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翻了!肯德基母公司三季度报:净赚2.06亿美元,外卖业务暴增近两成
11月2日,知名餐饮企业——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百胜中国”,纽交所股票代码:YUMC;港交所股票代码:9987)披露其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百胜中国总收入为26.85亿美元,同比增加5%(扣除汇率影响因素,实际增长11%);净利润为2.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2.0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每股摊薄盈利为0.49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4%。
对比第二季度,百胜中国第三季度业绩明显好转。百胜中国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百胜中国总收入21.28亿美元,同比下降13%;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6%,其中肯德基、必胜客的同店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16%及15%;净利润为83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81亿美元下滑54%。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时间财经:“其实今年食品行业应该还是普遍向好的。可以看到,衣食住行以及民生这一类的行业,还是受到消费者的加持。整体来看,百胜的三季报业绩还是不错的,依托它的品牌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在后疫情时代享受到了头部企业的消费红利。随着它的外卖量在持续的上升,未来整体还是在发展。不过,百胜还是要在产品的创新升级以及迭代持续发力。”
来源:百胜中国2023年三季报
根据百胜中国官网,其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小肥羊、黄记煌和COFFiiJOY连锁餐厅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百胜中国2016年从Y!B分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23年在香港二次上市,为Y!B在中国内地的特许经营商。2023年,百胜中国位列《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第359位。
10月24日,百胜中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由第二上市地位自愿转为主要上市地位生效。目前,百胜中国为港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公司在两家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将可继续完全互换。同日,公司在港交所交易的普通股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股票名单。
具体来看,百胜中国第三季度系统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5%,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增加5%和7%;同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肯德基与去年同期持平,必胜客增长2%;餐厅利润率为18.8%。
第三季度,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会员计划合计拥有超过4亿会员,会员销售额约占系统销售额的62%。自2023年以来,肯德基累计售出付费会员卡突破1亿张。第三季度,公司的外送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外卖收入约占系统销售额的38%。
百胜中国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堂食量依旧下降,外卖仍然是一种受欢迎的用餐选择。数字订单约占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收入的91%,提升了门店人员效率。
门店运营方面,第三季度,百胜中国共净新增239家门店,截至2023年9月30日,门店总数达到12409家。餐厅利润率为18.8%,去年同期为12.2%。
股票方面,第三季度,百胜中国以总计1300万美元回购了约27万股普通股,每股均价48.05美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仍有约12亿美元的回购授权可用于未来股票回购。展望未来,公司于2023年2月8日披露的2023财年目标保持不变:净新增约1000至1200家门店,资本支出在约8亿至10亿美元之间。
平安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表示,直营端第三季度压力放缓,百胜中国上新速度加快推动直营端增长。随着餐饮逐渐恢复,需求有望改善。
对于未来的业绩预期,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进一步释放在中国的长期增长机遇。新店模式的创新有效降低前期投资,让我们能持续深耕。新店的强劲表现让我们对快速开设能够盈利的餐厅充满信心。同时,我们将继续强化R.G.M(“业务韧性、业务增长、战略护城河”)战略框架以把握增长机遇,进一步在波动的环境中夯实领先的市场地位。”
来源:东方财富
11月1日,百胜中国美股收涨4.14%,报43.06美元/ADS;11月2日,百胜中国港股收盘涨13.78%,报389.80港元/股。(北京时间财经向雨)
众所周知的肯德基,每年在中国能创造多少营收?
说起肯德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肯德基的出色营销和特别口味,让很多中国人都爱上了这种西式快餐。特别是年轻人,不管是聚会还是独餐,都会时不时的去光顾肯德基。
肯德基于1987年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门店,主要都开在大城市的商贸繁华地带。截止目前,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已超过6500家。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赚得盆满钵满。
肯德基每年在中国能创造多少营收呢?
