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道》系列之一:太原人最近流行吃什么——重庆小面
五一路上某重庆小面,生意爆棚,食客排队点餐。
不是所有的小面都生意兴隆。
一碗油滋滋麻辣辣的小面,挑动着吃货的味蕾。
不经意间,重庆小面在太原遍地开花,成为新一轮“街霸”,瓜分着山西面食的市场份额。
山西人爱吃面,食客从店内排到了店外,“小面”粉丝暴涨,加盟重庆小面成为许多人创业的首选。正当落地太原的重庆小面一派欣欣向荣时,有媒体曝出哈尔滨的部分重庆小面店已开始转型和出兑。一碗小面,何以火遍全国?它是否面临如“天津灌汤包”“正宗稷山麻花”“黄焖鸡米饭”等昙花一现的命运?重庆小面抢滩太原,你吃了吗?
在餐饮食物链中,面条,大概是最平易近人也是最广受欢迎的。意大利面、韩国炸酱面、日本拉面、台湾牛肉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包括最近火遍大江南北的重庆小面。这些年,各地美食文化对这小小的面条都有自己的一番注解,无论如何演绎,爱吃面的人最在意的,往往就是面条的劲道爽滑。
“无论是兰州拉面还是重庆小面,单从面的口感上来说一定比不过山西的刀削面。”山西人对自己的传统手艺充满自信。
2006年12月,山西将陕西、河南、甘肃抛在身后,一举夺得“中国面食之乡”的桂冠。“皇冠”加身,却多年未“称霸”天下,甚至无缘中国餐饮界百强,更别论国际市场。
1988年,化隆人从厦门起步,把“兰州拉面”馆开遍全国,目前达1.2万余家,去年近8万拉面大军“拉”回5.7亿元。起了个名字叫“马兰拉面”,竟在全世界开了几百家连锁店;意大利面,现在已成为世界的宠儿,全球意大利面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味千、博多、味增等日本拉面品牌早已分布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
日本拉面来了、加州牛肉面来了、兰州拉面来了,如今,重庆小面也浩浩荡荡地来山西闯市场了……今天的山西面食被四处夹击,如何逆袭上位,成就自己的霸业江山?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山西面道》。
排长队只为吃一碗重庆小面
8月15日上午11时,太原市五一路上的一家“重庆小面”店内座无虚席,店外人行便道上,摆放着两排小方桌、板凳,同样坐满了人。点餐的食客从店内排到了店外,场面壮观。
店内木桌木凳,墙上挂着脸谱、葫芦、草编工艺品等,店面装修简单个性,很有重庆老街小巷的韵味。
据了解,该店一天的营业额近3万元,其销售业绩羡煞周边的大饭店。
“口味很一般,加盟费还8万呢!”一对情侣吃完面后边走边聊。
许多人对于小面最大的不适是油腻。正在该店吃面的李先生表示,自己就是来尝个鲜,还是觉得咱山西面条好吃。
与该小面店一路之隔,“巴渝面馆”“老院子”“憨胖妈”等小面店依次排列在五一路上。“五一路这一带大概有20家小面店,都是近一段时间开业的,我们也没想到会开这么多家小面店。”巴渝面馆老板娘说。她开业后不久,“老院子”重庆小面在其旁边诞生,“我们常常被问到是不是同一家店,你说有什么办法能突出自己。”老板娘将装修设计师请到店里,询问对策。
从商圈到社区,几乎一夜之间,太原人满眼都是“重庆小面”:“老掌柜”“宽板凳”“谭扁担”“辣扁担”“憨胖妈”“老院子”“老堂口”……尽管各店面牌匾上都是“重庆小面”字样,但装修风格、口味却都不尽相同。
资料显示,重庆小面是重庆本土面食的统称,在重庆大排档、路边摊经常可见到小面摊,几乎重庆每条街、每栋楼都有重庆的小面店。因为味道麻辣诱人、面条劲道,很多重庆人都把它当成早餐来食用。
在重庆小面店里,销售的小面有麻辣小面、清汤小面、重庆凉面、牛肚小面、豌豆小面、肥肠小面、鸡丝拌面、炸酱面等十余种,价格从8元到18元不等。还有酸辣粉、夫妻肺片、口水鸡、葱油笋尖等重庆小菜。
到底谁家才是正宗的重庆小面?这一点,连店家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重庆小面即使在重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味道形形色色。
“重庆小面的关键在于佐料,佐料的种类、配制方法、量的多少、先后顺序……所有这些环节都决定了小面的不同味道,准确地说,调料师才是小面的灵魂,因为他决定了小面味道的层次感,所以要做出一碗正宗的重庆小面并不容易。”一小面店老板说。
