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米粉店为何“扎堆”?
在桂林,哪条街都有街坊邻里们爱吃的米粉店。不过,这两年来米粉店扎堆成为了吃货们关注的事情,几乎改变了他们心中的“嗦粉地图”。比如建干路和东二环路相交的路口,大约百米的范围内就聚集了十来家米粉店。
其实,像这样的嗦粉聚集地在桂林还有几处。这些店的老板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把店铺安置在竞争激烈的场所?是为赶上聚集效应,还是一不小心扎了堆?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百米范围聚集多家米粉店
“一条马路冒出十几家米粉店,其中不乏‘名店’。尝了一下,没得哪家的米粉是‘差火’的。”几天前,网友“迷魂灯”在桂林人论坛上发帖说了这样一件事情。
米粉店林立的这段路从建干路和东二环路相交处开始。米粉店最密集的地方,每走十几步就有一家。刚从一家米粉店走出来,不但旁边就有另一家,还能看到马路对面正在营业的另外两家。
以这里为圆心,百米范围内,就聚集了十来家米粉店。而往白竹干村方向走,还有三四家。
这里有老牌连锁的“阿秀桂林米粉”、走红网络的“阿贵米粉”,也有全州红油米粉、炒粉、煮粉等其他种类的粉店。
沿街的商铺统一是棕红色马头墙搭配白色的墙漆。米粉店的装修大同小异,大多是简单的红色或者黄色的招牌,配上直接的“某某米粉”店铺名。
宽大锃亮的桌台上,靠墙摆着酸豆角、辣椒沫、酸笋、香菜等调料。有的还会附加卤鸭爪、腐竹、猪肺、牛腩等粉料。
每天早晨,是这段路最热闹的时候,每家米粉店里都会飘出香气。店里满座了,还有人端着米粉蹲在店外大快朵颐。
下午,这段路上的一些米粉店就会关门,但一些店经营到深夜。昏黄的灯光等待着晚归的食客。这里俨然成为“米粉一条街”。
米粉店扎堆竞争激烈
11日上午,有桂林本地食客感叹:“我带外地朋友吃米粉就会来这里,可以选择的太多了。”
这位食客当时带着外地朋友驱车来此品尝桂林米粉。停好车后,他和朋友沿着这条路走了走,发现大村的村道口附近,嗦粉的人真不少,好几家店里坐满了人,于是陷入“选择困难”,不知去哪一家。
“你就算中午过来,也能看到好多人来店里吃粉。”另一位食客说,生意好的店通常下午就关门了,“老板不缺客人,任性得很。”
“阿秀桂林米粉”的员工透露,这一段路之前不是这样的,路面比较窄,前几年才修得如今这般平整、开阔的模样。因为店里一位负责人的家就在附近,看到路修好的时候没有米粉店,就在路口开了“阿秀桂林米粉”。
“结果不到半年,周围就冒出来六七家米粉店。”这位工作人员说,如今这条路上有十多家米粉店,俨然有成为“米粉一条街”的趋势。
有店家诉苦,部分米粉店刚开业的时候,为了吸引客流,都会用吃米粉送卤蛋、送矿泉水、送油条“三选一”的优惠活动吸引顾客。一旦顾客认可这家米粉店的味道,就很有可能会稳定光顾。
消费者也很精。因为这段路米粉店“更新迭代”得比较快,有些消费者就会赶着开业的时候轮着吃上两三家,享受持续大半个月的优惠,等摸透了各家店的口味后,再选择性地光顾。
网友“迷魂灯”感叹,这些米粉店“没有哪家味道差”的时候,有住白竹干村的网友“闻名遐迩”留言说,这里的米粉店有生意好的,生意惨淡的也不少……
“粉店聚集地”还有不少
桂林人对米粉的喜爱和对米粉口味的追求,促成了多处“米粉店林立”的地段。
象山区象塘路地处郊区,却也有着一段“米粉街”。这段路不过百余米长,最大的一家米粉店是“洪荒老桂林米粉”。这是一家网红米粉店,围绕这家店,又陆续开了七八家米粉店,包括螺蛳粉和煮粉,但大多数还是经营卤菜米粉、猪肺米粉、牛腩米粉等。
在市区的一些大型居民区附近,也有不少扎堆经营的米粉店。以龙船坪一带为例,方圆一里路,就有包括马家、张记、王氏、河边聚聚、荣贵、建安路米粉等十余家粉店。
太平路和乐群路相交的路口,应该是米粉店种类最丰富的。这里约200米的范围内,就有10多家米粉店。除了传统的卤菜粉、汤粉,还能吃到马肉米粉、螺蛳粉、广东煮粉和贵阳羊肉粉……围绕米粉,就有20多种口味任你选择。