1.年利润
由于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餐厅的年利润也会不一样。
据相关资料显示,肯德基在一线城市开设的门店,每年利润可达400万元左右;二线城市每年的利润在300万元左右;三四线城市的餐厅利润在250万元左右。
而且肯德基大多数门店是开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门店占少数。门店年均利润在350万左右。
6500家门店年利润等于:350万x6500=227.5亿
2.年营业额
肯德基品牌为迎合年轻人做了出色的营销策略,包括餐厅的装修风格、员工的年轻化、食品的多样性等等。
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在营销方面所投入的最终都会体现在食品营收的回报上。
肯德基食品定价并不算低,人均消费在35元以上,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群体算得上高消费了。
肯德基营业额的毛利率可达75%左右,扣除其它各种开销,净利润约占营业额的45.5%左右。也就是说:
6500家门店年营业额等于:227.5亿÷45.5%=500亿
所以,肯德基每年在中国所创造的营业额总收入在500亿左右。随着门店数量的增长,该数值还会继续扩大。
虽然很多人都吃过肯德基,但是并不知道肯德基商标的那个老人头像就是它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
更不知道哈兰·山德士是在66岁高龄时才开始创立肯德基品牌。
哈兰·山德士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也可以说是经历了各种磨难。
年幼时父亲离世母亲改嫁,经常遭到继父的痛打。
14岁时就辍学开始流浪生活,直到16岁慌报年龄参加了远征军,但因航行途中晕船厉害又被遣送回家。
第一任妻子与他结婚仅几个月就将他所有财产变卖后离家出走。
哈兰·山德士做过各种各样的行业,当过电工、铁路工人、轮渡司机、保险推销员、律师,还自己开过加油站。
但是都很不幸,每一行都没能顺顺利利的做长久。
做保险因为奖金问题与老板闹翻,做律师与当事人在法庭上大打出手,开加油站因为广告牌把对手打伤引来纠纷。
除了事业上的不顺利,生活跟家庭也可以用悲惨来形容。
壮年时开车经过一座大桥时大桥钢绳断裂跌入河中造成重伤,中年时又与第二任妻子离婚,晚年竞选参议员落败。
但是,种种的磨难并没有把他打败。66岁的他开始创立肯德基品牌,88岁已经把肯德基推广到了全世界,并大获成功。
就如他自己说的,虽然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但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够了。
现在的肯德基在全世界都开有门店,可谓是日进斗金。
虽然最近两年疫情对许多餐饮业都造成了重大打击,但是肯德基却仍能保持正向利润收益,而且门店数量还在不断扩充。
说明肯德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多么强,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有多高。
大家喜欢的不只是它的香辣口味,还有它那充满活力的年轻品牌形象。
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创造了500亿左右的营业额,是不是也有你贡献的一份?
年收入87亿,肯德基背后的餐饮巨头上市,打新股民全哭了
文浅夏
图东方IC
来源新10亿商业参考
(ID:x-hk)
9月10日,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百胜中国迎来香港上市,股票代码为“09987”。股票开盘跌0.49%,报410港元/股,IPO发行价为412港元/股。
截至上午收盘,百胜中国股价破发下跌4.76%报392.4港元,市值1644.57亿港元。
结合每手50股来粗略计算,中签一股百胜中国资金成本约20600港元,以目前最低价392.4港元,不计算佣金等费用来计算,投资者一手或浮亏980港元。
百胜中国CEO屈翠容(JW)对彭博表示,今年是进行IPO的正确时机,仍计划今年开设800-850家店。中国的复苏步伐良好,中美紧张关系对百胜中国业务而言不是大的担忧。
百胜中国是谁?你吃过无数遍的肯德基、必胜客都在这家公司的旗下。
