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麻辣烫加盟店名气

本文目录

5780家加盟店,撑起了年入11亿的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详解

©️深响原创·作者|吴鸿键

早已传出上市风声的杨国福麻辣烫,终于披露港股招股书。

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门店遍布范围,杨国福麻辣烫都堪称“国民级”。根据招股书的分类,麻辣烫属于“中式快餐”。2023年,按商品交易总额和餐厅数量计算,杨国福麻辣烫在国内麻辣烫市场、中式快餐市场均排名第一。

令人好奇的事情有很多:杨国福麻辣烫开遍全国的秘诀是什么?创立至今跨过了哪些“坎”?作为传统餐企龙头,为什么开始拥抱资本?

这些问题,均能从招股书中寻得踪迹。

不一样的“加盟之王”和上市餐企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等以直营模式为主不同,杨国福麻辣烫的扩张方式几乎完全靠加盟。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杨国福麻辣烫的自营餐厅仅有3家,加盟餐厅则有5780家(5759家在境内,21家在境外)。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餐厅结构组成不同,杨国福麻辣烫的收入模式也必然与上述餐企截然不同。

2023年、2023年及2023年前9个月,杨国福麻辣烫的总收入分别为11.82亿元、11.14亿元及11.63亿元(若无说明,单位均为人民币);同期录得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及2.02亿元。

杨国福麻辣烫将收入结构分为餐厅运营和零售业务两大板块,其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运营”板块。

“餐厅运营”板块的收入由加盟餐厅、自营餐厅和“其他”组成,加盟餐厅是该部分收入的主要贡献者。根据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会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及系统服务费”和“销售货品”款项:

2023年前9个月,杨国福麻辣烫共向加盟餐厅收取“加盟费及系统服务费”3873.8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3%同期,杨国福麻辣烫从加盟餐厅获得“销售货品”收入共10.5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0.9%。杨国福麻辣烫向加盟餐厅销售的货品包括“自产货品”和从第三方采购的食材、调味料、设备等。自产货品主要是杨国福麻辣烫自营的四川工厂所制作的调味料。

在招股书中,“统一采购”的说明多次出现。杨国福麻辣烫强调,加盟商必须从公司购买货品,货品由公司从四川工厂和第三方供应商统一采购。这是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就餐体验的一致性。

如此安排涉及的是餐企的标准化能力。麻辣烫在制作工序上并不复杂,公司只要保证食材和调味料全国统一,就能在各地门店实现基本一致的味道。

这样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品牌的连锁化、规模化前景。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相比加盟餐厅,杨国福麻辣烫从自营餐厅取得的收入很少。2023年前9个月,自营餐厅贡献收入582.3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5%。对于杨国福麻辣烫而言,自营餐厅的定位主要是“测试点”,让公司在大规模推行餐厅管理、日常运营、营销等试点项目时,有店面可以做实验。

来自“其他”一项的收入则包括转售库存货品、向加盟餐厅提供培训服务、以及“YGF2.0订货-福宝模块”服务。2023年前9个月,这一项目贡献收入2378.5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0%。

“餐饮运营”板块是杨国福麻辣烫行至今日的基本盘,零售业务则代表着该公司新的发展方向。后者是杨国福麻辣烫2023年才开拓的新板块,收入来源于销售麻辣烫自热锅、多人分自热打火锅和火锅汤底料等零售产品。这些产品由杨国福麻辣烫的四川工厂制作。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零售业务贡献收入3716.3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2%。

部分杨国福麻辣烫零售产品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从收入结构上看,杨国福麻辣烫更像一家“商贸公司”:自建工厂、配合大量外采,统一为加盟餐厅供货。这样的商业模式并非从一开始就成型,且杨国福麻辣烫试图实现的还有更多。

放羊娃的自我超越和这两年密集从一级市场融资的年轻餐饮品牌相比,杨国福麻辣烫是典型的传统餐企,发展历程极其接地气。

根据《财经》杂志报道,杨国福是黑龙江宾县人,1970年出生,初中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之后回家放了三年羊。1990年,杨国福投奔在哈尔滨的姑姑,开始在夜市上摆摊,并首次接触到了当时火爆街头的品类——麻辣烫。

2003年,杨国福和妻子朱冬波在哈尔滨开创“杨记麻辣烫”。直到今天,杨国福麻辣烫的股权架构依然有着深刻的“夫妻档”印记。

引入公众股东前的公司股权架构:朱冬波为杨国福妻子杨兴宇为杨国福和朱冬波的儿子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杨记麻辣烫”的生意很快变得红火,亲戚朋友也加入了进来,拿着杨国福给的牌子开始开店,这是公司最早期的“加盟”模式。

