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餐饮加盟TOP100发布 连锁行业保持强劲发展韧性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餐饮业带来严峻挑战,但不少餐饮连锁品牌仍展现出强大韧劲。7月1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简称CCFA)联合美团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下称“餐饮加盟TOP100”)正式发布,覆盖小吃快餐、休闲饮品、火锅烧烤等六大餐饮品类。双方共同编撰的《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也同时发布。
2023年“餐饮加盟TOP100”入围标准与往年保持一致,即以经营消费大数据为基础,从品牌成长力、加盟门店经营状况、消费者认可度三大维度对餐饮加盟品牌进行客观、公正、综合评估形成TOP100品牌,致力于为餐饮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参考与决策辅助。
今年的“餐饮加盟TOP100”中,蜜雪冰城、鱼你在一起等42家品牌连续三年入选,也有夸父炸串、酒拾等27家加盟品牌首次入选。从地域分布看,作为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本地入选的品牌数已连续三年领跑全国,美食之都成都位居第二,同时伴随消费下沉,加盟品牌的总部也不断从一线新一线向无锡、嘉兴、福州等低线城市转移。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加盟连锁是一种重要的经营发展模式,疫情防控期间,该模式的抗风险性优势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随着数字化、供应链、产品标准化等驱动要素更加成熟,连锁加盟将有效助推中国餐饮企业突破规模瓶颈、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品牌墙
连锁化率持续增长呈U型活跃发展态势
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美团数据显示,从2023年到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3%提高到18%,两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3-10家店,同比增长了23%;其次是11-100家店和5001-10000家店区间,年增长分别达到了16.8%和16%。
▲2023年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
从不同规模区间的连锁门店数增长情况来看,中国餐饮连锁化正在呈现出两头活跃的U型发展态势:头部品牌持续冲击万店规模,小规模的连锁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出现。在数字化管理工具的支持下,一些地方的优秀中小餐饮经营者开始探索小规模连锁的经营模式,以求在疫情后进一步扩大门店优势。
42家品牌连续三年入选小店模式更具韧性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有卫生安全保证的连锁品牌,另一方面,连锁企业展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王洪涛表示,除了开店速度、投资分散、规模效应等优势之外,连锁加盟模式能最有效地激发门店的主观能动性。2023“餐饮加盟TOP100”中有42%的餐饮品牌连锁连续三年入选,头部品牌凭借在合作模式、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逆势加速拓店,推动中国餐饮连锁化、品牌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街头巷尾的实体小店是城市商业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烟火气的象征。事实上,小店也是2023年最受欢迎的开店模式。“餐饮加盟TOP100”显示,20-50万仍是最吸引加盟投资者的单店初始投资区间,与此同时,加盟餐饮品牌的投资额均值正在下移,单店投资额在10-20万的小型店铺类型较2023年同比上涨47.6%,增速最为显著。
▲2023-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投资区间分布
白皮书指出,“小型化”成为很多头部连锁品牌的转型方向。相比大型门店,小型化门店具备面积小、少人工、标准化程度高、对厨师依赖性较弱、易于管理等特点,在后疫情时期也更容易快速恢复。
向上突破小吃小喝领跑万店连锁
伴随理性消费常态化,性价比高的小吃小喝正在流行,也成为中国连锁加盟风口。白皮书显示,2023年连锁门店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门店数占比达51.7%,稳居门店数榜首;茶饮门店位居第二位,占比超过14%。
值得一提的是,茶饮品类的连锁化率连续三年保持高位,截至2023年,该品类连锁化率已突破40%。从品类连锁化规模看,茶饮类5000家至万店规模连锁加盟门店数占比三年翻了近两番,茶饮品牌有望率先跑出更多万店连锁。以蜜雪冰城为例,通过加盟模式,这家在河南郑州起家的茶饮品牌在全球门店数已超两万家。
▲2023-2023年饮品连锁门店数量等级分布
0.1分撬动50万元增量数字化成重要驱动要素
对于连锁餐饮企业而言,随着门店以及业务的增加,管理半径逐步扩大,需要管理的链条更长、资源更多,管理复杂度更高,数字化升级也愈加重要。
