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火到上海,卷成麻花的新茶饮,阿嬷手作还有新故事?
要如何定义一个新品牌的“火”?
可能是:排队。
遥想1987年肯德基刚进入中国时,北京第一家门店门庭若市的盛况仍在眼前。
《品尝洋快餐》1991年北京前门肯德基;图片来源:张居生
再后来,人们排队的对象一变再变,但是这个行为却从来没有消失。喜茶在上海第一家门店开业当天,需要排五六个小时;茶颜悦色进南京,5个小时的长队登上热搜。而随着数字化、规模化的布局,喜茶一步步缓解了“阵痛”;茶颜悦色,在湖南市场外的扩张始终比较谨慎。
如今,“排队”的故事在来自广西的茶饮品牌——阿嬷手作身上重演,但是场景从线下转到了线上。2023年2月3日阿嬷手作上海第一家门店开业,最多的时候,等待五六个小时都是可能的。因此有不少白领选择“上班点单,下班喝”。
门店图片;图片来源:小红书@HShhi
最近,阿嬷手作的等待时间已经大幅减少,但我们在工作日随机打开点单小程序,发现前面一百多个订单还是常态。
上海三家门店“线上排队”;图片来源:阿嬷手作点单小程序截图
目前阿嬷手作在上海已经开出3家门店,最近第三家环贸i门店刚刚正式营业,又引起了一波排队潮。虽然“上海人日常活动:排队”是出了名的现象,但在新茶饮越来越内卷的当下,阿嬷手作的横空出世似乎也很难用“上海人爱排队”一语概之。
前不久,FBIF探访了阿嬷手作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店,借此机会带大家走进阿嬷手作的世界,来看看它是如何在新茶饮品牌中破局的。
一、“广西之光”,要改变奶茶行业半成品天下很多上海人第一次听说阿嬷手作,可能是因为今年两次曝光的A轮和A+轮融资,M咖啡的入股,让其走出茶饮圈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但是在进入上海前,它早就被不少人称为“广西之光”,这个说法,是不是有广西的“茶颜悦色”那味了?
这个2023年才在广西南宁开出第一家门店的新茶饮品牌,如今已经拥有二十多家门店,据悉,深圳门店月均营业额超过百万。
如果M咖啡等品牌打响了“精品咖啡”的概念,阿嬷手作则多少有点精品奶茶的意思。
龙眼栀子椰;图片来源:阿嬷手作官方公众号
阿嬷手作曾在其公众号中提到,它要“改变奶茶行业半成品天下”。
在原料上,阿嬷手作选用了众多广西特色本土原料,如水牛奶、荔浦芋头、巴马糯米、山黄皮等,以突出原料的独特性和天然性。在制作工序上,为了保证每天出品的新鲜,阿嬷手作是现场熬煮的,比如黑糖珍珠需要熬煮1个多小时,一次只能熬60杯,招牌产品米麻薯奶茶需要用巴马糯米蒸煮40分钟之后,通过机器打碎,再经过手工人力不断搅打。[2]
米麻薯奶茶;图片来源:微博@阿嬷手作
阿嬷手作的门店选址大多数都选在了城市中心的大型商圈,门店风格以木质庭院风为主,在周边一众潮流品牌中,显得格外不同。
除了标准门店,阿嬷手作还打造了概念店,比如深圳的「阿嬷手作·学堂」可以作为儿童手作学堂,每周末开课,教小朋友体验制作奶茶,还会为小朋友专门提供限定ii杯的茶饮;上海新天地的「阿嬷手作·珍藏」则搬来了中古家具,打造出中式“家”的氛围感。
阿嬷手作·珍藏店;图片来源:阿嬷手作官方微信公众号
阿嬷手作上海店仅通过小程序点单,可能是港汇恒隆已经开了一段时间,去线下门店时,会发现现场点单等候的消费者较少,大多数是在线上点单后过来领取。
阿嬷手作在每一家门店里都设置了双吧台,除了普通茶饮店的制茶区,还有熬煮区,店里四五十岁的煮茶师“阿嬷”们会在现场熬煮珍珠、切冬瓜、搅麻薯......阿嬷手作的是“你看到的和你看到的一样真实简单。”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阿嬷手作门店;图片来源:小红书@阿嬷手作
从定价上来看,阿嬷手作单品大多在20-30元区间内,只有两款超出30元,与降价前的喜茶相似,在品牌定位之下整体是比较合理的。但以个别单品来看,比如罐装水牛乳茶的定价在19-25元之间,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价位。
便携装水牛乳茶;图片来源:小红书@阿嬷手作
从阿嬷手作的扩张路径来看,它有着不小的野心。在南宁、柳州开店后,它没有跟茶颜悦色一样持续性地深耕本地市场,进一步打造“广西之光”的品牌设定,而是很快就选择先进入深圳,又开到上海,往一线冲。
阿嬷手作门店;图片来源:阿嬷手作官方公众号
然而,要成为全国性茶饮品牌,阿嬷手作遇到的挑战也很多,比如供应链压力、手作模式的运营效率等。
阿嬷手作使用的很多原料都是有地域特色的,比如水牛奶是广西本地奶源,离沿海或其他内陆地区都距离较远,除了成本更高外,保质期只有7-9天,非常考验冷链运输能力。
