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12年后,西式快餐品牌“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门店
进入中国12年后,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门店;上海、南昌等地宣布调整防疫措施,外地人员抵达5天内不得进入餐饮等公共场所。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餐讯》。
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门店
东方网消息,11月21日,进入中国12年之久的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关闭上海所有仅剩门店。
卡乐星上海办公室对外表示,卡乐星上海最后一家直营门店——浦东嘉里城店,确实于21日结束营业,后续也没有再开业的计划。而目前仍在营业的机场店属于加盟店,不在关店范围内。
△图片来源:卡乐星官方微博
红餐网查看卡乐星官网发现,目前卡乐星在中国大陆的门店除上海机场店外,仅剩胶东国际青岛机场店。
公开资料显示,卡乐星1941年始创于美国加州,起初只是小小的热狗站,后来不断发展,巅峰时期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4000多家餐厅,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卡乐星的知名度较高,被认为是纯正美国风味汉堡的代表。
2009年,卡乐星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首家门店,凭借着货真价实的汉堡肉,以及极具辨识度的笑脸星星深入人心,成为彼时的“网红汉堡”。之后更是入驻了虹口龙之梦、来福士、七宝万科等多个商场,还在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开出门店。
然而,卡乐星后续并没有在国内获得很好的发展,如今甚至沦落到关停大部分门店的地步,究其原因,或与其定价较高、本土化不足有关。
上海、南昌调整防疫措施
外地抵达5天内不得进入餐饮店等公共场所
红餐网综合消息,近日,上海、南昌等地宣布调整防疫措施,进一步加强入沪、入昌人员健康管理,外地人员抵达5天内不得进入餐饮、超市等公共场所。
据“上海发布”11月22日消息,自11月24日零时起,上海进一步加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措施。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超市卖场、菜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游艺厅、网吧、密室剧本杀、棋牌室等公共场所。同时将在“随申码”“场所码”等展示界面显示“来沪返沪不满5天”的标记提示。
对所有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在落实现有“落地检”“三天三检”等要求的基础上,第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随申码”“场所码”展示页面取消标记提示。
上海发布表示,抵沪不满5天者可以乘坐公交、地铁,可以进公司,可以进入便利店,只是不能进上述列举的公共场所。去派出所、法院、街道办事处之类的部门也不受影响。如需就医,相关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按相关规定持有效核酸检测报告到医疗机构就医。
今日,南昌也发布了类似的防疫措施。据“南昌发布”消息,自11月23日零时起,进一步加强入昌人员疫情防控:倡导广大市民近期非必要不离昌,不与入昌未满5天人员聚餐聚会。
入昌未满5天人员,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室内健身、歌舞娱乐、游艺厅、网吧、密室剧本杀、棋牌室等公共场所。
春雪食品两股东解散并清算
新京报消息,11月22日,春雪食品宣布收到股东莱阳市同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莱阳市春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决议解散并清算的告知函,两股东合计持有的春雪食品32230950股将办理非交易过户。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春雪食品控股股东、实控人未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春雪食品官网
据了解,莱阳市同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16年,截至公告日,持有春雪食品11.61%的股份。莱阳市春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23年,截至公告日,持有春雪食品4.5%的股份,合伙人之一郑钧系春雪食品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郑维新之子。
两个合伙企业的全体合伙人2023年11月19日一致形成决议,同意将合伙企业解散并进行清算,后续将按照各位合伙人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有春雪食品的股份数量,拟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使得各合伙人直接持有春雪食品相应股份,并将通过中登上海分公司办理非交易过户事宜。本次变动将导致春雪食品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股占比由38.21%上升至38.36%。
资料显示,春雪食品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白羽鸡鸡肉食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2023年上市,拥有伊藤忠商事、德克士、家家悦超市、全家便利店、嘉吉动物蛋白等一批客户。2023年前三季度,春雪食品营收增长16.97%至18.26亿元,净利润增长14.03%至7779.8万元。
新华书店布局茶饮?
