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渝中TOP10臻选餐厅正式发布
盛夏的热情,伴随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消费狂欢节,正在重庆渝中掀起一层层热浪。自6月24日起,由渝中区商务委主办的2023渝中仲夏消费狂欢节正式启动,吸引众多山城市民及外地游客参与。记者从主办方获悉,8月2日,这场节会的重头戏——“山城有趣处”·2023渝中TOP10臻选餐厅发布暨颁奖仪式正式举行。
“山城有趣处”·2023渝中TOP10臻选餐厅发布暨颁奖仪式(图片示意)
本次发布暨颁奖仪式由重庆市商务委指导,渝中商务委主办,十三席协办。主城各区商务委部门负责人,渝中臻选餐厅评选TOP10的企业负责人、美食自媒体达人和网友代表团等多方参与。
渝中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邓光怀表示重庆正在加快建设以巴渝文化为底蕴,国际化与本土化兼融的国际美食名城;渝中区作为全市的商贸大区强区,肩负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的重任,在后续的工作中,将在市商务委的指导支持下,持续打造渝中“美食名片。通过本次活动引入更多知名餐饮品牌和主题首店落地这包容的美食之都,让大众体验到麻辣江湖之外不一样的重庆美食。
渝中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邓光怀(图片示意)
遍历山城精烹缤纷美味,历数珍馐细烩全球盛宴,他们,是城市味蕾的拓疆者,更是经济向上的助推剂。在活动现场进行了颁奖仪式,共同见证了“2023渝中TOP10臻选餐厅”的诞生。Rh·小大董中餐店、云实艺术融合餐厅、鹏阁精致粤菜、菁中餐厅、万岛日本料理铁板烧、美丽厨·江景粤菜、半山·川「新川菜」、长安壹号中餐厅、I圃莉、鮨·玉k最终入选(排名不分先后)。上榜餐厅中既有融合创新川菜,也有日料、东南亚菜、自助餐等多种形式,充分说明了重庆美食博采众长、有容乃大的文化内涵。
2023渝中TOP10臻选餐厅颁奖仪式(图片示意)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云实艺术融合餐厅负责人作为行业代表分享了经验和感悟。从项目布局、品牌升级、连锁品牌等方面阐释一个餐饮企业是如何打造发展饮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为许多正在从事餐饮的企业提供了很多的启发。
2023渝中TOP10臻选餐厅颁奖仪式(图片示意)
企业分享:云实艺术融合餐厅负责人郑静(图片示意)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评选活动充分结合渝中区特色消费场景,经过前期报名、初选,组委会投票、大众投票、美食KOL投票,综合考量餐厅环境、食材品质、菜品口味、服务体验等要素评出,具有很高的权威性。重庆知名餐饮美食自媒体“十三席”也对本次评选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欣喜地发现渝中有着如此多元的FiDii餐厅,这里一定是无数才华、热爱与执着汇聚的地方。
美食自媒体代表分享:十三席主理人易稚(图片示意)
另据了解,随着2023渝中TOP10臻选餐厅的发布,这场渝中仲夏消费狂欢节也掀起了新一波高潮。以餐饮、免费停车券、特色小店文创产品等组成的特色礼包“渝中福袋”将于8月3日再度发放,百万惠民消费券也将在8月5日迎来新一轮派送。节会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力求抓住夏季消费旺季回流节点,促进商贸消费市场大繁荣、大发展,推动渝中区打造富有巴渝特色、彰显中国风范、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日料连锁品牌上井拟赴港上市,47家门店,年收入3.6亿元
【FB】4月13日,日料连锁品牌上井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在2023年收入为2.47亿元,位列中国的日料放题连锁品牌的榜首,市占率为0.8%。
“放题”(ほうだい)意为“自由的,不受限制的”,是香港人直译的外来语,就是自助的意思,但和传统自助餐又有区别。一般的自助餐,是将烹制好的食物陈列出来,客人想吃什么便拿什么;“放题”却是先让大家一人一桌次序坐好,食物即点即做,有条不紊地端到桌上,既可以像自助一样扶墙进、扶墙出,又不失日料尽善尽美的劲头。
上井的里程碑事件中,比较重要的是,在2004年,上井开出第一家门店,到了2010年开始跨区域扩张,在沈阳和重庆开出城市首店,将门店网络扩张至东北和西南地区;在2023年,自营门店的规模达到34家,随后在2023年推出新品牌俩俩和牛。
01
只要市场分得够细,总能找出第一名的证据
根据上井的招股书显示,预计在2025年中国日料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86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日料餐厅的市场高度分散,2023年排名前五的日料连锁集团占市场份额约3%。
