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店速度不输瑞幸、2万加盟店撑起一年19亿净利润 蜜雪冰城为何这般赚钱?
每经记者:王郁彪陈婷每经编辑:刘雪梅
A股“新茶饮第一股”要来了。
9月22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信息显示,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9月,蜜雪冰城接受上市辅导并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后,时隔一年,蜜雪冰城完成了上市辅导工作,并迅速完成了申报等上市流程。若上市成功,其将有望成为A股市场中的“新茶饮第一股”。
曾凭借火热营销出圈,无论是平价亲民的产品,还是“雪王”等自身的IP和标签,蜜雪冰城在市场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即便奈雪的茶、喜茶不断给外界释放赛道新的想象,但就市场规模、盈利能力等硬指标而言,蜜雪冰城都阶段性地“遥遥领先”。
就在上市最新消息释出前夕,蜜雪冰城进军瓶装水赛道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记者了解到,“雪王爱喝水”已经在河南等地开售,并积极布局餐饮渠道,零售价暂定为2元/瓶。
进军瓶装水、瓶装茶饮等现制茶饮的,不只有蜜雪冰城;尚未走出亏损的奈雪,身披高估值的喜茶,备受资本宠爱的古茗、茶百道……也都在努力从新茶饮延伸到大快消领域。在新茶饮赛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所有玩家都在寻找新的增长路径。
不过,当市场的红利、赛道的想象不断被消耗直至殆尽,越来越“卷”的新茶饮玩家们最终将走向何方?
拓店速度不输瑞幸美团龙珠、高瓴参投由于门店数量以及在各分级市场上的全面覆盖,外界戏称蜜雪冰城为“雪王的帝国”。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蜜雪冰城公司共有门店数量22276家,包含22229家加盟门店以及47家直营门店,门店数量位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
蜜雪冰城招股书引用窄门餐眼截至2023年9月5日的数据,在加盟类的现制茶饮赛道,门店数量第二的古茗、书亦烧仙草分别有6600余家、6500余家门店。在包括现磨咖啡、现制冰淇淋等赛道上,其门店规模也是大幅领先的。
蜜雪冰城门店遍布各地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朱万平摄
从开店速度看,“雪王的帝国”扩张惊人。
2023年至2023年,主品牌蜜雪冰城分别增加了2998、6088、7643家加盟店,2023年至2023年的门店年复合增长率为68.49%,2023年一季度,单季增加1772家加盟店。而同期(2023年—2023年一季度)加盟门店减少数量分别仅为380、331、585、176家加盟店。
“蜜雪冰城”加盟和直营门店变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各个赛道内品牌门店数量对比。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与喜茶、奈雪等资本宠儿不同,即便拥有如此规模,蜜雪冰城才在去年年初完成了美团龙珠、高瓴资本等明星机构加持的20亿元首轮融资。
股权方面,IPO前,创始人张红超与张红甫两兄弟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蜜雪冰城85.56%的股份。
机构股东方面,美团龙珠旗下龙珠美城、高瓴资本旗下高瓴蕴祺,分别持有蜜雪冰城4%股份,CPE源峰旗下的天津磐雪持股2%股份,海南万店盈利持股0.9%股份等。
记者注意到,此次IPO,蜜雪冰城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计划募集资金约64.96亿元。约29亿元拟投向食品加工、产业园等生产建设类项目,1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约11亿元将用于仓储物流配套项目,剩余约5.5亿元拟用于营销服务体系、研发中心等项目。
一年百亿营收七成来自“食材”走直营模式的奈雪成功上市之后,加盟模式的蜜雪冰城则开启了现制茶饮赛道新一轮的想象。特别是其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强大的赚钱能力,让资本市场看到了小小茶饮店的另一副模样。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3年,蜜雪冰城营收分别为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2023年一季度为24.34亿元;净利方面,2023年~2023年,蜜雪冰城净利润分别为4.42亿元、6.31亿元、19.12亿元,今年一季度则为3.91亿元。
从数据上看,今年单季度营收、净利规模已是2023年全年的水平。对比同赛道玩家,蜜雪冰城的营收、净利规模以及市场拓展的速度都遥遥领先。
蜜雪冰城如何赚钱的?又为何这般赚钱?
