消失的厨师

落寞的炒菜

“厨师的菜,唱戏人的腔”,正如人的腔调千差万别,同一道菜,不同厨师做起来可能会迥然不同。

可是,在餐饮大连锁时代,厨师似乎已经无足轻重。

连锁餐饮品牌的扩张宝典,在于完善高效的供应链。比如连锁餐厅“元祖”麦当劳、肯德基,曾经都是靠先进的供应链,快速席卷全球。

麦当劳、肯德基,曾经都是靠先进的供应链,快速席卷全球。/x

餐饮供应链主要包含3个部分——食材采购、生产加工、物流管理,每个步骤环环相扣,为消费者提供“标准化”的食物。在这个链条中,厨师没有“一席之地”,相应地,只剩下配餐员。

这和传统中餐厅的逻辑截然不同。在以前的中餐馆,厨师才是灵魂人物,一个餐厅的名声,总是围绕厨师而起。

但对于今天的连锁餐厅,“不用厨师、少用厨师”才是餐饮行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则。

我们前面提过,餐饮连锁需要打造“标准化”的食物,而“炒”恰恰是难以把控的,因为非常看厨师的功力,如果厨师“手劲”不同,翻炒的菜品味道可能出现天差地别。

厨师被挤出餐饮行业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成本太高”。

厨师“手劲”不同,翻炒的菜品味道都可能出现差别。/视觉中国

根据职友集的数据,2023年我国厨师的平均月薪为6100元,是餐厅服务员工资的2-3倍,而“名厨”的月薪可以高达两万元以上,远超店长薪资。

培养厨师需要漫长的时间。上世纪,北京饭店的厨师,需要在后厨历练十余年,才能拥有掌勺的资格。但对于想要快速铺张门店的餐饮品牌而言,别说数年时间,就是几个月,也足以耗尽资本的耐心。

谁来替代厨师?中央厨房给出了残酷答案。

中央厨房如同一个”配餐配送中心”,统一采购食材、制作菜品,然后再进行集中配送。如此一来,连锁餐厅的后厨就被最大化地精简了——没有了洗、切、配,没有了繁复的烹饪法,后厨人员只需用微波炉“叮”地热好半成品,就可以将食物快速端至顾客桌前。

谁来替代厨师?中央厨房给出了残酷答案。/图虫创意

而一个后厨人员的培训时间,通常只需要6-8天。

根据最新的数据,国内成规模的连锁餐企中,已有74%的餐饮品牌开始自建中央厨房。

建立中央厨房的需求,跟连锁餐厅的选址息息相关。

相当多的连锁餐厅会开在大型商场,但商场通常有着严格的消防规定——禁止燃气与明火。严重依赖“大火”的炒菜,自然被踢出了菜单。

当然,并不是说连锁餐厅拒绝提供“炒菜”,而是“炒”字的意涵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央厨房,炒菜机、自动炒菜机器人的身影越来越多。

B站上,一个关于炒菜机的热门视频调侃道:“王刚就是因为这玩意儿被餐厅开掉了。”拥有2000万粉丝的王刚,是油管上人气仅次于李子柒的中餐博主,擅长炒菜,在餐厅购置了炒菜机后,他失业了。

只是,自动炒菜机器人拥有钢铁的意志、无情的内心,一台轰隆隆的机器,产出以千克计量的炒菜,然后被分盘、打包、运往门店。

在中央厨房,“炒”字的意涵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虫创意

炒菜机器,拥有超强的扩张复制能力,以及永不停息的动力,但经由机器之手的“炒菜”,再也不是以往那盘“新鲜出炉”、饱含大厨个人意志、让人惊喜的炒菜了。

“鸳鸯锅”,

南北通吃的大赢家

既然中央厨房是大势所趋,我们能在主流餐饮市场上吃到的食物品类,也越发“身不由己”了。

越来越多的菜系,消失于江湖。《饮食男女》中,老朱的二女儿为爱人所做的那道令人垂涎三尺的“组庵豆腐”,早已无人问津了。

因为组庵菜工序复杂,用料讲究,与“易复制”的“标准化菜品”,势不两立。

组庵菜工序复杂,用料讲究,与“易复制”的“标准化菜品”,势不两立。/《饮食男女》剧照

回到文章开头的知乎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聚餐都选择火锅烤串?