中国市场中排名前五的日料连锁品牌分别为味千拉面(味千中国)、吉野家(不含合兴集团旗下的吉野家门店数)、食其家、N多寿司和争鲜回转寿司,截至2023年年末的门店规模分别为697家、544家、425家、2000家和123家,而从收入来看,分别为15.7亿元、15.5亿元、10.9亿元、10亿元和6.2亿元。
其将日料的门店分为三类:日式单点餐厅、日式放题餐厅和其他日式餐厅。日式单点餐厅代表的料理是寿司、拉面、居酒屋等,而日式放题餐厅代表的料理是寿喜烧、日式烤肉等。
上井是归属于日式放题餐厅这个分类,日式放题餐厅专注于选用优质、新鲜的食材提供多样化的菜品,主要的消费经常是家庭聚会、商务宴请和朋友聚会。中国日式放题餐厅的收入规模从2016年的286亿元,已经增加到了2023年的4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7%。
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日式放题餐厅的收入规模将达到1118亿元,2023年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9%。
在日式放题餐厅中,继续细分出来了三个分类:日料放题餐厅、锅物放题餐厅和其他的日式放题餐厅。(印证了一句话,只要你把市场分得足够细,你总能找到证明自己是第一的证据)
上井定位的是,日料放题餐厅连锁品牌的第一名,截至2023年年底的门店规模为41家。
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日料放题餐厅是日式放题餐厅市场中最热门的外出用餐选择,按照2023年的收入来计算,所占市场份额为71.8%。
中国日料放题餐厅的收入规模已经从2016年的23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98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日料放题餐厅的收入规模将达到716亿元。
02
去年收入3.6亿元,西南和东北是收入来源的核心区域
上井主要经营的品牌为上井精致料理,在2023年推出附属品牌——俩俩和牛。截至目前,上井在全国18个城市拥有47家门店,其中35家为直营门店,11家为加盟店,以及一家俩俩和牛。
根据上井的招股书显示,在2023年、2023年和2023年全年的收入分别为3.2亿元、2.47亿元和3.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37.3万元、1863.2万元和3381.1万元。
这三年中,上井的加盟商贡献的收入分别为560万元、240万元和90万元。
上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在2023年、2023年和2023年这两个地区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97亿元、1.59亿元和2.53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62%、65%和70%。
可以看到的是,上井门店最多的城市是重庆,有9家门店,其中8家为自营门店,另外1家是加盟店。
在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上井的原材料和耗材采购成本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38%、39.2%和42.3%;人力成本占比分别为22.7%、27.1%和26.1%。
使用权资产折旧成本占比分别为5.4%、7.4%和5.9%;物业、厂房和设备折旧成本占比分别为2.8%、4.4%和3.2%;水电费等能耗开支占比为2.5%、2.8%和2.3%。
从招股书中披露的内容来看,日料业务受疫情冲击严重,在2023年疫情高峰期的时候,上井有30家自营门店暂停经营了30天以上。2023年的第一季度,自营上井的门店因为营业时间缩短,客流量同比下滑了62%,并且因为疫情永久关闭了两家门店。
2023年全国不同地区的疫情零星爆发,对上井的经营依然有所影响,在成都的两家自营门店收入分别同比下滑了41%和37%。
2023年为了缓解疫情的影响,上井与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在上海吴中路的门店开始尝试午餐定食的外卖服务。而在2023年,该公司计划推出自热寿喜锅、牛肉酱拌面和烤河鳗等产品,想把握住新零售的机遇。
在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上井获得政府补助和租金减免的收入分别为117.5万元、573.8万元和421.2万元。
截至2023年年底,上井的流动资产净额为1928.6万元。
在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上井存货的周转天数分别为20天、31天和20天。
顾客订阅上井的公众号之后,可以按照折扣率购买预付储值卡,比如卡里每充值1000元,顾客会获得两张价值50元的消费券。上井的预付储值卡和消费券的负债在2023年、2023年和2023年分别为5415.1万元、5629万元和4206.2万元。