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主要向加盟商销售制作各类现制饮品和现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务,同时通过直营门店向消费者直接销售现制饮品与现制冰淇淋。
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图片来源:招股书截图
而从招股书营收数据可以看出,食材是蜜雪冰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3年~2023年,食材营收占比分别为69.59%、69.76%、69.89%,今年一季度为72.16%。
向加盟商销售的食材包括两部分。一是由公司生产主体大咖食品生产加工后,再向加盟商销售的食材,二是公司自第三方采购后直接对外销售的食材。食材主要为固体饮料、风味饮料浓浆及果酱。2023年,这三类产品的销量合计接近35万吨。
包装材料营收占比在16%上下浮动,设备设施营收比例为7%左右。今年一季度,设备设施营收占比则下降至4.78%,同时营运物资及其他营收占比,则从2023年的1.83%逐年增加至今年一季度的4.32%。
受经营方式的影响,蜜雪冰城的毛利率持续下降。2023年至2023年,蜜雪冰城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6.67%、33.98%,2023年一季度则为32.99%。
蜜雪冰城解释称,公司毛利率主要受上游原材料采购成本影响。原材料中各类糖浆、奶粉等市场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部分水果平均采购价受市场行情影响上行;包装材料则受限塑令影响,改用纸吸管及可降解吸管采购成本较高。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蜜雪冰城财务数字之所以“好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蜜雪冰城吃到了后疫情时代“消费降级”的红利,因为疫情等原因,消费者在非刚需的支出上更加理性,所以蜜雪冰城也是抢了一波原有的中端消费者;其二是蜜雪冰城现有门店数量非常可观,加盟模式的成功就是其精髓,快速布局、快速下沉,通过密集的门店形成合力。
“但是太过于依赖加盟商的模式,在标准化管理和食品安全方面容易失控,包括门店布局选址的合理性、整体策略性也会打折扣,但这个模式应该也不会因为谋求上市就有大的变化,长期来看可能是一个挑战。”林岳如此认为。
不过,不光是蜜雪冰城,奈雪的茶、星巴克等直营现制茶饮、咖啡品牌也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严守食品安全底线、规范品牌门店的运营,是所有餐饮企业都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找增量:海外市场、瓶装水、咖啡会是蜜雪冰城的新天地吗?今年以来,茶饮赛道“内卷”持续加剧,定位高端的茶饮品牌,也有了下沉的打算。
年初,新茶饮迎来“降价潮”。今年2月,喜茶官方发布通知,宣布旗下产品告别“30元”时代。3月,奈雪的茶官宣大幅降价,推出9-19元的“轻松系列”,并承诺将每月上新至少一款20元以下产品。同在3月,乐乐茶也宣称,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控制在20元以下,最低8元就可以喝到一杯饮料。
在低客单价上耕耘多年的蜜雪冰城,则走向了继续下沉。7月13日,蜜雪冰城在官方公众号官宣“全面开放乡镇区域加盟”。
除了在国内市场找增量之外,与国内市场相似度较高的东南亚,也成为了蜜雪冰城的新方向。
2023年,蜜雪冰城海外首店落地越南河内。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3月末,蜜雪冰城已经在印尼、越南分别开设了317家、249家门店。
相较于出海的其他中国茶饮品牌相比,蜜雪冰城在海外保持着较快的拓店速度,并对当地的加盟商采取了部分优惠政策。
蜜雪冰城新马事业部的某名管理层级别工作人员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若在马来西亚加盟蜜雪冰城,免一年加盟费,总体投资比国内低。
在出海淘金的同时,蜜雪冰城也采取了多品牌的发展策略。与蜜雪冰城理念相同,幸运咖也采取了低价策略。
幸运咖官网显示,品牌起步于2017年,首家门店位于郑州,2023年,幸运咖与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发布咖啡大咖幸运咖的品牌形象,并以河南市场为主,正式对外开放加盟业务。2023年,幸运咖开放河南周边省份业务。
