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鸡排卖13,每天300块,小编帮您算第一佳大鸡排挣不挣钱!
1块鸡排卖13块,每天卖300多个每年的夏天,都是一个毕业季,多的是离别,但更多的是梦想实现的开始。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选择第一佳大鸡排加盟,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那么为什么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
会选择加盟第一佳大鸡排呢?
供不应求?
它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赚不赚钱】来给您算算每一天都在证明同一件事
店面前火爆排队现象只增不减
一块13元,一天300个
第一佳大鸡排利润分析(第一佳大鸡排店的收益)以房租租金4000/月,4名员工计算
每月经营费用:一共16300元,
具体费用:
工资:每人2000元,总工资8000元
房租:4000元
水电:1000元
日常费用:500元
费税:300元
品牌维护费:500元。
每月获利预测:一共获利61200元。
具体情况:一块鸡排卖13元,一天卖出300个,
一个月营业额就是117000元
每月的原料成本按32%计算也就是37440元一个月的利润就是79560元。
所以,一个月的利润为79560元,一年的利润是79560*12=954720元。
不请大牌,不占山头,功夫鸡排如何全国开店4000+?
高坤:明哲餐饮董事长、功夫鸡排品牌创始人
王智华:明哲餐饮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本次专访受访人
说起甜字格、肉蟹煲、茶当家、1977咏巷炸鸡,可能许多人都并不感到陌生,这些当代快餐小吃品牌,均来自于一个餐饮集团——明哲餐饮(以下简称明哲)。
而功夫鸡排,正是它的开山之作。
2009年,东北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在高坤看来,却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不到5年时间,他带领着功夫鸡排项目团队,把洋快餐里的周边小食,做成了全东北几乎人人皆知的品牌。
1
传统遭遇颠覆,是危机也是机遇
对中国人来说,“吃鸡”是一件浑然天成的事情,炖、炒、腌、烤、焖,是几千年以来的看家本领。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麦当劳、肯德基这两大洋快餐品牌进入国内市场,靠传统鸡肉制品打天下的餐饮人发现:在外来者面前,消费者几乎毫无抵抗力。
“明哲公司是在2009年创立的,我在2016年加入,选择功夫鸡排这件事本身,一开始还是带有很大的偶然行性,不过正是这个误打误撞,才让我就此发现,创业这件事,充满无限可能。”明哲北京公司总经理王智华在谈到功夫鸡排时如是说道。
在高坤创立功夫鸡排这个项目之前,国内的南方城市,早已出现各种名号台湾鸡排店的身影。它们或开在中小学旁文具店的一角,或拉着小三轮流水摆摊儿。
两三块钱就能买到的美味,让许多人乐此不疲,即便如此,凡是吃过这种“百家号”式油炸类鸡肉食品的消费者,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标准:肯德基、麦当劳才是最好选择。
外来快餐品牌引全民追捧,让国内许多从业者感到焦虑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从中发现契机,功夫鸡排就是后者。
王智华介绍道,“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出现,其实是一次对餐饮从业者的认知颠覆:原来鸡肉还能这样做。但是由于饮食习惯、风土人情不同,所以我们没有选择走知名洋快餐的大而全之路,而是从更受国人喜爱的周边小食入手,比如炸鸡腿、炸鸡翅、鸡米花等,将这些小吃产品集合,结合台湾知名小吃大鸡排,进行品牌化打造,成就了现在的功夫鸡排。”
2
从直营到加盟,自己的路用心走
十年前,正新鸡排、第1佳大鸡排还没问世,功夫鸡排的起家之路,既没有前辈可以效仿,也没有近道可抄。高坤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一条路磕到底:用心做产品,靠口碑打江山,让功夫鸡排成为让人喜爱的快餐品牌。
在这种信念下,功夫鸡排进行了双向突破。
一方面,从食材口味入手,挑选低脂鸡肉,进行持续的口味研发,以适应当下消费者富于变化的口味需求。
另一方面,从店面形象上进行改善,借鉴明档明厨的做法,传递出卫生、干净、安全的品牌价值。
这样的工作看上去很细致,也很普通,却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做,而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些功夫上去的高坤,很快就带领着功夫鸡排,和街头小贩间迅速的区分开来,并收到回报:
