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大市场!2023新式茶饮“潮”品牌榜来了,谁是NO.1?
21数据新闻实验室研究员谢珍张楠
当前,新式茶饮俨然已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每个城市奶茶店随处可见,等话题也频登热搜。
伴随着消费者热情持续高涨、各路资本竞相涌入,上新、跨界等营销内卷大戏在各大茶饮品牌之间频繁上演。但在拼速度、拼规模、拼创新的同时,不少品牌也忽视了消费者健康,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
新式茶饮进入“中场战事”,谁是你心中的NO.1?
为此,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21数据新闻实验室推出《21世纪新国货·潮品牌—2023年新式茶饮榜》。榜单从网络热度指数、市场力指数、创新力指数、美誉度指数、ESG(负向指数)五大一级维度,通过19个指标数据,约94万数据样本,综合衡量一个新式茶饮品牌的“潮”指数。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喜茶、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蜜雪冰城、乐乐茶的潮指数得分位列前五;在细分指标上,喜茶的创新力指数得分最高,蜜雪冰城则在网络热度和市场力指数得分上双双斩获第一,但ESG(负向指数)得分垫底。
看头部:喜茶居首,上海成“新式茶饮潮品牌第一城”2023年,新式茶饮赛道仍然颇具吸引力。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约113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4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从资本关注度来看,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今年已有近200亿资金进入新式茶饮行业,达到近三年来的高峰。
不过,在经历各阶段厮杀后,新式茶饮行业逐渐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今年获得融资的茶饮品牌在市场已有一席之地。继奈雪的茶上市后,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等也在积极准备上市。
这也在《21世纪新国货·潮品牌—2023年新式茶饮榜》中得到体现。榜单的TOP10皆为耳熟能详的品牌↓↓↓
从榜单结果来看,高端直营品牌、头部加盟品牌更“潮”。
喜茶、奈雪的茶雄踞总榜单前二,潮指数得分遥遥领先。在创新力指数这一硬核指标上,喜茶得分也最高,其品类研发(96个)、专利申请(44个)、跨界合作开拓(108次)等方面均在业内占据优势。
凭借一首“你爱我,我爱你”火爆全网的蜜雪冰城,网络热度和市场力“不负众望”居首,但是其美誉度和ESG指标得分却垫底。火爆的网络效应和快速扩张,在提升其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品控压力。
相对而言,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茶颜悦色等直营模式为主的茶饮品牌在市场力指标上虽不及其他加盟品牌,但在网络热度、创新力、美誉度、ESG等方面略胜一筹。
整体来看,茶饮品牌地域性较强,遍布全国的品牌寥寥无几。启信宝数据显示,一万余家注册茶饮公司超过2000家在广东地区,福建也有近1500家,安徽、江苏、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也较为聚集,北方地区则较少。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新式茶饮潮品牌TOP30总部也基本集中在南方地区,以上海、深圳最多。
上海堪称“新式茶饮潮品牌第一城”,一共9家入榜,乐乐茶、沪上阿姨、CC都可进入十强;
深圳除了喜茶、奈雪的茶两大头部品牌外,奈雪的茶子品牌台盖亦有上榜;
中西部城市盛产爆款,两大“网红”品牌蜜雪冰城、茶颜悦色分别来自郑州、长沙,成都拥有书亦烧仙草、茶百道,武汉拥有益禾堂、吾饮良品,上述品牌均进入榜单TOP20;
广州、北京、厦门均有2家品牌入围TOP30,但多在当地运营,缺乏广泛知名度。
选模式:直营成本高,加盟品控问题严峻在资本的助力下,茶饮门店迅速扩张,随处可见。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现制茶饮店突破34万间,消费者超过2.5亿,人均消费量为6.2杯,约为现磨咖啡的三倍。
茶饮品牌争相跑马圈地,奈雪的茶上市之际募资的48亿港元计划将70%用于扩张茶饮店,预计2023年新开350家茶饮店;喜茶门店数量与一年前相比增加近200家。加盟品牌更甚,沪上阿姨等门店数量年增长速度在1000家以上,蜜雪冰城门店已突破2万家。
直营还是加盟,究竟哪种开店模式更具市场力?