面对餐饮连锁品牌日益增长的数字化管理需求,美团也不断升级连锁服务体系,从全域经营管理、线上门店管理、数字化技术工具、供应链配送等四大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致力于帮品牌实现门店的统一管理和效率的提升。另外,商家也可以按照不同商圈、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进行线下门店信息的差异化管理,快速实现万店万面。
入选“餐饮加盟TOP100”的蒙自源在全国拥有超800家门店,蒙自源副总裁李晓俊认为,数字化是品牌以及加盟店找到确定性需求、获得确定性增长的关键,“通过美团线上门店口碑运营服务实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和口碑的线上沉淀,线上口碑的提升也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增长。”据蒙自源测算,美团上的口碑评分每提高0.1,线下门店一个月的整体业绩可以增长50万元。
白皮书指出,依托美团等数字经济平台,很多餐饮企业已经实现了预订、点餐、结账、评价、会员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在管理上,餐饮企业的数字化已覆盖了食材采购、菜品更新、订餐收银、客户管理、口碑管理等各个环节。
附大数据评选的加盟创业指南高标签]特别说明:
1.品牌公示。“餐饮加盟TOP100”初选入围品牌均已于2023年3月21日-4月3日对公众公示,接受公众及监管部门的监督。
2.投资加盟品牌。入围品牌均基于大数据评估结果,仅供公众参考。投资者投资加盟品牌还需详查相关机构网站信息并实地考察其总部及加盟商等诸多真实情况。投资有风险,加盟需谨慎。
3.入围关联。餐饮加盟TOP100与是否协会会员、是否同美团合作无关,不因此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人以“帮助品牌”入围等名义,索取费用,请勿采信并留取证据,将证据发送至邮箱:iji@i.或邮箱:i@f..。
4.排除范围。仅对企业内部员工开放加盟的品牌,以及在2023年9-12月不开放加盟的品牌,未被纳入此次范围。
5.数据保密。所有品牌的内部经营等数据依品牌商的要求被严格保密。
2023年河南餐饮开启“外卷”模式,注册量较2023年增加6.26万家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马千惠/文/图
2023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餐饮行业带来严重的打击。
2023年,餐饮人将这一年视为“重启”的一年。而每一场的“重启”都伴随了诸多等不确定因素。“重启”之后,河南餐饮品牌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寻找中原餐饮常青树》第六站,我们一起走进2023年餐饮行业的“分水岭”,探寻打破困境的“常青”法则。
【2023年,河南餐饮相关企业的注册量高于吊注销量15.7万家】
“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2023年、2023年,餐饮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艰难发展。然而当人们在为街边小店的倒闭而唏嘘时,却也依然有很多餐饮品牌努力转型并迎来逆势增长。
疫情也并没有让这一行业放慢发展的脚步。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同比上涨18.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434亿元,同比上涨23.5%。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较2023年、2023年分别增加了7368亿元、174亿元,已恢复至疫情前2023年的水平。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的增速分别相较上年上涨35.2个百分点、37.5个百分点;较2023年上涨9.2个百分点、16.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0.6%,增速再次高于社零增幅,领先优势高达6.1个百分点。
从河南来看,据企查查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2023年,河南省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5.66万家、15.52万家和21.92万家;吊注销量分别为5.72万家、5.26万家和6.22万家。
2023年河南省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较2023年增加6.26万家,2023年河南省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高于吊注销量15.7万家。
当我们在为河南省6.22万家吊注销量而感到迷茫时,21.92万家的注册量更值得思考。
【河南本土小吃迎来“品类”向“品牌化”进化】
这场疫情,让曾经习惯于“单兵作战”的“夫妻店”开始思考,如何在“连锁”下抱团取暖,用品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2023年6月,红薯软软的加盟商钱惠丽在农业路附近开了第一家加盟店,刚开业便迎来了雨灾、疫情的接连打击。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餐饮市场极不稳定的情况下,钱惠丽又一口气连开了4家店。
烤红薯、烤榴莲、枇杷烤梨、炒酸奶、炒栗子,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食材采购难度也不大,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连开5家店,为何愿意让出一部分利润做加盟商而不自己单干?