重庆小面为何那么火
2014年6月,央视著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三餐”这一小栏目里讲述了重庆小面的故事。
节目播出后,太原人王君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他立刻与节目中采访到的“秦云老太婆摊摊面”取得联系,准备赴渝学习。“我和一个朋友去的,当时太原还没小面店,山西去学习小面技术的只有我们两人。那会儿小面刚红,还没有统一的店面模板可复制。”
2014年11月,王君的“重庆老太婆摊摊面”在太原开业。其牌匾上写着重庆小面50强第一名。“我们是太原市最早的小面店,生意谈不上火爆,也还可以。”
与此同时,南京万达广场3楼,“孟非的小面”正式营业。开家重庆小面馆,是《非诚勿扰》著名主持人孟非的梦想。和重庆的小面价格相比,孟非的小面一碗要卖28元。
大型生活类综艺节目《非诚勿扰》的成功,让主持人孟非成为了国内身价最高的主持人之一。
出生于重庆的孟非几乎成了重庆小面的代言人,其无论是在《非诚勿扰》节目中,还是其著作《随遇而安》书中,都经常提及他少时在重庆街头吃到的“重庆小面”。
为了增加卖点,太原市平阳路一家新开张的重庆小面店,将与孟非真人大小的塑像立在了店中央,新店开业老板潇洒一挥手,卖8元的“小面”3元就能买到。
孟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开面馆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重庆小面的存在。
正是缘于孟非在节目中有意无意的推广,在太原工作的郭先生认识了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浩浩荡荡进军太原,郭先生立刻带着妻子上街,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吃完麻辣辣的小面,再喝碗店家免费提供的冰冰凉凉的酸梅汤,感觉很舒服。”郭先生说。
名人效应加上美食节目的热播,眼光敏锐的商人闻风而动,借助名人效应和地域特色,使得“重庆小面”这一街头小吃迅速改头换面、登上庙宇,火遍全国。
古朴的装修、大碗的面、相对实惠的价格。现代人吃饭不单为了果腹,更倾向于寻求新奇。
“特殊的噱头下,口碑效应、马太效应很容易被激发,加之盲目从众的心理作祟,即便只是买一碗尝尝,足够大的人口基数下,餐饮界的‘流行偶像’也能应运而生。文人讲述情怀,商人成就霸业。重庆小面的商业模式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小面的地域特色和长时间的口碑发酵。社交媒体的传播是品牌积累和口碑发酵的集中爆发。这一点,重庆小面得天时地利,这也是这个商业模式最难复制的要点所在。”太原一餐饮业人士分析。
炎炎夏日,一碗小面吃得人大汗淋漓,人们依然乐此不疲,趋之若鹜,连山西顺溜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宇都忍不住开着宝马去买了碗小面,跟自家的削面做起了比较,意欲对自家削面的口味进行改良创新。
看到一部分重庆小面馆生意红火后,不少餐饮经营者都试图分得一杯羹。在一些酸辣粉店、私家面馆里,常常能看到“新增重庆小面”的牌子。
不是所有的小面店都火爆
“五一路那家小面店火得不可思议,多会儿去了都排着队。”王君的朋友圈里,时不时收到这样的信息。他开始反思自己开的小面店哪里出了问题,“按理说,我们在太原市是第一家开的,口味很好,生意却没有人家那么火,想想还是我们的地理位置有问题,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也是商圈,但流动人口少。五一路是主街,路窄,人流多,附近也没啥有特色的餐饮。所以五一路那家小面店才能够聚集起人气。不过人多的小面店也就那么一两家,其他家生意也一般。”王君说。
这段时间,王君每天在街上溜达,他打算重新找个店面,以努力坐实自己“第一”的位置。他发现几乎每天都有“重庆小面”店开张,“重庆小面在太原发展得太快了!大家都跟风,也就一两年的红火日子,趁现在这股风潮,赶紧抢点热钱。”
记者了解到,太原的重庆小面馆主要是加盟和自营两种经营模式。各品牌的加盟费不一。