21数据新闻实验室以线下门店数、覆盖城市数、活跃用户人次(线下门店评价用户数)等指标来衡量茶饮品牌的市场力指数。从结果来看,得益于迅速扩张,加盟品牌的市场力指数居前,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CC都可、益禾堂、茶百道位居前五。直营品牌中的TOP5喜茶、奈雪的茶、SEVENBUS、乐乐茶、茶颜悦色在总体榜单中并不靠前。
一般而言,经营模式主要和其定位相关,高端茶饮通常选择直营,它们强调产品品控,致力于打造高端品牌形象,通常位于一二线城市,如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及茶颜悦色这四家茶饮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超过50%,备受资本和市场关注。奈雪的茶已经上市,其他3家均已获多轮融资。
机构对高端品牌也更为看好。海通证券认为,整体来看,高端品牌竞争壁垒相对更强,在品牌力的塑造、单店模型的打磨、供应链的搭建和数字化的运营上都更有优势,未来高端现制茶饮将是强者恒强,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但是,直营模式管理费用及人员成本投入更高,扩张速度也较慢,门店最多的喜茶也不足千家,而加盟品牌中约20家线下门店数已突破千家。
中低端品牌通常以加盟方式追求迅速扩张,不需要自己承担运营资金,加盟费用、供应链产品费用等均为盈利来源。另一方面,由于进场成本较低,品控及服务更难把控,行业集中度低,山寨问题更为严峻,几乎每个品牌官网都会显著标识“此为唯一官网”。如2023年在中低端茶饮市场份额第一的蜜雪冰城,市场占比约为13%,低于喜茶在高端茶饮的市场份额27%。
由于入场成本低,竞争也尤为激烈。启信宝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茶饮公司新注册数量为521家,但已有605家关闭,平均每新注册1家公司就有1.16家关闭。而在去年,这一数据还是0.48。另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活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
爆款打造让茶饮行业再次处于风口,但是想要进入还需谨慎。今年来,即使是龙头企业日子也不太好过,奈雪的茶预计由盈转亏,茶颜悦色已历经三轮关店潮,更不用说鱼龙混杂的奶茶加盟行业。从各茶饮品牌官网来看,加盟初期投资费用多在20万~40万区间,能否收回投资犹未可知。
玩创新:营销内卷不断,专利研发不足壁垒低、玩家多、同质化严重、集中度不高是新式茶饮行业的一大特征。
对于茶饮品牌而言,必须要有持续的创新,才能跑得更快。
最近几年,各大新式茶饮品牌一方面大规模开店扩张,一方面也在不断“玩”创新,从制茶方式、新颖口味研发、独特包装设计再到各种品牌概念店,竞争愈发激烈。
21数据新闻实验室选取专利数量、品类研发数量、跨界合作公司次数来度量新式茶饮品牌的创新力指数。整体来看,高端直营茶饮品牌在产品创新上更有优势,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位居创新力指数前三甲。
从衡量创新力最重要的指标——专利申请来看,喜茶以44件专利居首,包括43件外观设计专利和1件实用新型专利,多集中在塑料杯、奶茶杯、塑料袋等方面。除专利申请外,喜茶还有2500多项注册商标及69项著作权信息,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不过除了龙头企业外,大部分茶饮品牌在这方面投入较少。
品类方面,茶饮口味快速更新换代,小众口味风靡一时。喜茶平均1.2周推出一个新品,奈雪的茶全年上新30+现制茶品。油柑风靡一时,黄皮也成功出圈,但这类季节性水果仍然只是当季“网红”,还未成为长红产品。
