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深圳连锁经营50强企业及三个连锁业态排行”公布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关键通讯员唐淇
自2007年起,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连续15年发布“深圳连锁经营50强企业”,从2015年起新增品牌专卖、连锁餐饮、生活服务三个连锁业态排行。近日,该协会公布了“2023年度深圳连锁经营50强企业”及“2023年度深圳连锁品牌专卖20强企业”、“2023年度深圳连锁餐饮10强企业”、“2023年度深圳连锁生活服务10强企业”。
深圳连锁经营50强企业总体情况
2023年,深圳连锁经营50强企业全国年销售总额达2405.1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53%;其中深圳区域年销售总额为1128.1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79%。
截至2023年底,深圳连锁经营50强企业在全国拥有门店数48767家,新增门店7596家,新增率15.58%;其中深圳地区拥有门店总数为8882家,新增门店1127家,新增率12.69%。连锁经营50强企业的发展特点相较疫情爆发的2023年,2023年度50强企业整体恢复情况良好,全年销售同比增长的企业有37家,平均增幅为25.09%;销售同比下滑有13家,平均降幅为11.94%。
2023年,50强企业整体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31.87%,线上布局和数字化转型效果开始显现,有12家上榜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幅超过50%。同时,50强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整体销售比例达16.36%,自有线上渠道交易额占电商交易额的比例超过五成(51.33%)。
连锁品牌专卖20强企业的总体情况
2023年,连锁品牌专卖20强上榜企业基本为服饰、珠宝首饰等时尚类品牌,其全国销售总额达295.7亿元,同比增长34%;全国门店数量达23590家,新增率14.16%。品牌专卖20强企业发展特点如下:一是,整体恢复情况良好。20强品牌企业中,有16家(80%)企业销售同比去年有所增长,16家企业平均增幅达27%。二是,线上发展开始出现分化。20强品牌企业中,线上发展情况出现分化,部分珠宝、服饰、钟表以及茶叶等品牌企业,不断加大线上和数字化投入,线上销售同比增长明显。
连锁餐饮10强企业的总体情况
2023年,深圳连锁餐饮10强企业全国销售总额为131.3亿元,同比增长15%;全国门店总数达1894家,新增率18.43%。随着实体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常态化经营,餐饮业也得以回暖。深圳连锁餐饮10强所有企业全年销售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平均增幅达26.71%。部分连锁品牌线上转型成绩亮眼,如星巴克、面点王等传统实体餐饮,线上销售同比增幅均超过30%。
连锁生活服务10强企业的总体情况
2023年,深圳连锁生活服务10强上榜企业由社区生鲜、连锁药店和便利店构成,其全国销售总额达228.05亿元,同比增长13%;全国门店数达22704家,新增率16.73%。2023年,深圳连锁生活服务10强企业仅有一家销售同比下滑,其它均有所增长,平均增幅为14.24%。连锁药店、干洗等企业线上销售实现大幅增长,增幅均超过50%。
2023年度深圳连锁经营50强企业名单: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沃尔玛百货零售有限公司(罗湖)
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盐田)
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茂业商厦有限公司(罗湖)
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安)
深圳市酷动数码有限公司(福田)
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百丽商贸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海王星辰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通利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萃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娜尔思时装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市南北药行连锁有限公司(南山)
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福田)
望家欢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东风南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南山)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广东省美宜多控股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市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山)
飞亚达销售有限公司(南山)
永旺华南商业有限公司(福田)
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福田)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石油分公司(福田)
深圳市吉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深圳)连锁有限公司(宝安)
深圳市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宝安)
深圳市瑞辉钟表有限公司(光明)
深圳市易天移动数码连锁有限公司(福田)
博士眼镜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百佳华百货有限公司(宝安)
