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20元火锅加盟店吗

本文目录

盅盅火锅,为什么不火了?

盅盅火锅,是将传统的火锅形式和串串菜品的丰富多样相结合起来,其特别之处在于,选用盅盅作为装菜的器皿,不同的颜色的盅盅代表不同的价格,顾客自助选择食材,消费完毕直接数盅盅就可以买单,盅盅火锅一出,受到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盅盅火锅加盟店们再近两年却没有了声音,关于盅盅火锅的发展趋势分析,一起来看看朝天门火锅的经验分享吧。

一、盅盅火锅特性小众聚餐,轻社交

盅盅火锅的场景主打小聚,菜品的分量少也决定了盅盅火锅的用餐属性,这与当下年轻人轻社交,喜欢小团体聚餐的需求不谋而合,小分量的菜品,自助式的用餐模式,这在年轻人中是非常受欢迎的,菜品单价低,但是份量也少做减少,商家也不会亏损

二、性价比比较高,可接受范围大

一般而言,盅盅火锅k基本在80款左右,菜品价格在1-10元之间,锅底3-4款,价格在20元左右,其客单价基本都在60元上下,在各线上平台上,还有很多优惠套餐推出,就连4人套餐也基本不超过200元,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价格,在盅盅火锅中能感觉到能吃到更多的菜品,感受到更高的性价比,但是也是因为这种固定的模式,让盅盅火锅很难突破创新。

三、市井气息浓厚,新鲜感强烈

盅盅火锅用餐场景和氛围有着非常浓厚的市井气息,而盅盅本身也带有一定的文化属性,能勾起消费者的大众情怀,当然,市井气并不适用所有火锅品牌,经营者不能盲目跟风学习,盅盅火锅一开始的发展主打有趣有料,性价比高,所以收割了一大波消费者,引起一阵热潮。

但是盅盅火锅一开始的就设定好了固定的模式和形式,在其后的发展上很难进行创新和改变,一开始的高性价比无法再在价格上做出创新,而固有的上菜模式和招牌必须同时存在,所以在近年的发展上开始走下坡路,大众消费选择更多,他们在选择性价比火锅上可以选择小而精的火锅店,在选择品质火锅店上肯定就会选择大品牌,不会特意去找到盅盅火锅进行用餐。

以上就是朝天门火锅的相关分享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可给我们留言,一起交流学习!

拿出两个亿,去当LP

来源:投中网(ID:Chi-V)作者:黎曼

他们拥有超强吸金能力。

不到两年时间,新消费的财富故事已经发生了大反转。这种反转对杭州20年连锁火锅品牌许府牛联合创始人刘皇叔来说体会很深。

“你们的新模型数据挺好看,但是火锅我觉得还是得大店才有机会,暂时不考虑。”

“我们觉得现在周期这么好消费还得是升级做溢价,你们这类跑不通,没利润我们也跟着一起埋。”

“低客单的门店会有钱赚?高客单价的才是未来。”

2023年,刘皇叔陆陆续续见了十来家VC,尽管他们在惊叹许府牛的翻台数据,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同的判断:高客单、大门店、精装修、高逼格、热衷扩张、擅长流量变现和制造话题才是过会的标配。

这些VC们兴冲冲的赶赴杭州去考察这个“听说能在一个市区连锁40多家火锅店”的商号。不过,结局却使他们意兴阑珊,不仅没有听到他们想要的答案,还质疑“价格这么低怎么可能挣钱”。

一年后,也就是2023年中旬开始,找到刘皇叔想投他们的VC络绎不绝。他们的翻台数据,以及净利润,在消费低迷之际显得格外入眼。

VC们开始承认:把供应链做出色,低价也能赚到钱。

也就是在2023年,有了相当现金实力的许府牛开始在寒冬中做起了LP。

这一年,像许府牛这类低价老品牌开始做LP的不在少数,香飘飘、来伊份、千味央厨等国民品牌也开始杀入创投圈。这在VC募资难的当下,颇有些扬眉吐气。

周期更替之下,曾经那些被VC定义放弃的“土老板”,也就是低客单价、“土Lw”的、排列在商店货架边缘的消费品牌,开始在经济下行周期展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

01.许府牛拟出资2个亿当LP

成立于2004年的许府牛火锅也开始当LP了。

刘皇叔告诉我,他们将拿出2个亿,第一步是先投给自己的加盟门店,接下来再接洽合适的资本,选择合适的GP,希望能赋能产业链上更多的消费企业,给熊市下的消费企业更多的信心。

