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总是被坑?这3招助你远离“加盟坑”
很多人都是怀揣着热情和资金一股脑儿加入餐饮加盟大军,期冀可以一圆创业之梦,谁料竟轻易就掉进了一个大坑。
短短的时间热情和资金就被消耗殆尽,最后落得倾家荡产,创业梦碎一地。餐饮加盟被坑,谁之过?
小红开讲啦
第1期
“小红开讲啦”第1期跟你们讲一讲,餐饮加盟前必做的3大准备,让你们在做餐饮加盟的时候可以少走一些弯路,避免被坑。
1
餐饮加盟市场火爆
据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的全国餐饮收入超3.5万亿元,且近年来,餐饮业每年的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也因此成为了跨界创业者和资本市场十分看重的领域。
同时,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各项创业的利好政策纷纷出台,国内掀起了一阵全民创业狂潮,创业领域也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总的来说,看似低门槛的餐饮行业无疑是最吸引创业者的行业之一,竟涌现出了600万餐饮创业人群。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很多充满创业热血的人却并没有相应的一技之长。于是乎,品牌加盟成了很多初创者快速创业的理想渠道。他们怀揣着热情和资金,加入了餐饮加盟大军,期冀可以一圆创业之梦。
江苏餐创营创始人朱玉春认为:“对于毫无经验的餐饮初创者而言,选择加盟一家靠谱的餐饮品牌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便于快速地积累经验成长起来。”
2
餐饮加盟鱼龙混杂
但是餐饮加盟真的如想象中那么省心省力吗?有数据表明,80%的餐饮加盟者掉进了加盟的巨坑。而小红在百度随便一搜“加盟被坑”关键词,就显示有6W多条搜索结果,餐饮加盟被坑的文章则占据了搜索结果的前三名。这些说明了餐饮加盟市场确实是鱼龙混杂,很多创业者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深坑。
加盟开店是创业者搭乘东风的好机会,但是陷入加盟误区或者加盟了不靠谱的餐饮品牌,导致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那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要想不被坑,就得提前做好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3
加盟前必做的3大准备
俗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餐饮加盟。以为餐饮加盟只要是有资金就可以做得好,以为找一家品牌去加盟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收钱了。小红在这里提醒各位创业者,餐饮加盟绝非你们想得那样简单。要去做加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好这3个准备。
1.自身调查
虽说靠谱的餐饮加盟品牌有着成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但是要想运营好一家餐饮加盟店铺,对于初创者的要求和考验还是非常多的。小红认为,在开店之前,创业者若不能很好地认清自我,日后则很可能悔不当初。下面,小红教你在开店之前怎样去认真审视一下自我。
维度一:是否具备优势资源
江苏餐创营创始人朱玉春表示:“你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餐饮创业这个瓷器活。”你自身具备独有或者特别强的优势资源可以很好地助力你去做餐饮加盟。比如说你有着广泛的人脉,或者非常了解消费者,抑或本身就非常熟悉餐饮行业……有了这些资源,你就比其他创业者拥有了更多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什么也不懂,失败的几率非常高。
维度二:承担风险的能力
任何创业都是有风险的,餐饮加盟同样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秉持着赚钱的希望,也要做好亏钱的打算。在做加盟之前,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抗风险能力,量力而为,而不能一味盲目乐观,砸锅卖铁、押上全部身家去开店。