钱惠丽说:“红薯、板栗这些东西确实很好采购,但是如果想要保证质量稳定其实并不简单。身为加盟商,我最关心的就是成本和推广,品牌方具有去大型基地大批量采购食材的优势,采购量越大,供应链端的价格和品控优势就越明显,这对于我来说可以少操很多心。”
水灾、疫情后,餐饮市场急需通过推广来引流从而维持经营。红薯软软推出了“暖冬四件套”活动,由烤红薯、烤梨、烤栗子、酸辣粉组成的礼盒,外加网红的线上推广让“红薯软软”这一品牌短时间内成为了抖音吃喝玩乐榜·郑州市美食榜的第1名,抖音热度8089.1万。“对于我们这种单独的加盟商来说,是不具备营销策划能力的,而且推广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品牌方通过活动来做推广,对于我们来说,流量是共享的。”钱惠丽说。
在这种连锁经营模式下,2023年,河南本土小吃开始逐渐由单个品类走向连锁品牌的进化之路。糖葫芦不再是“无名无姓”的街头小吃,“串格格”、“喜识”、“芝阿楂”等小串冰糖葫芦品牌,在河南掀起了一年四季吃冰糖葫芦、小串冰糖葫芦的风潮。据了解,目前,喜识冰糖葫芦的门店已突破300家。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2023》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市场的连锁化率从2023年的13.3%提升至15.0%,万店以上规模连锁加盟门店数三年占比翻倍,中国餐饮业正在快步走向万店时代。疫情下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对于合规意识更强、拥有更稳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连锁品牌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这些都为餐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持续生长,成为餐饮企业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餐饮行业连锁加盟模式的探索是一件需要长期有耐心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优质连锁品牌将自身积累的品牌势能、成熟管理模式、供应链能力等赋能给餐饮创业者和小微商户,促进餐饮业的繁荣。美团也非常愿意为这些餐饮品牌和餐饮从业者们提供支持。”
【河南餐饮品牌资本意识觉醒,出现强者更强的新局面】
河南作为餐饮消费大省,部分餐饮品牌受到了资本的青睐。一向偏爱埋头拉车的河南餐饮人,毫无征兆性地跃上了新消费投资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河南餐饮人的资本意识开始快速觉醒。资本化,也是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2023年,河南餐饮品牌出现了强者更强的新局面。
蜜雪冰城获得20亿元A轮投资、锅圈食汇宣布完成3亿美元D轮融资、巴奴毛肚火锅完成超5亿元新一轮融资、菊花开完成1亿元人民币融资、九多肉多获数亿规模A轮融资。同时,据消息人士透露,2023年,多家资本团队调研了土豆粉开创品牌姐弟俩土豆粉。
姐弟俩土豆粉创始人宋宝民认为,一个有志向的品牌,不应该排斥各种商业工具,如果资本有利于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就应该用开放心态去对接和沟通。
疫情并没有打倒河南的餐饮人,反而让河南餐饮人开始拼内功,越挫越勇。
以河南快餐领军企业姐弟俩土豆粉为例,疫情并没有姐弟俩土豆粉所击倒,反而后疫情时代下,人们对安全、健康、美味、时尚的快餐品牌的需求更加推动了品牌的成长。
2023年,疫情的接连打击下,姐弟俩土豆粉开启南下旅,全年扩店116家,目前门店数量近600家。
这一年,姐弟俩更加专注于修炼内功,在推出多种优质创新产品的同时,更加关注顾客的体验感。通过“2023姐弟俩杯·有你真好微影像故事大赛”,第一次尝试面向消费者做主题故事征集。让用户创造内容,让年轻人打动年轻人,发起了一场品牌与顾客的对话,从而深度链接顾客,提升品牌的“情价比”。
【2023年河南餐饮开启“外卷”模式】
在与疫情的斗争中,河南的餐饮行业探索出“堂食+外卖+新零售”的新模式,不再沉迷于“内卷”,发力“外卷”。
米多面多推出自热米饭,槐店王婆大虾卖家庭自制料包、酸辣粉、花茶、自热小火锅,天堂鸟推出“小徒弟”卤味,方一坤野山菌胡辣汤推出方便装胡辣汤,阿生哥螺蛳粉推出冲泡型和水煮型螺蛳粉,76人河南烩面推出冲泡型烩面“一筷子到河南”......
