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与加盟的区别
加盟店与连锁店的主要区别:
1、产权关系不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是独立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各个特许加盟店的资本是相互独立的,与总部之间没有资产纽带;而直营连锁店都属于同一资本所有,各个连锁店由总部所有并直接运营、集中管理。这是加盟连锁与直营连锁最本质的区别。特许经营总部由于利用他人的资金迅速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所需资金较少。相比之下,直营连锁的发展更易受到资金和人员的限制。
2、法律关系不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中特许人(总部)和被特许人(加盟店)之间的关系是合同关系,双方通过订立特许经营合同建立起关系,并通过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直营连锁中总部与分店之间的关系则由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
3、管理模式不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的核心是特许经营权的转让,特许人(总部)是转让方,被特许人(加盟店)是接受方,特许经营体系是通过特许者与被特许者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形成的。各个加盟店的人事和财务关系相互独立,特许人无权进行干涉。而在直营连锁经营中,总部对各分店拥有所有权,对分店经营中的各项具体事务均有决定权,分店经理作为总部的一名雇员,完全按总部意志行事。
4、涉及的经营领域不完全相同。直营连锁的范围一般限于商业和服务业,而加盟连锁(特许连锁)的范围则宽广得多,除商业、零售业、服务业、餐饮业、制造业、高科技信息产业等领域。
通俗一点可以这样理解:
连锁分为两种:
一种为自营连锁:唯一法人,所有分店都为自己投资建设,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价格、统一核算。
另一种为加盟连锁:唯一的商标持有人,加盟者向持有人缴纳一部分品牌使用费,并按照持有人规范使用店的标志、色彩、形象等规范来建设新店。每店为独立法人。
连锁店包括加盟店,加盟店又称连锁加盟店,是连锁的一种形式
连锁店,即是与总部的经营思路一致象肯德基那样的分店。
加盟店是店主做老板从总部进货自主盈亏的那种店。
连锁店是一个店发达了,又开了一堆店,加盟店是一个店发达了,想开连锁但又怕麻烦,就请别人来加盟,合作共赢。
6大快餐连锁店!赛百味第1,星巴克第3,汉堡王第5,被美国霸屏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周边都是你不熟悉的餐馆,你极有可能会因为吃不惯当地的食物让肚子受饿。但值得庆幸的是,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快餐连锁店,看见这熟悉的,相信一定会让你热泪盈眶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全球6大快餐连锁店,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连锁餐饮是餐饮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一个必然的产物,是特色餐饮的一种发展模式。
NO.1赛百味
全球店铺:41600家
提到快餐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其实,要论全球的门店数量,赛百味的扩张其实更厉害。赛百味成立于60年代,它家的三明治菜单以“营养快餐”为特色,与其它主要依赖汉堡、薯条、炸鸡和披萨的美式快餐连锁店大不同。赛百味鼎盛时期在全球拥有近44000家门店,比任何竞争对手都多,麦当劳只有39000家。
1995年17岁的佛雷德·迪鲁卡借了1000美元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开了一家三明治店,这就是SUBWAY的第一家店。1974年,SUBWAY开始采用加盟模式进行扩张,店铺数量开始疯狂增长;1978年,第100家门店开张;1987年,第1000家门店开张,此后每年新开的门店平均数达到1500家。2011年其全球总店数达34218家,正式超越百胜和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多分店的快餐店。2015年全球总店数达到44000家(中国有500家)。在2015年,赛百味在美国出现了关店877家,但是,因为开店达到911家,所以,开店总数仍是增长的。不过,在2016年,赛百味首次出现门店数量负增长情况。随后,不断出现赛百味在美国大量关店的消息。目前,赛百味虽然仍是全球门店数最多的连锁快餐品牌,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出赛百味面临的巨大危机。