北京已出现联名合作店
中国饮品快报消息,近期,新华书店和超级玛特文创联合打造的动漫主题书店在北京开业。这家主题书店,同时也是新华书店与茶饮品牌“茶太良品”的联名合作店。
△图片来源:茶太良品公众号
据了解,在该联名合作店内,茶太良品推出了限定联名款产品——飘雪系列,以“京派制茶”为特色,相关饮品均装盛在搪瓷杯里,顾客喝完之后杯子也可以带回家重复使用。
注:本文由红餐网综合东方网、新京报、中国饮品快报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建议。
整编红餐网_李金枝
美式汉堡卡乐星几乎“告别”中国内地,仅剩3家加盟店
记者李昱茹
编辑牙韩翔
美式汉堡品牌卡乐星收缩在中国市场业务。11月21日,它关闭了上海浦东嘉里城的门店,这意味着卡乐星在上海的所有直营门店都已经停止营业。
目前在上海,仅剩浦东与虹桥机场的两家加盟店尚在营业,加盟店则不在关店范围内。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卡乐星也还在继续营业。目前,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只剩下3家加盟店。
界面新闻联系卡乐星上海餐饮管理公司没有得到回应。而早前这家公司对上观新闻称,后续也没有再开业的计划。
卡乐星由CN.Kh夫妇在美国洛杉矶创办,至今在全球拥有超1200家汉堡餐厅。2009年,卡乐星入驻中国选择直营模式经营。上海也是卡乐星登陆中国的首个城市,并在上海来福士场开出首家门店。当时,这家公司还曾计划在未来8年内,在中国发展超过100家餐厅。
而13年过去,相比达美乐与棒约翰等近年来崛起的快餐店,卡乐星的名字对于不少中国消费者依然比较陌生。事实上,卡乐星也在一点点收缩业务,2015年卡乐星在福州就关闭了全部门店。
卡乐星在中国存在感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扩张速度太慢,另一方面则是没有融入这个市场。
作为一家传统美式汉堡店,卡乐星并没能提供差异化产品,菜单仅局限于加州双牛芝士堡、香菜甜筒等。这个品牌吸引消费者的优点大多在于肉厚、畅饮、出餐快。但它平均40元一个的汉堡价格,也超出了不少上班族们的预算,在对手中失去竞争力。
对手们的快速扩张步伐也给卡乐星的发展施加了压力。
截止今年,1997年进入中国的达美乐的门店数从2023年的188家快速增长至508家,且在进一步下沉入二、三线城市;2003年棒约翰也在年初易主后宣布计划在华南新开1350家店。这些品牌也在形成各自的卖点,像达美乐就以其“30分钟必达”的外卖服务和消费券吸引消费者反复购买。
而中国本土的品牌如华莱士、塔斯汀等也加入了西式快餐赛道。这些品牌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且定位明确。例如,目前拥有2890家门店的中国汉堡塔斯汀将其80%门店开在3至5线城市,避开了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激烈竞争。再加上它本土化口味产品以及其低价策略,这个品牌成功出圈。
不只是卡乐星,另一个美式餐饮品牌唐恩都乐也在中国市场败北。
11月11日,菲律宾餐饮巨头快乐蜂(JiF)宣布,将终止其在中国的唐恩都乐咖啡业务(Dki'咖啡)。西方人喜欢以甜甜圈浸泡在咖啡的方式的消费,然而不少中国消费者们对此仍会有一定水土不服。
当下中国的西式快餐市场,留给卡乐星的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同时,中国餐饮业在疫情之下状态并不乐观。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虽然仍保持扩张,一些品牌其实都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门店扩张随带动了达美乐营收增长,其今年上半年9.09亿元,同比收入较去年增加18.6%。但从净亏损数据看,达美乐仍在中国已延续三年亏损。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的百胜中国在前三季度亏损2.67亿,并解释是销售额下降,原材料、工资和电费成本上涨等因素带来变动。
面对特殊时期的外部大环境考验,卡乐星此刻选择收缩或许也是为了节省经营成本做出的妥协。
全国门店近2600家,这个西式快餐“土霸王”也要IPO了
来源:红餐网
作者:洪君
曾经被麦当劳肯德基按在脚下摩擦,如今却开出近2600家门店,被称为“小镇顶流”的德克士,将在香港IPO了。
继奈雪的茶除夕递交招股书后,又一餐饮相关巨头宣布冲刺IPO!
