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经营运营一体化,餐饮连锁运营SaaS平台「睿博数据」切入小吃快餐领域 | 新科技创业2023
新科技创业
受访公司:江苏睿博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受访人及Ti:陶承睿,睿博数据创始人
公司所处大赛道:SS平台
公司所在细分赛道标签:连锁餐饮门店标准化运营管理系统
**
Q1、目前公司的主要定位、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有哪些?用户/客户量级及重要客户有哪些?2023年年营收、利润率水平如何?融资情况如何?主要定位:江苏睿博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博数据),餐饮连锁运营SS平台;通过云、大数据等技术与连锁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度融合,研发出甩手掌柜、慧运营、睿博云等连锁餐饮门店管理系统及运维服务,构成覆盖连锁加盟品牌全生命周期的门店管理解决方案。
主要业务产品:
慧运营--连锁门店标准化运营系统,致力打造“制定科学的SOP—训练与考核—巡检与辅导—分析与改善—优化SOP”运营管理的闭环路径;集智慧巡店、SOP电子化、开店筹建管理、高效培训、加盟协同管理、运营风险管控、连锁运营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是品牌总部、督导、加盟商、店长、店员运营协同平台,通过运营数字化,提升连锁品牌门店持续盈利能力,加速门店的成功复制。
甩手掌柜-连锁门店全链路数据归集开放平台,基于连锁门店收银订货一体,建立连锁加盟资金管理体系,线上线下全链路数据归集,交易数据准确高效。支持多系统融合,帮助连锁餐饮企业管好门店的钱和货,支撑连锁品牌从百店到万店的发展。
服务客户:中国餐饮连锁有四个过万家门店的品牌,睿博数据已服务其中两家;并且持续多年服务了细分行业的龙头品牌,如:绝味鸭脖、蜜雪冰城、张亮麻辣烫、书亦烧仙草、茶百道、吉祥馄饨、喜姐炸串等连锁餐饮品牌,目前服务国内超千店品牌中40%的连锁品牌,服务门店数超过15万家。
2023年年营收、利润率水平:2023年营业额比2023年提升30%,利润比2023年提升10%。
融资情况:先后获得纪升资本、证通电子、威富通科技、睿朋资本投资机构投资。已累计融资超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预计在2023年开展新一轮战略融资。
Q2、2023年,公司在技术、产品、市场、商业化、融资、团队等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新进展?技术及产品:2023年开启了数据驱动业务的落地阶段,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经营运营一体化”,睿博数据经过数年时间,将连锁餐饮企业门店不同业务条线的管理系统线进行整合与重构,完成了全面服务化、中台化的战略。在此基础上,将原本离散的业务数据通过ETL、ODS汇聚到主题化的数仓中,通过构建数据服务化,可视化的能力,完成了以“面向价值”为指导思想的数据中台。至此,实现了从“数据业务”到“数据运营”的能力转变,为赋能前端应用、数据价值变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IT建设过程中,借助k这样的容器化技术,构建了自动化运维PS平台,全程实现了自动化运维,从日常的备份、配置、资源调度到应用发布、部署、变更告警、恢复,全面提高了运维效率和风险应对能力。
产品方面加入经营运营一体化,筹建管理、学习地图等环节,将门店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管理覆盖更加全面。
市场:睿博数据一直聚焦餐饮行业,深耕规模以上品牌。通过聚焦连锁茶饮领域战略,成为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茶百道、悸动烧仙草、柠季、霸王茶姬等连锁茶饮品牌服务商,因聚焦而专业,也形成行业口碑。
2023-2023年相继成为吉祥馄饨、享多味、喜姐炸串、熊家无二、夸父炸串等领先品牌服务商,正式进入小吃快餐行业市场,聚焦餐饮大类中的一个个垂直领域,为连锁品牌企业提供更匹配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赋能。
除了行业上的拓宽,在产品的深度上,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层面,将构建更丰富的结构,匹配连锁餐饮的门店整体生命周期,“慧招商”系统成为特许品牌数字化入口,再通过“慧筹建”完成开店筹建过程协同提效,“慧运营”成为门店经营过程中总部与加盟商的协同平台,将标准落地的同时保持顾客良好的体验,从而保障门店和总部的持续盈利,以上,结合“慧分析”实现经营运营一体化,形成完整链路的数字化布局,连锁餐饮企业实现用数据制定目标,用数据优化过程,用数据评判结果。
融资:目前睿博数据正在融资中,由非凡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获得三家产业资本和一家投资机构的看好,正在对接中。
团队:创始人、团队核心成员、产品、实施运营顾问等均来自肯德基、麦当劳、绝味等连锁餐饮企业,具备连锁餐饮运营管理实战经验,既懂运营管理,又懂数字化系统,将先进运营管理理念与技术结合,确保项目快速有效落地。并结合万店、千店连锁餐饮企业运用实践不断复盘,前置准备,帮助企业避坑。沉淀管理方法,为更多连锁餐饮企业赋能。
2023年,公司主要做了哪些创新且有代表性的案例?