曾不被资本看好,如今当LP的背后是其迅猛的发展势头。疫情之下,许府牛的商业模型得到逆势增长:年营收600%增长率、翻台核心指标5次以上,单店ROI跑赢市场。

这样的成绩确实不容小觑。对比高客单重服务的新消费品牌海底捞,其2023年实现收入411.1亿元,亏损41.6亿元。这是海底捞自2023年9月上市以来年报中首次出现亏损。同时,2023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与人均消费额都出现下滑,翻台率为3次/天,这一数字,为海底捞上市的最低点,而人均消费则为104.7元。

而许府牛能够逆势而上,刘皇叔表示,核心在于低价策略:99元可以吃到7种进口牛肉的火锅套餐。99元能供2-3人食用,人均50元不到,展现超高性价比。

这样的低价曾经被VC认为无利可图。实际上,他们可以把国外牧场进口的牛肉打造出接近猪肉价的产品,原因在于他们二十年来修炼的产品创新力与供应链整合效率。

用刘皇叔的话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将价格调高一些赚更多的钱,但他们没有选择这么做。基于对经济放缓周期的消费趋势判断,他讲到一个关键词:“让利”,即舍天下之利,得天下之心。

他认为,眼下,新消费的上半场刚刚结束,在滞涨周期的震荡下,同质化供应链做品牌溢价的时代已慢慢过去,做高性价比、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国民品牌是核心趋势。

“2023年,中国1000万+门店已经消失了244万+,还有更多门店在平衡线上度日如年,我们打算用品牌20年经验打磨出来的创新模型、高效供应链帮助更多餐饮创业者,同时让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数智化对传统行业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的福利。”刘皇叔告诉我说。

02.香飘飘、来伊份等老品牌也做起了LP

一位看消费的投资人也向我表达了一个观点: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老品牌现金流和利润都非常稳健,在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财富,并渐渐地做出了共同地选择:出资当LP。

比如上个月拟出资5000万当LP的冲泡奶茶鼻祖香飘飘。

具体公告显示,香飘飘于10月11日与上海嘉寻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了《湖州甄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产业基金,产业基金目标规模为人民币1亿元。

这一次共同设立新基金,香飘飘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后者则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100万元,基金聚焦食品饮料领域,投资期为合伙企业首轮募集完成日(2023年10月19日)起四年。

双方联手设立新基金的目的不难理解——通过发现及培育食品饮料领域的潜在优质标的企业,赋能被投资企业的发展和增长,并汇集具有共同投资偏好、愿意共担风险、追求中长期稳定投资收益的机构和个人,由专业的股权投资管理团队从事股权投资事业,为合伙人创造满意的投资回报。

2017年,香飘飘作为国内奶茶行业第一家上市的企业,成功登陆上交所。近几年,在新式茶饮的冲击下,香飘飘的份额尽管在流失但依旧有韧劲。香飘飘近期公布的第三季度营收为6.71亿元,净利润为5418.68万元。

再往前,当LP的是源自1999年的零食老品牌“来伊份”。

2023年7月12日,来伊份发布公告,为投资布局于消费品与食品行业相关领域的境内外优质或高成长的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公司与其他合伙人合作设立上海来伊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公告显示,基金总规模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来伊份拟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6000万元,占基金60.00%份额。松江创投拟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1950万元,茸丞企管拟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1950万元,永鸿基管拟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100万元。

来伊份从四川的炒货店做起,2001年更名为“来伊份”,2016年10月12日,来伊份挂牌上交所,成为主板“零食第一股”。根据其最近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报告,期内实现营收约32.5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3%;净利润约取得0.7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52.96%,依旧获得持续稳健的利润。

“速冻供应链第一股”也发布公告,公司出资7500万元参与认购河南上德合味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基金份额,首次募集金额2.5亿元,重点投向连锁餐饮、餐饮供应链、预制菜等相关行业。

千味央厨于2012年在河南郑州成立,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面向餐饮企业的速冻米面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为海底捞、肯德基、必胜客、华莱士等连锁餐饮企业。

根据2023年三季报,千味央厨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0.3亿元,同比上升16.02%,归母净利润6968.14万元,同比上升23.12%。