3月3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等餐饮品牌的母公司——台湾顶新集团,正考虑将其在中国大陆的餐饮业务打包在香港公开募股(IPO)。
相关消息人士透露,顶新集团已经邀请了银行参与相关的IPO事宜,预计可能会让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等在香港上市,此次IPO可能筹集约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69亿元)。
而后,腾讯新闻旗下栏目《棱镜》就此消息向顶新旗下餐饮业务相关负责人求证,得到了顶新方面的确认,表示集团确有此项规划,但目前尚无具体进度。
这意味着,顶新集团旗下最强势的两大餐饮品牌——德克士和康师傅私房牛肉面,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在香港IPO了!
△顶新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
据红餐网(ID:h18)了解,德克士主营西式快餐,目前在国内约有近2600家门店,员工数超7万人。康师傅私房牛肉面目前约有一百来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交通枢纽中心,比如机场、火车站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长短、还是生意盘子大小、品牌认知度,德克士都比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大得多。基于此,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德克士IPO才是更让人期待的重头戏。
△图片来源:德克士品牌官博
今天趁着这个消息,红餐网(ID:h18)再带大家“复盘”一下德克士,看看这家晚于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的洋快餐,是如何一线城市惨败,而后又在小镇市场闯出一片天,开出约2600多家门店的。
花5000万美元开拓中国市场
却被麦当劳肯德基“教做人”
不少人误以为德克士是国产的山寨西式快餐品牌,其实,德克士起源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和肯德基、麦当劳一样,是根正苗红的“洋快餐”。
1994年,德克士进入中国,在成都开了第一家店。1996年,这个不温不火的“洋品牌”被台湾顶新集团看上并收购,与方便面品牌“康师傅”成了兄弟。
财大气粗的顶新集团收购德克士后,马上投入了5000万美元,叫嚣着要与肯德基、麦当劳正面竞争。
△图片来源:德克士品牌官博
1996-1998年,变有钱的德克士开始加速扩店,先后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开出54家直营店,且多数都是七八百平方米的大店。麦当劳肯德基开在哪儿,德克士就去哪儿开,门店各种基础设施还一点都不比它们差。
本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没曾想,现实很快便狠狠地打了顶新集团的脸。
肯德基和麦当劳,分别在1987年和1990年就已经入驻中国一线城市了,到1996年,二者都已经成为了洋快餐的代表,品牌认知深入人心,姗姗来迟的德克士即便把门店开在麦肯旁边,装修风格相似,也几乎没有任何市场优势。
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德克士的客流每况愈下,运营成本尤其是租金却一路飙升,最终导致亏损得一发不可收拾,5000万美元巨款,短短两年就烧光了。
△图片来源:德克士品牌官博
1998年起,德克士开始大量关店。据说,当时关店剩下的一大批生产设备,堆满了其在广州、常州两地的仓库。
和麦当劳肯德基正面硬刚的首战,德克士就这样惨败且遍体鳞伤。
农村包围城市后起死回生
成为小镇洋快餐的“顶流”
硬刚失败后,德克士逐渐退出了一线城市战场,如果没有那个在当下略显不可思议的战略,今天的中国餐饮市场大概率就看不到这个品牌了。
当时顶新集团的高层是抱着怎样复杂的心态,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德克士开始调整战略,转向麦肯尚未触及的三四线城市开店。
在这些地方,德克士再也不用担心麦当劳肯德基的左右围攻,也不用再因为高额的经营成本而夜不能寐。
更令人兴奋的是,三四线县城/小镇虽然消费力不如一二线城市,但好在人多、对新鲜事物的消费欲也强,也有很大机会。若能在这里养精蓄锐,东山再起、再杀个回马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图片来源:德克士品牌官博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德克士开始卖力地耕耘小镇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契合小镇市场的举措。