虽然阿嬷手作的大部分底料可以按照提前预制[1],但仍然让门店员工压力很大,以上海目前至少1.5个小时的等待时间来计算,每天的供应往往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量,常常因为小程序爆单而让一部分消费者失去热情。
在小红书上,有消费者到刚开的上海环贸i体验后表示,第一次到店时,感受到排队比较混乱,工作人员已经疲惫地讲不清楚规则。
手工工作耗时,对员工的操作要求也更高,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消费者表示,阿嬷手作的产品整体是不错的,但是多次尝试后会发现出品不够稳定。
这些,也是新茶饮要走手作模式注定面临的难题。
二、手作,作的是什么?想讲好“手作”这个概念的,不只有阿嬷手作。
2023年,喜茶在深圳开了家3层楼的“手造店”,一下子推出了50余款手造新品,仅在该店售卖。一楼是以喜茶热门单品为灵感的手炒冰区,二楼是以“手造”形式做经典产品延伸,三楼手造茗茶涵盖纯茶和特调两大系列。
喜茶手造店;图片来源:喜茶官方微信公众号
而在工业化程度更高的预包装食品中,h、f等概念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比如英国《中产阶级生活指南》中位列金字塔第二的B薯片,始终坚持真人手工烹制,每包薯片的背后都能溯源:土豆是谁种的、这包薯片是谁炸的。
B薯片;图片来源:B官网
在工业化社会,为什么“手作”这个概念反而越来越被频繁提及?
一方面,相比于市面上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手作”代表一种对个性化、差异化的追求。在工业化的塑形之下,人们在生活的更多时候会讲究效率,人力、匠心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当人们发现越来越多餐厅开始用预制菜提高效率,很多中式点心是从工厂做成半成品冷冻后送到各个门店时,也一定会有一群人希望吃到真正由大厨烹饪、手工现烤的菜肴和点心,它们的原料可能错过某个节气就不再有,口味咸淡也可能随着制作人的状态而变化,但它们更难得。
然而,我们常见的平价日用快消品被做成“昂贵”的手工艺品,很多人是难以接受的。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工业化和传统工艺并不一定是“新旧”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被探索出越来越融合的路径。
品牌也可以用“手作”的方式,做更商业化的产品,让手工作品成为手工产品。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的B薯片能卖到全球二十多个国家、澳大利亚的宾得宝可以始终坚持手工酿造并出现在各国的超市货架。
宾得宝;图片来源:宾得宝官网
另一方面,“手作”也是一种更加充满人文精神的表达。
手作未必是花哨的,甚至可能是朴素的,但是它能让人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同时,手作产品不仅代表了朴实的生活美学,还蕴含了职业精神。比如“严谨、精准”这两个词看起来像是在描述机器、AI,但是还可以被用在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身上,其中原因就在于它们在“手作”里的含义是有温度的,它代表了手工艺人的匠心。
这也是在新茶饮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小料香精品种越来越多时,品牌可以讲出的新故事。
三、新茶饮“内卷”,阿嬷能靠“手作”破局吗?回顾奶茶走过的岁月,从早期的台式珍奶、港式奶茶,到新茶饮的水果茶、奶盖茶,近几年,新茶饮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
从茶饮1.0、2.0,到3.0,茶饮难做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很难形成自己的壁垒,可能今天消费者选择了喜茶,明天就会选择另一家,新鲜感也是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一大因素。
于是,奶茶变得越来越像粥,包装造型花样百出,品牌不仅要做好一杯茶,还要学会搞周边。
如今,对于茶饮品牌来说,手工现剥水果已经成为基本要求,原料不仅要新鲜还要特别。越来越多人在思考,新茶饮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它有门槛吗?当第一梯队的喜茶、奈雪的茶也在面临挑战时,新品牌能怎么办?
