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自制冰淇淋加盟店

本文目录

蜜雪冰城冲刺新茶饮第一股:已完成上市辅导,两万多家门店如何盈利

蜜雪冰城完成A股上市辅导,或有望冲刺A股“新茶饮连锁第一股”。

8月30日,广发证券官网披露《关于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经辅导,广发证券认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冰城”)具备成为上市公司应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

按照国内企业上市流程,蜜雪冰城完成上市辅导后,即将进入申报阶段。

蜜雪冰城门店微博@蜜雪冰城图

辅导机构曾强调加盟商管控、食安风险

此次上市辅导历时近一年。2023年9月30日,河南证监局发布公告,公示蜜雪冰城辅导备案,辅导机构正是广发证券。

报告显示,经过2023年9月27日至2023年1月11日的摸底调查工作,广发证券结合蜜雪冰城实际情况对募集资金投向安排提出建议。2023年1月12日至3月24日,广发证券完成募投项目备案及环评相关工作。

3月25日至8月30日,广发证券重点督促蜜雪冰城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加盟商管控,充分排查、有效降低加盟商食品安全等相关风险。同时,广发证券督促蜜雪冰城持续加强对第三方回款的控制,减少加盟商第三方回款金额等。

具体而言,在上市辅导期间,广发证券发现蜜雪冰城有部分募投项目尚未取得备案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报告称,截至8月30日,蜜雪冰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已完成方案设计、备案、环评等工作。

蜜雪冰城的会计师就公司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与无保留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4元柠檬水、5元喝美式?蜜雪冰城称自建供应链压缩成本

官网介绍,1996年,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前往郑州求学,并开始创业,1997年创立“寒流刨冰”(即蜜雪冰城前身)。2000年,张红超开设蜜雪冰城中西餐厅,三年后,张红超试水蜜雪冰城家常菜馆。直到2005年,张红超推出彼时定价2元的新鲜冰淇淋,打响了市场,让张红超开出了二十余家蜜雪冰城分店。

蜜雪冰城在官网自称为“专为年轻人打造新鲜冰淇淋与茶饮的全国连锁品牌”。相比中高端现制茶饮动辄二三十元的鲜果现制茶,蜜雪冰城以“平价”出圈,冰淇淋3元、柠檬水4元,近期还推出了最低5元的现磨美式咖啡。

官网介绍,蜜雪冰城有自己的供应链,自建工厂制作核心茶饮原料,“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价供货加盟商”。

蜜雪冰城上万家门店,对上游奶、茶、果、咖、糖等原材料采购“有议价优势,能以低成本采购高品质食材”。据央广网9月7日报道,目前,蜜雪冰城门店数已达22000余家,在茶饮江湖“一骑绝尘”。

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还自建公司提供仓储物流服务,“物流费由总部承担,确保低价高质的产品基础上,加盟商还有利润空间”。

官网介绍,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管理运营;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主导研发生产;上岛智慧供应链有限公司提供仓储物流服务,三者形成完整产业链。

不同于“现制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以及喜茶的直营模式,也不走加盟抽成模式,蜜雪冰城走出了另一条道路。

蜜雪冰城官网介绍,其加盟模式为单店加盟,需要加盟商全资运营,公司不参与分成。要在省会城市成为蜜雪冰城的加盟商,每年的加盟费为11000元,地级城市加盟费为9000元/年,县级市所需加盟费则为7000元/年。蜜雪冰城预计,开设一家蜜雪冰城加盟店,需要37万元起步。

天眼查显示,张红甫和张红超兄弟二人分别持股47.5%,两人合计持股95%。2023年1月,蜜雪冰城完成了首轮超20亿元融资,由美团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CPE源峰、万店盈利跟投,双方各自投了10亿元,融资后估值将超过200亿人民币。

蜜雪冰城疯狂开店,加盟商吐槽不赚钱,每天卖几百杯也回不了本

疯狂大跃进

最近两天,靠着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黑化”梗,“营销老手”蜜雪冰城又一次出了圈。