2005年,“杨国福麻辣烫”诞生,次年对外开放加盟,扩张迅速,杨国福也收起了可观的加盟费。但在2010年,杨国福主动为扩张按下暂停键,原因是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店内环境脏乱,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此后几年,杨国福麻辣烫建立起了更规范有序的加盟模式,品牌也走向了全国。

2023年,隶属于四川杨国福食品有限公司的成都工厂投产。杨国福认为“底料、复合调味料是麻辣烫的核心竞争力”,而外采会降低餐厅的标准化程度。他希望将供应链体系做得更深,即使这一想法面临反对。

从放羊娃变为公司老总,将麻辣烫品牌化、连锁化,在加盟生意火爆时主动暂停,在能“躺赚”的时候加码重资产,你能从杨国福麻辣烫的发展中读出某种“自我超越”的意味,而这种“超越”,在其冲击IPO的动作上亦有体现。

老炮为何拥抱资本?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餐企习惯于依靠现金流扩张,对资本市场热情不高。

在2023年《财经》杂志的采访中,杨国福也表示“短期无上市计划”,“如果引入资本,他们要求的是短平快,要求每年达到什么样的业绩。我们现阶段还需要扎根。”

但到2023年初,杨国福却向媒体透露,公司已将上市纳入五年计划中,“主要看资金背后的力量,希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疫情是理解餐饮餐饮老炮思路转变的因素之一。这一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有过明确表态,贾国龙曾豪言“永远也不准备上市”,但在今年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中,他表示疫情对其有很大触动,因为“自身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如果想有大的发展,还得要用资本的力量”。

招股书也显示,由于疫情的影响,2023年前三个月,杨国福麻辣烫餐厅的客流量普遍下降,加盟餐厅数量出现短暂下滑。

不过,从招股书披露的情况看,疫情对杨国福麻辣烫的冲击不算严重。相比抵御风险,上市的意义更多还是实现新的“超越”。

根据招股书,杨国福麻辣烫的募资用途主要包括升级生产设施、加强研发能力、升级信息技术系统、投资于国内外餐厅网络拓展计划、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广零售产品、增强物流仓储能力、购买麻辣烫价值链上中游业务等等。

各项用途可以为:做深供应链,把握新机遇,进一步做大规模。

如上文所述,餐企的标准化能力直接关系其连锁化前景。杨国福麻辣烫试图进一步投入生产、研发、物流、仓储环节,同时利用资本手段向上中游业务延伸,提升供应链能力范围和掌控程度,配合数字化能力的提高,确保后续的扩张质量。

而当供应链能力越扎实,公司也会有更多资源和能力把握新机遇,在加盟餐厅网络之外开辟新空间。

杨国福麻辣烫2023年拓展的零售业务就是典型例子。直接向消费市场提供方便食品和复合调味料,公司将接触更广泛的消费者,并把握诸如“宅经济”、“一人食”、“预制菜”等多种新场景新机遇。海底捞、颐海国际以及不少新消费品牌,也在做类似的布局。

截至2023年,杨国福麻辣烫已经完成16种零售产品的研发,其在招股书中表示,将于2023年及2023年每年分別推出约20至25款零售产品。

图源:杨国福麻辣烫招股书

对于杨国福麻辣烫来说,无论是内生增长、外部收购,还是开辟新业务、拓展销售渠道,资本都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拥抱资本市场和提升连锁化程度也符合国内餐饮业的趋势。

据泰合资本统计,截至2023年5月,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只有15家餐饮上市企业。但3.3亿人口的美国,上市餐企达到50家,拥有1.3亿人口的日本,上市餐企有97家。险峰创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主要国家餐饮集中度最高的是美国61%,第二是日本53%,而中国的餐饮集中度仅有17%。杨国福麻辣烫的招股书也显示,中国中式快餐市场高度分散,2023年,前五大从业者仅占市场份额的2.9%各项数据都在指出,国内餐饮业还有巨大的整合和发展空间。除了杨国福麻辣烫,乡村基、和府捞面、老乡鸡、老娘舅、七欣天、绿茶、捞王等餐企也都传出上市消息或已递表。餐企上市潮背后,中国餐饮行业拐点已至。

两口子路边摆摊20年,成全国第一麻辣烫!加盟店5000家

一对在街边摆摊卖粥卖小菜的大爷大妈,经过十几年经营,让自家创意从一间小小地下室走向全国,成为在全国各地拥有5000家加盟店的行业领军品牌。

这一品牌,正是被大家熟知的杨国福麻辣烫。

不同于其他传奇创业过程的大起大落,杨国富麻辣烫虽然也曾一度停止加盟并重整旗鼓,但更多的是用一种更加质朴的方式,为所有创业者们提供了一种真实有力的信号:想成功,要肯钻研;想做大,要有品牌意识。