更多茶饮还是以葡萄、柠檬等常见口味为主,榜单中近半茶饮最新品类(注:仅计茶饮品类)超过40种,新作的茶、喜茶茶饮品类分别达到98、96种。虽然大众口味较多,各家仍有当家招牌产品,如喜茶的芝士奶盖,奈雪的茶的霸气鲜果系列、乐乐茶的“酪酪”系列。
除了在口味、包装上大胆创新之外,打造品牌形象,衍生周边产品,并积极与国潮品牌等跨界联名也成为茶饮营销新趋势。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乐乐茶、奈雪的茶、喜茶等头部直营品牌的联名事件数均超过百次。覆盖领域也颇广,包括其他餐饮品牌、游戏、影视剧集、热门节目、美妆、国产潮牌、公益项目、百年老店等。
茶饮品牌以Z世代为主要消费目标,消费体验自然也是重要的创新方向。让门店装修更具设计感、设置休闲空间社交空间、注重品牌文化输出、打造独立IP形象等,茶饮品牌正在努力满足Z世代们更潮流、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
龙头企业往往走得更快。创业之初,喜茶还是江门的一间小茶铺,如今演变为黑金店、LAB店、GO店等多主题的组合门店。2023年9月19日,喜茶全球首家“手造店”在深圳南头古城开业。此后不到一个月,奈雪的茶推出首家书店,蜜雪冰城推出首家“雪王城堡体验店”。
△喜茶首家“手造店”,图/喜茶官微
△奈雪的茶首家书屋,图/奈雪的茶官微
△蜜雪冰城首家“雪王城堡体验店”,图/蜜雪冰城官博
不过,从本质上说,新式茶饮品牌们对上述“第三空间”的探索不同于星巴克,更多强调社交属性,以及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目前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未来能否讲好这一故事,尚需时间验证。
受关注:频登热搜!新式茶饮乱象何时休?“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2023年,这首神曲红遍大街小巷,蜜雪冰城迅速进入大众视野,这家早在1997年就已成立的店铺已悄悄占据三四线市场,并慢慢向一二线城市渗透。低价、不好喝成为它的标签,但不妨碍它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蜜雪冰城官方号截图
2023年,喜茶、奈雪的茶纷纷上调价格之际,蜜雪冰城公开声称不涨价,再度吸引一波好感。只是,蜜雪冰城6元的客单价注定其利润并不丰厚,在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下,不涨产品售价,加盟商的利润被大大压缩,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几乎是必然。
黑猫投诉上,蜜雪冰城被投诉次数最多,其中1/3为食品安全问题,、也相继登上热搜。
不只是蜜雪冰城,奶茶界的另一“顶流”茶颜悦色,也没逃过翻车的厄运。前不久,因员工薪资纠纷内容被截图传播后,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大量关注,茶颜悦色连上几次热搜。
21数据新闻实验室研究认为,对于新式茶饮品牌而言,网络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放大了其乱象尤其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度。
蜜雪冰城和茶颜悦色只是一个缩影。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不完全统计,今年新式茶饮品牌因负面事件登上热搜不下42次,近80%都是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品牌较为集中在蜜雪冰城、茶百道、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头部企业。
奶茶乱象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何时休?