(1)产品方面:运营闭环不断加强,“云巡检”板块立足于连锁餐饮门店场景深化工作提效。4月上线门店自检报告批量点评,每天督导点评报告用时从2小时降低至30分钟,每月为品牌(200家店规模)节约60人/天。
“云培训平台”直面连锁品牌规模化扩张中门店人员复制低效的现状,解决了餐饮连锁行业高流动性带来的店长难提升、带训效率慢、加盟商管理水平不足的问题,将品牌成熟的培训体系由总部端下沉到门店端,通过培训资源全面线上化、培训场景个性多元化,结合门店经营目标为门店直接提供自主自动、路径清晰、智能引导、快速提升人员素质的能力。
(2)行业服务方面:
苏阁鲜果茶专注于“平价高品质天然水果茶”的苏阁鲜果茶,全国门店近200家,并在珠三角、湖南、湖北、北京等市场累积起良好的用户口碑。2023年,获得喜茶的关注与投资,苏阁鲜果茶今年将重点布局广州、湖南、湖北、北京这4个区域,包括省内三四线城市也是重要增长点。打开市场的基础,是其产品——“平价高质量鲜果茶”,当天现切的水果,新鲜且量足。以加盟联营为主要形式的茶饮品牌,要实现规模化的前提,则是落地实现标准化,来保持苏阁产品的“高质量”。
苏阁自今年5月起,全部门店启用慧运营门店运营管理系统,之所以重视数字化赋能,也是因为品牌升级要加速发展。
巡检,作为慧运营中主要版块之一,通过搭建门店自检+督导巡检+总部稽核的层级检核体系,满足品牌对巡店的刚需要求。而远程巡查,也是督导到店巡检之外的重要补充。“视频巡检”是慧运营巡检体系中新增模块,打通了与门店摄像头的连接,可以直接实现在慧运营APP里检查门店实况。
当督导远程检查时,针对需要检查打分的项目,可以选择后台的图片并上传。做到了将抓拍与项目检查的结合,将线下巡检完全在线上实现。督导巡店的任务主要在门店实现,但通过“视频巡检”的功能,能够事先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到终端门店,以便提醒加盟商和管理团队整改与带教。
在线下,苏阁已经成立了湖南、湖北、北京地区分公司,对门店的同步管理也与打入区域市场同期谋划。除了线上检查外,门店自检、督导到店检查、总部抽查,这些看似冗杂的步骤,都是保证门店标准化的重要一步。
重视对人员的管培,也是推进标准化的分支之一。苏阁在人员培训上有全面的安排,每日考核、周月考核以及分阶段培训等,都是通过慧运营的培训模块来实现。培训的内容范围也很广,基础岗位操作、门店日常营运、订货盘存值班管理技巧、零售课件等都涵盖。
总部在系统中制定培训计划,下发指导内容,一线员工直接通过慧运营APP来完成学习与考试。在整个慧运营系统中,苏阁月均发起40+次培训考核,完成率可以达到100%,全国各门店员工无一缺席。但考核不是目的,让终端一线直接从总部学到东西,是为了剔除转训环节,从而降低边际递减效果。加强培训的目的,旨在统一标准、提高效率。当下茶饮品牌之间的竞争,核心是效率的竞争,在产品的微创新之后,还要看是否跑得快、跑得稳。
在互联网时代,要活用工具。在线下运营团队没有到达终端门店时,线上进行任务梳理与提示,能够帮助加盟商解决问题,或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另一方面,工具也是沟通总部与加盟商的重要载体。
以慧运营的通知公告模块为例,门店上新、SOP、话术指导、主题活动等任务,都可以通过慧运营APP一键下发至全国门店,或选择不同区域的门店,指定推送。同时,总部也可以及时、清晰地看到每个门店是否查看通知,也可以针对不同门店发布任务,并等待门店反馈。
工具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及时沟通总部与各门店,快速得到双方互相的反馈,完成“发起报告——整改内容——再回传”的闭环。苏阁表示,他们在使用这些功能的时候,也是在与加盟商沟通,慧运营不是说一个“我拿来管你”的工具,而是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加盟商也可以及时、快速地与总部信息同频,给加盟商切实地带来便利以及提升门店收益。