不过,与蜜雪冰城多达2万余家的门店数量相比,幸运咖636家门店很难建立其规模优势。
9月,据北京商报报道,蜜雪冰城将推出“瓶装水”,已开启代理经销咨询。事实上,蜜雪冰城的这一动作也在情理之中,2023年起,喜茶、奈雪的茶都推出了自己的瓶装饮料产品。有所区别的是,作为茶饮品牌,蜜雪冰城推出的并非瓶装饮料,而是瓶装水,而这一赛道,恰是巨头盘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还打造有现制冰淇淋连锁品牌“极拉图”,截至3月末,极拉图的门店数量为21家。
对于蜜雪冰城的这些探索举措,林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蜜雪冰城布局海外市场、进军瓶装水、咖啡和冰淇淋市场,一方面是为了增量,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第二曲线。他认为,虽然这些业务在三四五线城市还是有空间的,但是目前看不出来可以成为蜜雪冰城第二曲线的潜力。
“这和产品特性有关系。”林岳说,“比如咖啡冰淇淋更讲究消费场景和氛围,产品也要做出差异化和自身的格调,所以很难复制茶饮的模式去运营;瓶装水市场更是一片红海,中低端水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并不高,蜜雪冰城本身的品牌定位也很难进军高端领域,而且瓶装水业务更大的目的应该进入传统商超渠道,在自己门店卖瓶装水显然不是核心业务,所以,无论是选品还是定价,个人觉得挑战都不小。”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头部品牌大都在推进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战略布局,通过相关布局,蜜雪冰城能够在营收、利润、客户粘性、服务体系,乃至品类矩阵上有所完善。
截至目前,蜜雪冰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给出了一张阶段性的成绩单;下一阶段,蜜雪冰城如何克服自身商业模式上的隐忧,能否培育出真正具有潜力的第二增长曲线,也将进一步影响着外界对蜜雪冰城的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蜜雪冰城疯狂开店,加盟商吐槽不赚钱,每天卖几百杯也回不了本
最近两天,靠着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黑化”梗,“营销老手”蜜雪冰城又一次出了圈。
按常理,传统意义上的“黑化”应该表现在性格或精神状态上的转变,但既然要玩梗,“黑化”的意思就得变一变——蜜雪冰城门店上的“雪王”形象,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全部“变黑”。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当热度起来后,蜜雪冰城趁机揭秘,雪王变黑是因为“去桑葚园摘桑葚被晒黑的”,顺势把蜜雪冰城桑葚口味新品的营销活动带了出来。玩梗玩得好,热度自然少不了。6月19日,蜜雪冰城黑化在微博热搜上挂了一天,拿下超5亿的阅读量。
靠营销出圈的同时,蜜雪冰城还在疯狂大跃进。
在新茶饮集体收缩的当下,蜜雪冰城的开店速度令人咋舌。专注连锁门店的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最近90天内,蜜雪冰城新开了1792家店,截至6月20日最新在营门店数为20848家,是第二名书亦烧仙草的2.85倍,是第三名古茗的3.52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在极海品牌监测的50家新茶饮品牌中,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的只有10家,蜜雪冰城一家所开的门店抵得上剩下9个品牌门店总数的一半。
壹览商业的统计数据也能佐证,今年前五月,蜜雪冰城新开门店数量为844家,是第二名茶百道和第三名沪上阿姨的近两倍。虽然因统计口径不同,不同监测平台统计出的结果有所不同,但蜜雪冰城最近一两年的“疯狂大跃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比之下,新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和喜茶,今年前五个月仅新开91家和13家门店,截至今年5月底两家门店总数均不足千家,分别为908家和865家。这意味着蜜雪冰城几个月所开的门店,比得上奈雪的茶、喜茶奋斗多年的结果。
