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嘿好吃!
重庆城池
“内陆小香港”
初到重庆,觉得城市真美。
我们车行至“南山一棵树”俯瞰重庆夜景,多少有种站在太平山顶鸟瞰维多利亚港的错觉。这座被誉为“内陆小香港”的城市一面靠山,倚山筑城,干道和桥梁为纽带,连接城市中心。夜晚灯光撩拨,勾勒了山城错落的景致。
一行人马落脚在老城最繁华的解放碑路,过去这里是重庆绝对的商业中心,虽然城市发展,每块区域都新生出商业街,但解放碑路依然游客络绎不绝。商业街的中心被国际一线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一层橱窗,布置华美让人不自觉的驻足。抬眼向上便能看到硕大的整容医美广告。整容医院的招牌不单是能高高大大的顶在楼面,还占据了路面呼啦而过的出租车顶灯,本地人早就习以为常,只有游客才敏感的不适应这种高调。
这样写好像在说重庆的毛病。完全不是。
重庆比电影来得摩登漂亮,有山有水有灵气,加之这些年的建设得繁华,街道有香港首尔一类城市的剪影;那些本是突兀的“山寨感”建筑被本地人唏嘘而过,不遮不掩,不用力辩驳。白天只见混搭,夜晚便隐没于灯光阑珊,好像不和谐感就慢慢被城市稀释,留在脑海的印象还是美。我想这就是城市的资质,自知是美,虽多些刻意,但归根结底还是美。
重庆姑娘
“又亲又辣”
重庆女孩出了名的皮肤白皙清透,窈窕漂亮,这自不用多说。这次见了多年未见的好友,这地道的重庆妹子真是又亲又辣。
车接车送,安排行程,事事细致料理。吃糍粑,要跟摊主反复确认加没加红糖;吃正餐,帮忙夹菜,还厉声厉气的催老板上干碟不许偷工减料;看我们笨手笨脚,会急的不要不要的,一手抓过碗帮每人拌豌杂面。泼辣爽快是操持事情的样子,遇到拍照会瞬间收敛,躲在众人后面露出一张小巧甜蜜的笑颜,我们几个粗犷的北方妹子,不谙拍照的精髓,还会被嫌弃,要求“再拍一张”。
这样泼辣的姑娘,即使是初见的朋友都喜欢的不得了。加之她是资深的吃货,拉着我们走街串巷,才有了超级丰满的吃货一日游。写到这篇,想起她,满心都是感动感激。
重庆美食
“吃就是行程”
重庆是吃货的天堂,来到这里,所有的游玩行程都与吃有关,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我时间太紧,好吃好喝的即使是点到为止也足够撑破肚皮。希望有机会,能再来饕餮~
老板,来碗小面
“舌尖上的中国”把重庆小面推向了全国,在路边摊吃一碗重庆小面是一天的开启。重庆人把小面当早餐要吃素面,以葱蒜酱醋辣椒调味,加一个煎蛋,一瓶豆奶才是道地。这看起来油辣的面条,吃在口中香味浓重,辛辣依着油香半点不觉得刺激,反而愈吃愈停不住口,我平时怕极了油腻,可吃掉这一碗油花花的小面易如反掌。
一天的中段吃小面,就可以点食料丰富些的,加豌豆炸酱的豌杂面有喷香的肉糜要“干熘”来吃。内脏爱好者如我,肥肠面是绝对不能错过的。说来也奇怪,谈到川渝原来脑子里弹出的是辣,可真在重庆吃一圈,想说的都是香。
花市豌杂面(花市总店)
地址:渝中区青年路77号万豪酒店写字楼对面
推荐:豌杂面
20强胖妹特色面(大同路店)
地址:渝中区大同路75号(烟草大厦对面)
推荐:重庆小面、肥肠面
边走边吃
解放碑路有能快速重庆小吃的美食街——好吃街。我在这里被拉着吃了盖满肉燥的酸辣粉,香辣带甜的凉面,串着烤的猪肉串,解油解腻的冰粉。来这座以美食闻名的城市,最该有个收放自如的胃囊,和几个人要好的好吃伙伴。
这吊脚楼样子的国家4A旅游景区是洪崖洞,距离好吃街不远,也是边走边吃的好地方。洪崖洞红的美食街其实和成都锦里风格类似,做食品买卖的也不见得是本地人,但这边临江而建景致极好,游人不少。
怪只怪上一轮吃的还不消化。我们在洪崖洞被重庆妹子拉着吃了红糖糍粑,免费的瓜子干果糖又来香嘴,再加上随手买的抄辣椒,真是撑得脑缺血了。
天色稍暗我们去了奶茶MM投资的嫩绿茶廊(NüT)喝奶茶,这个装修现代的花草茶店坐满了歇脚的年轻人。一杯暖茶入口,吹着温度适宜的小风,看地铁在眼前的大桥中穿梭,格外惬意。
NüT·嫩绿茶(洪崖洞店)
地址:渝中区嘉滨路88号洪崖洞风景区10楼(近沧白路)
推荐:自拍神器+江边座:D
火锅火锅!