首先是,产品的热量受质疑,赛百味的健康理念和品牌形象在2015年因代言人JF的丑闻受到重大挫伤。
赛百味的竞争对手也开始复苏。许多新的三明治公司进入市场,提供同样新鲜的食物。
还有就是,赛百味的供应链问题也比较严重。全球只有5家供应商,却要负责1100个国家及地区的4万多家门店的供应。如此一来,物流链过长,导致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让很多加盟商抱怨连连。
最后是,不同地区没有及时“本土化”。赛百味在全球扩张的时候没有根据不同国情及时调整产品线和经营模式,试图统一全世界的菜单,“这样顾客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吃到同样的美味三明治。”在其官网上这样写到。只有针对如印度一样饮食非常特殊的地区才会调整,用用鸡肉、羊肉或火鸡来代替牛肉和猪肉。这种创新力不足的产品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都有限。
但是,赛百味有着庞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流水线系统的三明治工艺,很难彻底被打败。为了自救,赛百味重新装修了大量餐厅,用霓虹灯打造了一个更现代、更干净的外观和更明亮、更开放的氛围,以及提供免费WiFi和USB接口。它还尝试推出新产品,投资了8000多万美元开发新菜单。2023年,连锁店推出了新的奶酪大蒜面包,成为了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NO.2麦当劳
全球店铺:39198家
麦当劳公司总部坐落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麦当劳公司是全球大型零售食品服务业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售卖汉堡包、薯条、炸鸡、汽水、冰品、沙拉、水果等快餐食品。通过开设连锁餐厅的模式,向客户提供便捷用餐体验。客户群体主要为终端个体消费者群体,以青年人群体为主。
麦当劳,从1955年创始人麦当劳兄弟和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设第一家餐厅至今,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三万多家餐厅,全球营业额约104.9亿美元。现在仍以快速的趋势迅猛发展,在很多国家麦当劳代表着一种美国式的生活方式。
据财报显示,麦当劳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6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预期值60.3亿美元,净利润为1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美国本土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7.5%,超过市场预期的6.9%。但是,由于在上季需要面对疫情的反复,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出现下降。
麦当劳公司主要运营模式为餐厅自营门店与特许经营两种主要模式,在特许经营模式下,主要包含三部分收入,分别为一次性加盟费收入、基于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及给加盟商提供长期地产租赁收入,而其中房产租金收入占到整个特许经营模式收入中的80-90%。从收入结构而言,周期性的租金收入和店铺收入为其带来稳健的现金流入。
除了特许经营餐厅,麦当劳公司还有自己经营的餐厅,称为“公司经营餐厅”,可以理解为自营模式,自营模式需要自行承担单体门店的所有盈亏,相较于特许经营模式经营风险较大,基于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格局以及成本控制压力,此类模式难以进一步发挥门店扩张带来的规模经济性。
整体来看,近五年营业收入呈现下行趋势,但从收入来源而言,麦当劳公司已经逐步降低自营门店比例,实现自营门店收入贡献小于特许经营门店来源的转变,这正印证了麦当劳公司将继续推进“特许经营门店收入规模占到整体收入至90%以上”战略目标的实现。
NO.3星巴克
全球店铺:32000家
星巴克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致力于商业道德采购并烘焙世界上高品质的阿拉比卡咖啡,在全球82个市场,拥有超过32000家门店的星巴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专业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商。