麻爪爪定位“重庆卤味引领者”的麻爪爪,每年能卖出超4000万只凤爪,自疫情以来逆势增长,其重庆市区的门店总数从18家突破至300家,成为卤味赛道当之无愧的黑马。麻爪爪是在足够长时间的产品及门店模型磨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在过去,麻爪爪仅十余个门店,依靠“人”的能力完全能够管理得明明白白,但随着门店的扩张,单纯依靠“人”已经不能实现门店问题的及时发现和统筹反馈。
麻爪爪已经通过慧运营管理其门店有2年多了,人才机制方面,麻爪爪秉承着彼得·德鲁克的理念,对店长的重视贯穿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执行。通过慧运营赋能,麻爪爪建立了一套培训闭环,将组织管理能力补齐,通过标准化的学习和培训,使其成为麻爪爪需要的人才。
具体来看,新人通过慧运营,在培训阶段在线学习、在线考评,并由统一的师傅负责标准化培训、考核。新店长在通过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后,方可上岗。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无证上岗的新店长,会给予店长甚至加盟商一定的处罚。同时,针对店长每天在学习和门店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设置相应的SOP进行答疑。
麻爪爪在新店长上岗时还设置了一道验收程序,有专门的同事在新店长到任首周陪跑、设定问题,考察新店长的问题解决能力,并通过慧运营工具,收集和分析门店表现、数据报表,检验培训导师的质量。总的来说,最核心的就是通过数字化打造培训闭环,让培训业务真正赋能业务运营,而不是“走流程”。
另外,在管理管理人员评定方面,为避免陷入“走流程”、主观化、片面化。麻爪爪也通过慧运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门店人员信息管理体系,并为店长建立了独立账号,记录其在门店发生的业务行为,而会员率、实际自检率、学习完成评分等业务行为的数据会成为人才发展过程中可查询的数据。
在筛选评价端,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数据进行更客观的点评,而非主观评价,通过聚焦核心指标,筛选出好店长。连锁品牌的扩张,店长人才是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人才的管理的成功,是麻爪爪实现快速扩张的基石之一。而为麻爪爪人才管理提供动力的引擎,则是来自慧运营的信息化工具的赋能。有了标准化、信息化的数据报表后,更客观地评定店长能力,发掘出更多好店长,也为企业发展孕育出更多能量。
除了茶饮连锁品牌的持续增加,2023年,睿博数据在小吃快餐领域也开始了喜姐炸串、和善园、槐店王婆大虾的深度合作。
Q3、2023年,公司在技术、产品、市场、商业化、融资、团队等方面,可能还会有哪些新进展或者规划?产品端将继续在连锁行业的整个运营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进行深化,形成覆盖所有连锁行业的基础特许加盟应用平台。融资方面,已经开放新一轮数千万的产业资本融资事宜。团队方面,将在北京和深圳设立新的区域运营团队,以更好的为品牌进行贴身服务。
Q4、2023年,公司是否有一些里程碑节点,为什么会觉得这些重要,实现了会带给公司、行业哪些影响?做到这样的里程碑,大概会花费/或者已经花费了多少资金和资源,为什么这件事情会比较耗费资金和资源?今年,睿博数据将数据中台的能力赋予连锁行业的门店端,让门店端能够切实的通过数字化、数据化的赋能,提升自己的实际运营能力和经营成果。在传统的数据中台里,这种能力都是被赋予品牌总部,而没有直接体现到门店端。为了实现这样的结果,睿博数据花费了近千万的产研投入,因为门店实际上是千店千面的,需要根据每个门店的实际情况进行建模与回归测算。
Q5、2023年,公司所在的赛道上的公司,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情或者争夺的市场,如果错过了,可能就会落后或者出局?中国餐饮的发展中,餐饮SS和数字化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是一场持久战,但它终将成为餐饮企业的“基础设施”,餐饮SS整体行业价值会更加快速的发展。未来一定是先有数字化,再有百店、千店、万店连锁的可能。