我爱死了重庆火锅。三天吃了三顿,回来再吃帝都的重庆锅便是食之无味。
【第一天】
在南山一棵树看完夜景就近去了南山枇杷园火锅。车子一转,眼前半山灯火通明,小伙伴说:
“喏,这就是我们要去的火锅店,舌尖上的中国介绍过呦~”
我们一众帝小伙伴反复确认:
“是哪家?”
“就是眼前这座山喽~”
“…牛X,一座山的火锅店!”
重庆人当是多爱火锅,敢有这样一片山的户外火锅店,四季无遮无挡,照样座无虚席。重庆妹子说这家好在食材,后山便是他家的屠宰场,心肝肠肚吃的就是这现杀现上的新鲜。
毛肚和黄喉,当然不容错过。只是有几样菜品,是我平日火锅绝对想不出要点的:
豆芽。在浓厚的辣汤中沁煮的入味而不失自有的清甜口感,完全没有既有印象中的土腥味道。
大片牛肝。这边的牛肝切成大大的片状,要用筷子夹住一角在火锅中汆烫到微微硬挺。过香油碟后,可以再沾些辣椒干果捣成的干碟吃。肝入口柔软但富有弹性的口感,配着辛辣干香的干碟,能嚼出种鲜活。
猪脑。很多朋友很我讲,唯一能放心吃脑的城市就是重庆。这次我抛开惊恐想一试脑花。可能是脑子新鲜又处理得当,它没有任何血腥的内脏味道,口感有点类似绵软的豆腐。
【第二天】
在城中晃悠又被拉到一个半地下的火锅店。刷点评,大概不会选这家,环境、名气、口味均在榜上中庸的位置。可重庆本地人说,比起解放碑路另一些大牌的火锅店,这家不知好多少。
我依然沉浸在黄喉、毛肚、豆芽中不能自拔。这一轮多的新欢,是煮起来软糯入味的牛筋。按说重庆的火锅是以重口著称,但每餐毕我都不觉得口渴,根本不用像在北京吃火锅那样过后一直喝水。
【第三天】
吃腻了红油锅,我们挑了顺水鱼馆吃起来酸菜鱼火锅。
我和小伙伴被拉到鱼缸前选鱼,师傅捞出一条报了斤数,我们随口答应。然后转念犹豫鱼的斤两会不会太大。就在这片刻瞬间,余光瞥见师傅刀柄滑下“哐”的一声,刚捞出的鱼已命丧黄泉。我俩吓傻了,再也不作吱纽,乖乖回到座位等鱼。
三人吃掉这样一锅就知道我们这几天的胃口和实力。滋滋入味的豆腐和白萝卜,吸纳了鱼的鲜美与汤的酸爽,红油贯穿肠胃了几天,一顿显得特别清爽。
南山枇杷园食为鲜火锅
地址:北碚区嘉陵步行街
推荐:大片牛肝、毛肚
矿火锅(解放碑店)
地址:渝中区民生路242号重宾大厦对面(新华日报旁)
推荐:牛蹄筋、毛肚、黄喉、嫩牛肉
顺水鱼馆(大融城店)
地址:江北区观音桥大融城LG层
推荐:酸菜锅+清江鱼
打包,带走
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这么大吃大喝了几天,人快吃废了,但依然贼心不死。与其在机场买贵死人的特色食品,不如去逛逛街巷的超市,买点小吃带走。
牛肉干不容错过,但吃过带回家的各种牛肉干,更推荐买这里的灯影牛肉丝。
再者就是各类的底料。麻辣鱼选胖子的。酸菜鱼选顺水的。桥头系列都值得推荐。这些完全可以在网上下单,也可以顺手带回去尝尝,好再追加。
祝好胃口☉GAi(_8()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
h8h∣帝都吃货走街串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潮南“啃”荒记②丨仙城镇:出实招盘活撂荒地,打造“致富田”
开栏语:
土地不撂荒,发展有希望。潮南区是汕头的农业农村大区,农村地域广、人口多,面对亟需破解的土地碎片化、荒地无人耕、种地收益低等难题,如何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有效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
即日起,南方+汕头“潮南频道”开设【潮南“啃”荒记】专栏,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多个镇村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情况,以点带面“把撂荒地变为良田、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的“潮南实践”。
6月初,走马汕头乡村,农事依旧忙。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仙门城社区新星片,近百亩复耕的土地上,机耕路平整笔直,一大片新栽种的芋头苗有序地站在水田里,农户正忙着进行引水灌溉、人工除草……
“村集体把荒地改成良田后,可以承包给业主,也可以让我们种,还能就近务工挣钱。”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赵伯告诉记者。
土地不撂荒,发展有希望。面对亟须破解的土地碎片化、荒地无人耕、种地收益低等难题,潮南区今年坚持把恢复撂荒地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把撂荒地变为良田,助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进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带来新动能。