老牌米粉店“田源米粉”的工作人员说,自家的米粉店在这条街经营了许多年,顾客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和街坊邻居。“周围有十多家米粉店,当然会分流客人,对生意有影响。但我们的顾客大多是固定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因为地处老城区的商业中心,还有密集的居民区,太平路和乐群路相交的路口人流量大,餐饮店多,米粉店的租金也很高。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旁边,一位经营米粉和快餐十多年的老板娘透露,她的店开在医院门口,是比较好的位置,70多平方米每月房租接近2万元,中间位置30多平方米的商铺房租每月8000多元,加上人工费、材料费,每月成本开支都比普通米粉店高出两三倍。
这位老板娘认为,高昂的租金加上激烈的竞争,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有本事、有口碑的”。
虽然人流量大,但也有老店在这里关门。乐群路口处,一家老牌的冬瓜汤粉店关门歇业了。
与建干路和东二环路相交路口的米粉店大多在下午三四点就关门相比,太平路和乐群路上的老店普遍营业到晚上七八点。就算到深夜,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到捧着碗嗦粉的食客。有的店甚至会营业到凌晨3点。
“成行成圩”后看谁屹立不倒
为何选择在这里开店?不同地段米粉店的老板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
建干路上一家连锁米粉店的工作人员透露,和其他地段相比,这里的房租价格并没有明显优势,在这里开店是顺应连锁米粉店多家布局的市场需求。
走访建干路6家米粉店,记者了解到,越靠近米粉店扎堆聚集的区域,房租就越贵,越靠近花卉市场的门面价格越便宜。
以处于米粉店林立区域中心的某米粉店为例,一楼面积70多平方米,月租7000多元。而距这里400多米远的大村路口某煮粉店,也是70多平方米的面积,房租则是3000多元一个月。
不算便宜的房租,加上每家米粉店少则两位多则四五位工作人员,每个月的人工和房租成本都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11日上午,记者看到“阿秀桂林米粉”店里有5位工作人员在忙碌。除了一楼坐满了食客,二楼也有不少人。
这家店的工作人员透露,自家米粉店一直是盈利状态,还有人慕名而来想要加盟。
但并不是每家店都有如此好的生意。
位于道路中段一家米粉店的员工说,他们这家店开业还不到1年。之前开在路口附近,生意很好,这条路修好以后,搬到了现在这里,生意不如以前了。如今面对每月6000多元的房租,只能勉强平本。
还有米粉店的经营者透露,5到7元一碗的米粉,其实利润并不高,经营全靠走量。而这段路上没有大型居民区,主要顾客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和慕名而来的食客。他们的口味很固定,只吃自己习惯的那家。如果在开业时圈不住顾客的胃,接下来就很可能亏本。“现在开业的十几家店,有三四家就是从别人手中转来的,原来的店亏本开不下去了……”一家米粉店的工作人员说。
因为远离市中心,象塘路的房租相对便宜,70多平方米的商铺月租4000多元。同时,这里路面开阔,好停车,是一些米粉店老板在这里开店的主要原因。
“以前这条路上经常有大巴带着旅行团来吃米粉,路边空地多,好停车。但实际开店后,发现好像没什么生意……”象塘路一家新开米粉店的店员说。
商家透露,外行认为这里房租便宜有人流量就好赚钱,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这里的米粉店销量差距非常大。网红米粉店“洪荒米粉”每天卖出约1000碗,而周边生意不太好的店才卖200多碗。“桂林人对米粉的口味刁得很,很多客人常去的、会带朋友去的,还是那两三家老店。”一位商家说。
5月16日下午3点多,记者在象塘路看到,有的店里依然有不少食客在吃米粉,而有的店里只有员工在聊天。
桂林市烹饪协会副会长罗书铭说,米粉是早已融入桂林人生活中的美食。桂林人离不开米粉,甚至三餐都可以吃米粉。米粉对于桂林人的日常饮食有非常特殊和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桂林几乎随处可见米粉店。
因为这些原因,口味被消费者认可的米粉店,自然会顾客扎堆,一些老牌米粉店还成为游客的“打卡地”,顾客排起长队只为吃一碗米粉。
罗书铭认为,按照商业规律,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会促使周边也出现同类型的商业形态。“米粉店扎堆”,某种程度可以看出从业者的自信,是一种“敢于亮剑”的表现。