为了让烩面走出河南,2016年,76人河南烩面推出冲泡型烩面“一筷子到河南”。“打造和馆子一个味儿的冲泡型烩面,一筷子到河南,再远的距离只要吃上76人冲泡型烩面就像到家了一样,让河南的外地人外地的河南人都能吃上正宗的河南烩面。”76人河南烩面的创始人张海童说。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筷子到河南”这一新零售产品的销量相比2023年上涨了30%。
针对“堂食+外卖+新零售”这一新模式,张海童认为,餐饮行业需要两条腿走路,现在很多连锁品牌便利店都在研发自己的餐饮产品,那么餐饮品牌为什么就不能研发属于自己的新零售产品呢?餐饮和新零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必走之路。
【探寻传统餐企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如箭在弦】
2023年,河南的餐饮人在看似“绝路”中找到“出路”,当餐饮“去堂食化”成为行业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下探寻传统餐企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如箭在弦。
民以食为天,餐饮可以说是人类最基础、最普通的行业,它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又充分竞争。餐饮行业具有其他商业的一切本质,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业本质。跟随中原餐饮常青树系列报道,一同探索经济重启后,2023年“新经济”下餐饮品牌常青法则。
(编辑王红春熊子文)
老乡鸡递交招股书,未来3年计划开设700家直营店
5月23日,新京报记者从证监会官网获悉,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乡鸡”)日前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公司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国元证券担任保荐机构。此次老乡鸡拟发行新股6353万股,拟募集资金12亿元,用于华东总部项目、新增餐饮门店建设项目及数据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
招股书显示,未来3年内老乡鸡计划在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区的重点地段利用募集资金开设700家直营店铺。关于品牌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加盟等问题,5月23日新京报记者向老乡鸡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主要收入来自安徽市场
成立于2003年的老乡鸡主打中式快餐服务,自成立伊始即扎根安徽,后从2017年开始逐步向安徽市场以外的区域扩展,现已进入上海、湖北、江苏、浙江、深圳和北京等地。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老乡鸡在全国范围内拥有991家直营门店。未来3年内,老乡鸡计划在上海、南京、苏州、深圳、北京、武汉、杭州和合肥、芜湖等地区的重点地段利用募集资金开设700家直营店铺。
鉴于目前的生产加工基地仍主要在安徽省合肥市,受限于新鲜和短保食品的销售半径,老乡鸡在2023年至2023年来自于安徽市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01%、79.97%和70.65%。按照老乡鸡的规划,其计划斥资6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华东总部,且随着后续上海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老乡鸡预计将进一步加大华东和周边地区的市场覆盖。
截至去年底共有82家加盟店
2023年,针对有报道称老乡鸡已经开放了加盟,新京报记者从老乡鸡方面求证获悉,“开放加盟”为虚假信息。当时,老乡鸡只在安徽的3个城市和江苏的4个城市设加盟店,其他城市暂无开放加盟计划。
新京报记者在招股书中注意到,此次招股书中也首次公开披露了老乡鸡加盟业务。根据招股书,老乡鸡自2023年开展加盟业务,该业务2023年和2023年收入分别为1142万元和8365万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0.33%、1.90%。截至2023年12月31日,老乡鸡共有82家加盟门店,其中安徽、江苏和河南分别有54、26、2家加盟店。
成立至今完成两轮融资
产品方面,老乡鸡以肥西老母鸡汤产品为特色,以农家蒸蛋、红烧鸡杂、梅菜扣肉、农家小炒肉、鸡汁辣鱼等家常菜品为核心,后又逐步推出了老乡炒土鸡、毛豆烧土鸡、农家小炒肉、金汤酸菜鱼等新一代招牌产品。2023年至2023年,老乡鸡分别售出2232万份、2450万份和2970万份鸡汤类产品。
图/老乡鸡招股书截图
数据方面,2023年至2023年,老乡鸡的营收分别为28.59亿元、34.54亿元和43.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05亿元和1.35亿元。成立至今,老乡鸡先后完成两轮融资。加华资本于2023年5月向老乡鸡投资约2亿元,彼时的估值约为40亿元;麦星投资和广发信德于2023年12月分别向老乡鸡投资8900万元和5000万元,这一P-IPO轮的估值约为180亿元人民币。IPO前,加华资本持有老乡鸡4.94%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麦星投资和广发信德则分别持有0.49%和0.28%的股份。
中式快餐或将成火锅之后集中上市品类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末,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老娘舅”)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A股挂牌上市。成立于2000年的老娘舅是长三角核心区门店规模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终端门店数已超385家,单店日均可出餐超1000份,门店全部位于江、浙、沪、皖。浙江省内超210家、江苏省内超130家、上海市内超35家、安徽省内超10家。1个多月后,老乡鸡的名字出现在中国证监会安徽局网站的“安徽辖区拟首次公开发行公司辅导工作基本情况表”中,申报板块为深交所主板。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预计达8000多亿元,门店数接近300万家。米饭快餐为中式快餐中最大的细分赛道,占比为52%。两个品牌接连启动上市计划,让中式米饭快餐赛道热度空前。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的餐饮市场,米饭的普及程度最高。而且米饭快餐连锁的规模和成熟度也相对较高,米饭快餐甚至有望成为继火锅之后,另一个上市企业比较集中的品类。
值得注意的是,除老乡鸡、老娘舅以外,国内的中式快餐知名品牌还包括永和大王、真功夫、乡村基、大米先生、南城香等。不难看出,这些品牌几乎都有被区域局限的问题。行业人士认为,中式米饭快餐如果仍像以前那样主打某一单品,虽然能成功撕开市场的口子,但很难一劳永逸,单品会局限品牌发展,例如曾经火爆一时的黄焖鸡米饭。
新京报记者王萍
编辑郑明珠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