以上企业纷纷当起了LP不足为奇,不难发现,他们都有长期较为稳健的现金流和利润。

03.“土老板”拥有超强吸金能力

更加有迹可循的是,越是在经济下行周期,那些“低客单、土Lw的、排列在商店货架边缘”的下沉市场消费品牌却更加展现出了超强的吸金能力。

比如,2023年蜜雪冰城的上市,其亮眼的财报数据令人折服。1997年成立的蜜雪冰城,靠2块钱的冰淇淋、4块钱的柠檬水、6块钱的奶茶,从近三年每年营收都以近两倍的速度增长;净利润三年翻五倍的速度更是碾压同行;22229家的加盟店使其位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

在2023-2023年,蜜雪冰城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而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4.34亿元,几乎与2023年一年的收入持平。我们可以看到,在两年疫情冲击之下,蜜雪冰城的财报数据反而是逆势增长。

而反观奈雪的茶、喜茶等高端茶饮,在前几年高速扩张下连年亏损至今尚未盈利,并且开始主动降价进攻下沉市场。

在西餐界,也有一位选手在疫情下逆势增长,它就是20年几乎不涨价的萨莉亚(Sizi),其10元沙拉、18元焗蜗牛、8元畅饮受到欢迎。

萨莉亚创立于1973年,2003年开始进入中国。在2023财年完成扭亏为盈后,萨莉亚实现营收1442.75亿日元(约合71.53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56.6亿日元(约合2.8亿元),是2023年同期的3.2倍,其中中国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

反观整个西餐赛道,过去两年黯淡失色。一度十分风光的米氏西餐厅、新元素、绿茵阁等等,要么轰然倒下、要么大幅关店。味千拉面、吉野家,必胜客、肯德基等这些曾风光无两的品牌也陷入了下滑或亏损的泥沼中。

颇为吸金的还有最近大家关注到的良心调料老品牌“十三香”。这个河南老字号财务数据也引人侧目。在不起眼的货架上,这个每包利润仅8分钱的王守义十三香,年营收却做到了20亿元。

这些下沉品牌的逆袭,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反转的财富故事,在周期轮动之下上演。

上述投资人也表示,“越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市场反而更成熟,衣食住行、吃穿用度的消费也会更偏向理智。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消费,穿越周期的秘密,核心还得是把成本控制好、实现性价比。我们过去常说的消费升级,也应该是在去除溢价营销后,让消费者用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而这样的赚钱逻辑显然与前几年VC们信奉的高举高打的上会标准走向了对立面。

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在近期复盘消费投资时也聊到两个洞察,一是水大鱼大的时代已经过去,风大浪大的时候拼的是盈利的内功而不是TVC的能力,二是给广大老百姓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永远有大市场,腰部品牌的挑战会越来越大。

[本文作者投中网,i黑马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Chi-V)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她从国企辞职开火锅店,20年开700家店年销售超26亿,如何做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她从白手起家到一年总营收达26.5亿元;

她从路边小店做到全国连锁品牌;

她从下岗女工变成集团董事长。

她就是秦远红,秦妈火锅创始人。

1998年,秦远红创立秦妈火锅,到2023年,她已经在全国接连开了700多家门店。

不仅如此,其火锅品牌更是远销至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样一位餐饮界的大佬,却在2023年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网友看到后,纷纷在其微博底下留言,表达出自己对“秦妈火锅”的喜爱以及对“秦大妈”的哀悼之情。

秦远红

从一名下岗创业的女工到受人尊敬的“秦妈”,秦远红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

今天,就让我们从头开始走进秦远红的成功之路。

改变生活,火锅起步秦远红于1958年3月10日出生在重庆涪陵。

或是因为她的父母受时代影响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小秦远红就被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

那个文盲率达80%左右的社会,她在父母支持下,毅然决然选择读书。

最终,秦远红没有辜负父母期望,拿到大学文凭,并在毕业后去到一家国企参加工作。

即便换做现在,她的人生也被许多人羡慕,更别说在当时。

只是有了体面工作的秦远红,并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在公交公司任职时,她总是乐于助人,只要有同事遇到困难,她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想办法解决的人。

久而久之,热心肠的她就有了“秦大妈”这个称呼。

秦远红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有了每个中年人都有的焦虑。

虽然工作轻松、同事友好,但面对每天死板机械的工作和固定不变的工资,她逐渐不再安于现状。

直到1998年,迎来了秦远红命运发生改变最关键的一步。

那一年,国家为让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决心在三年内,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实行国企改制,进行人员分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40岁的秦远红不再忍受之前那种普通平凡的生活。