2000年,杨国福开始与妻子在路边摆摊创业。

那时的路边小摊很多,但多为粥、小菜类,杨国福也跟着卖起了大虾粥和小菜。2001年,在赚到第一桶金后,拥有市场敏锐度的杨国福发现了"麻辣烫",于是杨国福决定租一间小地下室,琢磨如何制作有特色的麻辣烫底料。

然而研制的过程并不顺利,经常出现炒冒烟、炒糊的情况。

麻辣烫,又麻又辣又烫,对川蜀人来说没啥,但对东北人来说就有点刺激了,杨国福必须因地制宜,做点改进。

杨国福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道:"那时候学习同行买回香辛料放到锅里炒,甚至尝试用豆瓣酱研制底料,虽然有盈利,但客户的评价不好,便决定将店面关掉,等研究成功后再开业。"

毫无麻辣烫制作经验的杨国福夫妇不停地寻找香料,尝试各种底料的搭配,在口味上试错,收集食客的反馈......几番的开张、停业才在摸索中研制出独特的底料配方。杨国福在底料中加入30多种草药以及奶粉、冰糖,调到东北人最喜欢的口感,把原先只能作为调味剂的汤变成了能喝的汤。

2003年,杨国福麻辣烫第一家直营店——杨记麻辣烫在哈尔滨永和街成立,这也是杨国福麻辣烫的雏形。经过3年资金积累后,哈尔滨杨国福麻辣烫餐饮有限公司在2007年成立,同年“杨国福”商标注册成功,杨国福麻辣烫开始展开特许加盟经营业务。

"那个时候,房租千元左右,食材也便宜,人工一个月才三百元。"杨国福回忆说,当时很多亲戚朋友看见杨国福麻辣烫成本低、回本速度快,于是都加入了麻辣烫大军,仅在哈尔滨周边县城,杨国福麻辣烫就开了几十家门店。

杨国福麻辣烫生火爆的生意也吸引了其他加盟商,当时每年都会有200至300个的加盟商加入"杨国福麻辣烫"。然而规模迅速扩大后,由于加盟商中有亲朋好友,朋友托朋友占便宜,钻空子,渐渐地出现了问题,加上又缺乏较好的管理机制,杨国福麻辣烫整体较为混乱。

2010年杨国福决定停止加盟进行整顿。整顿过程中他重新设计了视觉形象,提出了快餐式麻辣烫的概念,并在业内率先倡导斤式自选麻辣烫的经营方式。

杨国福还将加盟流程正规化、建立标准化食品加工厂、与国内外各类食材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地进行自我整改,让加盟商对杨国福麻辣烫重拾信心。

到2012年,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达到了800家,重整之后走出了东三省,开始更大的商业布局。

从2007年到2023年,杨国福麻辣烫以5000家加盟店的数量称霸麻辣烫界。

2个东北人占领整个麻辣烫市场,上万家加盟店遍布大街小巷

前段时间因为一位网友的无意发言,把张亮和张亮麻辣烫推向了热搜,同时也给杨国福麻辣烫增加了不小热度。虽然麻辣烫起源于四川,但从目前市场份额的瓜分情况来看,几乎已经被张亮麻辣烫和杨国福麻辣烫这两家给占领了。

据相关数据显示,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已经开了超过5000家的加盟店,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这两个行业巨头已经开了上万家店,甚至还将手伸向了海外市场。

话又说回来,中国那么大的麻辣烫市场规模,为何会被这两家来自东北哈尔滨的麻辣烫品牌给垄断了呢?被叫做“麻辣烫之城”的哈尔滨宾县,人口虽然不足60万,但却走出了30多家麻辣烫。除了张亮和杨国福外,还有像马玉涛、鸿兴源这种不太知名的连锁品牌。

张亮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到,20岁的他最初做麻辣烫时,由于照搬了四川冒菜的麻辣口味,并没有得到什么好成绩,反而店还倒闭了,在这一基础上,他将红油辣汤逐渐东北化,改良成了一种可以喝的骨汤,再跟北方人爱吃的麻酱相结合,很快就受到了东北人的欢迎,打开东北市场后,进而扩张到了全国范围。

就像一提到沙县小吃,很多人会想到福建一样,麻辣烫也是如此,东北三省在形成流动的产业集群后,也正逐渐吞噬着全国的麻辣烫市场。

关注“中小微研究院”公众号,获取企业免费政策资讯!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