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太空厨房湖北加盟店

本文目录

神舟十一号上的湖北造:"太空厨房"和"太空医院"

图为:17日,景海鹏(右)和陈冬在火箭发射瞬间敬军礼(屏幕截图)。

搭建太空飞船神经元

昨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同步遨游太空的,还有来自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科技元器件。

据海创电子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毛晶透露,该公司此次共有20多种配套型号与规格的电子元器件,用在神舟十一号上。

其自主研发制造的石英晶体谐振器、时钟晶体振荡器、温补晶体振荡器和热敏电阻器,全面配套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多种元器件分布在运载火箭惯组系统、计算机通信控制系统、飞船及天宫惯导系统、测控、数传通讯系统及地面通讯信号接收系统中。

石英晶体谐振器、时钟晶体振荡器,为整机提供频率信号源或时钟控制信号,相当于整机的“心脏”。热敏电阻器则犹如“神经元”,在整机中起着感温、控温的作用。

据介绍,神舟飞船对元器件的技术指标要求极高,与神舟飞船配套的元器件,耐冲击能力是普通军用元器件的7倍,抗振动能力更达到5至10倍。(动向新闻湖北日报记者李墨、通讯员管璞)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航天员生命护航

位于襄阳市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2所,除为天宫二号提供全套密封系统外,同时参与了长征二号F火箭逃逸发动机和飞船舱体密封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逃逸火箭是长征二号F火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而设计的一个安全系统。42所为逃逸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固体动力源技术。该动力源具有高燃速、高可靠性的特点,一旦火箭在点火发射后最危险的120秒中之内出现故障,逃逸火箭将迅速把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舱体带离危险区域。若火箭顺利升空,两分钟后,逃逸火箭完成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将自行分离。自“神一”到“神十一”,该所提供的固体动力源技术的逃逸火箭发动机均圆满完成任务。

飞船舱体密封件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保护神”。自1999年以来,该所已经为神舟系列飞船总体单位提供万余件密封件,一次性检验合格率均为100%。(动向新闻湖北日报记者夏永辉、通讯员张弦、刘国伟)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航天员打造太空之家

在太空生活30多天,航天员的用餐和身心健康如何保障?昨从位于孝感的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太空厨房”和“太空医院”,将为航天员营造舒适的太空之家。“太空厨房”是一个白色方盒,长、宽、高均不足30厘米,重量仅仅4.4公斤。这个家庭药箱大小的食品加热装置,内有三层加热空间,可以同时均匀加热一份米饭和两份菜。轻按电源开关,30分钟后,一份冒着热气的中餐便新鲜出炉。

热腾腾的米饭、香喷喷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轻松享受家的味道。据了解,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厨房”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全面升级到中国宇航级标准,可靠性更高,产品使用寿命也大幅延长。

航天员出征仪式上,佩带在两人大腿外侧的“小方盒”格外显眼,这就是被称作“太空医院”三个产品。这些银灰色的“小方盒”,只有巴掌大小,包括生理信号测试盒、神经肌肉刺激仪和心电记录装置。生理信号测试盒用于检测并自动传输航天员心电、呼吸、体温等生理指标;神经肌肉刺激仪将为航天员进行电脉冲刺激按摩,协助航天员进行肌肉疲劳恢复和肌肉力量训练,防止长期飞行试验造成肌肉萎缩;心电记录装置用于读取航天员心电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医学信息管理主机分析。

图片来源新华社

湖北日报记者江卉、吴文娟、通讯员邓顺英

“湖北造”助力“问天”出征

“湖北造”密封件让实验舱安全可靠

今天(7月24日)下午,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问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的护送下,顺利进入太空。这次发射任务中,在鄂央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2所为“问天实验舱”提供了全部舱体动、静结构密封产品,消氢点火装置再一次成功点燃“第一把火”,顺利护送“问天”赴“天宫”。

据了解,由42所研制的所有这些舱体动、静结构与机构密封件产品,可为飞船、空间站的舱体结构提供严丝合缝的密封系统,对隔离舱体与外层空间、支撑舱内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防止舱外的辐照,耐受空间环境各种严苛的考验,更确保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生活和工作时的生命安全和舱内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长寿命密封防护,各项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在轨使用寿命预计可达25年以上。据四院42所绝热层及密封件橡胶系列产品副总师王江介绍:“只要是神舟载人任务、天舟载物任务,还有空间站的密封产品都有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成熟产品,质量确保百分百,任务完成百分百。”

此次,42所为“问天实验舱”提供了舱门动密封件和结构静密封件,这些密封产品,因为要在太空长期接受考验,在材料上,通过选用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其耐磨性和气密性是我普通橡胶材料的数十倍,它们的寿命要求更高,可靠性更高,42所继续为我国全面转入长期在站的空间站建造提供可靠保障。