按常理,传统意义上的“黑化”应该表现在性格或精神状态上的转变,但既然要玩梗,“黑化”的意思就得变一变——蜜雪冰城门店上的“雪王”形象,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全部“变黑”。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当热度起来后,蜜雪冰城趁机揭秘,雪王变黑是因为“去桑葚园摘桑葚被晒黑的”,顺势把蜜雪冰城桑葚口味新品的营销活动带了出来。玩梗玩得好,热度自然少不了。6月19日,蜜雪冰城黑化在微博热搜上挂了一天,拿下超5亿的阅读量。

靠营销出圈的同时,蜜雪冰城还在疯狂大跃进。

在新茶饮集体收缩的当下,蜜雪冰城的开店速度令人咋舌。专注连锁门店的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最近90天内,蜜雪冰城新开了1792家店,截至6月20日最新在营门店数为20848家,是第二名书亦烧仙草的2.85倍,是第三名古茗的3.52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在极海品牌监测的50家新茶饮品牌中,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只有10家,蜜雪冰城一家所开的门店抵得上剩下9个品牌门店总数的一半。

壹览商业的统计数据也能佐证,今年前五月,蜜雪冰城新开门店数量为844家,是第二名茶百道和第三名沪上阿姨的近两倍。虽然因统计口径不同,不同监测平台统计出的结果有所不同,但蜜雪冰城最近一两年的“疯狂大跃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比之下,新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和喜茶,今年前五个月仅新开91家和13家门店,截至今年5月底两家门店总数均不足千家,分别为908家和865家。这意味着蜜雪冰城几个月所开的门店,比得上奈雪的茶、喜茶奋斗多年的结果。

去年10月,一位接近蜜雪冰城的人士曾透露,蜜雪冰城门店总数从1万家暴增至2万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蜜雪冰城为何会疯狂大跃进?《财经天下》周刊多次致电蜜雪冰城,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蜜雪冰城主打的是低价策略,这在中国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其实还有比较大的扩张空间。对于蜜雪冰城来说,它在最近一两年大幅加快开店速度,主要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

日开几十家店

事实上,蜜雪冰城疯狂大跃进是其策略转变的结果,这家河南企业在成立初期发展得并不快。

说起历史,蜜雪冰城可以追溯到25年前。1997年,还在河南财经学院(现在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大学的张红超,开了一家卖刨冰的小摊,专营刨冰等各式冷饮,一直到两年后,才正式有了“蜜雪冰城”这个品牌。但卖过苹果、糖葫芦,还开过家常菜馆的蜜雪冰城,始终没有大起色。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这年蜜雪冰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做年轻人消费得起的连锁品牌,推出“1元1支”的超低价新鲜冰激凌,瞬间打开了局面,低价自此就成了蜜雪冰城的标签。

东西卖得便宜怎么赚钱?张红超想到了零售行业屡试不爽的加盟策略,从此插上了高速扩张的翅膀。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2007年,蜜雪冰城首次对外开放了加盟权限,加盟费相对较低,到年底,其加盟店发展至了26家,2008年年底,再增加至180余家。

虽然与早期相比提速了不少,但蜜雪冰城真正开始规模化扩张,是在2013年通过成立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实现核心原料的自产化,又在2014年于焦作温县建立起仓储物流中心,完成了从研发、生产到仓储物流的整套供应链的搭建。

2014年,蜜雪冰城门店数正式突破1000家,次年门店数再翻番,达到近2500家,之后持续保持着每年上千家的增长速度,2017年至2023年,其门店数先后突破了3500家、5000家、7500家的大关。

2023年6月24日,蜜雪冰城宣布全球第10000家门店在河南新乡开业,至此成为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拥有万店规模的茶饮品牌,并在半年后的2023年底,达到了11926家的门店数。

这还不算,2023年蜜雪冰城正式迈入“疯狂大跃进”元年。这年10月1日,曾操盘蜜雪冰城“雪王”形象的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华杉,在微博中透露了蜜雪冰城门店已经突破2万家的消息。换句话说,蜜雪冰城9个月时间就开了8000家店,几乎相当于每天新增门店近30家。