她把握机遇,主动从之前任职的公交公司离职,选择创业开火锅店。

其实,秦远红做出这个选择并不是偶然。

她从小就有一个自己开店当老板的梦想,就连和幼年玩伴一起过家家的游戏时,她也总是争着抢着演老板。

可在那个时候,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她选择克制内心的想法,一心只读圣贤书。

如今真正能够实现梦想了,她没有一丝犹豫,立马抓住机会。

而至于为什么选择开火锅店,秦远红曾在采访时,回忆起当初的想法:

“火锅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深受大众的喜爱,特别是重庆火锅,尤其出名,它的‘香’‘辣’‘麻’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纷纷前往重庆品尝这道美味。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吃火锅长大的我,很喜欢吃火锅,对火锅的了解很深。”

也正是由于这个梦想,在上班那几年,秦远红总会在自己的休息时间里,跑遍重庆的大街小巷。

不论是装修精良的门店,还是巷子深处的“苍蝇馆”(川渝地区对一些没有经过精美装修但是味道很好的小饭馆的称呼),只要是好吃的店,她都愿意去。

即便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秦远红也会顶着40度的高温,吃得一身大汗,却满心欢喜。

不仅如此,一旦她发现店里味道不错,还会想尽办法向店家询问火锅底料的秘方。

有一次,秦远红为得到一家火锅店的底料配方,接连三个月,风雨无阻,只要没上班,就会跑到那家店,为店家免费做杂工。

尽管离自家有四个小时路程,即使店内杂工所做的事情又脏又累,有时还会遇到一些刁蛮客人找麻烦。

秦远红

秦远红依旧放下面子,坚持了下来。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执着的姑娘。之前有一天,在下暴雨,我们店都不准备开了,准备关门的时候,就看见她全身都被雨淋湿的站在门口。”

就连老板都忍不住夸赞秦远红。

后来,见其做事本分、为人真诚又是真心喜欢自己的火锅,老板便将秘方卖给了她。

毫不夸张地讲,秦远红在之前的时间里,至少吃过几千家火锅店。

凭借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她决定开店后,根据自己“阅店无数”的经验,加上擅长调味的丈夫帮助,将得到的秘方进行提炼修改。

最终,夫妻两得到了一份属于自家的独门秘方。

为了开店,秦远红与丈夫还拿出他们的积蓄,再向亲戚朋友借一些钱。

东拼西凑了四万多,在位于重庆加州花园街头的一个30多平米门面开了店。

因为资金有限,当时只放了6张桌子,聘了8位员工。

就这样,秦远红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家火锅店——“秦妈火锅”。

火锅店刚开张的时候,很多事情都需要秦远红亲力亲为。

进货记账、打扫卫生、端菜点菜、收银清点……那段时间她就像一块砖,只要店里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不过即便事务繁忙,但秦远红在服务方面始终坚持要做得无可挑剔。

店里不得有脏桌子,菜品不得有隔夜的,客人不得叫两次服务员还没得到回应......

如此一来,火锅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当然,这一成果除了归结于优良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火锅的味道。

事实上,店铺刚一开张,就凭借着独家秘方调制出的特别汤锅底料吸引食客。

只要来过一次的人定会完全喜欢上他们的味道。

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

不少吃过“秦妈火锅“的顾客都说:

“秦妈火锅不仅味道好,而且店里非常服务好,老板娘人也很好,从来没见过她对哪个顾客不耐烦。”

回想起自己的创业史,秦远红更是一脸骄傲:

“当时我是准备前三个月亏,后三个月平,半年后,走向赢利的。但没想到,店开张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赢利了。”

就这样,凭借出色的味道和开朗率真、热情周到的性格,她赢得了业界口碑。

不过,尽管刚开张就盈利,秦远红依旧没有掉以轻心,而是继续进行着店内各项事宜的提升。

再后来,她不仅改变之前的管理方法,还在根据客人反馈,不断改变火锅的秘方,秦远红说:

“要做得更好,就要坚持自己,也要不断创新,找到自身的特点,只有这样,才留得住回头客,也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她一直坚持着这一点,坚持着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依旧保障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变的是提升改变火锅秘方。

正因如此,不到两年时间,“秦妈火锅”就从那个仅30平米的小店扩展到一家经营面积为13000平方米,餐桌120张,员工超过100人的大型火锅品牌。

秦妈火锅的门店扩起之路也正式开启。

再度转变,修订问题经验人脉日积月累,一共才三年的时间,秦远红的“秦妈火锅”就已经在重庆沙坪坝区、江北区等多个主城区都开起分店。

情理之中,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秦远红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但相应地,她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办公室餐馆两头跑;大事小事都需要亲自过问;品牌面临同质化竞争......这些都是秦远红一个人要面对的。