2009年,功夫鸡排直营店从哈尔滨发轫,辐射周边。一到寒冷的季节,店外排长龙阵是一景。
2013年,功夫鸡排第一家加盟店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落成,功夫鸡排从一级商圈的一级街道出发,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截止到目前,功夫鸡排历时10年,让282家直营店和4000多家加盟店遍布全国。
“其实高总当时并没有想象到,功夫鸡排能走这么远。”王智华感叹到。
3
没有困难?那是不可能的
在功夫鸡排之后,国内鸡排店开始规模化发展,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六脉,各种品牌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争抢这一市场,有的选择请大牌代言,希望短期提高品牌知名度;有的依靠“店海战术”,不管三七二十,抢占山头再说。这些给尚在发展的功夫鸡排,带来不少影响。王智华道:“那会儿压力很大,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同行多,而我们的品牌忠诚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想要扩大品牌的辐射范围,但是物流跟不上。”
为了解决品牌忠诚度偏低的问题,功夫鸡排的运营团队,选择从丰富产品线入手。
一方面导入公司旗下其他品牌,让拳头产品之间强强联合——一份小食配一份靓饮——这和去年爆红的奈雪の茶所提倡的“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如出一辙。
另一方面因为功夫鸡排主打小食,消费者更倾向于将功夫鸡排的产品,当作饭后补充或娱乐休闲时的选择,因此他们的二次消费、三次消费可能性,相较正餐而言会大大下降。
所以高坤决定将汉堡、三明治这样可以饱腹的主食类产品,添加到既有菜单上,配合多种营销活动,比如门口海报、节假日优惠券发放等,薄利多销。相比较于麦当劳、肯德基动辄二三十的单价,功夫鸡排能把价格压缩一半甚至以下,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是有效的。
而对于如何解决品牌规模发展受阻这一难题,高坤选择在全国中心城市,建立仓库。
“当时规模发展受阻,其实就是物流和仓储问题。食品运输要求很严苛,从原料到料包,毫无疑问,都需要成熟冷链进行配送,从而避免变质、损毁等情况发生。而十年前,我国各大物流公司还未运作成熟,以顺丰、德邦为代表的大型物流公司,在全国各地的网店,也不像如今这样完善。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我们想要把功夫鸡排店落实到全国,只有一个办法,在中心城市建立仓库。”
据了解,功夫鸡排先后在西安、成都、昆明、武汉建立了物资仓库,并围绕着这几个中心城市,输出品牌。随着产品线和仓库的建立和丰富,功夫鸡排成功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4
成就品牌,离不开合伙人
一个好品牌,除了需要专业的运营团队提供各项支持外,同样离不开每一个城市合伙人的辛勤付出。
据王智华介绍,因为功夫鸡排选址,多半都在校园和小区周边,所以做的其实是“熟人的生意”,产品好不好,服务怎么样,看大家的态度就能知道一二。而在哈尔滨第九中学,就有一家和消费者打成一片的明星店。
做生意,事在人为。这家明星店好到什么程度呢?学校里的小孩子没事儿经常去店里帮忙。我们有专门去了解过,最后起来,其实无外乎这三点:
服务态度好。无论大人小孩,都像朋友似的说话,客人有什么要求,只要能办到,绝对不会说不行;
产品品相佳。虽然我们总部会给人做培训,也有相关的专用机器解决基础技术问题,但部分经营者的确在火候和时间把控上差点意思;
最重要的一点,卫生。这位店长本人十分爱干净,只要开店了,手套、口罩、帽子一应俱全,另外,整个店面,从工作台到地板,每天都会及时打扫,不留油渍、灰尘,特别是周边的家长,进去就会夸,卫生工作到位。所以,这家店的业绩一直都特别好。
一路盘点下来,功夫鸡排似乎没有做出什么特别亮眼的工作,从团队到城市合伙人,无非就是认真做产品、认真打基础。但是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时代,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功夫鸡排的功夫,恰好就在此处。
如何让100个老板乖乖听话,就看你的“游戏规则”够不够硬
2017-08-01王建萍餐饮老板内参
第1360期
品牌想要扩大规模,加盟无疑是更快速的办法。然而加盟店“开店易”的另一面是“运营难”。
一位餐饮老板形容:“100家直营店,决策是快速有效的,因为是一个老板。100家加盟店,代表100个老板,决策就变成最大成本”。
如何在最开始设定“游戏规则”,成为餐饮老板选择加盟模式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餐饮老板内参王建萍发自北京