去年10月,一位接近蜜雪冰城的人士曾透露,蜜雪冰城门店总数从1万家暴增至2万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蜜雪冰城为何会疯狂大跃进?《财经天下》周刊多次致电蜜雪冰城,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蜜雪冰城主打的是低价策略,这在中国的三四五六线城市,其实还有比较大的扩张空间。对于蜜雪冰城来说,它在最近一两年大幅加快开店速度,主要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
日开几十家店
事实上,蜜雪冰城疯狂大跃进是其策略转变的结果,这家河南企业在成立初期发展得并不快。
说起历史,蜜雪冰城可以追溯到25年前。1997年,还在河南财经学院(现在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大学的张红超,开了一家卖刨冰的小摊,专营刨冰等各式冷饮,一直到两年后,才正式有了“蜜雪冰城”这个品牌。但卖过苹果、糖葫芦,还开过家常菜馆的蜜雪冰城,始终没有大起色。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这年蜜雪冰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做年轻人消费得起的连锁品牌,推出“1元1支”的超低价新鲜冰激凌,瞬间打开了局面,低价自此就成了蜜雪冰城的标签。
东西卖得便宜怎么赚钱?张红超想到了零售行业屡试不爽的加盟策略,从此插上了高速扩张的翅膀。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2007年,蜜雪冰城首次对外开放了加盟权限,加盟费相对较低,到年底,其加盟店发展至了26家,2008年年底,再增加至180余家。
虽然与早期相比提速了不少,但蜜雪冰城真正开始规模化扩张,是在2013年通过成立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实现核心原料的自产化,又在2014年于焦作温县建立起仓储物流中心,完成了从研发、生产到仓储物流的整套供应链的搭建。
2014年,蜜雪冰城门店数正式突破1000家,次年门店数再翻番,达到近2500家,之后持续保持着每年上千家的增长速度,2017年至2023年,其门店数先后突破了3500家、5000家、7500家的大关。
2023年6月24日,蜜雪冰城宣布全球第10000家门店在河南新乡开业,至此成为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拥有万店规模的茶饮品牌,并在半年后的2023年底,达到了11926家的门店数。
这还不算,2023年蜜雪冰城正式迈入“疯狂大跃进”元年。这年10月1日,曾操盘蜜雪冰城“雪王”形象的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华杉,在微博中透露了蜜雪冰城门店已经突破2万家的消息。换句话说,蜜雪冰城9个月时间就开了8000家店,几乎相当于每天新增门店近30家。
疯狂扩张背后,蜜雪冰城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2023年春节,蜜雪冰城推出加盟首年减免加盟费、服务费、管理费的优惠政策;紧接着又在5月6日发布公告,对机场、加油站、景点等特殊商圈及周边区域的门店实行免收一年加盟费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加盟商到人流量更加巨大,但租金成本更高的地方开店。
与此同时,2023年蜜雪冰城两次出圈的营销也进行了加持,6月,蜜雪冰城推出一曲“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主题曲,因其魔性和洗脑特性火速出圈,收割了一大波热度;8月,蜜雪冰城又靠着在河南洪灾期间捐款2200万,迎来一波“野性消费”。
据媒体报道,2023年7月其探访蜜雪冰城郑州总部发现,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意向加盟商在面试区翘首以待,负责加盟商面试的相关工作人员更是透露,每天有上百人面试,但初试通过率仅在10%以内。
蜜雪冰城似乎也从中挖掘到了流量密码,开始在广告营销上越玩越溜,从星巴克驱赶民警事件后火速挂出横幅欢迎民警进店休息,到如今的“黑化”梗,无一不是如此。
加盟商被推着走
对于蜜雪冰城疯狂扩店的举措,有9年加盟经历的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对于公司来说,多开店没有任何损失,反倒能收更多的加盟费、装修费、物料费,是在利益最大化。至于门店能不能挣到钱,能挣多少钱,这都是加盟商自己的事了。