起初,她以为只要像当初创业时候一样,埋头苦干就能解决。

可现实是,她越忙越乱,甚至有时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更大的问题。

接二连三遇到麻烦,让秦远红意识到,要想“秦妈火锅”继续做大做强,她必须改变目前的经营方式。

单单凭靠她自己的力量是非常微不足道的。

对于这个局面,秦远红表示:

“那时候忙上忙下的,生意越来越好,虽然我招的服务员很多,但是我依旧很忙。这时候我意识到管理方法不对,需要改变。我经常看书嘛,书上说,‘公司化管理’好。我就心想,那是不是可以成立自己的餐业管理公司,再招聘一些精英人才来帮我管理。决定好后,就开始做了。”

秦远红在各个平台发布了招聘广告。

信息发布后,秦妈火锅凭借良好口碑和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人才前来应聘。

秦远红也由此在社会上招聘了很多餐饮界的专业人才以及管理型人才。

渐渐地,她将公司事务进行明确分工,自己也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继续操劳。

通过这次的“扩军”,秦远红公司的企业管理人员增加到200余名。

其中高级管理人员30名,有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政工师、经济师、会计师近50人。

2001年,重庆秦妈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原来只是“店长”的秦远红成为了这个新公司的董事长。

秦远红

在记者问及秦远红在店务事宜发生改变时自己有什么变化时,秦远红笑得有点不好意思:

“‘董事长’和‘店长’的头衔不同,做的事也不同。最初,还会觉得没什么不一样,我还是做着和之前一样的事,但是久了就发现不对了。有时候我插手,反而让事情糟糕起来。我就开始‘充电’了嘛,看一些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而在企业的发展之余,秦远红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发展“自己。

她总是看书,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天道酬勤”:

“我相信天道酬勤,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是成功的,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持续创新,天道酬勤在学习了有关企业管理以及营销知识后,秦远红的视野逐渐打开。

她知道,事物只有一直处于发展阶段才能长久持续。

特别是做企业,不断创新很是关键。

秦远红

所以在人才问题解决后,她又开始着手创新。

秦远红强调品牌要突出特点,与其他火锅店区别开来,以此吸引顾客,做到长久不衰。

2003年,她在朋友的提议下,将秦妈火锅做起品牌整合之路。

秦远红建立了连锁加盟体系,通过加盟让火锅店的经营状况再上一个台阶。

两年后,在经营创新中尝到甜头的秦远红,又再出新招——创立了一家更适合时尚青年消费的快食品店,名叫“美食美客”店。

对此,秦远红胸有成竹地表示:

“想法不是一时的冲动,我从不打无准备之战。”

事实也的确如此。

“美食美客”是秦远红和她的团队,通过对市场进行了长达3年的调研分析后的品牌创新。

也正是因为准备工作的充分,仅仅两年时间,“美食美客”连锁店已经达到了60余家。

秦远红

虽然一直在拓展新的业务,但秦远红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

她想通过技术创新,做出更多新的东西,于是她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研发之中。

新则立,旧则亡,秉承这个观点,在丈夫的帮助下,秦妈火锅研发出了“秦妈老火锅”、“秦妈荔枝锅”、“秦妈菊花锅”等为代表的火锅系列汤料。

当时所有火锅都是牛油麻辣的,非常千篇一律,因此这前所未有的火锅系列汤料一出,顿时风靡一时,不少网红游客前来打卡。

然而,就在火锅底料的新品研发后,秦远红偶然在店内听到一个顾客对朋友说:

“好吃是好吃,就是感觉拍照没什么新意,感觉到处的火锅都长这样,也没啥可拍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秦远红一听,立马想到:

“对啊,我们不止是底料可以创新,火锅的外观也可以进行创新,可是要怎样才能使大家的视觉享受得到提升呢。”

她为此日思夜想,突然在一个晚上看书时,偶然发现有人将原本固态的东西变成液态,秦远红顿时灵光一现。

如果将火锅底料研磨成粉末,使汤变得清明透亮,那么火锅的观感就会不一样。

说时迟那时快,她立马将这个想法告诉丈夫。

经过探讨后,两人觉得方案很可行。

于是,秦远红连夜请来技术指导,将火锅底料试着研磨成粉末然后写进菜单。

火锅底料

不出所料,此创意一出,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新奇不已。

看着店内每天都是高朋满座,秦远红趁热打铁。

为提升服务质量,以及提升上菜速度,她还从国外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服务设备,在店内安装了光电感应自动传输系统。

这一套流程下来,店内生意已经好得不行。

只是秦远红却依旧不懈怠。

有一天,她在库房清点货物时,看见一次性打包盒,她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将火锅锅底也做到“一次性”呢?