深圳市天尚服装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格雅表业有限公司(光明)
深圳世纪华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国洋商业连锁管理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京基百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探炉餐饮连锁有限公司(龙岗)
深圳乐服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龙华)
深圳市惠购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
深圳市八合里海记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面点王饮食连锁有限公司(龙华)
深圳市易站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龙华)
2023年度深圳连锁品牌专卖20强企业名单:
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萃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娜尔思时装有限公司(福田)
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百朗商贸(深圳)有限公司(南山)
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飞亚达销售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市吉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瑞辉钟表有限公司(光明)
博士眼镜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天尚服装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格雅表业有限公司(光明)
深圳市惠购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
深圳市自然派食品有限公司(罗湖)
卡尔丹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龙华)
深圳市百森鞋业有限公司(龙岗)
庆美珠宝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梵思诺时尚服饰有限公司(龙华)
深圳市欧莎世家服饰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市伊丝艾拉服饰有限公司(龙岗)
2023年度深圳连锁餐饮10强企业名单
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市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山)
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探炉餐饮连锁有限公司(龙岗)
深圳市八合里海记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面点王饮食连锁有限公司(龙华)
深圳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罗湖)
深圳遇见小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南山)
2023年度深圳连锁生活服务10强企业名单: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盐田)
深圳市海王星辰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市南北药行连锁有限公司(南山)
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深圳)连锁有限公司(宝安)
深圳市易站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龙华)
喆啡酒店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南山)
深圳市和顺堂医药有限公司(坪山)
深圳市首脑美容美发艺术有限公司(福田)
深圳市正章干洗有限公司(南山)
审读:喻方华
麦当劳市值有1.1万亿人民币,从这份餐饮连锁排名中还能看到什么
【FB】最近从Thi的一份美国地区500强连锁品牌(2023年发布)的名单中,做了一次梳理,把其中已经上市的餐饮连锁品牌整理在一起看了一遍,总共是41家公司。
其中大部分都是做快餐连锁的,像第一名的麦当劳是突破万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超过万亿市值的也仅此一家。而从品类上来看,基本上都是汉堡、墨西哥式快餐、披萨、咖啡等可标准化的产品居多,当然也有正餐起家的巨头,比如达登,市值算下来也超过1000亿人民币。
而国内的餐饮连锁品牌中,市值最高的是百胜中国,从Y!B中拆分出来的一块区域型业务,实现上市,现在市值有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超过1200亿元。像海底捞这样的本土餐饮品牌,市值曾到过接近4700亿港币,现在已经跌到了772亿港币。
从这些公司的市值情况来看,可以看到的是:
01
有门店限制的餐饮品牌,跟食品饮料的巨头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餐饮连锁品牌的巨无霸麦当劳虽然突破了万亿人民币的市值,但是对比可口可乐和雀巢这样的公司来看,就差了一些距离。
雀巢的市值有3655亿美元,折换成人民币有2.3万亿元。
而跟麦当劳同样代表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的市值比雀巢要低一些,达到了260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570万亿元。
02
新锐的餐饮连锁品牌,拿到了比较高的市值
在2023年上市的DhB、Sw,以及2015年上市的ShkShk等,这些公司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二级的资本市场收获了不错的市值。