鲜柑青提冰;图片来源:阿嬷手作官方微信公众号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阿嬷手作未来也会面对匠心与商业的“矛盾”。比如随着门店数量增加,每个门店的服务能否保证在同一个水平,品控稳定性能否保证。
阿嬷手作的品牌形象未深入人心,却已经开始面临茶颜悦色等品牌的问题,“跟随者”很多。我们发现,在很多城市有不少主打“手作”概念的茶饮品牌出现,且出品与阿嬷手作非常相似。如果不快速扩张打出品牌声量和壁垒,很容易被粗暴地“复制”,最终很有可能会被过早地消耗“手作”这个概念。
回到阿嬷手作的初心,它“要改变奶茶行业半成品天下”,让消费者感受到,他们喝到的小料是阿嬷们现熬的,其实是用一种更加现代的方式来传递传统的匠人文化。
同时,依托于广西等充满地域特色的原料和美食制作工艺,阿嬷手作还可以通过品牌影响力的打造,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和制作工艺。
阿嬷手作在广西南宁这个据称是“奶茶最内卷的城市之一”的地方破卷而出,似乎并没有靠多少花活或是创意,而是聚焦在产品和体验本身。但要想进一步驱动韧性增长,在哪些地方快,哪些地方慢,可能是阿嬷手作需要更多去思考的。
参考来源:
[1]《南宁阿嬷手作创始人邓倩:做简单的事情,容易活更容易死!》,2023年4月12日,茶饮解决方案专家伍哥
[2]《在深圳18500+家奶茶店中强势出道!阿嬷手作,绝》,2023年9月25日,找城
本文为FBIF食品饮料创新原创,作者:,转载请联系出处。
重磅出击!火爆全国的全仔包又来这里了!三款进店必点你get到没?
炎炎盛夏,气温攀升
日光明媚,骄阳似火
如同全仔包开店的步伐
照亮都市的每一个角落
用三个灵魂拷问开始吧:
1、全仔包是谁?
2、全仔包有什么?
3、全仔包上百家店在哪?
答1:中华包點专門店“全仔包”是上海全仔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中华包点连锁品牌。
全仔包于2016年始于西北宁夏,后来立足上海成立品牌中心,今年又强势来袭郑州,建立了华北运营中心,势要逐鹿中原,乃至整个神州。
从成立到加盟整个体系搭建,短短几年时间,全国门店已近190+,日接客量高达50万人次。
答2:全仔包从手工鲜包、广式面点、低糖粗粮和特色小吃等七个品类100多款单品,怀旧、养生、新潮,在全仔包,统统都可以到!
凭借良心的宗旨,用心的食材。全仔包在宁夏一炮走红,这不又扎根中原,不久就将会全国遍地开花!
全仔包是手工现包,用料十足。匠心工艺:6小时发酵,3小时揉面,2小时炒馅
有童鞋等不及了,先瞅瞅我们人见人爱的招牌包子吧!
「销量冠军」鲜汁肉包:
放心猪肉,优质面粉,配上灵魂馅料,现包现蒸,真的超有料,给它一个机会,它就会征服你的胃!不信,咱试试!
外皮不过分蓬松,撕开便能感觉到它的紧实,一口下去,面皮包裹的酱香、肉香混合葱香冲击你的味蕾,美味在舌尖跳跃,然后进肚,熨帖,整个肠胃都是暖暖的,很舒服。
「人气之王」香辣茄子包:
你可别小瞧了它,这可是粉丝们的最爱,也是中华美食的精髓之一!
带着露珠的紫茄,精神饱满的辣椒,过一会,热气腾腾的包子出炉了,拿起来忍不住咬一口,面皮的劲道和茄子的软绵、辣椒的香辣在舌尖相会,势必要侵袭你全人的五感!那味道,尝过才知道!
「吃货必点」鲜虾烧麦皇:
提起烧麦皇,“鲜美”就是它最好的代名词,师傅将冬菇猪肉切粒后搅成肉滑,最后以黄皮包裹明虾蟹籽点缀,上面还有一颗完整的大虾等你呦!
