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的四格首位是哪个?
中国人评画有格的概念,共四格:棱格、妙格、神格、逸格。欣赏画时,也是根据这四格来的,并且按照这四格逐渐提升我们的欣赏能力。刚开始会比较喜欢棱格的作品,就是画得很仔细、很像,把一个东西画得惟妙惟肖。我们不会停留在这个阶段,还会追求比如神形皆备,表现性格特征、追求“神”似,这就是神格。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艺术大多到这就为止了。但我们不是,还要强调妙格,即强调画家的主体性,强调简约,不仅要把对象画得像,还要画得神形皆备,并且用最简约的方法来表现。
与所谓的相似和栩栩如生背道而驰,中国画还要讲究逸格,要画得“丑”和“怪”,然后笔墨要有很多画家性格的表现,体现作者的主观性,自由自在,才能达到绘画的最高水平
能够真正接受逸格作品的人很少。我们很多逸格作品之所以被人珍视,是由于有很多高级修养的文人对它赞美,比如宋代梁凯的泼墨仙人图,总共也就10来笔完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秃顶仙人在行走的形象。这种作品如果跟张大千比起来,大家可能还是会喜欢张大千的作品,因为好看。但是,张大千只到棱格和神格,而梁凯到了逸格。
为什么逸格是书画的最高标准?因为它达到了高度操控的自由自在境界,是人品的最高修养,是用笔和材料的最协调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