“我们餐饮业有句老话叫‘成行成圩’,说的是一个行业扎堆兴盛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罗书铭说,米粉店密集分布,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对于米粉商家来说,同行多了,对客人进行了分流,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放眼米粉行业,经过激烈竞争,能够站稳脚跟的,都是口味好、服务好、有一定特色的米粉店,这样有利于米粉行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刘净伶文/摄
开心花甲粉加盟PK桂林米粉加盟 看谁是美味与财富双赢的项目
看了茅坦中学的高考壮观景象,我们就看到了四年之后的找工作的压力,随着他们高考的开始,今年的毕业生也进入了找工作的大军中,挤破脑袋找到的工作还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温饱还不一定有保障。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呢,自己找个小项目创业呢?时下创业项目最火爆的是桂林米粉加盟和开心花甲粉加盟,这两个项目都是美味和财富双赢的项目。其中这两个项目的领军品牌是甲天下桂林米粉和潮味鲜开心花甲粉,两个品牌的加盟都很火爆。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两个项目的优势。
桂林米粉是由桂林这片山水中孕育出来的,味道上受到很多人的青睐,特别是夏季来上一碗甲天下桂林米粉,不仅能够果腹还能让你胃口大开。甲天下桂林米粉不仅在味道上更胜一筹,在市场竞争中也是拥有强劲竞争力的品牌,从选址到后期的物料配送,甲天下都做到了全面和周到,“甲天下”桂林米粉店选址有一定的技巧,它的受众定位很清晰,就是走价格亲民的路线,服务于热爱桂林米粉的大众市场,令每个人都可以吃到最正宗的桂林米粉。然后是门面装修,“甲天下”桂林米粉店有自己的装修风格,保持干净清爽的进食环境,让顾客吃得安心和开心。“甲天下”桂林米粉店的各种米粉、卤制类原材料均由总部统一配送,这样既保证了原材料的健康优质,又减轻了加盟店店主的进货负担,一举两得。“甲天下”桂林米粉店还保留了传统的做法工艺,保证店内出品都是最正宗的桂林风味。
桂林山水甲天下”已为海内外大众熟悉,“甲天下”桂林米粉品牌创意正是来源于此名句。“甲天下”品牌名不仅是对原产地桂林的尊重,同时彰显对产品口味的自信及追求,更寓意我们期待与各界携手推广桂林米粉文化的远大愿景。
桂林米粉是个小成本的投资项目,甲天下又具有这么强劲的生命力,在味道上和财富上都是双赢的项目。
加盟指数:★★★★★
美味指数:★★★★★
财富指数:★★★★★
桂林米粉推荐完之后,我们推荐潮味鲜的花心花甲粉加盟,花甲粉是潮味鲜首创的产品,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检验,一直是现在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加盟店面已经达上百家。
潮味鲜虽然加盟店面已经遍布全国,但是潮味鲜从没有忘乎所以,对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还是一直认真的检查,把放心的食材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潮味鲜”花甲粉加盟连锁店,为了让消费者都能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公司在制定“潮味鲜”品牌发展目标时就确立了“食品企业是道德企业,珍爱生命,做道德人”的企业经营理念。公司坚持做中国消费者放心的花甲粉,所有原材料、公司均精选绿色安全食品,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推行食品安全控制办法,强化产品卫生检验与质量保障。
潮味鲜简单的操作流程,出餐速度快,效益翻倍,赚钱更轻松,潮味鲜花甲粉设计的操作流程使操作非常简单,标准化制作使品质稳定,出品速度更快,一碗米粉的整个加工过程只需要几十秒钟,顾客立等可取,顾客快吃快走,从进店到就餐完毕10分钟搞掂,翻台率远远高于其他快餐,实现了单位面积的效益最大化,使赚钱变的更加容易!