现在来看,我们所在的赛道,需要更宽的产业资源合作,数据采集需要和行业中的各物联网厂商形成深度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快速把前端各种数据融入到单店模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为行业更加丰满的实体门店模型做好基础数据准备。未来,基于连锁行业特性的物联网平台也会是后续数据平台的一个基础设施。
Q6、2023年,公司所在的行业可能会呈现出来什么样的竞争格局?什么因素会改变行业竞争格局?下一步,餐饮SS领域最大的变化趋势将是整合及协同的能力差异。中国餐饮的发展趋势是连锁化,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能力的提升会成为连锁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协同能力则是连锁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基于企业内部目标统一下的组织协同的效率提升,已经开始显得极为重要。
另外,数字化能力的高速发展,让跨多区域的连锁企业协同能力得以快速提升,SS领域中大量的企业开始使用各种协同工具来帮助总部与分公司、分公司与门店之间的信息传递、任务下发、经营痛点和亮点的采集。
使用各种类型SS工具的认知已经成熟,餐饮企业方希望将不同维度的SS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协同,把经营结果和运营过程一体化,以快速形成企业决策数据依据的需求日趋明显。未来会有更多的协同平台进来为整个行业提供服务,基于连锁运营的底层逻辑就是一个总部各岗位协同门店发展的模型,协同是这个逻辑中的基础。
Q7、2023年,自己所在的行业、所在的细分方向大概率会出现的事情和趋势会有哪些?行业中两级分化会更加严重,头部的数据服务商生存能力将会加大,盈利能力也将加大。处于行业二名以后的服务商将会进入到更严重的价格竞争格局中。
Q8、2023年,行业内发生的对所在行业影响最大的几件事?这些事件如何影响了自己所在的行业?(1)紫燕食品上市和蜜雪冰城IPO,给行业带来振奋
紫燕食品在9月26日IPO上市,蜜雪又在22日预披露了招股书,接连两桩大事给艰难前行的餐饮业带来了久违的振奋。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紫燕百味鸡、蜜雪冰城都是餐饮加盟连锁的头部带头品牌。如果蜜雪冰城也顺利上市,那些在门店规模上紧随其后的餐饮企业也将很有机会上市,这确实给整个行业带来振奋。
(2)喜茶放开加盟
喜茶作为新茶饮的头部品牌,也是直营的典型代表,加盟和直营相比,没有孰是孰非,但显然,直营的路更难走。诚然,直营品牌对食品安全、门店体验、品牌形象的把控能力远远高于加盟品牌,但直营模式的成本结构、运营模块等,决定了它的规模化更难。
同时,周黑鸭、老乡鸡、喜茶等自营品牌相继开放加盟,无疑证明从长远盈利、从市场布局考虑,转加盟模式是连锁品牌发展的终点。直营模式只是管理店长,加盟模式则需要用更强的管理能力来管理加盟商,这是对总部管理和协同能力的挑战,这也正是数字化工具价值被放大的机会。
Q9、2023年,会重点关注的行业大件事有哪些?重点关注的行业大事件是基于数据和SS企业的上市进度,在当下经济环境下,显然能够进入到资本市场的数据及SS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会快速提升。
2年开2000家店,这匹黑马正在向餐饮巨头营地猛冲
记者卢奕贝
编辑牙韩翔
一批黑马正在冲向餐饮巨头的营地。
极海品牌监测平台(GH)显示,截至10月31日,本土西式连锁快餐品牌“塔斯汀中国汉堡”已在全国211个城市开出2890家门店。这个门店规模已经超越了必胜客,在全国同类餐饮里跻身前4,仅次于华莱士、肯德基、麦当劳。