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是2013年加盟蜜雪冰城的。因为和张红超是老乡,自己又看好奶茶行业,刚大学毕业的冯霆拨通了蜜雪冰城的电话,就顺利成了加盟商。
2013年开第一家店时,冯霆总共投了15万元,不到1年就回本了。2017年,奶茶生意的热度起来了,冯霆又投了27万元,开了第二家店。再之后,从2023年到2023年,冯霆每年都得投更多的钱新开一家店。与之前主动开店不同,最近这几次,冯霆觉得自己是在被公司推着走。
“公司属于单店加盟形式,同一个区域,谁都可以来开店。”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尽管他已经在同一个商圈开了两家店,但蜜雪冰城的区域经理还是问他,要不要开第三家,如果不开,会有新的加盟商进来。因为担心生意被抢,冯霆硬着头皮开了第三家。但店铺数量增加了,营业额却没有相应增加,“市场已经足够饱和了”。
蜜雪冰城为何催着加盟商开店?冯霆估计,是因为公司要收钱。冯霆给《财经天下》周刊算了一笔账,以开店装修必须用到的门头为例,如果自己找当地广告公司做,大概2万元,但公司规定必须统一定做,让加盟商交4万元。按照蜜雪冰城全国超2万家门店的规模来算,光是门头这一项,公司就能净挣4亿元。
除了装修,加盟店还能通过购买高于市场价的原料和设备,给蜜雪冰城创收。据冯霆介绍,加盟商必须用从总部买的原料和设备,违规会被罚款。拿奥利奥饼干碎举例,市场上同样规格的产品大约360元,从公司进货得400多元。根据久谦中台的调研报告,蜜雪冰城总利润的40%就来自于提供给加盟商的原材料。
为了能持续收钱,蜜雪冰城还定了不少制度,比如加盟商得每三年签一次合同,然后出钱把门店重新翻修一遍,美其名曰“给店铺形象升级换代”。鉴于此,也有人将蜜雪冰城戏谑为“披着奶茶店外衣的罐头厂和装修队”。
近些年,由于品牌屡次凭营销出位,又加戴了诸如“冲刺IPO”“估值200亿”等头衔,想进场分羹的人络绎不绝,也给了蜜雪冰城疯狂扩张的底气。于是乎,蜜雪冰城的扩张呈现出两个有意思的侧面:一方面,已有的加盟商越来越挣不到钱,甚至需要在同一个商圈开多家店铺来“抵御”新加盟商入侵;另一方面,尽管加盟门槛越来越高,不仅前期投入更多,还要通过笔试、面试,但申请者还是络绎不绝。
林硕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是2023年加盟蜜雪冰城的,按照流程,先要在微信公号上填写相关信息,一周后,蜜雪冰城联系上他,安排视频面试,完成面试之后,还得做一份笔试题,考题因人而异。
通过面试和笔试之后,林硕拿到了蜜雪冰城的《开店审核资格证》,随即开始找门店。据林硕介绍,拿到证书的半年内不开店,资格证会被没收,所有的流程又得重新来一遍。他一拿到资格证就立马开始找店,然后和所有的新加盟商一样,向蜜雪冰城提交位置审核、准备资料、签合同、交钱、安排装修......待到3年合同期满,再重签合同,重新装修。
资深零售专家朱东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蜜雪冰城当下走的,是典型的国内品牌做连锁发展的路径:先是在下沉市场沉淀,建立发展模型,这个阶段,蜜雪冰城的开店数量不多,加盟费也不算高;随着品牌做出知名度,也就是蜜雪冰城当下所处的阶段,就到了利润回收的时候了。换句话说,开店越多,利润回收速度越快。
与此同时,朱东生还指出,蜜雪冰城当前的拓店也和其冲刺IPO有关,“公司上市要披露前三年的财务数据,包括成长速度、利润增速等等”。
不亏钱就算不错了
做蜜雪冰城加盟商挣钱吗?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暂且不论区域、地段这些因素,仅仅从纵向时间轴来看,答案是,没以前挣钱了,在走下坡路。一位加盟商在网上诉苦说,蜜雪冰城白天生意兴隆,晚上一清点营业额,才三千元,因为客单价太低了。
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万家门店虽然遍布全国31个省区,覆盖360个城市,但客单价却只有6元。在美团上,蜜雪冰城华夫冰淇淋卖2元,招牌柠檬水卖3.5元,珍珠奶茶卖5.99元,草莓圣代卖6元,产品极低的售价使得蜜雪冰城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为其点赞,但对于加盟商来说并不是好事,别人卖一杯,他们要卖三杯,营收才能打平。
要知道喜茶在严格控制售价的情况下,门店菜单中售价大于19元的产品依然占比21%,售价在15元到19元的也占58%。
上述在网上诉苦的加盟商透露,正常门店生意,毛利率撑死五成,在饮品行业里算很低了。而上线外卖平台,被抽成百分之二十之后,毛利率只剩不到两成,再扣掉人工水电费,基本处于“不亏钱就不错了”的状态。