肩负“成就千万个百万富翁”使命的某小面品牌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其加盟费为28880元,每年的服务管理费1万元。该公司进驻太原1个多月,其加盟店在太原市区已发展11家。“我们总公司在内蒙古,是今年1月注册的。我们老总是重庆人,这个牌子就是他创立的。在内蒙古已发展六七十家加盟店。山西人喜欢吃面,所以太原是我们公司发展的第二站。我们公司是做长久生意的,收取服务管理费,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加盟商服务。比如加盟商在经营一段时间后业绩下滑,我们公司会帮你增加品种,负责产品的更新换代。加盟后,由公司统一提供材料和配料,免费培训3个技师,店面无需太大,70平方米左右最好,餐桌椅由我们统一发,大桌子一套850元,小桌子一套650元,投资下来20万元左右。一碗面的利润刨去人工、房租的话有一半以上,成本顶多半年就能收回。我们五一路的直营店预计3个月收回成本,如果保证口味不变,肯定能拉到回头客。”该公司山西办事处一工作人员介绍。
5月份开业的老堂口重庆小面的加盟费则要8万元,“我们公司在太原注册,公司的研发队伍是重庆的。可以使用我们的品牌3年,免费培训两个技师,培训时间是一个星期到10天,总店统一提供原材料。我们店为什么生意那么火,就是因为我们的口感,我们的品质。小面能不能火下去,现在太原市开得特别多,市场难以预测。”老堂口自称姓任的经理说。
另一品牌的小面推出了“前十名半价(全价3万元)加盟的优惠政策”。
重庆小面像一阵风来了,记者调查发现,其快速繁殖的背后是乱象丛生:加盟乱、培训乱、口味乱。有的加盟连锁公司,是近一两年小面火了之后才成立的,之前并没有开过面馆,为了挣加盟费注册了个公司和商标,就开始在全国做加盟,“这种公司一般主要是靠卖料包挣钱,培训费和加盟费一般不会太高。”一业内人士说。
随着重庆小面知名度的不断升温,小面培训也形成了产业规模,重庆小面50强榜首的秦云老太婆摊摊面,自从出了名,便将事业的重心转向了教育培训,培训8-10天,每人22000元,前来培训的人络绎不绝。通过其核心技术的传授,全国发展到了500家。
对于重庆小面的口味,食客们褒贬不一。从东北到山东,从华北到江浙……重庆小面席卷全国,势头凶猛。
“面食王国”为何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冯守瑞认为,重庆小面之所以会这么火,一方面,面食在北方有着天然的市场优势,再加上重庆小面投资小、门槛低,技术容易复制,因此出现扎堆开店、遍地开花的局面也不意外。“重庆小面只是红极一时,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不具借鉴性。迅速地开,迅速地消亡,具体能维持多久,咱们可以观望。”
在太原速生速死的餐饮案例并不罕见。曾经红极一时的“天津灌汤包”“正宗稷山麻花”“黄焖鸡米饭”等,最终没有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它们像过气的巨星,店面还有,却门可罗雀。
现实情况也似乎证实了冯守瑞的观点。近日,有媒体曝出,在哈尔滨,部分重庆小面面馆开始转型和出兑,仍在经营的面馆销售额也明显下滑,重庆小面在哈市已开始大降温。
一碗小面,搅动着生活的麻辣鲜香。“重庆小面”能否在千帆过尽后依旧笑傲江湖,归根结底还得看重油重辣重麻的“重庆小面”与山西人的融合程度,以及企业的改良创新态度。
资料显示,2014年,山西省餐饮企业达到52030个,却无一入选中国餐饮百强企业。2014年,山西规模以上餐饮和食品工业企业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靠后,山西食品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远远落后于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出口交货值仅占到全国的0.1%,山西食品工业产品约50%由省外调入,其中谷物磨制类产品、方便面食品90%以上由外省调入。
山西号称“面食王国”“小杂粮王国”,却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山西面食业的发展?请继续关注我们明天的报道。
本报记者何玉梅文/图