潮味鲜来自数十家直营店的成熟经验,通过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到加盟店的经营中,使加盟商复制成功变得如此容易;潮味鲜花甲粉完善专业的人员培训,可以让一个完全不曾接触过餐饮业的生手成为一个做花甲粉的行家。培训涉及选址、采购、制做、销售等方方面面;开店后不定期到店指导,随时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加盟商保驾护航。总部从原材料产地批量采购正宗专用调料和原料,由于总部采购量大,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加盟指数:★★★★★
美味指数:★★★★★
财富指数:★★★★★
美味与财富双赢的项目就是桂林米粉和开心花甲粉,其中值得加盟的品牌就是甲天下和潮味鲜,不要在幻想你可以找到一份不靠关系的好工作,我们拼不过富二代,敌不过官二代,只能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而这片天的怎么能支撑的起,就需要甲天下桂林米粉加盟和潮味鲜开心花甲粉加盟这两个项目了,找准这两个项目,你才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下饭菜餐馆”兴起,迎合了桂林消费者哪些需求?
饭点,七星路这家“下饭菜餐馆”座无虚席。
店家节约成本尽量少聘请服务员,顾客需自己盛饭。
“下饭菜餐馆”装修风格简朴,顾客需自取餐具。
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高价的菜品,因为服务员不多,顾客甚至需要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倒茶……但就是这样一种比快餐小店高档一些、比品牌饭店简单一些的餐馆,如今在桂林市场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品类,并且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
有趣的是,不少这样的餐馆,店名都包括“下饭菜”3个字。它们的兴起,顺应了桂林消费者的哪些需求,背后是市场的哪些变化?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比快餐小店高档一些
比品牌饭店简单一些
最近,家住穿山路的杨女士经常去这类餐馆消费。她还发现,几个月来,这类餐馆越开越多,并且都有类似的特征:装修简单、有些怀旧,不少店名都包括“下饭菜”这3个字。
记者在某互联网平台搜索“下饭菜”,发现约20条餐馆信息。记者走访了其中几家,一探究竟。
8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七星路的“廖哥土鲫鱼下饭菜”。这家店“藏”在一个居民小区里,门头比较朴素,大门是普通的玻璃推门。
而更简单的是店铺内的配置:黑板上用粉笔写着当天的菜单、店里摆放着六七张小方桌,消毒柜里放着碗筷等餐具,供顾客自行取用。至于店内装修,仅仅是在墙上贴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旧报纸,以及老板手写的宣传语。
在安新南路的“亚太小厨”,四方桌上铺着格子桌布,菜单依旧是手写的,墙上贴的是电影海报,收银台旁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电饭锅,顾客可以自行盛饭。
在“亚太小厨”旁边,还有一家“琳姐家下饭菜”。店里同样是类似的矮方桌、小板凳,包厢门窗上刷着绿色油漆,店内的装潢同样走“怀旧复古风”的路线。
这3家店还有最重要的相似之处,它们多以炒菜为主,最便宜的不到10元,最贵的也不超过50元。
