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汉堡王加盟店

本文目录

汉堡王新西兰母公司破产?汉堡王中国回应:是汉堡王新西兰加盟商

4月15日,“新西兰汉堡王被破产管理公司托管”相关消息冲上微博热搜榜。

当地时间4月14日下午,据ThNwZH(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因受到疫情封锁的打击,汉堡王新西兰公司现已被安排为破产管理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米歇尔·亚历山大(MihAx)在致员工的信中说,无法赚钱已经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挑战,自疫情封锁以来,餐厅便没有了销售,公司已经没有现金流来为债权人和租金支付资金。

上述破产消息刷屏之后,汉堡王(中国)还发布了一条“I‘fihk”的微博内容,疑似针对传言进行澄清,并在留言区中回复网友有关留言:“我会一直在”。

对此,汉堡王(中国)方面回应称,(向破产公司)申请专业托管的是汉堡王在新西兰的加盟商,汉堡王(中国)尽管也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得益于中国政府一系列正确、快速的应对措施以及全体员工和消费者的支持,汉堡王(中国)业务得到迅速恢复,目前业绩已经恢复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汉堡王(中国)补充道,其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即便在疫情发生后,仍开出5家新餐厅。

据了解,汉堡王(中国)的运营方是一家名为TABFIv(简称TFITAB)的土耳其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RBIi(汉堡王母公司,简称RBI)在全球最大的加盟商。

2005年,汉堡王进入中国市场。

2013年,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面重整汉堡王在中国的餐厅业务。目前,汉堡王中国在中国大陆已开出超过1000多家门店。

2023年6月,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艾库姆欧泽表示,汉堡王(中国)预计在3年内,再开1000家餐厅。

21综合自新浪微博、每日经济新闻、公开信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汉堡王坎坷的一生:被资本变卖5次,和麦当劳厮杀了60年

成立六十多年,被卖过5次,换过20多任CEO,和麦当劳相爱相杀多年,却始终屈居其后,进入中国十四年,艰难扩张。

经常在外人看来前景堪忧,面临倒闭,但又凭其自身的顽强一次次站了起来。

几乎不请代言人,只靠和粉丝的营销互动打出一片天,从身世坎坷的“野孩子”到玩转互联网的“营销网红”,从营收狂跌56%到一年狂赚80亿,这个位居美国快餐业第二的快餐品牌,是如何走过这一路的没落和辉煌?

触摸品质,发现未来,欢迎收看十万个品牌故事之《汉堡王: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美国人爱汉堡就像日本人爱刺身,英国人爱薯条,中国人爱火锅串串烧烤和麻辣小龙虾。

美国人对汉堡的热爱,大概就是只要看到肉,他们就想拿起两片面包夹着吃。

浓烈的美国汉堡文化,不仅催生了麦当劳这种家喻户晓的品牌,也诞生了汉堡王这种在破产边缘疯狂试探挣扎的汉堡王子。

2017年圣诞节,一位年轻的小伙,收到一份来自汉堡王的大礼——在汉堡王就餐,终身免单。

据说这位幸运观众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每天坚持给汉堡王留言一共在汉堡王的Fk上写了637条评论,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真爱粉了吧。

于是在圣诞节这一天,离他最近的一家汉堡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圣诞礼物,还点名要他亲自拆开。

在这家汉堡王里,他拥有自己的专属餐盘,专属座位,甚至连包装都是专门为他定制的。

汉堡王还给了他一张金卡,不仅是终身免费,连同行的人也免费。

不得不说,汉堡王这波“实力宠粉”操作,玩得实在是六六六,不仅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传播效应,秀了一把“宠粉”形象,也圈了一波路人的好感度,收获一批新粉。

靠着和粉丝的互动营销,汉堡王逐渐打开了品牌知名度,虽然在互联网营销上玩得风生水起不过让人尴尬的是,可能很多人对汉堡王这个品牌并不了解。

而最近一次让汉堡王进入公众视野的事件,可能是前不久汉堡王在视频网站上发布的一则广告。

其内容是几名快餐店的顾客手持巨型的筷子吃汉堡,动作非常笨拙。

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许多亚裔网友的强烈不满,纷纷指责汉堡王“对文化不敏感”和“种族歧视”。