尤其是预算不多的初入行者,不宜选择加盟那些投资金额过大的项目,选择稍小一些金额的可能会更适合。这样的投入,能保证做出一个有模有样的项目,又在可控范围内,不至于倾家荡产,难以收场。
2.市场调查
不懂餐饮消费市场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加盟项目,看到别人做什么就投资什么,盲目跟风是非常不可取的。一个好的项目不仅仅是看似火爆一个标准就可以评判的,毕竟做餐饮加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还是想要长久运营下去的。在加盟之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非常必要。
维度一:消费潮流
消费潮流,也就是火爆程度。一看当前火爆程度,二要看未来火爆程度。现在火并不意味着将来火,现在不火也并不意味着将来不火。好项目,一定是顺应经济发展方向与大众生活水平趋势的,健康化趋势的。如之前异常火爆的彻思叔叔芝士蛋糕,像流星一样灿烂,又像烟火一样短暂。
这种红极一时的现象,最容易出现在以单品为主打的项目上,产品单一,生命周期短,审美疲劳太早出现,市场急速萎缩消失。但是年轻人恰恰又最容易受到此类项目的吸引,所以请将眼光放长远,不要盲目跟风。
维度二:消费人群定位
再完美的项目,也要找到适合的消费市场。通常一切都对了,但就是没生意,最大的可能就是——不懂消费人群。简单点说,就是项目与客群的口味、消费、审美三大习惯出现了严重的不符。比如福州人爱吃甜、武汉人爱咸辣;中老年人普遍看中性价比、90后普遍喜欢新潮时尚;白领讲究逼格,老板注重排场。
根据消费人群去选择项目,而不是想当然贸然决定。在喜食清淡的广州本地人居多的社区里开一家川湘菜馆,可以料想到店铺的未来命运肯定是堪忧的。
维度三:差异化
市场环境如此复杂,最怕的不是缺点,是没特色、没个性。走在街上,放眼望去,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茶饮店、火锅店,如果你恰好开了一家面馆,说不定客人就进来你的店了。当别人都在做相似品类的时候,你靠什么吸引顾客?当然是走差异化路线,聚焦于特色!
3.项目调查
维度一:对企业的实力和品牌进行全面评估
有了意向的加盟品牌之后,你就需要寻求其品牌的官方网站,通过网络方式初步鉴别加盟品牌的产品以及其具体办公地址。亦可通过大众点评、美团网等网站了解商家详情。储备关于加盟品牌的相关知识,以“火眼金睛”增强对加盟品牌的辨识能力。
接下来,就是看项目历史,这个项目做几年了?开了多少直营店?又有多少加盟店?看总公司资格,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餐饮加盟连锁特许商进行资质审查,索要留存相关资料,以确定其正当性;看经营模式,作为加盟者,更多的重点在于考量整体运转;看管理经营手册,这是保证团体高效运转的规则,越成熟的企业,制度越完善,经营也越顺畅,这是成长规律。
另外,企业的实力决定了抵抗风险和竞争的能力,而那些有认知度的项目都是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在消费者和加盟商的心目中有着良好的信誉,可信度更高。选择一家拥有良好知名度和优秀企业品牌形象的餐饮企业来加盟,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维度二:实地考察加盟店
在确定加盟之前,你要确认加盟品牌总部的实体直营店是哪些?这些实体直营店的经营效果如何?这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直营店做出了成熟的模式,才能扶持加盟店做出成绩来。如果该总部没有开过加盟店或者第一家店才刚开始,那么这样的加盟品牌最好还是不要加盟为好。
无论一个项目被吹嘘得如何好,它实际的经营情况是无法造假的。投资人要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其直营店、加盟店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有无稳定营业利润,利润前景是否具有后续性等。