消费者追求经济实惠
但对环境仍有要求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几家餐馆都受到了不少食客的追捧,记者采访时,几家餐馆座无虚席,人多时还需要等位。
8月2日下午6点左右,“廖哥土鲫鱼”店里的座位已全部坐满,门口还有七八位市民在排队。该店创始人之一的潘劲告诉记者,店是去年10月底开的,开业半个月左右客流开始增多,“这几个月我们陆陆续续开了几家分店,顾客中有很多是附近的居民,老人小孩都有”。
记者在“琳姐家下饭菜”看到,店里有不少顾客正在用餐。老板汪军介绍,来吃饭的大多都是周边的居民和附近的上班族。“我们这种店比较适合在家不想做饭或没时间做饭的人,店里的人均消费不高,方便快捷,中午蛮多上班族来吃。”
据老板们介绍,这几家餐馆的顾客都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省事、省钱、口味好、环境舒适是很多人愿意去消费的主要原因。
还在上大学的小胡告诉记者,平常她经常和同学到学校的这类餐馆。她说:“两三个人,点两三个菜,平均下来一个人花25元左右,其实比外卖便宜,环境和口味也都不错。”
家住翠竹路的韦女士表示,如今她已经成了这类餐馆的常客。“这些店的菜品口味以酸辣为主,很适合本地人,有时候懒得做饭了就出来吃吃,方便又划算。”
记者发现,和中端连锁餐饮店比起来,这类餐馆菜价较低,菜品售价从个位数到40多元不等,大多菜品都在二三十元。尽管消费不高,但和小快餐店比起来,他们的用餐环境又更加舒适,食材新鲜度和口味也更好。
“我们做的都是家常菜,人均消费基本能控制在40元左右。”“亚太小厨”的老板曹旭丹说。
曹旭丹表示,开怀旧风餐馆是一次转型尝试。“自己有经营大型餐馆的经验,大家现在的消费观发生了变化,力求经济实惠,但也对消费环境有要求。”
他告诉记者,目前这种模式的餐馆在长沙很常见,在桂林则刚起步。“目前我们还在试业,效果不错,年轻人都很喜欢这种餐馆,觉得省事又省钱,有人十几天就来了五六次。”
适应新消费习惯
业界看好发展前景
控制顾客人均消费价格的背后,是经营者削减经营成本的投入。
“廖哥土鲫鱼”的创始人之一潘劲说:“这几年传统餐饮店的客流量在减少,如果再开规模较大的店,开店成本较高,压力很大,风险也高。”基于这样的考虑,他便打算做了“轻”投入的餐饮店。“我就想做一家街坊店,卖卖家常菜,为了节约开店成本,店里也没有过度装修。”
他表示,让顾客自助取用餐具及米饭,也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一来减少了人工成本,二来顾客自己打饭也能够吃多少添多少,避免浪费。”
对于这类餐馆的发展前景,业内人士也比较看好。桂林市餐饮烹饪协会副会长罗书铭认为,随着市民消费逐渐趋于理性,他对这类方便快捷、价格亲民、环境舒适的餐馆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不少人外出用餐时逐渐‘返璞归真’,不再一味追求高端食材和环境,大多数人更喜欢和三五好友一起点几个家常菜,因此这些餐馆和大众用餐习惯及需求基本是契合的。”
随着这一新品类受到市民欢迎,这类餐馆相互之间的竞争势必越来越大。谈起未来发展,多家餐馆的老板表示,保证品质和口味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做餐饮最重要的就是品质。”潘劲说,为了保证新鲜,店里用的食材都是当天现买的。“我们会亲自采购,每个月的菜品也会根据当季的食材进行适当调整。”
在他看来,这类餐馆还有较大的潜在市场,他也想做出自己的品牌。“目前我们在南宁、柳州都开了店,除了继续研发更新菜品之外,也打算在店里尝试加入新的业态。”记者唐霁云实习生李小连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