1997年百胜已经在纽交所上市,2016年分拆了中国业务独立挂牌,百胜中国也在今年乘着中概股回流潮,成为2023年下半年首个完成回港二次上市的企业。
除了肯德基必胜客以外,百胜中国旗下的品牌还包括东方既白、小肥羊、黄记煌、塔可贝尔、肯德基概念餐厅KPRO、咖啡品牌COFFiiJOY及Lvzz。
目前百胜中国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开设超过10000家餐厅,仅2023一年就赚了48亿人民币。
9月8日,一位微博网友去KPRO吃冰淇淋时,“管事的说,这家可能要关门了,之后和隔壁的肯德基合并。”他补充道,“百胜中国是不是就只把肯德基运营好了,其他的品牌感觉都一般般呢。”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位网友说得没错。一直以来,百胜中国都被指过度依赖肯德基业务获得增长,财报显示,百胜中国2023年营收87.76亿元,其中60.4亿元来自肯德基,占比为68.8%,另有20.54亿元来自必胜客,占比为23.4%。
截至6月30日,百胜中国的10000家餐厅中,有6700家餐厅是肯德基,遍布在1400多个城市,而必胜客近日却迎来海外永久关闭的300家店的消息。
此次上市,百胜中国能否迎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其主要看点。
01
顶梁柱
1987年11月12日的一个冬天,北京前门附近人声鼎沸,全世界面积最大肯德基快餐店在这里开张,店面占地1500平方米,可容纳500位坐席,据说“排队的人群快要挤爆”。
作为中国第一家西式连锁餐厅,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人的洋快餐时代,而引进肯德基餐厅的幕后推手正是百胜中国。
开业三个月,这家前门肯德基店平均月销售额已经做到120多万,每天卖出炸鸡1300只,是当时全世界7700多家肯德基连锁店之首。
打开入华大门之后,肯德基采取先一线,再下沉的策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继而是天津、福州、沈阳、西安、成都、武汉……
1998年起,公司开放加盟,到2023年底,肯德基在中国三线以下城市门店占比高达55%,一度以一天3家的速度往全国辐射。
相比肯德基,麦当劳晚了3年进入中国。除了具有先发优势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肯德基比麦当劳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其本土化策略备受消费者买单,有老北京鸡肉卷、豆浆、油条、豆花早餐、青团、塔可、嫩牛五方,它甚至还和故宫博物馆合作推出月饼礼盒。
从2023年开始,肯德基为百胜中国的营业利润贡献不菲。
2017年至2023年,在国内肉类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背景下,百胜中国的餐厅整体利润率分别为16.7%、15.7%及16.0%,基本维持稳定。肯德基利润率分别达到18.0%、17.9%、17.8%,甚至高于整体利润率。
2023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以西贝为首的众餐饮企业叫苦连天,肯德基利润率依然维持在14.1%,成了百胜中国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肯德基的优秀表现,也“抵消了”必胜客造成的损失。
百胜中国招股书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百胜中国总收入19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肯德基的销售额下降6%,必胜客的销售额下降12%。很明显,肯德基在往上拉,必胜客在往下掉。
实际上,必胜客一直在拖后腿。最近三年,其期末门店数分别为2195家、2240家、2281家,呈现逐年增长势头,但整体营收却几乎停滞不前,始终保持在21亿美元左右原地踏步。同店销售额则在2023年录得5%的负增长、2023年录得1%增长,2023上半年负增长比率迅速提升至22%。
曾经,百胜中国花了18个月才将必胜客的同店销售额扭亏为盈。如今为了不再让必胜客拖后腿,百胜中国做出了很多尝试,比如向肯德基“抄作业”,走本土化、多元化战略,推出小龙虾披萨、北京烤鸭披萨、小龙虾千层面等多元化产品,同时优化外卖服务等等,但都无法击中消费者痛点,而必胜客反倒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由轻奢、小资定位,变成既不高档,也不实惠。