21数据新闻实验室用ESG(负向指数)来评估茶饮品牌的乱象发生情况,一定程度上可衡量品牌的社会责任感、用户口碑,主要参考指标包括被处罚/通报/曝光的门店次数、用户投诉数量、涉诉(被告)数量。
研究结果显示,蜜雪冰城的ESG(负向指数)得分垫底。紧随其后的是奈雪的茶、喜茶、茶百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品牌的用户量、门店数和知名度差别较大,ESG(负向指数)更多作为“潮指数”的细分指标进行参考,不能作为评判企业责任感的绝对依据。
从第三方平台用户投诉情况来看,蜜雪冰城与CC都可被投诉次数最多,自2023年以来累计接近千次。
翻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则不难发现,蜜雪冰城的饮品里喝出异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CC都可被投诉最多的问题是优惠券不能使用、无法退款,奈雪被诟病最多的是员工的服务态度。
规模数千亿的新式茶饮市场很大,诱惑很多,残酷也不少,有的一夜间广为人知,也有的昙花一现悄然消失。作为经营者,品牌营销、同质化竞争、扩张费用、品控管理等均是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道关卡,闯关难度逐渐提高。只是,作为消费者,不管是新式还是旧式,一杯健康好喝的茶饮才是最基础的消费需求。
附:“21世纪新国货·潮品牌—2023年新式茶饮榜”TOP30榜单及评价体系↓↓↓
------------------------------------------------------------------------------------------
《21世纪新国货·潮品牌—2023年新式茶饮榜》
指导单位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策划出品丨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客户端
榜单编制丨21数据新闻实验室
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
策划统筹丨贾肖明丁青云谭婷
数据分析丨谢珍张楠许康衡吴玉珊
报告撰写丨谢珍张楠
设计统筹丨林军明
视觉设计丨王冰黄丹虹
技术支持丨王新林贾志恒
审校丨强燕黄志明
【备注】
(1)榜单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1月,统计范围仅限现制新式茶饮品牌,不含总部在港澳台地区的品牌。
(2)数据来源:21数据新闻实验室、南财数据与技术中心、各品牌官方平台和小程序、国家知识产权局、大众点评、微信、百度、抖音、微博、公开信息等。
(3)关于榜单和数据,有疑问请联系zh@21jiji.、xizh@21jiji.
参考文献:
[1]海通证券汪立亭,李宏科,高瑜,康璐.《以人为本渠道提效下的新消费机遇》
[2]兴业证券刘嘉仁,王越,熊超.《新式茶饮迎风起,龙头品牌各领风骚》
[3]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分析报告》
[4]胡润百富《第一只“奶茶股”诞生,奶茶界将迎来两位新富豪!》
[5]红餐网《新式茶饮们,真的能玩转“第三空间”吗?》
----------------------------------------------------------------------------------------
《21世纪新国货·潮品牌榜》介绍
伴随着新一代消费势力崛起,Z世代人群逐渐成长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军。相较而言,他们的消费追求更加个性化,对“潮”文化有着更强烈的好奇心和包容度,“潮经济”概念持续火爆。
在此背景下,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21数据新闻实验室持续关注茶饮、美妆、服饰、潮玩等当下热门经济领域,挖掘潮公司潮模式,探寻“潮品牌”的生存法则,试图发现优质样本,为行业新进者提供成长路径参考。(内容咨询:谭女士i@21jiji.)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奶茶排名前十的品牌有哪些?
茶饮类排名前十的品牌有哪些?在“2023中国餐饮十大品牌”榜单中,对餐饮界处在发展中的八大餐饮品类以及细分领域做出了杰出单品品牌排名,这份排名是由资深的专业评审团综合评估出的权威榜单,这是国内餐饮企业的首份权威榜单,对消费者而言具有参考价值!
茶饮类排名前十的品牌有哪些?