比如在定价上,告别过去高高在上的定位,主打“优惠牌”,加大促销力度,对齐小镇人民的购买力,每月还会推出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
早些年,德克士还开放了免费办卡服务,持卡的顾客在每月的卡友日当天,可以多加一元钱,买到双份产品,也相当于五折优惠。
炸鸡汉堡等洋快餐虽然是新鲜事物,但毕竟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顾客不可能每天都吃,为此,德克士还开始琢磨产品的“本土化”。
而后,蔬菜汤、米汉堡、米饭套餐等中式快餐陆续被纳入门店菜单。米汉堡把夹汉堡的面包片,换成了用米制成的米饼,一度卖到脱销。
△卖到脱销的米汉堡,图片来源美团
考虑到小镇投资者更希望用较小的投资获得利润,2000年德克士甚至开放了个人加盟,走起了低门槛、灵活加盟路线。
据了解,德克士的加盟费只需20-30万左右,对加盟对象的选择也相对宽松起来,和当时走高标准、高要求加盟路线的肯德基背道而驰。
凭着这些举措,德克士很快就打开了小镇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到2013年,德克士全国门店的数量已经高达2000家,一些省份的门店数甚至比肯德基麦当劳还多。
与此同时,作为小镇青年接触西式快餐的启蒙者,德克士还收获了大批忠实的小镇青年粉丝。
此前,曾有大V在微博发问,“目前市场上最失败的快餐品牌是哪个”,评论区内,无论是肯德基、麦当劳、赛百味,还是真功夫、永和大王,都引发了大量吐槽。唯独德克士,为其“站台”的人数竟大大超过了吐槽人数。
功成名就后重返一线城市
如今腹背受敌、挑战重重
在三四线城市功成名就后,德克士再一次站在了曾经的起点上。
2015年开始,德克士推出了重返一线城市的计划,决意一雪前耻。为了打赢这一仗,德克士也花了很多心思,比如针对一二线城市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门店模型,营造宽敞、小资的体验氛围。
据红餐网(ID:h18)了解,近年来,德克士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出了第五代门店“新舒食概念店”、无人智慧餐厅“德克士未来店”。
2023年,还推出了“一城一店”的新战略,计划在不同的城市,融入多样化元素或地域特色,打造每个城市独一无二的主题门店,以此改变消费者对它的刻板印象。
△德克士兰州书城主题店
在营销上,德克士也不再“沉默”,重金签下明星代言,并开始在各大卫视进行广告轰炸。
为了适应一二线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在产品层面,德克士也在努力加快推新速度。2023年,德克士限时推出了植物肉汉堡,2023年1月,又推出7款植物蛋菜品。
2023年9月,德克士首席运营官透露,2023年全年,德克士在全国新开了400-500家门店,其中北上广深门店已经突破200家,未来还会继续加速拓店。
△德克士招牌脆皮炸鸡
一系列的举措落地后,德克士在一二线城市的处境确实不再像1996年那样艰难了,但情况也并不如想象中乐观,赶超麦当劳肯德基的愿望也仍遥不可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克士在一二线城市的规模,与肯德基、麦当劳仍有较大差距,门店增长速度也更慢。以北京市场为例,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德克士在北京市的门店仅为30家,而麦当劳已经有308家,肯德基更是有357家。
包围一二线城市没啥起色的同时,德克士起家的大本营也面临挑战。在它忙着反扑一线城市时,麦当劳肯德基开始加速下沉。
2017年中信资本入主麦当劳中国后,麦当劳便开始加速下沉,2023年时新开门店已约有50%在三、四线城市。2023年,肯德基也进军下沉市场,开出第一家“小镇模式”门店。
△图片来源:肯德基官博
除了麦当劳肯德基外,德克士在下沉市场还得面对另一个强敌——华莱士。
除了腹背受敌外,红餐网还曾分析过德克士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点击阅读:成为二三线城市“掘金王”,德克士靠的是什么?),即德克士靠着低门槛加盟策略壮大规模的时候,也给自己的发展埋下了管理隐患。
由于前期推行粗放加盟,德克士的加盟店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缺乏严格规定和培训,部分门店的服务和出品也饱受诟病。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某投诉网站上关于德克士的投诉事件就高达647起,多集中在产品质量、店面环境、产品种类、服务态度上。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德克士要突围,赶超麦当劳肯德基,仍然困难重重。
如今,顶新集团释放信号,德克士或将在香港IPO。公开募资后,德克士能否像当初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那样,再次找到创新的突围路径,红餐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