意识到问题的汉堡王也很快删除了视频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道歉声明。

与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店铺不同,近年来我们才在商业街附近看到大写的汉堡王招牌,而和其他国际餐饮品牌的发展史相比,汉堡王的发展壮大之路也可谓命途多舛,格外艰辛。

毫不夸张地说,汉堡王的历史简直是一部餐饮界的《悲惨世界》。

1954年,詹姆士·麦克拉摩和大卫·艾杰敦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开设第一家汉堡王餐厅。

他们认为真正好吃的汉堡肉片必须是火烤出来的,不是油炸,经过多次研究,他们创造出了火烤牛肉汉堡,在1957年,汉堡王的镇店之宝——皇堡诞生了。

而此后,汉堡王也一直主打“火烤”这个概念,“火烤”也成为了汉堡王独一无二的营销卖点,并且一宣传就是60多年,毕竟它是汉堡王区别于其它汉堡的特色所在。

拥有了原创产品,但却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

拉摩后来开的2家店,一家比一家亏得厉害。

仅仅诞生两年之后,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以低价将50%股权卖给当地一富商。

从那之后,汉堡王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

富商接手之后,汉堡王经历了8年的风光,随后跟其他着急扩张规模的品牌一模一样,汉堡王陷入了资金短缺困境。

1967,后爸皮尔斯百利出现了,并承诺:只要跟我合并,汉堡王所有的上市资金我来出。

可是那些说过的话汉堡王都记得,皮尔斯百利却忘了他的承诺。

当初说好的抚养费全都不认了不说,反而削减汉堡王的扩张储备资金。

第三次,汉堡王被卖给了英国一家娱乐公司,没过几年,这家公司与合作商共同成立了一家名叫Di的公司,而新公司对餐饮根本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卖酒,说来也有趣,这个公司后来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烈酒公司。

因为卖酒的收益远远大过汉堡王的餐饮生意,于是,苦命的汉堡王再次被抛弃了。

2002年,美国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接手了汉堡王。

太平洋集团比起前几任来可以说是相当靠谱了,2006年,在太平洋集团的帮助下,汉堡王成功上市。

可能是那几年汉堡王一直在水逆,就在大家以为汉堡王要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

刚刚上市的它哪里经得起金融风暴的摧残,以太平洋为首的一众资本纷纷撤出,汉堡王再一次成为了风雨飘摇中一颗没有遮挡的小树。

在所有人以为汉堡王这次真要凉了的时候,故事又来了个大逆转,汉堡王遇到了它的良人——巴西3资本公司。

在新任CEO的带领下,汉堡王迎来了它的春天。

此后,汉堡王的营收获利都一路上升。几经起落的老牌餐饮巨头,终于找到了它的领路人。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我的竞争对手溺水了,我会在他们嘴里塞一根灌水管。”