疯狂扩张背后,蜜雪冰城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2023年春节,蜜雪冰城推出加盟首年减免加盟费、服务费、管理费的优惠政策;紧接着又在5月6日发布公告,对机场、加油站、景点等特殊商圈及周边区域的门店实行免收一年加盟费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加盟商到人流量更加巨大,但租金成本更高的地方开店。

与此同时,2023年蜜雪冰城两次出圈的营销也进行了加持,6月,蜜雪冰城推出一曲“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主题曲,因其魔性和洗脑特性火速出圈,收割了一大波热度;8月,蜜雪冰城又靠着在河南洪灾期间捐款2200万,迎来一波“野性消费”。

据媒体报道,2023年7月其探访蜜雪冰城郑州总部发现,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意向加盟商在面试区翘首以待,负责加盟商面试的相关工作人员更是透露,每天有上百人面试,但初试通过率仅在10%以内。

蜜雪冰城似乎也从中挖掘到了流量密码,开始在广告营销上越玩越溜,从星巴克驱赶民警事件后火速挂出横幅欢迎民警进店休息,到如今的“黑化”梗,无一不是如此。

加盟商被推着走

对于蜜雪冰城疯狂扩店的举措,有9年加盟经历的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对于公司来说,多开店没有任何损失,反倒能收更多的加盟费、装修费、物料费,是在利益最大化。至于门店能不能挣到钱,能挣多少钱,这都是加盟商自己的事了。

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是2013年加盟蜜雪冰城的。因为和张红超是老乡,自己又看好奶茶行业,刚大学毕业的冯霆拨通了蜜雪冰城的电话,就顺利成了加盟商。

2013年开第一家店时,冯霆总共投了15万元,不到1年就回本了。2017年,奶茶生意的热度起来了,冯霆又投了27万元,开了第二家店。再之后,从2023年到2023年,冯霆每年都得投更多的钱新开一家店。与之前主动开店不同,最近这几次,冯霆觉得自己是在被公司推着走。

“公司属于单店加盟形式,同一个区域,谁都可以来开店。”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尽管他已经在同一个商圈开了两家店,但蜜雪冰城的区域经理还是问他,要不要开第三家,如果不开,会有新的加盟商进来。因为担心生意被抢,冯霆硬着头皮开了第三家。但店铺数量增加了,营业额却没有相应增加,“市场已经足够饱和了”。

蜜雪冰城为何催着加盟商开店?冯霆估计,是因为公司要收钱。冯霆给《财经天下》周刊算了一笔账,以开店装修必须用到的门头为例,如果自己找当地广告公司做,大概2万元,但公司规定必须统一定做,让加盟商交4万元。按照蜜雪冰城全国超2万家门店的规模来算,光是门头这一项,公司就能净挣4亿元。

除了装修,加盟店还能通过购买高于市场价的原料和设备,给蜜雪冰城创收。据冯霆介绍,加盟商必须用从总部买的原料和设备,违规会被罚款。拿奥利奥饼干碎举例,市场上同样规格的产品大约360元,从公司进货得400多元。根据久谦中台的调研报告,蜜雪冰城总利润的40%就来自于提供给加盟商的原材料。

为了能持续收钱,蜜雪冰城还定了不少制度,比如加盟商得每三年签一次合同,然后出钱把门店重新翻修一遍,美其名曰“给店铺形象升级换代”。鉴于此,也有人将蜜雪冰城戏谑为“披着奶茶店外衣的罐头厂和装修队”。

近些年,由于品牌屡次凭营销出位,又加戴了诸如“冲刺IPO”“估值200亿”等头衔,想进场分羹的人络绎不绝,也给了蜜雪冰城疯狂扩张的底气。于是乎,蜜雪冰城的扩张呈现出两个有意思的侧面:一方面,已有的加盟商越来越挣不到钱,甚至需要在同一个商圈开多家店铺来“抵御”新加盟商入侵;另一方面,尽管加盟门槛越来越高,不仅前期投入更多,还要通过笔试、面试,但申请者还是络绎不绝。