7月“书香漫晋”活动名单公布,请参与活动的小伙伴们赶快来查看名单。在山西新闻网公众微信号(x-),回复“书香漫晋”即可查看获奖名单。
百年老街鲁祖庙何去何从?官方表示:将成为传统风貌区,还原老重庆风味
花市、美食、老巷……位于渝中区的鲁祖庙老街,在市民的心目中极具老重庆市井味道。当鲁祖庙花市淡出人们视线时,不少人也曾担忧鲁祖庙老街未来将何去何从。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渝中区鲁祖庙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草案正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未来将更好地保护利用,成为鲁祖庙传统风貌区,还原老重庆的风味,成为重庆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规划草案将持续公示到1月23日。
街区形成已有上百年历史
渝中区鲁祖庙原址在民生路小学下面,街区形成已经有上百年历史,距今已经有近108年。不少老建筑建于上世纪20-70年代,是一条市井老街区。
鲁祖庙街道的第一幢建筑便是30、40年代的“世界书局”,是当时重庆最大的图书公司和文化活动场所之一,是充满了市井文化和人间烟火的古巷。以前,鲁祖庙的社戏和香火也是热闹非凡,是重庆人生活和民俗的写照。
这条百年老街颇具历史年代感,小巷纵横、建筑老旧,后来慢慢形成了花市,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鲁祖庙花市。各个店铺门口都摆满了鲜花,老板忙着剪枝、包装。市民在过节的时候,喜欢顺便来买束花回家;不少年轻人在情人节这天会来订花,捧着红玫瑰穿梭在这条老街里,送给自己心爱的人。
100多米的老街,拥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地道美味的重庆美食、花香四溢的鲜花铺子,充满了市井气息。也许你还记得,这里有好吃的藕汤、豆花,也有重庆小面花市碗杂,都是重庆人喜欢的美食。鲁祖庙给重庆一代代人留下了不少回忆,是重庆生活的缩影,也是感受老重庆味道的好去处。
成为重庆传统文化的载体
随着重庆的发展,不少游客慕名来重庆城游玩,渝中半岛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今的鲁祖庙老街,破旧的老房、随意的摊点、坑洼的路面,已经不适应旅游的发展,将进行“提档升级”。
鲁祖庙老街所处地段条件优越,毗邻解放碑、较场口,是轨道交通一、二号线经过的区域,交通优势明显;街区周边商贸环境已经成熟,紧邻核心解放碑商圈,30度街吧、日月光广场,以及在建的重庆塔等地标建筑均近在咫尺。
未来,鲁祖庙老街将成为传统风貌区,是重庆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它与十八梯、磁器口、金刚碑、鱼洞历史文化街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人民大礼堂传统风貌区等共同组成了重庆传统文化的载体。
据介绍,规划区北至大同路、东至民生路、西至石灰市,建设单位是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该项目保护规划草案已编制完成,主要规划内容有三部分:总体设计、道路规划、绿化布置;历史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包括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景观环境等;建筑风貌意向规划。规划范围共六个地块,核心保护区在E8-1/02地块,其余地块属于建设控制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效果图上看到,建筑颇具老重庆风味,成为重庆生活的缩影。
新闻多一点
曾经香火兴旺戏台夜夜有戏
根据记载,鲁祖庙建于1911辛亥之年,重庆正处于开埠扩城的重要时期,重庆码头成为通商口岸,一时间,商贾云集,店铺商号林立,沿江码头一带土地稀罕壁窄,人们开始大规模向山顶悬崖寻求商业空间,栖息发展的立锥之地。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各类人士聚集、人们大兴土木,大肆扩城,而在一个两江交汇,山峦起伏的群山上建一座城市是何等不易。一时期工伤事故频频,人心惶惶,地方政府也时常是顾此失彼无所适从。
