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为宋之重臣,甚有名。有戚赠玉盏一,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至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后召显宦,特设一桌,覆以绣衣,置玉盏其上,且用其劝酒也。俄为一吏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小吏伏地请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有时。”顾谓小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度量宽大如此。
韩琦是宋国的忠臣,很有名望。他的亲戚曾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由农人从坟墓中得到的,那玉盏的内外,找不出丝毫瑕疵,真是绝世之宝,为此他答谢了亲戚一百两金子,也就格外珍爱这只玉盏。有次他在家中摆宴,请来了负责漕运的大官们,并特别设置了一桌,上面铺盖著锦缎,将那玉盏放在桌子上,准备用来为座上的嘉宾敬酒。谁知在忽然之间,一个差役不小心碰倒了桌子,玉盏被全摔碎了,在坐的来宾无不惊愕,那人也赶忙趴在地上等候发落。这时韩琦不动神色地,先笑著对座上的客人说:“东西也总会有破的时候。”随即再对那人说:“你是因为不小心才打破玉盏,又不是故意的,这有什么罪呢?”韩琦的度量,就是如此般的宽大厚重。
韩琦19岁考中了进士。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
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
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
今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传世。《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
19岁考中进士。韩琦生于1008年,于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土,并名列第二,古时考进士比现在考大学难得多,可见是神童。
韩琦怎么出名的?韩琦是附马陈世美的侍卫。奉命杀秦香莲母子三人。得知真相后不忍心杀害母子三人。自杀成仁!后世留名!
韩琦“片纸落去四宰执”,敢于直谏而出名
宝元元年(1038年),韩琦所上《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最为知名。当时灾异频发,流民大批出现,而当朝宰相王随、陈尧佐及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却束手无策。韩琦连疏四人庸碌,痛陈宋朝八十年太平基业,绝不能“坐付庸臣恣其毁坏”,使四人同日罢职,即所谓“片纸落去四宰执”。他自此名闻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