随着复耕复种扶持引导力度加大,潮南区涌现一个又一个“荒地变良田”的故事。这作为潮南区农业大镇的仙城镇,亦为该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添加了生动的注脚——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设施提升等工程建设,并立足土地资源禀赋和农村实际,把撂荒耕地改造成农田,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据统计,去年以来,仙城镇已落实整改复耕的耕地面积为1653.8亩,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从收起来、引进来到兴起来
芒种时节,万物葱茏,走进仙城镇的乡间沃野,处处绿意盎然。一块块田地油绿嫩绿,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蓝天沃土与辛勤劳作的身影,徐徐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焕发着生命的活力,绽放着新希望……
仙城镇位于潮南区西部,地处大南山北麓的潮、普、惠三区县(市)交界处,是潮南区农业重点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该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万多亩,其中蔬菜瓜果种植面积1.4万余亩,去年全镇蔬菜总产量3.1万多吨。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仙城镇依托资源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科技兴农为支撑,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
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制约,加上近两年来因降雨量偏少出现了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杂草丛生,成了荒地、闲地。
“土地无人耕种管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产业规模小、收益不高、耕地细碎分散,为此,统筹整合连片发包村民零散种植的耕地资源、引进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经营是仙城镇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路径。”在仙城镇党委委员罗文辉看来,田地若不集约起来,就没有种粮大户愿意来承包,这块田地仍旧是撂荒地。只有通过“收起来”和“引进来”,才能“兴起来”,从根本上提高仙城农产品竞争力及产值,带动小农户主动投入耕种活动,种植季节性畅销农作物,产销结合,借用种植大户销售途径,打开销路,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党建“激活”撂荒地
如何让“撂荒地”成为“丰收田”?党建成为引领仙城实现这一蝶变的核心引擎。去年以来,仙城镇党员干部通过走村入户、与村干部座谈,掌握全镇撂荒地底数,并立足土地资源禀赋和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复耕复种,以高质量党建护航一片片撂荒地“焕发新生”。
梅径村地处仙城镇南部,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分设4个自然村经联社。“多年以来,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到外地务工,这两年来天气时常干旱导致农田缺水,好多田地就这么白白地撂荒了。”梅径村党总支书记邓楚宏说,去年以来,该村动员村“两委”共5名干部入户与村民沟通,了解村民种田意愿,掌握全村撂荒地亩数。
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有组织就有了主心骨,我们就是靠这套做法,让全村每一名党员都发挥光和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谈及党建引领,邓楚宏竖起了大拇指。在村委会的墙上,“农村基层党建‘争先进位’活力工程进位先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两块荣誉牌匾格外醒目。
撂荒多年的土地,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力条件差、复耕成本高,村民缺少复耕复种的意愿,怎么办?梅径村党支部大胆提出“合伙开荒”的想法:将耕作基础好的良田和撂荒地“打包”流转出去,引进种粮大户或农业企业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解决实际困难,关键在于“落实”。梅径村党总支部将网格化管理镶嵌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中,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向各自然村党员干部传达最新政策,并动员4个自然村负责人多次跟农户沟通。村党总支部作为中间人两头做工作,及时将村民意愿搜集起来,积极与镇党委联系。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党建引领是基层党组织的有力抓手,以党建工作来引导和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让碎片化土地集中连片,荒地才能变成丰收田。”邓楚宏坦言,干旱缺水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他希望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农田灌溉水,这200亩撂荒耕地才会“活”得更长久。