对于产品,投资者在考察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其是否具有独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部门;是否有成套的质量管理文件系统;标准化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专职的质量内审人员;以及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通过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维度三:看对加盟商的政策是否完善
帮扶政策是加盟商考察中能最直观感受到的部分,如餐饮加盟商应提供开业全面支持,地区市场商圈选择;人员配备与招募;地区市场产品定位与地域性产品开发;业前培训等方面。只有足够完善的帮扶政策才能帮助加盟商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平稳顺利经营。
说了这么多,加盟前要做的准备你可都记下了?如果觉得这些都太麻烦的话,小红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直接上红餐加盟优选找餐饮加盟项目,我们只推荐靠谱的餐饮品牌。
胡大饭馆5月1日起收回全部加盟店,京外、境外门店均为假冒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4月26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簋街知名餐饮企业胡大饭馆了解到,5月10日胡大东直门店将正式开业。胡大方面同时表示,胡大从未在海外开设门店,自2016年起也不再加盟,同时,今年5月1日起将收回全部加盟店。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胡大东直门店将于5月10日正式开业。至此,胡大共拥有总店、二分店、三分店、四合院店、东直门店共5家门店。胡大方面表示,今年年初,胡大收到不少食客和媒体的反馈,询问“是否在新加坡开设了胡大饭店”。“胡大饭馆的门店全部都在北京簋街,从未更名以及在海外设店。”
胡大饭馆相关负责人同时告诉新京报记者,2016年起胡大不再开放加盟。从今年5月1日起,将全面收回天津、沈阳、呼和浩特的加盟店。相关负责人称,收回加盟主要还是考虑到胡大品牌自身的发展。“因为中餐的复杂性,加盟复制的难度较高,加盟店很难达到直营店管理的标准化、连锁化和品牌化,所以收回加盟店的初衷还是希望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据介绍,包括北京三元里、通州,河北廊坊、沧州、唐山,辽宁大连、阜新,吉林长春,山东东营、德州、济南,深圳等地的“簋街胡大”“湖大饭店”等均为假冒门店。截至2023年底,胡大饭馆已经通过美团、饿了么平台等处理了50余家侵权门店。
新京报记者还了解到,为了禁止“黄牛”倒号,胡大已经开通了公众号“线上取号”功能,胡大外卖仅在胡大小程序上售卖,与门市价格相同。
新京报记者王萍
编辑王琳校对李世辉
来源:新京报
人气爆棚的小餐馆,为啥都很难做成连锁品牌?
在很多城市,一些小餐馆隐藏在街头巷尾,人气爆棚,它们为什么很少能发展成连锁品牌呢?
对此,红餐专栏作者龚伟分析提出了5点原因。
本文由红餐专栏作者龚伟(ID:i)授权发布。
01小餐馆人气爆棚,却都很难做成连锁品牌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每当朋友到访,都会带着去吃几家压箱底的、一般人不知道的餐厅,这些餐厅人气爆棚、位置隐蔽、口味出众、家庭作坊,总能让你赢得朋友的拍手称赞。时常会想,这个馆子要是能多开几家,离我近点该有多好。但仔细一想发现,这些人气小馆往往就安静地开在角落里,闷声赚着钱。为什么很少看见巨好吃、人气爆棚的小餐馆发展成连锁品牌呢?我也常常充满疑惑:为什么很多巨好吃、人气爆棚的小餐馆,只能是存在于城市角落里的苍蝇馆,很难做成连锁品牌呢?
就拿西安来说吧,西安美食非常多,外地人可能只知道魏家凉皮、袁记肉夹馍这些。说实话,在本地人心中,能代表当地美食的大多都是一些不太起眼的苍蝇馆。
比如土门附近的一家凉皮店(为避免广告嫌疑,名字我就都不提了),据说一天营业额能达到3万,而凉皮一碗才6块钱;东大街附近的某个网红面馆,一天的营业额保守估计都在十几万以上,一碗面的价格不过15块钱;东木头市的某家肉夹馍店,过了中午十二点以后,东西基本就卖光了;北门附近有一家过桥米线,任何时间去都要排队;明珠巷有一家天府米线,排队更是家常便饭,一排就排了几十年;……在西安,这种殿堂级的苍蝇馆很多。这和成都可能有点像,大隐隐于市,好的美食都隐藏在街头巷尾。再放眼全国,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这样的人气爆棚苍蝇馆,我们一边惊叹它的产品棒、生意好,同时又惋惜这样的殿堂级美食为何不能发展成连锁品牌。