咖啡连锁品牌DhB在2023年实现营收4.98亿美元,同比增长52.1%;门店规模538家(271家直营门店,267家加盟门店)。
而轻食沙拉界的苹果Sw在2023年实现了3.4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4%;运营亏损1.3亿美元,净亏损1.5亿美元。截至2023年年底,门店规模是150家。
ShkShk在2023财年,全年的营收为7.4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全系统的销售收入为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4.2%。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末,经营着218家直营门店和128家特许经营的加盟门店。
从DhB和Sw的收入来说,都不算是特别高,但是DhB的市值是到了86亿美元,而Sw还是亏损状态,收入规模也是偏小的,市值已经靠近扎实经营多年,拥有众多品牌的菲律宾最大餐饮连锁集团快乐蜂。
DhB成立的时间久一点,在1992年的时候就成立了;ShkShk成立于2004年,但是像Sw是在2007年成立的。线下餐饮连锁的成长都还是需要积淀的,即使是挺新锐的连锁品牌,从成立到上市,也花费了至少十年之久。
03
烘焙类的KiK在玩一套新东西,而计划上市的PB值得期待
两家烘焙的上市公司KiK和ThChkF市值是比较接近的,KiK主要是卖甜甜圈,而ThChkF(芝乐坊)主要是蛋糕等产品为主。
KiK在国内是没有门店的,但是ThChkF(芝乐坊)在北京和上海是有门店的,算是老网红品牌了。
ThChkF(芝乐坊)在美国和加拿大有306家门店,而在北美以外的国际市场有36家门店。ThChkF(芝乐坊)主要是以传奇的芝士蛋糕闻名,跟烘焙类的连锁品牌还不太一样,门店中还有大量的餐饮的菜式,也提供午餐和晚餐。
芝士蛋糕和甜品的收入在2023、2023和2023财年的ThChkF(芝乐坊)的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6%、21%和19%。单店的年收入也比较高,在2023、2023和2023财年的单店平均年收入分别为1070万美元、780万美元和1110万美元。
从KiK的经营情况来看,2023年卖了15亿个甜圈圈,属于是典型的烘焙类公司,国内烘焙类的龙头当属桃李面包。桃李面包的市值有207亿人民币,而KiK的市值是156亿人民币。
2023年KiK的全年营收为13.8亿美元(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4%。而桃李面包在2023年实现营收63.35亿元,同比增长6.24%。
把KiK和桃李面包放在一起来看,是他们的经营模式有点像,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桃李面包和KiK比较像的地方是大家都在追求新鲜,走的是短保产品路线,KiK最近几年是把传统的批发业务直接砍掉了,拼命押注追求新鲜的现做产品。
不一样的地方是,桃李面包在国内没有开线下的门店,而KiK是通过开线下的门店,再加便利店和商超等渠道结合起来做的一套模型。
KiK的特别之处在于,通过大店+零售渠道的配合,构成一套小区域的网络来突破单店经济模型的限制。
具体来说,KiK主要是通过先开一家大店或者是再匹配一家工厂,来构建一个区域经济模型的中枢,这个成本中心是不变的,即使是增加成本也是偏小的;用大店和工厂来做生产之后,就通过便利店的铺设来强化这套网络,本人猜测的是,他们通过便利店的销售数据来探测不同区域的消费潜力,从而再去开小店的门店模型,做战略补位。
以此构成一套区域的经济模型,来算每一个区域的赚钱能力怎么样,在2023年,KiK在国际市场上,每一个枢纽年度的收入有910万美元。而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中,2023年KiK的每一个枢纽收入为400万美元。
根据KiK的预估,希望在2024年的时候,国际市场中每一个枢纽的年度收入达到1000万美元,而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每个枢纽的年度收入提升至500万美元。
北美市场中,还有一家做烘焙类的连锁品牌PB,跟KiK有相同的背景方,也就是JAB。JAB在2023年操作了KiK重新上市。
JAB把CiCff和EiiB,跟PB整合在了一起,组成了PB,在2023年11月份的时候,对外宣布准备上市。在2017年JAB以每股315美元的价格,作价约75亿美元收购了PB,当时PB还是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
PB如果在今年上市的话,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04
正餐的龙头D,国内跟达登比较像的是九毛九
在前述列出的表格中,排名第六的是达登餐饮集团,主要是以正餐为主的,其市值超过1000亿人民币,对标国内的餐饮集团来看,九毛九的业务跟其是比较类似的。
现在达登餐饮集团旗下主要是有9个品牌,其中收入占比比较高的是OivG和LHSkh。截至2023年11月28日,达登达登餐饮集团的门店总规模为1852家,其中OivG和LHSkh的门店分别为879家和539家。
从营收上来看的话,基本上也就是OivG和LHSkh带来的收入占比超过70%。
OivG这个品牌是达登餐饮集团自己本身内部成长起来的,而LHSkh是收购来的(2007年10月收购)。其他的品牌,像S52和BhBz是内部孵化的,而另外的一些品牌是收购来的,比如Ch39(2011年11月收购)。
在2023财年,达登餐饮集团的销售额为72亿美元(458亿人民币),同比下滑了7.8%。而九毛九之前的公告显示,2023年收入不低于41亿元,净利润不低于3.3亿元,太二酸菜鱼和九毛九西北菜对营收的贡献占比98.2%。
可以看得是,九毛九主要还是靠两个品牌来支撑,九毛九西北菜这个品牌势能下滑的时候,太二酸菜鱼接住了。现在九毛九的市值有225亿港币。
对比达登餐饮集团来说,九毛九旗下的不同品牌成长势头不错的,都是自己孵化的,对于投资这件事,他们是这么看的:
要么自己孵化,要么参股一点点不要那么重,当个教练顾问,两种模式目前最好。餐饮这个行业门槛不算特别高,有能力的人都想自己当老板,愿意被收购的就是想套现或者能力不行。
现在九毛九的业绩大部分还是靠太二酸菜鱼来支撑,而九毛九西北菜这个品牌还在做优化,自己孵化的怂火锅和赖美丽烤鱼等都还在起步阶段,能不能继续成长起来,成为第三第四增长曲线,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从多品牌矩阵上来看,九毛九的这套内部孵化的策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符合国情的。
05
卖水的公司都挺强,零售化属性的优势所在