这样下来,本来是两兄弟帮着赚钱,必胜客掉队,只剩肯德基苦苦支撑,对百胜中国来说,必然不是长久之计。
02
扩张
百胜中国不仅让必胜客多元化,它自己也一直在多元化的探索中。
2005年,百胜中国自创中餐品牌东方既白,主做中式快餐,定位是“KFC标准的中华美食”。首家门店野心就不小,开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徐家汇。
时任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苏敬轼信心满满地表示,东方既白的数目总有一天会超过KFC。
然而由于菜式本土化不够,缺乏规模化效应,再加上在真功夫、72街、永和大王等中式快餐品牌的集体夹击,15年过去了,与肯德基的6700家门店相比,截至6月30日,东方既白餐厅仅有11家。其在最巅峰的时候,也大概不过2013年的30家左右。
2012年,百胜中国再出手,以46亿港元收购“火锅第一股”小肥羊。收购之前还好,收购之后,小肥羊在百胜的中国的运营下每况愈下,陷入关店、流量下滑、业绩亏损的怪圈中。
资料显示,在百胜收购前,小肥羊在中国的门店数共计469家(包括直营和加盟),而到了6月30日,其中国及国际市场只剩260多家。
2017年9月1日,百胜中国宣布在中国杭州推出全新概念餐厅KPRO,并推出刷脸吃饭新体验。KPRO是肯德基的子品牌,但正如文首所讲,KPRO的日子也不久了。
2023年7月30日,在疫情的“黑天鹅”的背景下,百胜中国公布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36.56亿美元,同比下滑17.43%。从利润来看,营业利润为2.25亿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5.07亿美元大幅下滑,净利润为1.94亿美元,同比下滑54.50%。
即便如此,百胜中国并未停止扩张,2023年4月8日以现金对价1.85亿美元完成了对黄记煌集团(“黄记煌”)93.3%股权的收购。
百胜中国公告显示,黄记煌2004年创立,截至6月30日,在国内外拥有超过600家餐厅。
但在被收购前,这一焖锅品牌就已经陷入营收困境,经营数据处于全方位萎缩,翻台率仅为1.5、1.3、1.1,加盟商多次曝出卫生、安全问题,母公司2017年上市也以失败告终。它对于百胜中国来讲,难成“救星”恐成“灾星”。
与收购黄记煌同样的时间,2023年4月,百盛中国与世界闻名的意大利家族咖啡公司LvzzG合作,并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目前已在中国上海新开设一家Lvzz旗舰店。其实,早在2023的百胜中国就已悄悄创立独立精品咖啡品牌COFFiiJOY,与Lvzz合作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意大利咖啡文化和中国本土化创新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市面上有观点认为,咖啡赛道在2025年就可达到万亿规模,就等着看百胜能否跑出来了。
03
未知
下来,百胜中国靠肯德基得以营生的说法不无道理,除了这位KFC老爷爷,其它中餐品牌都对百胜业绩帮不上什么忙,即便如必胜客。
百胜中国招股书显示,截至6月30日,集团肯德基、必胜客餐厅数量达到9007家,占9954家总餐厅数的90.49%。
一位百胜中国的资深投资者坦言,其他牌子规模都太小,可看性并不大,因此后续给不给力就看能不能继续开更多肯德基和必胜客店,持续扩大规模和赚钱。
此次赴港上市,百胜中国披露了募集资金的用途,其中约45%将投资于数字化及供应链、食品创新及价值定位以及优质资产,另有约45%用于扩大及深化餐厅网络,及继续扩大肯德基、必胜客及其他餐饮品牌的门店数量。
如百胜中国所讲,仍计划今年开设800-850家店,布局尚无肯德基或必胜客餐厅覆盖的城市。
但目前肯德基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同时三四五线城市实际上并没有足够多的消费者,下沉市场的发展空间已经被挤压得很小。
在此背景下,百胜中国的押注,无异于赌注。
而百胜中国上市的时机,亦存风险。作为国内最大餐饮巨头,百胜中国仅获得52倍的超购,这与撞期农夫山泉上市有一定关系。
回顾近年来赴港上市的餐饮企业,海底捞及九毛九股价倍升,但至少在短期内,百胜中国难复刻同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