当时,工匠艺人众多,政府一时也管理不过来,由此派生出各行业堂口公会组织,后由木业公会发起出资在民生路旁建鲁班神庙一座,神庙两旁各建一幢二层楼厢房,形成一个天井坝子,在坝子前面同时建了一个戏台。
由于这座庙子完全来自民间自发兴建,所以,它规模不大,也不需养寺庙住持,庙里只是供奉着鲁班先师和他的几个弟子。任由百姓供奉祭祀,降灾祈福,自行打理。没想到庙门一开,竟然真的让重庆从此顺风顺水,香火自然也鼎盛起来。戏台也是天天有唱,夜夜有戏,是当时重庆主城老百姓最为喜欢的消遣娱乐场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重庆,近在迟尺的解放碑,较场口一带被经常炸得面目全非,而鲁祖庙附近的商铺住家却是安然无恙,一次次灾难都离它而去。老百姓碛碛称奇,也百思不得其解。
这座庙香火一烧就烧了几十年,从未间断。新中国建立,百业待兴,学校资源稀缺,渝中区的几乎所有寺庙都成为各中小学校的所在,鲁祖庙也不例外,这个庙里的小学就曾叫做鲁祖庙小学校。
当时虽然把庙子改成了学校,其实也只是把旁边的耳房和厢房拿来做了教室和办公室,中间正殿大堂还一直供奉着鲁班先师和他的弟子们,香火也一直持续不断地烧着。
鲁祖庙自改成学校之后,鲁祖庙再也不复存在,只有庙名没有庙。这也是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鲁祖庙,却不知道它到底在哪里的原因。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蒋艳摄影甘侠义
这15种各地特色面食,都吃过才好意思说自己是吃货吧!
如果你问我,中午要吃什么
大概10天中有9天我会告诉你
吃面!!!
其实除了山西刀削面、剔尖、手擀面、粘片……
(山西面真的好多……)
还有许多有特色的面食可以尝试
北京炸酱面
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炸酱的配比一定要合适,肉丁肥瘦兼有,炸出来的酱香喷喷。菜码有豆芽、芹菜、青豆儿、黄瓜丝、心里美萝卜丝、白菜丝、青蒜、大蒜8样,吃起来甭提多么爽了。
「赵记特色炸酱面」
碗大量还可以,配料里有黄豆,有些店里配的是炸过的豆子。拌好以后,炸酱里能吃到明显的肉粒。
地址:太原市小店区S103(坞城南路)山西明业往南30米路东
人均:15元
重庆小面
重庆美食素来遍布全国各地,重庆小面也是这个美丽山城的特色美食之一。正如火锅一般,重庆小面在某一段时间内迅速的火遍了全国。无论是外形还是味道,都与北方的面食有着很大的不同。
「老堂口重庆小面」
这家老堂口重庆小面应该是比较早经营的店,经典小面味道就很好,面条很劲道,花生香脆~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柳巷南路31号
人均:13元
兰州拉面
第一次接触到兰州拉面的时候,觉得面真的太细了。旁边儿拉面的师傅把面条甩在案板儿上乓乓作响。以前拉面里都给块儿的肉,现在基本都是成了几片,好在就着汤水,味道还在。
「兰州拉面馆」
牛肉面大大的一碗,有牛肉,有葱花,有萝卜,汤盖过面条,入了调料的味道,开吃前先嘬一口。喜辣的朋友一定要添一勺辣椒,当然,我是更忠于原味。
地址:新建南路与双塔西街交叉口东
人均:16元
担担面
小时候街头经常有买担担面的摊位,和面皮一起,所以多少年里我一直以为担担面也是咱们这边的面。后来才知道是源自四川的小吃,据说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因而得名。
「薛阿婆」
开店范围甚广,主打四川小吃的川菜馆子。一碗担担面,浓香的秘制酱料,混合着花生碎,肉沫,葱花浇在面上~旁边又有青菜作为搭配,真的就是麻溜溜,辣嗦嗦~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贵都商贸A4咖啡之翼旁
人均:46元
拉条子
拉条子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称。新疆人围绕吃拌面,大致可以分为“剥蒜”、“倒醋”、“加面”、“喝面汤”这四个程序。对于拉条子来说,最佳搭档就是蒜了。
「疆遇」
拉条子味道正宗,满满一大盘子,香的一让人扫而光。
地址:太原市晋阳街体育路口北美N1负一层