自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在传承经典咖啡文化的同时,关爱伙伴,为顾客提供不同的星巴克体验。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内地20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5000家门店,拥有58,000多名星巴克伙伴。
虽然星巴克在中国门店众多,但是近几年也陷入了舆论危机。
比如之前因为“驱赶民警”,星巴克引发众怒,并冲上了热搜。
在2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星巴克重庆磁器口后街店赶走了在门口吃盒饭的民警并还恶意投诉。星巴克员工称门口吃饭的民警会影响其“品牌形象”。
其实,驱赶警察这事,星巴克老惯犯了。
2023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的一家星巴克也将店内几名吃饭的执勤民警驱赶,事后也未有任何说明或道歉。2023年7月,6名警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分店喝咖啡时,因1名顾客称警察的出现让他感到不安全,店员便要求警察离开。2023年11月俄克拉荷马州一家星巴克在警察点单的热巧克力上印上“猪”的字眼。2023年12月14日,2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河滨郡警官前往当地的一家星巴克买咖啡被拒绝服务。2023年7月,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星巴克,1名男性雇员因为在多名警察的咖啡里吐口水,遭到拘捕。其实,抛开警察这一身份,就算普通消费者,星巴克员工也无权驱赶,而且这违背了星巴克的经营理念。
除了驱赶警察之外,星巴克还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2023年12月13日,在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发现:咖啡食材过期继续卖,保质期随意改,报废糕点再上架。2023年2月9日,星巴克门店使用过期食材被罚百万。3月8日,星巴克官网发布CEO凯文·约翰逊的公开信,宣布公司将暂停在俄罗斯业务。入华23年的星巴克,接连发生各类负面新闻,让消费者对星巴克的信任值降低,着实在挑战中国消费者的容忍底线。
好在星巴克的傲慢,已经表现在营业数据中,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上,中国市场的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平均客单价下降5%,交易量下降2%。
NO.4肯德基
全球店铺:24104家
肯德基总部位于肯德基州路易斯维尔市,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炸鸡连锁餐厅,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开设有24104家肯德基餐厅,每天接待1200多万名顾客。肯德基由哈兰·山德士上校于1952年创建,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汽水等西式快餐食品。肯德基经久不衰的成功与畅销,归功于对美味和高品质的专注,以及近500,000名餐厅员工孜孜不倦地为全球每年45亿光临餐厅的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相比其他“洋快餐”品牌,肯德基较早就推出自有APP(2015年左右),并与美团、饿了么和支付宝合作。用户可以自助下单,预约和支付,对于低客单高频次消费的快餐品类来说,店内店外用户的数字化体验,是否方便快捷省时,是影响消费决策以及复购率的重要因素。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数字订单(包括外卖订单、手机下单及自助点餐机订单)约占肯德基收入的85%。
再加上肯德基还有自己的“宅急送”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公司整体服务范围。2023年以来,百胜中国外卖及外带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官方口径下(含宅急送、美团、饿了么及小程序等),肯德基外卖业务占比已从2023年底的19%提升至2023年Q2的30%。
除了更便捷的体验外,截至2023年前半年,肯德基有97%的支付通过数字化形式完成。同期,百胜中国已在中国拥有25个物流中心及6个集散中心组成的物流网络。
NO.5汉堡王
全球店铺:18838家
汉堡王创始于1954年美国迈阿密,由JW.ML和DviE两位共同创立。从此,火烤牛肉开始了它的传奇之旅,汉堡王的特色“火烤”秘技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原汁原味的美式火烤牛肉风味。汉堡王主张“真正火烤”的美味享受,选用100%纯牛肉饼在超过摄氏300度高温火烤设备上自动翻烤,使得每片肉片都留下一条条的深色纹路,成为“真正火烤”的标志烙痕。