就这样,为提升火锅品质,确保卫生与食品安全,秦远红又决定继续研发“一次性锅底”。

秦远红

2006年年底,秦远红带领团队与西南大学及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历经两年多时间,上千次反复试验,终获得成功,研发出了“复合酶一次性火锅底料”。

重庆市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为此专门召开会议,邀请国内多名知名食品专家,对“复合酶一次性火锅底料“进行评鉴。

最终,经各方鉴定,此底料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不仅如此,它被作为新型火锅底料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火锅底料推出。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火锅店不论是在服务质量还是食品味道方面,都变得无可挑剔。

2009年2月,秦远红公司投资上亿元,打造了火锅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重庆市渝北区。

该基地,从原料到最后产品包装均实现全自动化,杜绝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同时,其还研发生产了多种火锅汤料及川味调料系列,使秦妈火锅的美味通过多种渠道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一产业示范基地的建成,让火锅底料生产方式得到了转变。

从原本的无固定程序、无固定标准,变成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新型火锅生产产业模式,建成了一套从工厂到餐桌的完整火锅产业链。

毫不夸张地说,火锅业在秦远红的带领下发生了改变。

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内,秦妈老火锅就发展成为了重庆市的名牌火锅,并且成为了重庆火锅的一块金字招牌。

而其秘诀不难看出,就是依靠不断创新和改变,提升质量进而维系品牌。

晴天霹雳,重振旗鼓公司生意愈加红火,秦远红也早已从当初的“下岗”女工变成现在的“企业老板”。

可就在她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变得更好时,上天给她开了一个玩笑。

2016年的一天,秦远红照例来到公司参加早会。

秦远红

开会途中,她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

而后,医生的检查结果不禁让其感到天旋地转——秦远红被查出肺癌晚期。

祸福难料,本来以为其在得知噩耗之后一蹶不振,但令人钦佩的是,她没有。

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并没有让秦远红变得怨天尤人。

虽然也曾绝望低迷过一段时间,但“不认命“的她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

在医院治疗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依旧笑得开朗:

“人生嘛,总会遇到很多磕磕绊绊,我从来都不认命,如果认命的话就不会有这个秦妈火锅了不是吗,哈哈,生病了我就配合医生治疗嘛。”

秦远红乐观面对着这个结果,积极治疗,从此开始了与病魔长达五年的斗争。

与此同时,她开始着手安排股权转让事宜,将公司所有的事宜交接妥当,开始为公司未来发展做准备工作。

2017年,重庆秦妈集团实际控股人变为秦远红的丈夫李杰,其担任秦妈集团的总裁,负责企业全面管理。

正因如此,在秦远红完全退居幕后的四年时间里,秦妈集团一直稳定发展,取得着一如既往的良好社会效益。

2023年,李杰总裁为秦妈集团定下三年发展目标——秦妈火锅连锁加盟店突破1000家、秦妈火锅餐饮全球销售额突破35亿元、秦妈食品销售突破10亿元。

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妈集团将在李杰的带领下,依旧坚信秉承“天道酬勤”,努力朝着新的目标奋进,开启秦妈企业新一轮的征战之路。

公司发展未来可期。

而秦远红却在同年9月,与病魔抗争一段时间后,因癌症治疗无效,最终离开人世,享年64岁。

后记作为一名矢志创业的伟大女性,秦远红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了“秦妈火锅“的商业帝国,还成为了我们的榜样,让我们都知道了“天道酬勤”,她践行了自己的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

虽然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相信,她的精神将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继续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朋友加入创业的大潮之中,实现女性创业时代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刘勇,赖雅欣.后秦远红时代秦妈火锅连锁店三年要突破1000家[N].重庆商报,2023-09-09(003).DOI:10.28121/.ki..2023.001263.

[1]慧边.秦远红烫出精彩人生[J].餐饮世界,2012(01):61-62.

[1]黄登伟,杨树义,周伟.抓住关键环节确保食品安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12/11(003).DOI:10.28737/.ki.z.2003.001513.

上游新闻《一代传奇“秦妈火锅”创始人秦远红走了享年64岁》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