1、喜茶,2、奈雪的茶,3、蜜雪冰城,4、C都可,5、1点点,6、爽洋洋,7、宫茶师,8、古茗,9、沪上阿姨,10、快乐柠檬。
1、喜茶
所属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喜茶HEYTEA起源于广东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由于无法注册商标,故在2015年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作为芝士现泡茶的先行者,喜茶在创立之初,就专注收集世界各地的优质茶品,给传统茶品注入了新生命。现今的茶品根据四季更替推出了不同系列产品,给予了饮用者独特的美味选择。
2、奈雪的茶
所属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隶属于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茶饮品牌。创新打造“茶+软欧包”的形式,以20-35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坚持茶底4小时一换,软欧包不过夜。
现今的奈雪已经遍布全国三十个城市,在2023年奈雪完成了A轮融资,成为我国茶饮行业首个独角兽。
3、蜜雪冰城
所属公司: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蜜雪冰城致力于打造中国新鲜冰淇淋——茶饮品牌。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机构。蜜雪冰城开创了全新的连锁形态,将高品质低价格与健康新鲜熔合一体,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物超所值的特色产品。
在2023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排行榜独树一帜。蜜雪冰城拥有自己独立的加工厂和研发中心,其产业链完备,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广泛知名度。
4、C都可
所属公司: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都可诞生自1997年的淡水小镇,小镇中人文与茶香兼备,品牌的发展路程踏实而稳健,坚持以顾客提供最好喝的茶为己任,从1999年开始走出淡水地区,又走出台湾,并在2007年后成功打入大陆市场,从此名声大噪。
5、1点点
所属公司: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点点创立于2010年,其品牌名称的灵感来源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点点融合了手摇茶饮的精髓,在发扬茶文化的同时也为其加入了生命力。
6、爽洋洋
所属公司:深圳市爽洋洋餐饮品有限公司
爽洋洋于2012年创立于深圳,至今已有9年历史,爽洋洋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潮奶茶休闲吧,目前品种包括70多种口味在内的130余款奶茶饮品、烧仙草奶茶、水果茶、各式汉堡、炸鸡、薯条、鸡柳、鸡肉卷等40余种美味轻食,是以服务加盟商开店成功为宗旨,整店输出的知名品牌企业,为加盟商提供优质服务的专业连锁餐饮公司。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了下来。
7、宫茶师
所属公司:深圳市嘉禧餐饮有限公司
宫茶师是中国新式茶饮的代表,品牌秉承着以古今文化“宫廷御茶”为品牌核心,源于国茶,匠心手作,旨为做一壶好茶经营理念,努力做到实现茶品牌传承东方文化的情怀,刷新了消费者对我国茶饮文化的认知,以专注“茶饮+小吃”的新式茶饮,成为了新式茶饮的后起之秀。
8、古茗
所属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古茗,品牌创立于浙江省台州温岭市大溪镇,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为古茗茶饮品牌的母体公司。在大溪镇有了第一家店之后,台州的各大乡镇都陆续出现了古茗的足迹,并进驻到台州市区,随后又辐射到浙江附近的其他省份,现今的“古茗”已经成为了浙江加盟店数量最多的茶饮品牌。
9、沪上阿姨
所属公司:上海臻敬实业有限公司
沪上阿姨是现煮五谷茶中的领军者,品牌专注于现煮的健康五谷茶,在上市后迅速风靡魔都,品牌遵循着「健康」、「现煮」、「新鲜」的原则,坚持每天用五谷杂粮新鲜现煮,口味纯正无添加,醇厚香甜,给予消费者味蕾的极致享受。
10、快乐柠檬
所属公司:上海快乐柠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快乐柠檬创立于2006年,品牌以柠檬为原型设计LOGO,其LOGO眨着眼睛可爱而有趣,坚持选用健康新鲜的水果为原料,主打主打【健康柠檬】系列和【岩盐芝士】系列,秉承着发扬“新茶文化”的原则用心做好每一杯茶,力争将传统茶文化带向全世界。
宗庆后急了,娃哈哈跨界奶茶店,加盟费25万起
来源:环球网