汉堡王是全球大型连锁快餐企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经营着超过18838家门店。
不过,近两年接二连三的食安问题让汉堡王焦头烂额,疫情的影响也让其门店增长陷入停滞......重重难题下,汉堡王寄予厚望的“千店计划”,恐怕要再次泡汤了。
2023年4月,因欠款2.78亿元,新西兰汉堡王母公司宣布破产。2023年7月,3.15晚会重磅曝光了汉堡王南昌多家门店使用过期面包做汉堡、随意篡改食品保质期,该事件迅速冲上热搜,舆论一片哗然。随后,各地有关部门立即连夜行动,突击检查当地汉堡王门店。2023年7月18日,《证券日报》揭出汉堡王中国存在拖欠员工2023年50%年终奖的行为,涉及总金额或高达千万元,致使部分员工通过诉讼手段维护权益。2023年8月,此前遭3.15晚会曝光的南昌六家汉堡王门店均遭市场监管部门重罚合计91.65万元,负责人罚281万。2023年9月,据彭博社报道,汉堡王在全球的最大特许经营商TABFIv考虑出售其所持汉堡王中国业务50%股权,接盘价码预计超过12亿美元。2023年11月,汉堡王子公司汉堡王(上海)餐饮有限公司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6771万。2023年1月,有消费者在汉堡王吃出“烤焦了的虫子”和“30厘米长的塑料丝”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汉堡王蹭此前苏伊士运河被搁浅货轮堵塞的热度被网友骂,还有去年国际妇女节期间,汉堡王英国公司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则“女人属于厨房”的广告语,其宣称本意为帮助女性提高厨艺,但如此表述却被解读为歧视女性,随后公司只好道歉了事。
其实,近两年汉堡王或许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尝试做出了一系列改变。
2023年4月,汉堡王中国官宣换帅,起用了本土餐饮“老将”担任公司CEO。2023年1月,汉堡王更是改头换面,启用了全新品牌,并更新餐厅设计、员工服装等整套视觉系统,中国门店也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逐步跟进。汉堡王换帅,以及花费极大代价更新全套视觉系统,是为了与过去刻意区别,向市场展现变革的决心。
NO.6必胜客
全球店铺:18703家
以34作为餐厅外观显著标志的必胜客,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披萨专卖连锁企业之一,在遍布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每天接待超过400万位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比萨饼。必胜客已在营业额和餐厅数量上,迅速成为全球领先的比萨连锁餐厅企业。不过,近两年,必胜客频频曝出必胜客无力生存,即将倒闭的消息。
在2012-2014年必胜客开始业绩下滑,而此时,整个披萨市场规模已经不敌汉堡市场。
而披萨市场的确面临着很多竞争对手,虽然刚开始给了消费者新鲜感,促进了消费。但随着越多细分品牌的冒出,可以说必胜客也没有多少新意,未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惊喜。
早年的必胜客进入中国市场后,是国内消费者向往的品牌,是西餐和高端的代名词。而慢慢的发展为和肯德基比较靠拢的形象品牌。
现在的必胜客存活下去都是问题,必胜客如今也在肯德基“搬救兵”,增强营销实力。后续的发展还是谜题。
从“老张的店”到“义顺酒便利”,300家连锁店到底怎么开?
“未来3年,我们将在甘肃全省范围内打造义顺酒便利门店300家。”甘肃义顺老张的店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甘肃义顺酒便利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世旺这样说道。
5月19日,义顺酒便利兰州001号店举行开业庆典。作为甘肃省首家拥抱新零售的酒类流通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义顺酒便利项目已经在浙江省宁波市和甘肃省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武山县)、兰州市(皋兰县)、定西市(岷县)、庆阳市(环县)、张掖市、平凉市等10个地区成功签约。
兰州001号店的建立,标志着义顺酒便利项目已完成磨合优化,正式开始向省内外推广布局。以此为起点回看其近年来的扩张布局,义顺的转型与求变,或许又可带来更多思考。
传送门:甘肃义顺集团董事长张秉庆做客云酒直播·公益直播月,畅谈《疫情之下,经销商的应对策略与重生之道》
➊
“不赚钱”的合伙人计划