而做到这一切,塔斯汀只用了2年。
塔斯汀创始于2012年,隶属于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个主营中国汉堡的餐饮连锁品牌。在2017年以前,塔斯汀一直以江西为大本营售卖披萨,但经营状况一直不温不火,作为区域性品牌,彼时其门店数量不到100家。这也是它尝试汉堡品类的开始。
2023年,塔斯汀推出了一种“现烤堡胚”,在门店明档操作间内展示手擀面团、现场烘烤的制作过程。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形容这种汉堡组合的口感“类似于手抓饼加炸鸡”。
此后,塔斯汀确立了“中国汉堡”的品牌路线,在现烤堡胚产品基础上迭代出如北京烤鸭堡、梅菜扣肉堡、麻婆豆腐堡等中式口味汉堡,在营销上也走起了“国潮”路线,并进一步完善了门店模型。
塔斯汀的转型开启了这个品牌的迅速扩张。
据官网资料,2023年塔斯汀门店突破100,2023年突破500,2023年超过1000家。根据塔斯汀微信公众号披露的新店信息,从今年初到9月,塔斯汀的新增门店数为917家。如果按照极海品牌监测平台2890家门店的数据推算,塔斯汀只用了2年便开出超2000家门店。
坐拥超2000家门店,但知名度却不高,原因是塔斯汀足够下沉。
根据品牌数据监测平台窄门餐眼的信息,塔斯汀有近80%的门店开在2、3、4、5线城市,一线及新一线门店占比仅不到20%。广东、福建、浙江为塔斯汀布局最多的省份,但这些门店通常出现在东莞、金华、温州等非一线城市。在选址上,塔斯汀有62%的门店开在住宅附近,此外以乡镇店以及商场1楼居多。
塔斯汀如同坐上火箭的扩张,背后也有资本的身影。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塔斯汀母公司在2023年11月完成了一轮股权融资,交易金额未披露,投资方为不惑创投、源码资本。资本看中的或许是塔斯汀在西式快餐赛道上具备差异化,并有望实现快速复制扩张的商业模型。
在产品上,塔斯汀目前的菜单体系除主打的中式口味汉堡外,也包含了西式快餐常见的炸鸡薯条等小吃,以及可乐、咖啡等饮品,客单价在23元左右。有博主了其产品特色的两个关键词:性价比、满满的科技与狠活。
门店方面,塔斯汀以红色、绿色为主要设计用色,配合原木色家具以及挂满店铺墙壁的中国风漫画、毛笔字,打造有别于肯德基、麦当劳等的品牌风格。
低价、频繁促销,是塔斯汀的营销法宝。
在抖音平台上搜索塔斯汀,你很容易刷到它几乎一个模板复制出来的推广视频。通常的套路是,一位自称店主或区域负责人的角色,对着手机带着点愤怒地喊话,“抖音我已经给足了诚意,6件套双人套餐原价55,现在34.9,这样你们还不满意吗”。而这类促销推广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还有很多,并会强调其现烤堡胚的特色。
在经营模式上,对照塔斯汀的官网信息,该品牌也开放了对外加盟。资料显示,塔斯汀只开放单店加盟合作方式,以一家60㎡的标准店计算,加盟费用合计需要369800元。
这样的经营思路事实上与华莱士有点类似,华莱士目前以16366的门店数量稳居国内西式快餐规模第一。而华莱士公开的秘密就是独有的加盟模式——以“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连锁模式,低客单价,以及频繁促销的营销手段。
这样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塔斯汀实现迅速扩张,但同时也有其隐忧。
虽然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塔斯汀基本好评如潮,但另一方面它却有着315稽查报道和459条黑猫投诉量。前车之鉴的华莱士正是因食品安全问题而被冠上了“喷射战士”的封号。
在招揽加盟方面的推广也令这个品牌看上颇具“割韭菜”的观感。在知乎上,不少自称是塔斯汀加盟商的网友,会写下如“不到半年就回本”“准备加盟三家店”“帮忙选址”“生意好到忙不过来”等评论。但也有自称是前塔斯汀运营人员的网友表示,大家在知乎、小红书上看到的好评,几乎都是品牌内部团队回答的,当然也有些是给那些网红的推广费。