林硕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是2023年加盟蜜雪冰城的,按照流程,先要在微信公号上填写相关信息,一周后,蜜雪冰城联系上他,安排视频面试,完成面试之后,还得做一份笔试题,考题因人而异。

通过面试和笔试之后,林硕拿到了蜜雪冰城的《开店审核资格证》,随即开始找门店。据林硕介绍,拿到证书的半年内不开店,资格证会被没收,所有的流程又得重新来一遍。他一拿到资格证就立马开始找店,然后和所有的新加盟商一样,向蜜雪冰城提交位置审核、准备资料、签合同、交钱、安排装修......待到3年合同期满,再重签合同,重新装修。

资深零售专家朱东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蜜雪冰城当下走的,是典型的国内品牌做连锁发展的路径:先是在下沉市场沉淀,建立发展模型,这个阶段,蜜雪冰城的开店数量不多,加盟费也不算高;随着品牌做出知名度,也就是蜜雪冰城当下所处的阶段,就到了利润回收的时候了。换句话说,开店越多,利润回收速度越快。

与此同时,朱东生还指出,蜜雪冰城当前的拓店也和其冲刺IPO有关,“公司上市要披露前三年的财务数据,包括成长速度、利润增速等等”。

不亏钱就算不错了

做蜜雪冰城加盟商挣钱吗?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暂且不论区域、地段这些因素,仅仅从纵向时间轴来看,答案是,没以前挣钱了,在走下坡路。一位加盟商在网上诉苦说,蜜雪冰城白天生意兴隆,晚上一清点营业额,才三千元,因为客单价太低了。

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万家门店虽然遍布全国31个省区,覆盖360个城市,但客单价却只有6元。在美团上,蜜雪冰城华夫冰淇淋卖2元,招牌柠檬水卖3.5元,珍珠奶茶卖5.99元,草莓圣代卖6元,产品极低的售价使得蜜雪冰城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为其点赞,但对于加盟商来说并不是好事,别人卖一杯,他们要卖三杯,营收才能打平。

要知道喜茶在严格控制售价的情况下,门店菜单中售价大于19元的产品依然占比21%,售价在15元到19元的也占58%。

上述在网上诉苦的加盟商透露,正常门店生意,毛利率撑死五成,在饮品行业里算很低了。而上线外卖平台,被抽成百分之二十之后,毛利率只剩不到两成,再扣掉人工水电费,基本处于“不亏钱就不错了”的状态。

网上有不少蜜雪冰城加盟商的吐槽:有人表示,毛利低到无法盈利,还动不动被区域经理罚款;还有人表示,公司每年都有各种由头让加盟商买物料,如果销量不好,只能砸在自己手上。

对此,朱东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如果企业把加盟商当成命运共同体,就会想办法让加盟商活下来,给他们进行运营指导,研发差异化产品,提升服务。如果只是把牌子加盟出去,说不定哪天热度下来了,企业的寿命就跟着缩短了。

目前,一些不赚钱的蜜雪冰城加盟商已决定关店止损。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虽然最近90天内,蜜雪冰城在大规模开店,但关店数量也不低,一共关闭了368家门店。从总数量看,其关店数量高达2215家。

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加盟蜜雪冰城十个有九个亏。说的就是加盟商的艰难,一位2023年加盟最终决定退出的加盟商表示,加盟蜜雪冰城三年,压根赚不到钱,前期投入成本太高,他28平方米的店,算上年交的1.1万元加盟费、4800元管理费,6万元设备采购费,7万多元的装修费,房租、水电等,总成本高达40万元,“原本以为蜜雪冰城的知名度大,能很快回本,最终却被打脸了”。

“3元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6元的奶茶,你算算得卖多少杯才能回本?”这名加盟商说,他每个月包括原料采购、房租、员工工资,以及水电费、管理费、加盟费、罚款等各类杂费,光硬性成本就有7万元,其中大头花在了原料采购上,如果月营收低于这个数,就相当于白干了。