如果说2015年开设的终端老张的店是以百货为主的便利式门店,那么义顺酒便利则是专注酒水销售的专卖店。前者以提供百货为主,酒水销售是其中一部分,同时提供会员制与增值服务等内容;后者则是专注名酒销售,在酒上下足功夫。
与传统酒类连锁不同,义顺酒便利通过招募合伙人担任店长,除却缴纳一定量的履约保证金以外,合伙人优先享受薪酬待遇、门店资金、装修、货源供给等皆由总部投资,门店年度利润的60%也将由合伙人获得。
从形式上来看,义顺酒便利的项目模式就是两个词:低风险、内循环。
通过严格的合伙人审定来确认人选,降低用人风险,并且优先员工,鼓励员工创业,“让员工成为老板”。公司通过推出“相约2025”员工内购股票集权股,使得“商者有其股”;合伙人计划则优先向满足合伙人条件的本集团员工开放,鼓励“自家人干自家事”,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运转。
和合伙人并驾齐驱的,还有终端建设的另外两大板块:名品和团队。
义顺集团通过长达30年的酒行业深耕的基础和企业背景,积累了很大一批国内名酒的优秀资源,是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汾酒、剑南春、国台酒、滨河九粮液、威龙葡萄酒等名酒的一级经销商,丰富的业内资源为终端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酒水资源,从品质、产地、口碑上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
五粮液集团五粮浓香系列酒甘肃办事处总经理谭兆军表示,义顺酒便利作为义顺集团旗下重要的支撑部分,也一直为五粮浓香公司所看重。这是满足消费者进店消费、线上下单、门店配送等多场景消费需求的一个新型零售平台,是五粮浓香公司品牌重要的展示平台。
与以往酒类销售团队建设不同,义顺走的是两步战略:
第一步是“本部管货”,所开设门店的资源、团队建设、货源供给、文化培养皆由义顺集团本部负责;
第二步是“分部管销”,每一个门店分部都由专门的运营、销售团队负责设计,在为终端建设去短板的同时,亦可应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并形成共建共享的“众创”门店运营体系,经过磨合优化后广泛投入市场普及。
同时,义顺酒便利终端同样十分注重消费者培养。
老张的店采取会员制,帮助义顺酒便利终端的建设获得了第一手客户资源。一个从“零”开始的新终端不仅要能“能买酒,有酒卖”,更要“走进来,推出去”。
为此,义顺酒便利的终端建设以“通道直达”的形式开展,通过减少商品中间流通环节,打造“互联网平台+呼叫中心+实体门店+30分钟配送”线上线下一体的经营模式,实现互联网订酒平台全覆盖,为消费者提供全新购物体验。长时间的消费培养可以帮助消费者养成“门店尝新”的基本意识,渐渐养成“到店买自饮酒”的习惯,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互相引流。
➋
义顺为何看好酒类连锁?
在酒类流通转型升级过程中,作为酒类超商的义顺集团为何偏偏看重酒类连锁?
在义顺集团董事长张秉庆看来,“酒类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酒类连锁是大势所趋。未来所有的消费和服务类门店,发展趋势就是连锁。预计未来五年内,必然出现酒类连锁领军品牌,引领行业发展。”
回顾义顺集团的发展路程,其走过了四个阶段。
从小卖部到商号
始建于1925年的“义顺张”老商号,最早只是康乐县的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卖部。
在1998年确立卖名酒的思路后,义顺便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名酒经销之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老字号招牌的义顺,秉承了老商号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的经商中庸之道,同时也敏锐捕捉着酒行业的市场信号。
发展至今,义顺已经成为西北乃至全国地区知名的酒业流通和销售集团,近百年的历史传承造就了义顺商号的传奇故事。
名酒赋能
在合理利用前期杂货售卖、零散区域小酒代理所积累下来的资源的同时,义顺中式的“君子经商”为其带来了稳定的客户群体。1998年成为五粮液经销商,2002年成为剑南春经销商,义顺在企业快速奔跑期实现了市场布局、销售规模全省领先的目标。
联销下沉
2008年后的数年间,白酒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义顺凭借“联销体系”顺利应对行业挑战,通过渠道下沉战略和多元产品,成功穿越行业波动,实现跨越式增长。
义顺所采取的联销体系,即现在流行的“扁平化终端”,这一概念在当年很罕见,很多酒企也无法轻易尝试。终端体系的建立意味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来进行渠道下沉,而义顺布局“先人一步”,提前洞察到了白酒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历史证明,义顺提前布局下的“联销体系”成为了其日后规避冲击,获取市场先机的有力武器。