“湖北造”给航天员舒适安心的家

随着问天实验舱发射升天,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在鄂央企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红峰公司生产的气体流量调节阀搭载问天实验舱顺利升空,再次接受太空“大考”,将在后续空间站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红峰公司承担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生产任务,已有30多年历史。与“太空厨房”“太空空调”“太空医院”配套的产品,从神五开始,就经受住考验,运行正常。

本次搭载的气体流量调节阀就是“太空空调”的一个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阀门开口量,来调节冷热气体流量的比例,从而改变舱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航天员工作在合适的舱内工作环境中。

“上天”的产品可靠性要求高,要求万无一失。气体流量调节阀的扇叶片平面精度是个关键指标,配合精度高,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转动流畅。负责加工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刚,他全凭手功调整校正叶片误差,保证产品的每个安装面同时达到设计精度要求。李刚用过硬的手上功夫,保证了“天上的精度”。

“神十二”航天员太空生活:120种美食、WiFi、全家福一样不少

北京时间2023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为了让航天员能够更好地度过这三个月的太空生活,“天上宫阙”般的空间站设计非常人性化,飞行乘组还被允许携带少量的私人物品。出发前,三名航天员分别透露了自己计划带的私人物品,可可爱爱,有点萌。

汤洪波:

我给我们家儿子录了很多平常生活的视频,我偷偷录的,我准备带上去。这些家庭生活,包括我爱人一起生活的一些录像,我带上去平常看一看,也是工作之余的放松。

刘伯明:

我现在准备带一个全家福,带一个牛娃娃,牛气冲天嘛。还带了一小袋助我睡眠的。

聂海胜:

私人物品也都有,作纪念的、作吃的、作展示的都有。到时候展示的时候大家可能也会看到。

羡慕!“家”太大了

在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家”太大了,太羡慕他们了。据了解,天和核心舱最大直径4.2米,比高铁车厢的宽度还要大一些,竖立起来比5层楼还要高。这样宽敞的空间至少有50立方米,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

另外,中国空间站还设置了“移动WiFi”,并创造了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每一个航天员都有一个手持终端,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所带来的不适。天上三个月,航天员们的工作、生活和饮食也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两次出舱,四项任务!天上的工作量比较多

根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总体安排,3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4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教育活动、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

120种美食可供选择太空厨房带来家的味道

提起宇航员食品,是不是你脑海里会自动浮现出压缩饼干、牙膏管一样的容器挤出来的食品?这在“神十二”航天员的菜单上已经过时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空间站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折叠桌,方便航天员就餐。”

要知道,闻名天下的满汉全席里才总共108道菜品,空间站就有120种美食,还天天不重样,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除了储备丰富,飞船内还有“太空厨房”的设置,不仅可以热饭菜,保证航天员们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食物,如果还想变一变口味,吃顿西餐,“太空厨房”也能实现。

在太空上也可“躺平”睡觉

空间站处于微重力环境中,航天员可以站着睡、躺着睡、横着睡、竖着睡甚至可以飘着睡。但为了保证睡眠效果,舱内通常要划分出单独的睡眠隔间,每个睡眠隔间都有灯,航天员可以读书,也有可以关闭的侧板,以营造一个相对私密的私人空间。航天员睡觉时有睡袋,睡袋的样子像蚕茧,固定在睡眠区里面。如害怕打扰,飞船上还有眼罩和耳罩,保证宇航员第二天的工作生活都能“元气满满”。

在太空中生病了怎么办

在每一次航天员的出征仪式上,佩戴在航天员大腿外侧的两个银灰色设备都格外显眼。6月17日,聂海胜3人在出征时也不例外。他们大腿外侧穿戴的生理信号测试盒、心电记录装置,就是专门为航天员“太空医院”配备的产品,用于全程监测航天员的心电、呼吸、体温等信号。航天员一旦肌肉疲劳,也可以由“太空医院”来按摩。至于航天员的心理状况,“太空医院”还会把相关指标发送到地面,由专家适时进行心理干预。

在空间站里也能唠家常

在以往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天地通话是“传统项目”。在空间站里,设计师们会给航天员预留一条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打电话、拉家常,分享在太空生活的心情和感悟,以解离家数月的思乡之情。

在天上也要做运动达人

在太空为了抵抗肌肉萎缩,做运动是必须的。一般的运动器械有拉力器,主要用来锻炼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还有一种是骑自行车。另外航天员还可以做翻跟头比赛,打太极拳等等来锻炼身体。

太空上也有私人“浴室”

3个月的太空生活,个人卫生一定要护理好。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上厕所?

我国神舟飞船在待发和发射段以及返回段航天员要穿舱内航天服,航天服内设置了小便收集装置,这些装置可以像短裤一样穿在身上。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期间要进行大小便时,飞船内有专门设计的太空马桶——大小便收集装置,供航天员解决个人问题。

人性化的太空生活给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提供保障,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综合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解放军报等

来源:大众网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