人均:54元
热干面
基友之前从武汉回来,一直在滔滔不绝的跟我说武汉本地的热干面有多好吃,其中最好吃的一定是某个小区楼下的那一家。
「王阿婆热干面」
拌面的配料面里有豇豆、萝卜丁、辣椒碎和绿油油的葱花,和浓稠的麻酱拌在一起,面条筋道,别有滋味。
:h-f
地址:太原市半坡东街6号楼门面房
人均:10元
云吞面
一碗好吃的云吞面,“面、云吞、汤头”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竹升面细幼筋道,云吞皮薄馅饱,汤头有一股浓浓的香气~
「驰记面家」
云吞面的分量非常足,通常一碗能吃到撑。店家有推荐的红醋蘸云吞。
地址:太原市晋阳街北美N1负一层中段
人均:27元
油泼面
油泼面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用料和步骤并不复杂,家家户户都能做,但做得好就不容易。面要现扯、油要现泼、辣子要香,端上桌时必须还滋滋作响,仿佛每根面条都是活的。
「西安油泼面」
名声在外的巷内小店,量大实惠,面条上桌,把葱、蒜、油、辣子、醋统统和面条搅和在一起,让每根面条都与佐料有染,才是油泼面的正确吃法。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半坡东街31号
人均:9元
肥肠面
肥肠面在面界的地位和榴莲在水果界的地位不相上下,好吃,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喜欢的朋友就爱这一口嚼头,对其中的滋味念念不忘
「安徽肥肠面」
这家肥肠面是面片儿和肥肠尖椒一起炒,面片儿韧劲十足,和肥肠的口感相得益彰。
地址:太原市桃园路11号(文源巷与桃园路交叉口
人均:26元
冷面
大概是因为冷面主要由荞麦面制成,口感和普通的面条不尽相同。配上清汤或荤汤,再加上辣酱、辣椒油、泡菜、芝麻、水果等等作为拌料。冰凉清淡、酸辣爽口,很是招人喜欢。
「汉拿山」
烤肉吃到半饱的时候,一份冰凉爽口的冷面,简直就是解腻又开胃的神器。
地址:太原市长风街116号北美新天地购物中心五楼F520
人均:91元
罐罐面
罐罐面是一道四川的传统风味小吃,小砂罐煨好的面臊与其他方法制作的味道都不相同,汤汁的鲜美更加的浓郁。
「锅仔罐罐面」
上桌先喝一口汤,无论是排骨的还是羊肉的,汤底原滋原味,配上油炸馒头条更加爽快。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文源一条7号院
人均:30元
凉面
凉面顾名思义就是凉拌着吃的面条,市面上大多数的凉面都是担担面,过水不容易泡涨,再同辣椒油、盐、味精等搅拌在一起,不同店家有不同配方,自然也有不同的味道。
「高记凉面」
紧邻学校,很小很不起眼的一个门脸房,但是也是备受欢迎的小店。凉面的味道全靠店家的一手调配,配上清爽黄瓜丝、爽脆花生米,酸甜爽口。
:瑞瑞
地址:太原市坞城北街麦当劳对面
人均:11元
阳春面
阳春面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他的“清汤寡水”,少许的葱花既是点缀也是调味。升级后的阳春面则有了更多的配料。
「又见阳春面」
喜欢他家的番茄和酸菜口味,面条劲道,汤汁清淡不腻,配菜不是很多。
地址:太原市长风街长治路口往北100米路西
人均:14元
日式拉面
酒馆、拉面店,这两个最常出现在日剧中的场所,似乎就是日本人就餐的所有地方。一碗鲜汤,筋道的面条,几片熏制的叉烧肉,几块腌制的竹笋,再撒上一把香葱,就是一碗地道的日本拉面了。
「一泽拉面」
环境风格很日式,墙绘和摆件都风格鲜明。拉面是常规的日式拉面,大福的味道也很不错。
地址: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平阳景苑5号楼底商1002
人均:30元
意大利面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意面是没什么烹饪水平要求的一道菜,煮好的面条上浇上酱料即可。后来尝过几种不同的味道才知道,要做好一份好的意面也需要相当的功夫。
「庭云餐厅」
意面的种类不少,卖相好,味道佳,酱汁的味道充分包裹住面条,恍惚间就将一盘全部吃掉。
地址:太原市小店区亲贤街茂业百货天地二期5层
人均:1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