网上有不少蜜雪冰城加盟商的吐槽:有人表示,毛利低到无法盈利,还动不动被区域经理罚款;还有人表示,公司每年都有各种由头让加盟商买物料,如果销量不好,只能砸在自己手上。
对此,朱东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如果企业把加盟商当成命运共同体,就会想办法让加盟商活下来,给他们进行运营指导,研发差异化产品,提升服务。如果只是把牌子加盟出去,说不定哪天热度下来了,企业的寿命就跟着缩短了。
目前,一些不赚钱的蜜雪冰城加盟商已决定关店止损。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虽然最近90天内,蜜雪冰城在大规模开店,但关店数量也不低,一共关闭了368家门店。从总数量看,其关店数量高达2215家。
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加盟蜜雪冰城十个有九个亏。说的就是加盟商的艰难,一位2023年加盟最终决定退出的加盟商表示,加盟蜜雪冰城三年,压根赚不到钱,前期投入成本太高,他28平方米的店,算上年交的1.1万元加盟费、4800元管理费,6万元设备采购费,7万多元的装修费,房租、水电等,总成本高达40万元,“原本以为蜜雪冰城的知名度大,能很快回本,最终却被打脸了”。
“3元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6元的奶茶,你算算得卖多少杯才能回本?”这名加盟商说,他每个月包括原料采购、房租、员工工资,以及水电费、管理费、加盟费、罚款等各类杂费,光硬性成本就有7万元,其中大头花在了原料采购上,如果月营收低于这个数,就相当于白干了。
照此计算,加盟商单店单日营收得超过2400元才能保本,按照6元客单价计算,相当于要卖400杯饮品,如果想赚钱得卖出更多杯才行。“一天下来手都麻了,每天回家都要到十点半以后,一算账发现自己赚了个寂寞。”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为了赚钱,加盟商开始在成本上下功夫,这使得蜜雪冰城频出食品安全事件。
6月21日,有网友在微博反映“蜜雪冰城饮品内喝出虫子”。而就在一个多月前,“蜜雪冰城门店因咖啡粉过期被罚”的话题才登上过微博热搜,当时蜜雪冰城被罚了2000元,事情的经过是广西桂林相关部门检查发现蜜雪冰城门店使用的咖啡粉过期了。
时间再往前追溯,5月19日,陕西延安宝塔区某蜜雪冰城门店因为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3月8日,延安大学新校区周边的一家蜜雪冰城门店被发现存放有一袋过期近两个月的绿茶;3月1日,甘肃省平凉市一家蜜雪冰城因为经营过期食品被罚款1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蜜雪冰城”四个字,有2897条内容,大都在反映产品卫生问题,比如“在饮品里喝出异物”“有大量黑色絮状物”“吃出苍蝇”等等。
(图源/蜜雪冰城微博)
而事实上,早在2023年5月,张红超的兄弟,时任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的张红甫就曾经因为食品卫生问题向公众道过歉。当时,蜜雪冰城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虎商业街店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存在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切片柠檬、奶茶的现象。彼时,张红甫承诺,会继续组织各个门店开展排查、自查自纠。
蜜雪冰城的策略就是罚款。冯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这些年,蜜雪冰城总部会不定时派人到每个门店巡视,发现食品超过有效期,罚款2000元。与此同时,林硕也提及,除了有专人巡视,每个门店还都安装了4到5个摄像头,就是为了管控食品安全问题。
但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看,蜜雪冰城的处罚收效甚微。业内人士说:“如果只是一家店出问题,或许还能甩锅加盟商,这么多家店都出问题,只能说还是模式本身有问题,为了赚钱,加盟商不得不铤而走险。”
放眼到整个新茶饮行业看,这门生意也不好做。奈雪的茶市值暴跌,上市首份年报还巨亏45亿元,茶颜悦色、喜茶等都有过裁员的传闻,乐乐茶则被曝撤城,新茶饮赛道上各大品牌似乎都在最近一年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