打造“绿野仙踪”示范带
夕阳西下,位于仙门城社区新星片的近百亩复耕的土地上,一条条垄沟平整有序,芋头茎叶整齐地站立在水田中。好几个月前,此处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机械翻土、起垄的忙碌场景,如今进入田间管理期,绿油油的香芋茎叶长势良好,格外惹眼。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小时候的记忆,农田就是满眼的绿,这几年看到这么多土地撂荒,心里怪不好受的。”谈及这片土地闲置的原因,仙门城社区党委书记赵元廷颇有感触。他说,以前种地收益低,有劳动力的村民大多都“洗脚上田”了,导致这片地撂荒了将近10年时间。去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该社区引入一家农业经营主体对这片荒地进行盘活,才有如今的生机和活力。
赵坚德是新星经联社的会计,他对于新星片引入农业经营主体这件事持有同样的看法。从他提供的《耕地出租合同》可以看到,该农业公司于5月11日与新星经联社签订了合同,作为甲方的新星经联社承租给该农业公司用于种植粮食、蔬菜、农作物等,出租期限5年,租金1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他介绍,接下来还将打造新星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项目,面积约400亩,经联社目前正加强入户做通村民思想工作,了解并推进耕地收回手续,争取尽快将连片耕地资源进行发包。
在仙门城社区新联片的田地间,同样涌现“荒地变良田”的故事。时值初夏,2023年广东省乡土专家、汕头鑫雄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昭雄看着已经出穗的水稻,面露喜色。在2023年周昭雄承租之前,这360亩田地撂荒已久,他通过开荒并实行耕地轮作,有效改善了该片区田地土壤养分和水分缺失问题,降低了土传病虫害和农田杂草的发生概率。
“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各类政策,引导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在周昭雄看来,各类政策的出台有效提振了农户的信心,周边群众在基地务工,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又能赚到务工工资。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仙城镇镇长马永涛说,面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这道必答题,仙城将通过成立镇属企业公司,统筹整合发包仙城镇辖区内连片撂荒耕地,推动“荒地披绿装”,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探索租赁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区域龙头企业与村合作社签订耕地租赁合同,促进土地资源流转。
如今,在政策的引导下,仙城一片片撂荒耕地重新披上“绿装”,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仙城镇党委书记李煜坚表示,当前,仙城镇重点围绕潮南区“两带八廊”整体规划,以“绿野仙踪,慢行环线”为特色,打造绿野仙踪生态景观走廊,同时借助南山环线沿线的便利交通优势,吸引乡贤投资发展,推动示范带两侧耕地连片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现代农业产业园。
【记者】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张伟炜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成都东进按下快进键
孙成波(右一)与同事们在人才公寓工地做例行检查
东进2023年夯实基础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东进”战略,推动了城市发展格局“千年之变”。按照“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的要求,去年以来,“东进”区域着力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促建,已签约项目115个,协议投资额达3860.3亿元;开工建设项目59个,总投资851.4亿元。东部新城市民中心、龙马湖公园、金堂通航机场等重大功能项目加快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6.5万亩“增绿增景”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丹景台景区核心区加快建设。