面对2012年的白酒寒冬,高端白酒品牌普遍成为重灾区。传统团购渠道成为双刃剑,针对公务消费建立起来的团购渠道纷纷“失效”。而义顺在此前布局中注重民间消费,地县下沉和企业渠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缓冲作用。加之2014年合作茅台,义顺实现了从上游供应链到下端运营能力的全面升级。
省际连锁
面对C端市场逐渐显现出的新趋势,2023年义顺提出“3年300家”目标。
相关数据显示,酒类连锁店三个梯队分别为:全国性大型酒水连锁品牌、重大区域性连锁品牌和省内中小企业连锁品牌。
作为目前暂时属于第三梯队的省内连锁品牌,义顺终端数量已达到300多家。其所制定的300家目标,将门店开设围绕兰州、临夏、合作三个基础地级市,进行地市、地县的全网格覆盖,若目标达成即可实现甘肃市场的高占有率。
张秉庆预测,“未来,酒类连锁店将会像医药连锁店一样,遍布大街小巷,服务我们的酒类消费。”在新时代背景下,义顺又提出了“完成全国营销网络布局,成为酒类营销第一团队,谋求企业股票上市”的中期目标,对于这家“年轻”的百年企业来说,意味着全新的机会与挑战。
➌
转型发力要“有的放矢”
在2023全国酒类零售连锁业(春季)峰会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零售连锁专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禹表示,与全国医药行业、酒店行业和餐饮行业的较高的连锁化率相比,我国酒类行业连锁化率不足5%,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对于进军连锁赛道的义顺而言,面对疫情带来的市场冲击,公司在2023年仍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对此张秉庆表示:“‘反脆弱’是内外结合,对外业务拓展、对内组织管理升级,是一套完整的组合拳。”
弘章资本创始合伙人翁怡诺在第12届中国高成长连锁行业峰会上表示,零售连锁业态的发展表现出“由大到小”,“由慢变快”迭代趋势。大商“连锁”未必不可实现,但其中的机遇和不确定性同样巨大。
连锁模式作为新零售发展模式的分支,进入新时代后,“MINI”(小门店)模式正在逐渐替代大型连锁门店,从“大而全”进入到“小而精”的发展新阶段,如盒马鲜生、良品铺子等,均已广泛开启了小连锁门店模式。
相较于大型连锁店,小连锁店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可选店址丰富,但门店承载量小、难以引流成为了硬伤。传统酒商转型连锁可以实现资源的统一调配,避免了多级经销带来的资金重复投入和折损问题,而其中最大的红利就是减少流通环节,能够和用户建立面对面的沟通和连接,让生意实现可持续发展。
即便是大商自建连锁终端,也并非挂个连锁招牌就可以高枕无忧。
连锁专家文志宏认为,自建连锁终端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找准连锁经营的三个核心:盈利、复制和赋能。其中盈利既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困难的,只有找到最合适自身的单店盈利模式,才能避免“跑得越快死得越快,做得越大倒起来也越快”;复制方面,品牌除了连锁以外,亦要有其他可拓展的复制模式,如会员制、加盟制等;赋能则要有足够的产品资源和文化作为支撑。
义顺酒便利作为起源于甘肃的老牌酒业流通销售公司,在西北地区有着不小的知名度。因此在进行西北区域的终端自建的时候就要立足于“老商号”的口碑,以消费者和经销商加盟者的信任为基石进行终端自建。而在开拓全国终端市场的时候,就要立足于“品牌+口碑”的双重建设。张秉庆表示,义顺在业务上的扩张是为了活下去,实现更精准地发力,做“一米宽、一千米深的概念系统”。
站在酒类行业大背景下,以连锁品牌专营店为模板的加盟模式并不罕见,而针对大商自建终端这一现象,这意味着抢占C端是新零售获得酒类市场竞争优势的大趋势,随着未来该模式的不断扩张,各大经销商对其的认知和行动会更加趋近白热化。
要想实现渠道扁平化,实现终端自建,一方面,企业要有很强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既包括企业对于深度分销、分销协作能力的高把控,也需要企业有着垂直的架构运作能力。企业从上游的渠道供应链一直到下游直面C端客户的终端端口,一条龙服务需要由企业实现“方向总引,个性突出”,做到渠道、级别和服务的统一把控。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有较强的品牌塑造力。对于中小型酒企而言,需要在进行品牌力塑造的时候有所侧重。
义顺酒便利连锁模式的成功是基于其多年的行业积累而成的,酒便利的连锁模式并不是万能神丹,不能解决所有酒企面临的市场挤压的问题。如果只是模式的复制粘贴,只能是“一拳打在棉花上”。要想在C端终端扩张战中获取一席之地,仍需对企业进行更深层级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