口感相当Q弹,鲜美,馅料中汁水饱满,甚至能感受到爆汁的美味。入口软糯糯的口感仿佛飞入了快乐星球!超级爽!一粒烧麦就能吃到4~5种料~!是不是感觉赚到了!哈哈,快来尝尝吧,一品为快!
答3:全仔包店分布在全国各地,百度地图都能搜到的啊!
中华包點专門店“全仔包”目前拥有领先于同行业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门店运营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产品SOPQSC系统、门店开发系统、人才培训系统以及营销管理系统。
公司现已建立生产研发基地1座、物流配送中心2座,标准化中央工厂4个,物流保鲜中转仓8个,建立了完善的全仔包全国门店标准化产品供应系统,保证全国门店的产品供应。
全仔包合作伙伴:
面粉:五得利,益海嘉里
豆浆:九阳豆浆永和豆浆
鸡精:太太乐鸡精
酵母:安琪酵母
酱油:海天酱油
餐饮创业者:每月新增100家门店,我为何逆势扩张?
“目前我们有三百余家门店,预计年底能增长到一千家。3月和4月平均保持了每个月100家以上的增长。”连锁餐饮品牌熊大爷的品牌增长中心负责人李文揚向猎云网说道。
面对疫情的反复不定,部分餐饮企业并没有选择消极对待,反而是出现了扩张的态势。除熊大爷外,鱼你在一起也表示“我们今年1月至4月全国范围内,签约招商量同比增长18.1%,其中华北区域同比增长43%。”
虽然疫情让餐饮行业蒙上一层阴霾,但是进入洗牌期后,也侧面加速了餐饮行业的连锁化。以往的大店直营模式受疫情冲击的损失更大,疫情期间曾想抄底的海底捞,因低估疫情的恢复期新开超500家门店,损失了几十亿。如此伤筋动骨的结果,已经给出了答案。小店的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捱过疫情。相比之下,加盟模式的轻运营以及和总部风险共担的优势便凸显出来。
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也表示,在整个疫情期间,看到直营和加盟的抗风险灵活性之间的差别是极大的。到今天为止,全中国做直营连锁的绝大多数都是非常艰难的。而做加盟连锁的品牌,虽然也受到了疫情比较大的影响,但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净利润,甚至有些可能还能实现非常好的增长。所以其实在受疫情冲击之后,番茄资本发现商业模式的灵活性差异极大。
咨询公司普华永道曾表示,疫情加速了餐饮企业连锁化。根据数据显示,餐饮行业“连锁化率增速”从2023~2023年增幅高达240%。
行业变幻莫测的同时,经过疫情三年的锤炼,这些加盟连锁餐饮品牌也积极调整战略方向,摸索出一条扩张路。
制订新加盟政策,压缩投资回本周期
“以前加盟商的投资预算会更高一点,期望投资回本周期在1年半到2年,现在大部分加盟商的投资回报周期已经压缩至10个月了。”李文揚向猎云网表示,最近一年加盟商的加盟决策链路更长,且预算控制的较低。最为核心的关注点,还是项目的盈利能力。
面对加盟商的愈发谨慎,主营手工现包的饺子、云吞的连锁餐饮品牌熊大爷,给加盟商吃了一颗“定心丸”。
李文揚向猎云网表示,目前新店开业后三个月内熊大爷方面会保证每天的单量在60单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熊大爷面对新加盟店开业时,会在前期阶段为加盟商做好单量储备,为其日后日常运营打好根基。熊大爷总部有专门的爆店小组,从选址到后续宣发,帮助加盟商在早期打好门店周边的客群渗透率和复购,搭好流量基础。
“目前我们全国的店均业绩在10万左右,务实的来讲,店面开业后业绩上升和下滑的都会有,首先我们并不推崇高开低走的业绩曲线。”李文揚表示,门店业绩下滑绝大多数,是因为疫情或加盟商经营思想不聚焦的问题所致,对此熊大爷成立了专门的多渠道业绩责任组,帮扶加盟店从门店,外卖,团购点评,私域,第三方团购等渠道多维度提升业绩。
前期的单量保证,加上后续的多渠道帮扶,熊大爷极大地压缩了加盟商的投资回本周期。这也等于降低了加盟商的入场门槛,根据熊大爷官方数据披露,仅5月份的一周内就已新增了22家门店。
鱼你在一起的策略也有相似之处,面对疫情反扑和不确定性,鱼你在一起制订了新的对应策略。