03
未来将押注新品牌——俩俩和牛
展望未来,上井计划在2023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新开19、31和32家门店,其中新开门店将大部分集中在「俩俩和牛」这个品牌上,还准备新开发新的品牌,如日本茶馆。
根据上井的规划来看,计划在2023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新开6家、8家和9家自营上井的门店。
上井的门店中提供超过100种菜品,远超其他日式放题餐厅的50-80种菜品。通常门店的顾客平均用餐时间在1.5-2小时。
往期的经营记录来看,上井的自营门店在2023年的人均消费为282.7元,平均上座率为64.8%,门店平均日均顾客量为108人,日均销售额为103.9万元。
上井的门店一般面积为500-700平米,可容纳约150名顾客,新开一家自营的上井门店,平均每平米的成本为2718元-4960元(税前)。大部分新开门店,在第二个完整运营月份会达到盈亏平衡的状态,一般平均的现金回收周期为24个月。
而俩俩和牛将分为「俩俩和牛日式烧烤放题」和「俩俩和牛寿喜锅放题」,预计未来在2023年、2023年和2024年,「俩俩和牛日式烧烤放题」每年新开5家门店,「俩俩和牛寿喜锅放题」分别新开8家、18家和18家门店。
在2023年2月新开的第一家俩俩和牛,有299平米,可容纳116名顾客,约36张餐桌。
IPO雷达 | 市占率仅0.8%,人均消费下滑,日料自助餐厅上井冲H股存诸多风险
记者梁怡
去年以来,港股出现餐饮公司扎堆IPO潮,包括捞王、七欣天、绿茶餐厅、杨国福等知名品牌。
近日,日本料理放题(译为自助)餐厅KAMIIGROUP(CAYMAN)INC.(简称“上井”)递交港股招股书,国信证券(香港)担任独家保荐人。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上井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4%至2.4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70.22%至1465万元。
上井在日本料理放题市场的市占率仅有0.8%,只超第二名0.1%。在顾客人均消费整体下滑,平均上座率波动以及非重点布局一线城市的情况下,上井借助未来继续开设门店的方法能坐稳第一的位置吗?
业绩惨遭疫情冲击,市占率仅0.8%上井由王荣富创始成立,第一家上井于2004年在上海开业,目前公司只在中国经营业务,主要面向家庭、商务和社交聚会,强调极致的用餐体验。
上井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IPO前,王荣富及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妹夫合计控股71.89%。
2023年-2023年(报告期内),上井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5亿元、2.47亿元和3.60亿元,其中自营餐厅收入贡献分别为3.19亿元、2.45亿元和3.59亿元,另有小部分来自上井加盟费及月度特许权使用费;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920万元、1465万元和3106.2万元。
2023年上井收入明显下滑则是遭受疫情冲击,其中2023年1-3月期间,30家自营上井餐厅暂停了至少30天的经营,收入因营业时间缩短及客流量减少而同比平均下降62%。
利润方面,上井并未相应披露毛利率,最大的成本为食品耗材,报告期内分别为1.24亿元、0.97亿元以及1.52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39.2%、42.3%。
另外,疫情冲击也导致上井被迫关闭部分门店。其中2023年加盟店关停15家,净减少14家;自营店相应关闭2家,净增加2家。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上井在中国18个城市中现有47家门店,包括35家自营、11家加盟以及1家俩俩和牛。
为了缓解疫情对餐饮服务行业的影响,上井于2023年在上海吴中路的餐厅中尝试推出午餐定食外卖服务,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餐厅内推出自热寿喜锅、牛肉酱拌面和烤河鳗,同时还在研发肉类调理包和酱料罐头产品,将零售业务发展成为收入增长的一大动力引擎。
招股书显示,上井在中国日料放题餐厅市场中仍有一席地位。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2023年收入和餐厅数量计算,上井在中国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中均位列第一名。
然而事实是,中国日本料理放题市场并不集中,上井的市占率仅为0.8%,并且后四家紧跟其后,“第一名”的位置能否站稳仍然是个问号。
