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问答

分离现象

分离现象 生物的分离现象是由孟德尔发现并提出的,这一现象后被总结为分离定律。孟德尔简介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德语:Gregor Johann Mend…

分离现象

生物的分离现象是由孟德尔发现并提出的,这一现象后被总结为分离定律。

孟德尔简介

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德语: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被认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分离现象

杂种生物在形成性细胞时,等位基因会相互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以豌豆为例,纯种开红花的植株(CC)与开白花的植株(cc)杂交产生的F1代为杂合体(C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等位基因(C和c)会发生分离,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这些配子随后随机结合,产生F2代,其中包含CC、Cc、cc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1:2:1。如果C对c表现为显性,则F2代中开红花的植株与开白花的植株的比例为3:1。这种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且杂种一代(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之所以无法稳定遗传,正是因为后代出现了分离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了四个假设来解释分离现象:

1. 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2. 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 受精卵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他的理论,孟德尔进行了测交实验,即让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通过这样的实验,他得到了预期的结果,从而支持了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分离定律

基于分离现象的研究,格雷戈尔·孟德尔得出了分离定律,即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然后随着配子传递给后代。

参考资料 >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