照此计算,加盟商单店单日营收得超过2400元才能保本,按照6元客单价计算,相当于要卖400杯饮品,如果想赚钱得卖出更多杯才行。“一天下来手都麻了,每天回家都要到十点半以后,一算账发现自己赚了个寂寞。”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为了赚钱,加盟商开始在成本上下功夫,这使得蜜雪冰城频出食品安全事件。

6月21日,有网友在微博反映“蜜雪冰城饮品内喝出虫子”。而就在一个多月前,“蜜雪冰城门店因咖啡粉过期被罚”的话题才登上过微博热搜,当时蜜雪冰城被罚了2000元,事情的经过是广西桂林相关部门检查发现蜜雪冰城门店使用的咖啡粉过期了。

时间再往前追溯,5月19日,陕西延安宝塔区某蜜雪冰城门店因为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3月8日,延安大学新校区周边的一家蜜雪冰城门店被发现存放有一袋过期近两个月的绿茶;3月1日,甘肃省平凉市一家蜜雪冰城因为经营过期食品被罚款1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蜜雪冰城”四个字,有2897条内容,大都在反映产品卫生问题,比如“在饮品里喝出异物”“有大量黑色絮状物”“吃出苍蝇”等等。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而事实上,早在2023年5月,张红超的兄弟,时任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的张红甫就曾经因为食品卫生问题向公众道过歉。当时,蜜雪冰城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虎商业街店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存在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切片柠檬、奶茶的现象。彼时,张红甫承诺,会继续组织各个门店开展排查、自查自纠。

蜜雪冰城的策略就是罚款。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些年,蜜雪冰城总部会不定时派人到每个门店巡视,发现食品超过有效期,罚款2000元。与此同时,林硕也提及,除了有专人巡视,每个门店还都安装了4到5个摄像头,就是为了管控食品安全问题。

但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看,蜜雪冰城的处罚收效甚微。业内人士说:“如果只是一家店出问题,或许还能甩锅加盟商,这么多家店都出问题,只能说还是模式本身有问题,为了赚钱,加盟商不得不铤而走险。”

放眼到整个新茶饮行业看,这门生意也不好做。奈雪的茶市值暴跌,上市首份年报还巨亏45亿元,茶颜悦色、喜茶等都有过裁员的传闻,乐乐茶则被曝撤城,新茶饮赛道上各大品牌似乎都在最近一年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

朱丹蓬分析说,自2023年以来,国内新式茶饮行业就已经进入到了高度同质化的红海阶段,奶茶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高,推广模式、门店运营及引流的同质化,都让整个行业进入到了严重内卷的周期。

今年年初,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几个高端茶饮品牌就率先在“降价”这件事上“卷”了一把。喜茶刚在2月宣布了对多款产品进行降价,乐乐茶和奈雪的茶紧跟着就在3月相继官宣大幅降价。还有各路巨头跨界分羹,如同仁堂、中铁、中国邮政等,都相继开出茶饮店。

面对现状,大多数头部新茶饮品牌已告别“跑马圈地”,转而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进行精细化运营,又或是通过投资和跨界,寻求新的增量。如喜茶的扩店速度就在明显放缓,往年一年开300家店,而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最近90天,喜茶只新开了5家店,同时还关闭了13家店。

只有蜜雪冰城是个例外,它还在高速扩张,但也承受着大跃进带来的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加盟商矛盾等在内的各种“副作用”。

(文中冯霆、林硕为化名)

喜茶开放加盟,奈雪不断降价,蜜雪冰城才是新茶饮的归宿?