编者按:宗庆后很清楚,要把“娃哈哈”打造成百年老店,是时候调整自己的角色了。他在最近一次直播中,提到“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尤其在疫情期间娃哈哈亏损一亿,警钟悬在宗庆后心上,这一棒怎么跑才能不掉队,对于娃哈哈而言非常急迫。
【环球网记者谭雅文】“掉队”是娃哈哈的心病。前有农夫山泉计划上市,后有网红饮料元气森林崛起,娃哈哈却在“营养快线”后,再无爆款。面对年轻人的喜好,娃哈哈显得无所适从。
或许是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今年娃哈哈变了,跨界搞起了奶茶店。7月,娃哈哈首家奶茶直营店落地广州,开业时宗庆后亲自站台。在此之前,娃哈哈奶茶加盟店已在全国布局。有消息称娃哈哈计划10年内开1万家奶茶店。目前,约有430家娃哈哈奶茶加盟店签约。
娃哈哈奶茶店一时热闹,业内人士却并不看好。“中国奶茶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红海,综合娃哈哈品牌以及各类产品来看,它做奶茶店是有生存的空间,但是不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环球网记者表示,娃哈哈缺少品牌优势,支撑奶茶店未来发展趋势。
400家店加盟费1亿
今年疫情对奶茶行业冲击不小。据前瞻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奶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23年底,我国新式茶饮店数量为50万家,受疫情影响,今年6月底,门店减少至48万家。
此时进入奶茶市场略显疯狂,更疯狂的是大批加盟商愿意买单。一位负责娃哈哈奶茶店加盟的经理告诉环球网记者,原计划三个月内招100家门店加盟,结果四个月已经加盟400家,现在签约的店可能要等到10月份以后才能开业。
根据娃哈哈奶茶店的加盟政策,加盟商需要准备运营技术服务费用13万元,设备、供应链及收银系统10万元,合作保证金2万元,共计25万元,在签约后一次性付清。以此计算,400家加盟店签约,加盟费收入已达1亿元。
不过,娃哈哈能否拿到全部的加盟费收入还要打个问号。“娃哈哈奶茶店属于品牌授权,并不是娃哈哈自己去运作。”朱丹蓬指出,这种品牌授权的形式,一方面品牌方能获得一个品牌使用费的收入,另一方面,可能会涉及到销售分成的收入。
公开资料显示,娃哈哈奶茶店运营主体是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背后大股东是广东冠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5%,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
为何选择一家健康产业公司合作运营,娃哈哈计划投资多少在奶茶项目中?环球网记者向娃哈哈方面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对方暂未回复。业内认为品牌授权是一种讨巧的方式,类似于轻资产运营,能够降低试错成本。
品牌优势相对较弱
没有大量的直营店探路,加盟商就是品牌的试金石。
目前,已经开业的娃哈哈奶茶店覆盖34个城市,集中分布于三四线。上述负责娃哈哈奶茶店加盟的经理提供的门店数据显示,江苏淮安店一天的流水达到2.4万元。记者查询外卖平台数据发现,该门店月售订单接近4000单,与蜜雪冰城相当。
“在三四线城市比较适合娃哈哈品牌的调性。但是,在三四线城市又有蜜雪冰城这类竞品,而且已经过万家了,所以从整个竞争的层面,目前娃哈哈缺少品牌优势去支撑奶茶店未来发展的前景。”朱丹蓬认为,奶茶店这一块的业务对娃哈哈业绩加持不大。
而且,从加盟费用上来看,蜜雪冰城的加盟费相对较低,价格优势明显。娃哈哈奶茶从中突围的难度不小。
“不过,对于品牌而言,利用奶茶品类,能够拉近跟新生代之间的关系度。”朱丹蓬指出,奶茶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客户黏性。
能否填补失速的四年
电商崛起之时,是娃哈哈业绩下滑的开始。2013年起,娃哈哈业绩一路下滑,从782.8亿到2017年的464.5亿,缩水40%。
宗庆后曾排斥电商,近几年态度逐渐缓和。今年除了跨界奶茶,娃哈哈最大的动作就是投入数十亿搭建电商。据天眼查,3月24日,杭州娃哈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4月2日,杭州娃哈哈宏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5月15日,娃哈哈就发布了十万社交零售商招募,6月18日电商平台“康有利”正式上线。
疫情后,娃哈哈推出四个电商平台。其中保健品电商平台通过招募十万个创业者做零售商,食品饮料电商平台则把联销体网络纳入进来。宗庆后在接受采访时还称,“建立跨境电商平台,因为现在国内消费升级,我们进口一些国外优质产品,把一部分消费拉回到国内来。”
朱丹蓬分析指出,做电商前首先需要解决产品品质的问题,“产品品质不行谁去电商买东西?品牌调动不了年轻人的兴趣,服务体系、客户粘性跟不上的话,电商怎么做得起来呢?”
前不久,市场传闻娃哈哈正在考虑上市。尽管娃哈哈方面向媒体否认,外界的担忧随之而来。娃哈哈能否能否填补失速的四年,或许今年是个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