由此可以看出快餐业的竞争是有多激烈了。

鉴于一个小小的汉堡上能翻出的花样实在有限,而快餐业也很难有什么产品或者技术上的突破性优势,不断模仿对手,然后相互嘲讽,成了这个行业最普遍的“攻击”方式。

一直在做汉堡这件事上有竞争的汉堡王和麦当劳就相爱相杀缠斗了近60年。

汉堡王推出皇堡,麦当劳就推出巨无霸;汉堡王吹嘘自己一年能卖出21亿只皇堡,麦当劳就声称巨无霸一年的销售量在5.5亿只左右。

在那些汉堡王艰难重生的岁月里,麦当劳在北美大肆扩张,成为了快餐界新的领头人,把汉堡王甩在了身后。

自此以后,汉堡王开始以挑战者的身份不断去“招惹”麦当劳。

2017年的圣诞节,汉堡王用直升机空运了一个巨大的空投到麦当劳门口,说是圣诞礼物,结果打开是一个烤箱,还配了歌,歌词大意为别再用油炸汉堡了,和我们一样用烤的吧。

宣传自己的同时也暗戳戳地踩了一把麦当劳。

《小丑回魂》电影上映的时候,汉堡王申请了这部电影的播放禁令。

原因是里面的小丑长得太像麦当劳了,这会有损麦当劳的形象。

对于汉堡王不断“蹭热度”的行为,麦当劳的内心应该崩溃的。

不安分的汉堡王,利用这些与麦当劳相爱相杀的营销战略,把麦当劳的流量和品牌声量转化为自己可以借助的力量,一步步提高了品牌的曝光率。

与肯德基麦当劳早早地开拓中国市场相比,汉堡王进入中国市场可以说是姗姗来迟。

汉堡王相比这些同期“竞争者”慢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迟到”的代价是快餐的黄金时代在一线城市已经过去,而且百胜(肯德基必胜客)和麦当劳在全国将近8000家的门店分布,导致后入者汉堡王很难在主流商圈找到合适的店面。

并且因为定价较高,小食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汉堡王初入中国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

从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之后的7年时间里,仅在国内部分城市开出了52家分店。

2010年被巴西的3G资本收购后,汉堡王修改了加盟协议,展开“再加盟计划”,将餐厅所有权和经营权全部出让给加盟商,然后获取收益分成。

正是在这项计划的推动下,之后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长了10倍,同店销售的增长达到了同行难以企及的两位数。

面目焕然一新的汉堡王“王者归来”,并且重新登陆纽交所上市。

重新组阁的汉堡王随后采用了全新的发展策略,真正开启了在中国的扩张之路。

2023年底,汉堡王在上海开出第1000家门店。

对此,汉堡王(中国)的CEO表示,这是一座里程碑,更是再出发的起点。

并且立下f,三年内,再开1000家门店。

没有天赋异禀,没有坐拥资源,凭借自己的努力,汉堡王一次又一次地破解困局,逆风翻盘。

未来的时间还很长,汉堡王有足够的时间去奔跑。

自曝掏1亿美元,汉堡王和Popeyes的母公司“突然”放话中国市场

文:潘娴(原创)

如果不是有这么一段涉及中国市场的描述,跨国餐饮巨头RBI的2023年报也许不会太引起国内餐饮行业的关注。RBI旗下拥有汉堡王、P和TiH等多个知名餐饮连锁品牌。

小食代留意到,RBIi(下称:RBI)在2月中旬发布的财报里披露,2023年初,RBI与汉堡王和P的中国主特许经营协议方进行谈判,以解决2023年出现的“商业纠纷”(ii)。

RBI没有在上述财报中“点名”任何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土耳其大型餐饮集团TFITABFIv(下称:TFI)为汉堡王餐厅在中国的主特许经营商。2023年,TFI将炸鸡品牌P引进中国市场。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最新回应

“根据这些讨论,我们预计将同意在2023年支付约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6亿)。”RBI表示,其中7200万美元已被记入2023年的诉讼和解及准备金净额。剩余部分在发生时,将呈现为以权益法记录的投资费用。

“这笔款项的大部分与P有关,预计将解决双方纠纷,并让我们能与新的主特许经营商(wfhi)一起在中国市场发展。”RBI在财报中称。

该公司还表示,上述协商结果将允许RBI与其合作方为汉堡王在中国的业务提供股权出资。

不过,RBI并未透露同意支付资金及纠纷的原因,但强调,为此支付的大笔资金有利于旗下品牌在华发展。“我们相信,该协商结果将加速P和汉堡王品牌未来几年加速在中国的增长。”RBI财报写道。

小食代留意到在发布年报后,在随后的业绩分析师会议上,RBI全球首席执行官JCi也曾给出类似说法。其表示,RBI正与中国主特许经营商“紧密合作”,以解决双方存在的一些未决问题和争议。

“我不会在这次会议上过多谈论这些,但我已经认识这些人(注:指中国主特许经营商)很长时间了,也相信前方有条通畅的道路以帮助加速在中国增长,这显然是我们的最大优先事项之一。”JCi说。

小食代还留意到,在3月初出席UBS全球消费者及零售大会时,RBI国际业务总裁DviSh也数次谈及TiH咖啡、P在中国市场的“远大前景”。他没有再在会议上提及“纠纷”。