01
入局条件
基于品牌方自身情况而定
▼
麦、肯、德的连锁加盟实质在于:它把产品制造过程、服务过程变成一个商业模式,然后把这个商业模式和它的品牌授权给加盟商。其成功的关键部分在于:培训。
据一位餐饮老板透露,前几年他曾花10万元买到必胜客的门店管理手册,用A4纸打出来有1.3米那么高,可想而知其全部的系统手册的庞大,以及同属百胜集团的肯德基系统力之强大。
原则上如此,但品牌方设置入局条件仍跟品牌自身情况有关:一是,品牌对加盟商的影响力;二是,品牌方自身的目标设定。
日前,内参曾报道到天津的新锐品牌犟骨头的加盟条件是,要“笨人”不要牛人,很容易理解。但北京知名的井格重庆火锅则在专注直营10年后,开出了可能是业内最高的加盟条件:加盟商必须是餐饮连锁经营者,有5~8家店为最佳。
据了解,井格之所以开出这么高的加盟条件,是出于其“十年百城千店”的战略目标。为了在“存量高、阵亡率高”的火锅领域提高加盟商存活率,解决“开100家店,要让100个老板做决策”的“运营难”问题,井格的做法是,让每个老板开20家店,于是100家店的决策成本就降低到让5个老板做决策。
而井格之所以敢开出这么高的条件,则完全得益于其深耕北京10年积攒的品牌势能。
02
规则设计
规模发展的底线是要规避风险
▼
品牌方和加盟商的关系常常是一部“剪不断理还乱”的血泪斗争史,而其核心就在于双方的责权问题。
以时下流行的合约式控股模式(公司出让一部分股权,对加盟店“直营化”)为例,既可以达到快速开店、增加品牌势能的目的,又能够实现对店面的控股,貌似是一种完美的经营模式,但却“暗藏杀机”。
黄记煌曾是这个玩法的推行者,对此“杀机”深有洞察。其创始人黄耕认为:“在合约式控股的模式下,门店是非法人的负责人制,意味着出现牵涉到法律的问题时,公司需要担负责任,未来公司走资本化运作时,这存在很大的危险”。
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时,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将危险排除,不是必须要走多快,而是规避风险。
井格亦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久。”井格在开始即明确:如果加盟商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门店工资拖欠问题、供应商拖欠问题等,总部有资格单方面让加盟商出局。
再比如,城市代理模式是比较常见的加盟体系设置,是自“总部——区域代理——加盟商”自上而下的层级分布。看似比较稳定,同样“杀机四伏”。
第一佳大鸡排曾被这一玩法反噬。在其品牌初期,温州的城市代理曾在其区域内无节制放加盟店,导致几个加盟店同街而处,加盟商苦不堪言,并由此爆发了90多家加盟商联合倒逼总部罢免其代理人资质的极端局面。第一佳也因此重新梳理区域代理条款。
井格则选择自下而上的玩法——在每个城市挑选1~2个加盟商,扶持他们在一个区域内多开店。加盟商可以加盟多家店,但并没有“城市代理”的权力,总部是唯一的加盟出口。
“前期的开店速度会非常慢,去年一年只开了12家加盟店。等加盟店成功落地之后,随着整个系统的不断完善,会加快加盟商的开店速度。”
在井格的设计体系里,当加盟商在一个区域里开到一定数量的门店之后,总部会与其合作成立分公司,以股份制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
井格的分公司设计可能与黄记煌后来推行的“有限合伙制”有异曲同工之妙:总部作为有限合伙人,牺牲其在合伙企业中的管理权,承担有限责任,在合伙企业发生不规范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时,总部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03
连锁玩法
加盟店和直营店用一套标准
▼
就像一样的儿子不能区别对待一样,一个品牌的加盟店和直营店也不应该区别对待。
井格一直强调,公司严格禁止使用“我们”或“他们”,“加盟店和直营店用的是同一套标准,都是井格的。”
在直营连锁时期,井格用了3年时间制定了详尽的企业标准化体系,不仅包括产品标准化和运营标准化等连锁经营的基础竞争力,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营销标准化,让门店营销有法可依,并且从人力标准化维度实现企业文化落地。
因此在发展加盟时,其成熟的标准化体系可以直接发挥作用。
加盟店和直营店一样,每周参加远程视频会议,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授课。甚至井格还为所有的加盟商建了群。
井格认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加盟连锁的运营完全可以变得高效、透明。
·END·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视觉|尚冉
看了又看·点击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