东进2023年整体成势
2023年是推动“东进”区域发展整体成势的关键之年。成都将深化完善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控制详规为重点、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的空间规划体系,将坚持“人城产”逻辑,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和成资、成龙简、金简仁快速路、东西城市轴线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天府奥体城、东部新城市民中心、金堂通用航空机场、皇冠湖体育中心、龙马湖CBD、丹景台等重大支撑性项目,统筹布局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提升东部新城的基础功能。
1月13日,冬日暖阳照射下,淮州新城新建成的沱江右岸绿道愈加美丽,休闲的市民散步骑车唠嗑,拍婚纱照的新人满脸幸福。人群中不乏专门从成都市区赶来看“东进”变化的市民,在一番游览之后连连感慨“东进”千年立城的巨大力量。
作为沱江右岸绿道的建设者之一,成都兴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成波却没有闲暇去享受周末的时光。他戴着安全帽,奔走在淮州新城一个又一个的工地上。“‘东进’战略实施以来,我们一年的工程量,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现在公司每个项目负责人手里都握着好几个项目,加班成了工作的常态。”
人才公寓、外江内湖、杨溪湖湿地公园、通航机场、通航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水景喷泉、中央公园、淮洲湾大桥……在孙成波和他同事们共同努力之下,一个个重大项目在去年快速推进,其中沱江右岸绿道、怀安军遗址公园等已经建成。今年是“东进”区域发展整体成势的关键一年,更多新的项目将启动建设,前两年的项目将陆续建成投用,孙成波和他同事们的时间也就比以前安排得更满了。
淮州新城黄金位置给了人才公寓
项目负责人黄山静刚飞到度假地,接到施工方电话,第二天又匆匆赶回工地
淮州湾大桥建设工地,悠悠流淌千年的沱江,正在见证淮州新城的一场嬗变。淮州湾大桥所在的这段沱江,在这里拐了个接近90度的大弯,形成了一个风景极佳的半岛,这里将是淮州新城未来的城市核心区。如此黄金的口岸,留给了淮州新城人才公寓。
记者昨日来到人才公寓工地,孙成波和项目负责人黄山静,以及相关项目管理人员,正在讨论几个关于人才公寓内部装修需要完善的细节,经过一年多建设,23栋人才公寓已经全部封顶,即将进入内外墙装修阶段,年内就将投入使用。
“人才公寓将满足各类人才高质量一站式生活需求,实现‘拎包入住’,打造高科技人才培养‘摇篮’。”黄山静告诉记者,即使在去年夏天汛期,人才公寓的建设一天都没有停歇。孙成波则悄悄地告诉记者,为了人才公寓又好又快地建设,项目负责人黄山静付出了很多,在今年8月,他好不容易请了一周的年休假,刚飞到大连,施工单位一个电话打来,反映几个需要协调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工期。黄山静二话没说,马上定了回程的机票,第二天又匆匆赶回工地。
“城市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把最好的位置用来建设人才公寓,这充分体现了淮州新城对于人才的重视。”孙成波说,“东进”建设理念,从过去“产城人”到现在“人城产”的转变,人的发展放到第一位——淮州新城人才公寓项目规划建设了从90平方米至265平方米不等的多种户型,内部按成品建筑设计。人才可直接拎包入住,未来将满足青年人才到专家人才的不同需求,吸引人才来到淮州新城工作生活,参与建设。
人才公寓地块旁,还有一个巨大的基坑,工人热火朝天地捆扎钢筋,那里将为人才公寓配套建设5A写字楼、星级酒店,其中的三层裙楼将开设商场、电影院、咖啡厅等配套设施,旁边还将规划建设文化中心。一路之隔,80亩的中央公园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小桥流水、绿树掩映,更多公建配套正在加紧完善中。
淮州新城南部副中心围绕杨溪湖湿地公园展开
在项目建设最紧张的一段时间里,项目负责人就住在淮州新城建设工地上
树木倒映在水面上,别有一番诗情画意,远处的山坡上铺满了嫩绿的青草,新苗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淮州新城南部副中心,杨溪湖湿地公园示范段已经揭开了美丽的面纱,公园入口处,叠水瀑布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不远处洒水车来回为树木花草浇水。