广州第一家喜小茶,也成为了最后一家喜小茶。2023年11月2日的喜茶,也成了最后宣告不开放加盟,要直营保证品控的喜茶。

这一周,广州城投大厦的喜小茶饮料厂关闭,也标志着喜茶这一试验性品牌的结束。这一周,喜茶也确认开放加盟业务,将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展开事业合伙业务。

喜小茶没了,因为喜茶变便宜了打从一开始,喜小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主品牌喜茶探索下沉市场的可能性。在它的微信公众号上,喜小茶的定位是「提供合适、刚好的产品,在合格的标准上尽可能实惠」。

便宜、实惠,这是喜小茶的关键词。2023年开业时,他们主打鲜奶制造,实惠多料。当时的产品定价区间时6-16元——打不过蜜雪冰城,但是比主品牌喜茶便宜了不少。

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喜小茶成绩单是2023年发布的《喜小茶一周年小报告》,它在珠三角地区一共有22家门店,全年卖出了280万杯饮品。用这个报告来计算,那就是每家店一年卖出了12.73万杯饮品,每天每家店大概能卖出350杯饮品。

这个成绩不算很差,但肯定没有达到喜茶的目标。要知道,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曾透露过喜茶门店平均出杯量近2000杯/天,单店单月营业额平均在100万以上。虽然这是最初新茶饮蓬勃生长的成绩,但差距也颇大。

招商证券曾经调研过喜茶,他们的是喜茶一杯奶茶店每天卖出800杯,才可开始实现盈利。喜小茶门店的成本没那么高,但客单价也远不如喜茶,一天如果只能卖350杯,恐怕是担不起喜茶最初想要用它打造新品牌、探索新市场厚望的。

当然,卖得饮料没那么多是一回事,喜小茶不复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喜茶本身也变得更便宜了。喜茶也承认这一点,他们对媒体表示,随着喜茶价格调整,喜小茶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

换句话说,喜茶价格都已经低到9元一杯了,6元多一杯的喜小茶也没必要继续了。两个品牌名字关联度高,用的品牌势能相同,不如在新茶饮增速没那么快的时候专注推广更有潜力的主品牌。

▲两个品牌区别度不高,连都一样

这是喜茶的选择。

从原先冲击更高价格的138元的大颗猫山王榴莲到下探9元的新茶饮,喜茶年初向消费者承诺的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新品,还承诺不再涨价都标志着,新茶饮的中场战事全在下沉市场。

▲两个新茶饮品牌都推出过贵价猫山王榴莲

告别野蛮生长,新茶饮都在下沉如果忘了曾经喜茶、奈雪的贵,可能会对品牌今天的便宜缺少认知。

单年的奈雪招股书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的客单价为43.3元,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中位居前列,行业均值约为人民币35元。

不是喜茶、奈雪35元,是整个行业平均客单价在35元,喜茶、奈雪这两个标志性品牌还要更贵。买一杯40+的奶茶在2年前不新鲜,但在今天却是一件不常见的事。

▲2023年的市场和今天相比完全不同

今天,奈雪的客单价也一路下滑。在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会上,奈雪2023.01-2023.08的客单价基本都在下降。

或许正是品牌发现了这个趋势,新茶饮们才不由自主地一同选择了降价。

现在的喜茶9-29元,奈雪也多为20元以下的新品。曾经的喜茶、奈雪把猫山王榴莲饮品卖到88甚至138元,但在新茶饮没那么受关注的时候,降价让自己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成了重中之重。

▲喜茶价格降幅对比.图片来自:开菠萝财经

「喜茶自由」有了,但喜茶、奈雪和其他新茶饮品牌的差别也没那么大了。疯狂内卷的新茶饮市场,让所有品牌都压力不小。近些年的新茶饮品牌其实动作更多了,发新品更频繁,搞联名更频繁,但是出圈的茶饮变少了。

今年喜茶的喜柿多多评价就不错,单日最高销量高达10万杯,是国庆假期期间各地喜茶门店销量第一的单品。它的评价很好,卖得也不错,但你提到柿子茶可不一定能立刻想到喜茶。作为对比,当年的芝芝葡萄、芝芝桃桃可现在还是喜茶的代表呢。

原因很简单,新茶饮真的太「卷」了。

喜茶柿子茶好喝,跟上的品牌还更多,不仅是奈雪的茶、伏小桃推出了柿子茶,就连只有本地人知道的小而美饮品店也纷纷跟上。当你推出一个新品大受欢迎,那叫品牌特色。但当行业所有品牌都推出了这种新品,你也只能出现在视频博主的评测视频中,看看哪个柿子味重,哪个和茶底结合更自然。