与其说这是年轻人的“选择”,不如说是市场选择了我们。

近年来,火锅店的铺张速度已经进入“5G”时代。近5年来,火锅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6%,超过整个餐饮行业的平均增速;火锅行业的总规模近5000亿元,超过餐饮行业的1/8。

火锅就是餐饮行业中的绝对C位,而其他品类在火锅面前,大概只有“争相吃醋”的份。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火锅最容易“复制”、标准化程度极高。只要锅底统一调配,就不存在味道差异;火锅的食材都可以冷冻、冷藏,易于运输。

只要锅底统一调配,就不存在味道差异。/图虫创意

火锅的净利率很高,所以才能催生像海底捞这样的餐饮“帝国”。

另一方面,火锅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工具”。

“辣味”甚至成了一种最大公约数。中国的人口流动越发普遍,在一线城市,外来人口远超本地人口,如何与五湖四海的朋友在餐桌上达成一致?——辣,成了人们最常见的选择。

近十年来,“辣”味逐渐一统天下。国民对辣度的接受口味越来越高,虽说“辣”具有强烈的侵略性,但它能够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从而让人们上瘾。

就连广东这个“与辣为敌”的省份,近几年也开始对重口的川味火锅、川菜抛出橄榄枝。

如果说“辣”味还有一个实际功能,那就是“一辣遮百丑”。即便食材不够新鲜,进入牛油锅里翻滚一圈,出来以后也就没有明显“短板”了。

即便食材不够新鲜,进入牛油锅里翻滚一圈,出来以后也就没有明显“短板”了。

当然,即使是那些不吃辣的人,也可以在清汤锅面前做出妥协。

对此,有网友评论:“一个鸳鸯锅,解决所有问题。”

烧烤、烤鱼的成功路径也大致相同:既能让人辣得过瘾,又不至于被送入肛肠科;既能达成总体的口味一致,又能在具体的“菜品”中保留差异。

不过,我们还能吃到好吃的炒菜吗?作家阿城所说的,“中餐的甜、咸、酸、辣、辛、苦、膻、腥、麻、鲜”,还能找到几个?

对于普通人来说,藏于街头巷尾的大排档、小馆,是炒菜最后的藏身之处。/图虫创意

不是不可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藏于街头巷尾的大排档、小馆,是炒菜最后的藏身之处。

但遗憾的是,要想吃到好吃的炒菜,首先得是半个“资深食客”,不然,你也得是个当地土著。

参考资料:

国际金融报中餐标准化造就世界级餐饮巨头

谷都说中央厨房是趋势,那它到底能给餐饮企业带来什么?

线下连锁消费逆势估值暴涨,开一家餐厅容易吗?

商隐社中国厨师消亡记

陈志强《万店盈利:餐饮连锁盈利模式30讲》

B站《饮食男女》老朱的走油扣肉

营业到凌晨三点的烧烤店,一桌烤肉江湖菜光了好几瓶二锅头

西安的烧烤摊从来不缺人气,三五好友啤酒烤串约起来,有啥事烤肉店里见!这家烧烤店名叫寂寞的豆芽,宣传语用的有点意思,敌人用子弹,是朋友就上二锅头,不醉不归。

烤羊肉,烤香肠,烤腰子至少得上两轮儿,好吃!香肠皮脆肉嫩,羊肉大块新鲜,和二锅头冰啤酒都是绝搭。

烤毛肚入口惊艳了,又香又嫩,麻酱和辣椒的香气特别足,吃着筋道又弹牙。

板筋有嚼头,吃着筋道,酱汁刷的很浓,入味耐嚼,很下酒。

肉好味道才能好。烤肉筋肥瘦相间,一咬流油。烤瘦肉不干不柴,有嚼头。牛羊肉都是从锡林郭勒草原专属牧场养殖生产的,肉质新鲜与否一尝就知道。

烤猪蹄皮脆肉嫩,吃到嘴里粘糯咸香,满满的胶原蛋白。

海鲜有扇贝生蚝,鱿鱼基围虾,蔬菜有茄子,玉米金针菇,藕片青椒土豆片啥都能烤,个个都是下酒菜。

除了烤肉江湖炒菜是一绝,麻得嘴皮子发抖人转圈。爆炒花蛤,爆炒钉螺太过瘾了。吃钉螺全凭舌功,吸一口汤汁钉螺肉也跟着出来了,汤汁香辣,螺肉Q弹,香得人停不下筷子。

干锅牛蛙全是蒜瓣肉,炸过再烧,软嫩入味。这家舍得下料,辣椒花椒,蒜片尖椒料足味重,吃得过瘾。

千万不要小看酸辣白菜和豆芽,这可是考验一家店的功夫菜。酸辣脆爽一个都不少,桌桌必点。下酒下饭都是一流。

主食有烤油馍,炒方便面还有黄油蜂蜜烤的面包片。寂寞的豆芽烧烤营业到凌晨三点,开胃凉菜江湖炒菜烧烤干锅味道都不错。地址在电子四路快捷宾馆对面,保你吃得香辣过瘾。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