“按照公园城市的理念,未来的淮州新城南部副中心,将围绕杨溪湖湿地公园展开,因此我们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进这个湿地公园的纵深延绵和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孙成波告诉记者,杨溪湖湿地公园示范段占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域面积350亩,规划建设绿道5.7公里,游步道2.6公里,将公园节点一一串联,与规划的沱江绿道实现无缝衔接。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山势、植被、水系,是杨溪湖湿地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去年国庆大假中,前三天时间,孙成波和项目负责人罗懿、陈浩都在这个工地上度过,他们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一道,对很多实施细节进行反复论证和优化。
“自从‘东进’战略实施以来,我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每个项目负责人手里都握着好几个项目,女同志都变成了女汉子。”征战“东进”主战场,孙成波们按下了“快进键”,每接手一个新项目之时便是他们满血复活之日。杨溪湖湿地公园示范段工程,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孙成波倾注精力最多的项目,在项目最紧张的时间,他带领项目负责人住在了淮州新城建设工地上。
孙成波有两个孩子,大儿子8岁,小儿子3岁,“东进”以来,他每天早出晚归,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两个孩子的家长会、学校的亲子活动,都没有时间参加,谈到这里,他感到有些愧疚。
构建“一山一江一谷、两湖四廊多网”生态格局
项目负责人陈冰,老婆生病住院,他只在手术那天请了假陪护
以前是建镇,现在是筑城。2007年从金堂县城管局转战兴金产业公司后,孙成波的工作地点就转移到了淮口,修建产业园区道路、城镇基础设施,他见证了脚下这片土地11年多的变化。“‘东进’给金堂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现在大家都很拼。”孙成波举例说,外江内湖、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的负责人陈冰,老婆生病住院,他只在手术那天请了假陪护,其他时间依然在工地奔波。
如今,在淮州新城这片热土上,除了成都兴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之外,还活跃着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投集团、成都兴城集团、成都交投集团等众多业主单位,围绕构建“一山一江一谷、两湖四廊多网”生态格局,去年淮州新城启动了沱江绿道、城市公园、外江内湖、杨溪湖湿地公园示范段等12个环境提升工程,开通沱江水上航线,在孙成波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淮州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一天一个样。
抢抓“东进”机遇,淮州新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抓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力争今年新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30亿元以上项目5个;同时聚焦城市品质提升抓好一批公建配套性项目,开展与规划单位、市属国企、品牌房企、名校名医的深度合作,按照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标准配套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大山大水大美公园城市。
记者手记
整体成势
落实是关键
孙成波、黄山静、陈冰、施跃宇……新年伊始,记者深入“东进”主战场采访,一个个建设者奋勇争先、狠抓落实的身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他们的奋力拼搏,才让“东进”区域的发展一天一个样。
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2023年是推动“东进”区域整体发展成势的关键之年,落实落地就显得更为关键,我们只有发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踏实干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才能真正把“东进”规划落实到重大项目工程上,才能加快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物量”。
记者赵一摄影胡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