受伤的不只是喜茶,而是所有已经成熟的新茶饮品牌。像奈雪的茶推出的霸气一升桃、霸气一桶瓜评价也不错,系列上架一周销量均超一百万杯。但也没谁会觉得这是奈雪特色,毕竟霸王杯、霸王桶也实在是太多了。

当饮品本身拉不出差距,降价、下沉是远远不够的。

醒醒曾经是喜茶的忠实消费者,但她对近年喜茶的印象只是「新品变多了,排队变少了」。

这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当年的她是路过一家喜茶排队只要半小时必喝的资深顾客,买完还想发个朋友圈。现在的她不再纠结于品牌,对她来说这些品牌和一点点、没什么区别,就只是纠结一下今天想喝贵的还是便宜的。

最主要我感觉还是这种果茶变多了,有很多小品牌也会做这种鲜果茶,味道其实差不多少。

卷到了极致,新茶饮品牌赚钱更难了。

▲同类柿子饮品无敌多

太卷了,喜茶奈雪还能怎么赚钱奈雪流血上市,收入下滑,喜茶开店放缓的同时,砍掉副品牌。摆在他们前面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怎样才能赚钱?

为了赚钱,曾经坚定不开放加盟的喜茶也松口了。今天,喜茶通过《中国饮品快报》对外宣布:

喜茶将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开展事业合伙业务。

喜茶解释,为了让更多用户能更快地喝到喜茶,感受喜茶的品质与酷,在全国门店已全面实行门店合伙人机制的基础上,喜茶将依托于十年来已经积累的经验、能力和资源,在非一线城市以合适的店型展开事业合伙业务。

喜茶会对事业合伙人进行严格筛选和充分赋能,并将在品牌、产品、品控、食安、营运、培训、供应链等方面为事业合伙人提供支持。

终究还是开放了加盟,让人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在于开放加盟后,品牌饮品的品控肯定会大受影响,这和品牌原先宣称展现的形象仍有差距,毕竟创始人的承诺仍在耳畔,想不到今天就开放了加盟。不意外在于,茶饮行业,对于品牌来说,加盟就是一条能够盈利的持续的道路。

蜜雪冰城的招股书告诉我们,卖奶茶不赚钱,但给加盟商卖材料赚钱。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从2023年开始,总营收中占比在85%以上的一直是「向加盟商销售各类制作现制饮品和现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及包装材料」的业务。

▲蜜雪冰城招股书

对比蜜雪冰城高达99.8%的加盟比例,与其说是卖奶茶,还不如说这个品牌主要靠给加盟商卖材料赚钱。

蜜雪冰城2万店是这么来的,但2万店之下的第二品牌也是这么来的,这就是书亦烧仙草。

截止2023年8月底,书亦烧仙草共开设门店6861家。官网显示的加盟信息中,首批物料费用为4.5万元,单店首月费用40万+,还有加盟合作费,剩下的就是源远流长的食材和包装费了。至少目前7000家左右的店铺已经证明了,这个路子走得通。

所以喜茶也这么做了,保证一线城市品控,在非一线城市加盟扩张是他们相处的新解法。

没开放加盟的奈雪则还在降本增效的路上。这种向写字楼延伸的轻门店是奈雪押宝的关键,它没有现烘面包房,店员更少,成本更低。奈雪自己也发现,P店已被充分验证,未来现有的标准店也将陆续转为PRO店,将降低成本做到极致。

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中,自动化也是奈雪发展的方向,不仅有自动制茶机,未来还要奶盖机、茶汤均质器等。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省人力,并且保证单位时间内能够做出的茶饮更多。但这也只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成本已经低到极致还无法盈利,奈雪或许也得开加盟了。

喜茶、奈雪,这曾是新茶饮浪潮中最瞩目的两个品牌,一同寻找新茶饮的盈利良方。现在,喜茶选择了加盟,奈雪则还在不断尝试。

但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关心的永远是这杯茶是不是像以前一样好喝,是不是还能更便宜一点。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