塔斯汀官网介绍,品牌方有16个团队帮助加盟商科学选址、有10年经验资深运营团队指导加盟商经营、还有全媒体矩阵助力加盟商做线上外卖。
但无论如何,在品牌经营5年后及时转型,重塑品牌策略,并实现了2年2000家门店的迅速扩张,这些都是塔斯汀在一片红海的西式快餐赛道上确实完成的战果,而它能否成长为下一个华莱士,或力抗麦当劳、肯德基,还需要它经受多方考验。
餐饮连锁加盟的5种方式,总有一个适合你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口罩时期终会过去,很多投资人有打算投资餐饮领域,加盟连锁店也就成了大家的首选,品牌效应已经具备,做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那么加盟餐饮连锁店都有哪些方式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了5种常用的合作方式,希望能为你的餐饮连锁加盟之路保驾护航!
加盟合作
加入方进行相应的投资,连锁店总部或餐饮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为主的合作方式,出资后,连锁店总部负责提供品牌和技术支持,并对餐饮分店进行管理。具体是由加入方投资,根据总部的指导完成分店的选址、设计、装修、筹备、开业和促销活动等工作。开业后餐饮分店的管理方式为以总部为主共同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由总部派出总经理,加入方派出副总经理,总部派出财务经理,合作方派出财务副总经理。合作的期限一般是五到六年左右,总部在合作期间除一次性收取加盟费外还会抽分店一定的税后利润。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总部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能够确保餐饮分店也能成功经营;缺点就是,利润空间也会相应地变小。
特许加盟
即加入方进行投资和管理的合作方式。具体的做法是,加入方在总部的技术指导下进行分店的选址、设计、装修、筹备、开业和促销活动等工作事项,在后期的运行及管理中,总部也会进行相应的指导。期限一般是五年左右,总部一次性收取一定的加盟费外,每月还会抽加入方营业收入大概2%——5%的特许费用。它的优点是投资、经营都是加入方自己说了算,可以保证加入方对分店的独立管理。缺点就是加入方没有专业管理经验,有可能分店的运行会受到影响。
合资
即总部和加入方一起出资,除实际出资额外,总部还会以品牌技术和品牌管理占有分店一定比例的股份,一般是在20%——30%之间。具体的做法是,加入方在总部指导下对餐饮店面的选址、设计、装修、筹备和开业等项工作筹划,总部也会在分店以后的运营和管理中进行技术的指导。总部一次性收取一定的加盟费外,每个月还要收取加入方营业收入的2%——5%左右的特许费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双方都是实际投资,真正做到利益共享和风险同担。
承包
这种方式是加入方有现成的餐饮店,由总部以承包的方式接手,经营总部的餐饮品牌,总部会根据加入方餐饮店的实际面积、装修档次和具体地段支付对方一定的费用,或者双方按一定比例来划分该店的经营利润。
托管
合作方把他的餐饮店托管给总部。即总部会一次性收取合作方托管费后,每个月还会再收取餐饮店营业收入的2%——5%左右的管理费用。合作期限一般是五年左右。托管和特许加盟有相似之处。特许加盟是总部出品牌由合作方管理,托管是合作方出餐饮店总部管理经营。
由此说明,加盟连锁店不管是以上哪种经营方式进行合作,都是以总部出品牌为基础的前提下,除了投资外,总部还会以公司的品牌、技术及管理抽取餐饮分店的部分利润。合作期间,总部会负责分店的前期筹划,人员管理、技术培训等全面的管理标准,还要在合作方经营中全过程进行指导和合理化建议。
感谢您关注阿田餐饮,真心期待与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