朱丹蓬分析说,自2023年以来,国内新式茶饮行业就已经进入到了高度同质化的红海阶段,奶茶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高,推广模式、门店运营及引流的同质化,都让整个行业进入到了严重内卷的周期。
今年年初,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几个高端茶饮品牌就率先在“降价”这件事上“卷”了一把。喜茶刚在2月宣布了对多款产品进行降价,乐乐茶和奈雪的茶紧跟着就在3月相继官宣大幅降价。还有各路巨头跨界分羹,如同仁堂、中铁、中国邮政等,都相继开出茶饮店。
面对现状,大多数头部新茶饮品牌已告别“跑马圈地”,转而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进行精细化运营,又或是通过投资和跨界,寻求新的增量。如喜茶的扩店速度就在明显放缓,往年一年开300家店,而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最近90天,喜茶只新开了5家店,同时还关闭了13家店。
只有蜜雪冰城是个例外,它还在高速扩张,但也承受着大跃进带来的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加盟商矛盾等在内的各种“副作用”。
来源:AI财经社
作者周享玥李丹
冰淇淋加盟店好生意靠什么?这两点不能忽视
不知从何时开始,冰淇淋开始成为人们一年四季都吃的食品,冰淇淋季节限制逐渐打破之后,国内的冰淇淋的消费能力呈现高速发展期,如果每年人们的消费量为10个冰淇淋的话,按照十几亿的人口基数来算,国内的消费量是不可限量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冰淇淋加盟店的生意火爆,一是因为冰淇淋的消费市场很大,那么第二个就是冰淇淋加盟店的内在因素了。丰富的产品库和服务是加盟店制胜的法宝,这两点是不能忽视的。
就拿DF冰淇淋这个品牌来举例说明吧,DF冰淇淋是目前国内软冰淇淋的领导品牌,在全国各地拥有将近900多家签约门店,各加盟店每天的客流量都是非常可观的,店面的盈利也是非常高的。那么该品牌是如何做到的呢,这第一点就是重视丰富产品库的建立,推出的冰淇淋产品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些产品中,诸如草莓巧克力华夫碗、绿茶巴旦木华夫控、鲜果坚果优选杯、蓝莓腰果、巧克力奥利奥、摩卡冰爽之类的冰淇淋产品层出不穷,都代表了一定的特色。在DF冰淇淋加盟店的产品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新鲜奶浆与饼干、果酱、干果还有新鲜水果等的自由搭配,原料是自然无化学添加的,不但营养健康,而且做到了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吃多了也不会胖。
这第二个要点就是店面的服务了,DF冰淇淋品牌在推出新品和改善服务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只要是走进冰淇淋加盟店的消费者,都会为眼前的一切而感到满足。优雅的环境,上等的冰淇淋产品,以及服务人员春风化雨的态度,都让消费者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店面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服务员的素质方面,该品牌对一点非常看重,重点对招聘的员工进行专业的礼仪和销售方面的服务,让每个进冰淇淋加盟店的消费者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为了让各冰淇淋加盟店获得全面的支持,DF冰淇淋总部的加盟服务完全超出了加盟商的想象。当加盟商选定加盟店型之后,剩下的工作就可以交给DF冰淇淋来完成了。从参观总部开始,到确定商圈、店面装修,开业前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再加上品牌支持、新品支持和O2O营销支持,加盟商完全不必要为生意不好而担心。
在冰淇淋加盟店中,DF冰淇淋用丰富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态度征服了广大消费者,所以每个加盟店的生意都非常火爆,整天顾客盈门,就连冬天这个淡季生意也不会很差,给加盟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受到了加盟商的认可和赞誉。在其盈利的背后的点滴塑造,都是我们应当深入学习研究,并与自身融会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