鱼你在一起用“米饭+酸菜鱼”的组合形式实现快餐化,采取的是“小门店、大连锁、全供应链”的商业模式。保持着年增店300余家的速度,现已开出了1400多家门店。疫情期间也仍保持着开店节奏的高速扩张。
鱼你在一起降低了加盟费,从12.98万降至6万元,其次不断优化单店模型降低加盟商前期整体投资。同时鱼你在一起提出了“加盟无忧”的政策。比如,加盟签约后两个月内完成落位选址,退还选址费等一系列政策。
对于门店营销这方面,鱼你在一起通过前期开业+日常运营宣传两方面进行。“在门店的开业期间,我们做了很多接地气的开业活动及营销,进而开业期间就让门店打爆区域,积累顾客为后续的经营打下基础。”在加盟店的日常运营营销中,鱼你在一起会在会员、外卖、点评、抖音、社群、门店活动等方面做精准赋能,帮助门店不断提升业绩,“疫情期间,外卖方面我们进行了点金推广扶持,并按照2:1的补贴力度助力加盟商提升流量。”
降低加盟商的入场门槛,增强日常运营培训,是目前行业内大多是扩张企业的共识,千店连锁餐饮品牌五爷拌面也针对疫情做出了调整,对于“全国疫情中风险地区,实施管理费全免”的政策。五爷拌面品牌下所有加盟商统一降低管理费,从5%降低为3%。日常运营方面也是由总部团队进行辅导。
从这些对策来看,眼下对于连锁餐饮的品牌商而言,不应报以消极的念头对待,反而更要积极对待疫情的冲击,毕竟疫情常态化的同时,品牌发展也是常态化的。及时调整措施,才能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摸索出一条确定的发展曲线,继续扩张。
抓住全渠道,弥补线下暂停堂食的损失
传统的餐饮渠道主要依托于线下到店业务,但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众多城市采取暂停服务业等密集型行业的营业。一系列关于餐饮行业的收紧举措,导致门店的营业额受损。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餐饮是一个黄金产业,虽然疫情减少了堂食业务的销售,品牌商仍可以通过新的盈利模式来弥补堂食业务的损失。卿永也曾表示“吃的刚需不会受疫情影响;受疫情影响的是吃的场景。”
“针对部分城市不能堂食的情况,快速制定和扶持门店展开外卖、外送、保障餐、企业和社区团餐服务等渠道,并充分利用品牌私域和公域流量进行宣传。”鱼你在一起向猎云网表示,通过外卖和团餐业务开展,北京区域这段时间门店平均日流水已经恢复到关闭堂食前的6成左右,其中有一些门店的日均流水已经和关闭堂食前持平。
“疫情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外卖领域深耕,并在通过平台资源、推广促销、菜单优化、经营培训等方面扶持后,实现了2023年全年环比2023年增长70%以上。”鱼你在一起在受访中提到,通过外卖精细化运营,提高加盟店在外卖渠道的销售额,可以稳住门店的基本盘。总部还通过淘宝直播售券、抖音直播售券等,开辟门店订单来源渠道,来抵抗疫情的冲击。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疫情前外卖在餐饮业整体收入的占比仅占到18%,而疫情后这一数字增加到了63%,由此便可看出疫情之下,线上渠道对于商家的重要性,也能反映出越来越多的餐饮人意识到线上渠道提升销售的能力。在此背景下,作为品牌商更应做好线上渠道的运营,赋能加盟商。
从市场环境来看,当下的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如果此时仍只盯着受到损失的渠道并不理智。开拓那些抗风险能力更强,获客范围更广的渠道,才是稳固销售额的解决方案之一。
李文揚向猎云网表示“熊大爷目前是管销分离的模式,通过总部的营销策划,扶持加盟商的业绩。”针对疫情期间,李文揚说道“只要店铺没有因为管控而要求闭店,销量都是上升的。”
熊大爷所做的水饺具有生鲜零售+堂食+外卖的属性。基于品类的生鲜零售属性,熊大爷开启了抖音直播,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线下核销的方式,帮助加盟商进一步获取客源。熊大爷的官方抖音号也开启了团购业务,并直播现场包饺子的场景,巩固了品牌形象,也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