从星巴克、P’和DhB这三家公司来看,星巴克的地位依然是难以撼动的。而P’这家公司的背后是JAB通过资本的手段对咖啡产业做了一个整合,装了挺多公司在这家上市公司里面。
在2023年上市的DhB,其比较有优势的特点是在产品的饮料化,咖啡产品以外,卖得最好的是功能性饮料,其实就是功能性饮料的杯装化。
在国内市场中,大家对咖啡的认知中,最核心的就是提神;功能性饮料的杯装化在国内市场是否有机会,还不确定。中国市场的茶饮品牌是否也能成长到星巴克这类公司的级别,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最后
整理这么多国际市场的公司,主要是看看国际市场上的玩家们都是什么样的水平,这片市场上的空间还是非常之大的。
中国餐饮百强:卖莜面的排第4,卖羊肉的82名,仅卖牛肉的在内蒙
近日,广州揭晓了“2023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其中内蒙古食客熟悉的西贝莜面村排名第4,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排名第69位,小肥羊排名第82位。小编梳理发现,总部在内蒙古的只有一家……近日,备受瞩目的餐饮行业盛典“第三届中国餐饮红鹰奖”在广州举办,同时揭晓了“2023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
相比较于“2023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今年的百强榜品牌约有20%左右的更迭,海底捞、喜茶以及正新鸡排,不出所料,依旧占据榜单前三名,排名第4的是西贝莜面村、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排名第69位,小肥羊排名第82位。
不过很可惜,西贝莜面村隶属于北京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小肥羊早就被百盛收购,本次榜单中,对于内蒙古来说,有且仅有一个上榜品牌,那就是九田家。
今年的百强榜中,小吃快餐首次超越中式正餐,上榜31个品牌,成为百强榜中上榜品牌最多的品类;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老乡鸡成为了小吃快餐品类的前三名,西贝莜面村、外婆家、眉州东坡则是中式正餐前三名。
当然,能在全国众多餐饮品牌中脱颖而出,强势上榜,无论是九田家还是西贝、小肥羊,都有着属于他们品牌的发展历程,接下来的内容,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家与内蒙古息息相关的企业故事。
九田家
全称九田家黑牛烤肉料理,2015年创立于呼和浩特市,是伯乐千里马集团旗下专业餐饮品牌,主营韩式果木烤肉及正宗韩式料理,是传统烤肉工艺和特色于一体的烤肉连锁服务企业。
为更快速更高效地发展,九田家事业于2016年初正式归属伯乐千里马集团公司,同时更名为内蒙古九田家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底,门店数量达到700多家,品牌覆盖内蒙古、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辽宁等多个省市,发展非常迅速。
在九田家高速发展的同时,与之而来的还有不少负面消息。在《2023中国烧烤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中,九田家在产品方面的差评比例较高,食材不新鲜、偷工减料、不好吃等问题较多;吃出异物的比例达3.42%;在推销会员卡方面也有不少差评。
不过,负面消息并没有影响九田家扩张的脚步。快速发展的九田家,得到了内蒙古红太阳集团的投资,并计划五年内,公司在全国范围铺设门店规模达到3000家,作为“烤二代”的九田家,距离成为全国性知名餐饮公司不会太远。
西贝莜面村
西贝莜面村,是西贝餐饮集团旗下的主品牌,主营中式休闲正餐,西北菜,分店遍及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天津、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截至2023年,直营店已高达300多家,员工达23000名,营收突破了50亿。
说起发家于内蒙古的西贝餐饮,得先从它的创始人说起。贾国龙,西贝创始人,出生于内蒙古临河,1988年,贾国龙在内蒙古临河开了第一家店,叫黄土坡风味小店,这也是西贝餐饮的第一次亮相;三四个月后,西贝酒吧开业;1999年7月,西贝品牌走出小县城临河,进军首都北京。
此后,为了迎合资本的喜好,西贝开始布局副品牌,像大众熟知的西贝酸奶屋、肉夹馍、贾国龙功夫菜等等,但结果却是“高开低走”,其中“贾国龙功夫菜”在北京门店评分只有3.035,46条评价中15条都是差评。
2023年,有消息称,西贝准备将总部、上市公司主体、“贾国龙功夫菜”超级中央厨房落地至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同年10月,这一消息得到证实,西贝贾国龙功夫菜超级中央厨房项目落户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对于西贝来说,这既是一次回归,也是携手家乡、共赢未来的展翼再出发。
小肥羊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于1999年8月诞生在包头,以小肥羊特色火锅连锁为主业。
2001年年中,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六个月后,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成立。2002年,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2003年,第一家境外小肥羊连锁店,在洛杉矶开业。
2004年,小肥羊的年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43亿元。
2008年,小肥羊在中餐企业排名中位列第一,成中国第一的火锅品牌。同年6月,于香港成功上市。
2011年11月7日,中国商务部批准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计划。
2012年2月,百胜以近46亿港元现金完成对小肥羊的私有化,持股量高达93.2%,剩余6.8%股权则由创始人张钢和陈洪凯持有。一年后,百胜以现金收购小肥羊全部股权。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搬运必定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