02小餐馆难做成连锁品牌,存在5点根本原因
小餐馆难以发展成连锁品牌,是有一些根本原因的:
1.小餐馆的成功靠是时间的积淀。大多数人气爆棚的小餐馆,成功都是靠时间熬出来的。很多苍蝇馆一开就是好几十年,成了几代人的记忆,通过时间的沉淀拥有了大量的回头客和忠实粉,这个是难以复制的。
2.小餐馆卖的是手艺,而不是产品。很多小餐馆都是老板亲自掌勺,几十年如一日的经验积累,才成就了独特的口味记忆,这种经验在两代人之间传承都很复杂,更别说批量复制。所谓的匠人匠心就是如此,小餐饮店做连锁,这是最大的难点之一。
3.小餐饮店卖得更多的是情怀。很多老店,之所以有很多人去打卡,吃的并不只是产品,更多的是情怀。情怀这种东西,是连老板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我也见过不少人气苍蝇馆开分店做加盟,最后都不了了之。所以很多老店只能在老地方才能火,就跟“树挪死”是一个道理。
4.小餐店卖的是烟火气息。很多人去吃苍蝇馆,要的就是那种马路牙子边上侃大山的感觉。随着餐饮行业变革,以及城市改造,很多小店也在转型,在转型中很多店逐渐失去了那种接地气的感觉,所以也就慢慢在顾客心目中失去了地位。
有一部分转型成功的,基本上都是延续了某些老传统,在变化中坚持某种不变,这样才能让薪火相传下去。这种变与不变的取舍,是连锁品牌很难拿捏得准的。
5.小餐饮店里,人是最大的因素。很多小店都是以人为尺度做起来了,比如马文、贾三、邢老三、李老四、裴老大、杨二、贾永信……每个成功的小餐饮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人,用当下流行的词来说就是独立的IP,这个IP具有时代特征,有独特性,小店做连锁,最难得部分就是这个IP的打造。
03要做成连锁品牌,必须具备5大要素
我们再看连锁品牌需要具备的一些因素:
1.清晰的品牌定位。很多小餐馆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看似生意火爆,实际上客群定位是很模糊的,有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顾客,有尝鲜打卡的年轻人,还有莫名而来的游客……所以在客群定位上很模糊。
小餐馆有非常强烈的地域属性。很多餐馆只有周边的人认可,或者只有本地人认可,所以市场推广前景并不大。比如我前边的明珠巷的米线店,还有西安南郊韦曲附近的一家米线店,在其周围的人几乎都知道,很多人从小吃到大,是它的忠实拥趸,但是也就仅限这方圆几公里,再远一点可能就没人知道了。
2.产品的标准化。大部分的小餐馆,都是靠老板几十年下来积累的经验在掌控,小店的烟火气息也就在于老板现场操作的这种感觉,很多经验是标准化的机器代替不了的。换句话说,即便实现了标准化,失去了老板现场操作这个环节,也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3.运营管理体系的建立。小苍蝇馆子根本谈不上管理,更别说运营体系。很多小店的老板,根本不懂管理,让他们把祖传的手艺交给一个陌生人,打死也不会愿意,所以管理经营的短板也制约着很多小店做大做强。
很多小餐饮店做大基本都是在店面传承到了儿女这一代,他们具有年轻人的思维,同时又有老手艺,再将这两者完美结合。仔细想想,如此成功的例子很少。
4.物流,供应链。很多小餐馆的成功就在于产品的原料的选择以及加工上,有些产品,选用的某些食材本身就具有稀缺性,而这种食材还难以被替代,所以这就会形成食材供应的短板。
比如我们老家商洛的豆腐,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当地的水质好,做出来的豆腐才比较好,离开了当地,就很难还原这个味道。再比如供应链,供应链虽然能解决产品运输的问题,但是品质很难保证新鲜,包括储存、保质期,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5.就是产品的普适性。前边也提到了,很多苍蝇馆在一个地方火爆,是因为符合这个地方人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各种人文历史条件等,才造就了其殿堂级的地位,但是这样的美食换到别的地方就未必会被市场接受。就好比陕西最火的羊肉泡馍,很多外地人根本吃不惯。
所以,一家小餐馆,想要逆袭成为连锁品牌,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