就财报中披露的说法,在接受小食代查询时,汉堡王中国方面没有给出进一步说明,但是其最新回应称:“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2亿美元增加至3.1亿美元。RBI正在加大中国市场的投入以加速发展。”

工商资料显示,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上述资本变更在2月14日完成。

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由一家名为“BK(HK)DvC.,Lii”的公司全资持有。2017年,TFI曾经谋求赴美上市时,其向SEC递交的招股文件显示BK(HK)DvC.,Lii由PF(Chi)Hi,L.全资持有。根据后者股权穿透图,其72.5%的股权由TFI和笛卡尔组建的合资公司持有,其余27.5%股份由RBI子公司BKAP(BKAiP.L)持有。

(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股权结构图,SEC文件)

针对财报的说法,小食代也曾经通过邮件向RBI全球总部查询希望了解更多细节,但在等候两周后仍未获得回复。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今天向小食代分析时称,商业纠纷的核心原因往往是利益分配在前后期产生分歧,就餐饮加盟而言,可能是品牌方和加盟方在前期的合作条款细节存在理解偏差。他猜测道,从讨论结果来看,“不排除是RBI后期未能兑现与TFI合约中的部分承诺”。

TFI是谁?

尽管品牌放“突然”放话让人疑惑,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RBI两大品牌的中国“操盘手”,TFI的根基一时间难以撼动。

小食代今天翻查其官网留意到,TFI目前在土耳其、中国等多个国家开展餐饮业务,为全球最大的汉堡王加盟商。与此同时,这家总部位于土耳其的公司还运营着炸鸡连锁品牌P,意大利风味连锁品牌胜百诺,土耳其餐饮品牌阿拜斯、土耳其旋转烤肉、USTAPİDECİ等等。

最早于2012年,TFI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目前是汉堡王在中国的主特许经营商,在中国200个城市开设了1300多家汉堡王。2023年,TFI宣布将汉堡王“兄弟品牌”、同属RBI集团的P引进中国,于2023年在上海开出P中国大陆首店。

经过10年发展,由汉堡王、P品牌组成的中国业务,已成为TFI全盘生意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根据其官网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TFI已开设2660家餐厅,其中过半都开在中国,数量达1379间。

在2023年9月,TFI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KhKğ透露:“2023年,我们的合并收入达到72亿里拉,其中60%或43亿里拉(约合人民币18.53亿)来自海外业务。我们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总额达到7.72亿里拉(约合人民币3.33亿),其中44%来自海外业务。”

过去多年间,TFI在华收入规模也在快速扩张。KhKğ表示,从2013年将中国业绩并表至2023年底,该公司中国市场收入增长了5.7倍。上述文章还称,TFI旨在通过投资,特别是对中国和土耳其市场的投资来维持其全球增长。

可以预想,按照原先规划,中国市场的汉堡王和P将是TFI未来增长的重要抓手。为此,P已提出未来10年要在中国大陆开设超过1500家门店的目标。

至于汉堡王,TFI方面近两年未对外公布过中国开店目标。但不难想象,面对肯德基、麦当劳等品牌都在此高速拓店,该品牌仍需要进一步发力。

根据欧睿国际的中国有限服务餐饮连锁市场数据显示,按食品服务零售总额计算,汉堡王2023年以1.2%的份额位列第五,而排名前二的肯德基、麦当劳份额分别为12.0%、6.7%。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百胜中国已开出8168家肯德基餐厅,其2023年整体计划净新增约1000至1200家新店。去年6月,麦当劳中国在内地餐厅数已超4000家,预计这一数量到2023年底将增加至4500家。

和部分谋求上市支持扩张的同行一样,TFI也曾尝试闯关资本市场。小食代介绍过,在2023年受美股暴跌影响推迟赴美上市计划后,彭博社2023年引述熟悉情况人士称,该公司正考虑将其中国市场业务在香港IPO。

随后到2023年3月,彭博援引消息人士指,TFI正探索包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IPO在内的各种选项。到去年9月,彭博引用消息人士称,TFI已选定花旗集团及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为其在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进行IPO,或筹资约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90亿)。

小食代还将为大家持续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