据悉,日本料理餐厅可按点餐方式分为三类:日式单点餐厅、日式放题餐厅及其他日式餐厅(主要根据季节性食材提供套餐),其中日式放题餐厅又分为日本料理放题餐厅、锅物放题餐厅及其他日式放题餐厅。
然而在中国日料餐厅市场中,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实属小众。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2023年日本料理放题餐厅市场总收入达到人民币298亿元,按收入计算,其分别占中国日本料理餐厅市场的15.1%和日式放题餐厅市场的71.8%。
扎根西南、东北,人均消费整体下滑上井自2004年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后,2010年又将门店拓展至东北和西南地区,2016年再进一步拓展至华北地区。
不同于重点布局一线城市的其他日料餐厅,上井则将门店扎根在新一线城市,尤以西南地区为主,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47家门店中,重庆和四川共17家,占比达36.17%;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仅上海有3家门店。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上井西南及东北地区的餐厅收入分别为1.97亿元、1.59亿元和2.53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65%及70%,呈明显的地域特征。
具体指标来看,报告期内上井顾客人均消费金额整体下滑,分别为305.8元、275.8元及282.7元,2023年受疫情影响明显下滑,尽管2023年同比有所回升,但是较2023年仍然减少约23元。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上井新一线城市的顾客人均消费也高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人均消费分别为311.1元、274元以及282.1元,而一线城市分别为258.1元、255.1元以及267.9元。
另外,报告期内上井的翻台率均不足1次/天。
上井解释称,对于自助餐厅而言,平均上座率「期内所服务的顾客总数/(期内同区餐厅营业天数X餐厅座位总数的乘积)」相比翻台率更能反映业绩盈利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平均上座率在60%/天上下浮动,可以理解为假如上井门店有100个餐厅座位总数,平均1天只能坐到约60个座位数。
招股书显示,上井餐厅的一般面积为500平方米至700平方米,平均可容纳约150名顾客,顾客的平均用餐时间在1.5小时到2小时之间。
此外2023年上井的存货周转天数为31天,而2023年为20天。
餐饮寒冬,上市能否破局?受疫情影响的这两三年可谓餐饮寒冬,多家餐饮品牌经营业绩惨淡,出现翻台率下滑,门店被大量关闭甚至公司倒闭破产的情况。
例如,海底捞决定在2023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同时整体翻台率也由2023年的4.8次/天下滑至2023年的3.5次/天,再到2023年上半年的3次/天。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餐饮行业受到疫情不断小范围反弹和消费景气低迷双重压力,出现明显的分化周期,既有整体行业普遍的生存压力、又有不同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对于相对领先的企业,在当下选择港股上市,一方面可以进行一定融资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融资挤压竞争者的空间、扩张自己的份额。
类海底捞的餐饮名牌还有一定的抗风险的能力,许多资产体量较小的餐饮品牌只好将眼光转向资本市场,去年以来便出现餐饮企业扎堆港股IPO的局面。
相关港股分析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港股的问题在于流动性不足,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但市场上的钱没有那么多,叠加情绪差,餐饮企业上市估值会是巨大挑战。
展望未来,上井募资最主要的用途为在新一线、二线以及其他城市开店。2023年-2024年上井计划开设约19家、31家、32家餐厅,其中自营上井分别开设6家、8家及9家;俩俩和牛日式烧烤放题各年度5家;俩俩和牛寿喜锅放题分别开设8家、18家和18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俩俩和牛作为附属品牌于今年2月在上海首设,品牌定位于实惠好玩,目标客户群为年轻顾客尤其是千禧一代、Z世代,这也意味着在人均消费上或将低于上井。
食品安全也是餐饮的生命红线。去年9月,上井同行一绪寿喜烧的苏州加盟店被曝出刺身回收再卖、澳洲和牛以次充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