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食+烘焙+茶饮”,27年连锁龙头开新店,探索混搭新模式?
文职业餐饮网刘妍
堂食被叫停,许多餐厅开始卖起了自家的半成品菜,没想到把熟食店的生意“抢了”。
隔壁的“好邻居”,一夜之间成了“对手”,这样的隐形大战每天都在餐饮业上演。
近期,知名熟食连锁品牌一手店就将熟食和烘焙相结合,开了一家全新模式的融合店。
一边卖哈尔滨红肠,一边卖日式吐司,还推出了好几款“熟食+烘焙+茶饮”的套餐,涵盖早餐、午餐、下午茶多个时间段。
究竟,一手店是如何融合熟食、烘焙和茶饮的?这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增长新思路?快和职餐网记者一起来看看!
“东北红肠+日式吐司”,
熟食老字号跨界开新式烘焙店!
一手店成立近30年,早已成为熟食领域的头部品牌,在北京、沈阳等地拥有多家线下门店,店里主打红肠、熏鸡、酱肘子等各种卤味。
但现在,它从一家熟食铺子“摇身一变”,成了面包店,用“红肠+吐司”的新奇搭配开启了跨界之路。
1、新店走小清新日系风,设有堂食区
北京这家“一手店•日式鲜吐司”就开在世纪金源的对面,但整个店面装修已经完全看不到从前老一手店的影子。
新店风格非常年轻化,黄白主色调,大落地玻璃窗,窗外设有花坛、绿植、喷泉,营造出一片小清新的感觉,整体有些偏日系风。
门店外围正面写着BAKERY,侧面则标有“吐司、牛角、红肠、黄鸡”的字样与图案。里面一边卖肉一边卖面包,有种中西结合的感觉。
临窗还有几组休息座椅,供顾客堂食。
2、既卖吐司、牛角、欧包,也卖哈尔滨红肠、酱全鸡
产品上,门店主打“吐司、牛角、红肠、黄鸡”,一边区域卖烘焙产品,一边区域卖熟食。
其中光吐司就有八九种,有北海道招牌吐司、紫薯麻薯吐司、菠菜鸡肉吐司、蔓越莓吐司、黄金南瓜吐司等。
除了吐司,店里面包种类也很丰富,包括欧包、麻薯、三明治等。而且名字都比较有特色:“芒着想你”“榴莲忘返”“肠相思”“蕉巧可人”“莓吃后悔”……基本上听名字就能猜到产品的口味。
而熟食区,保留了一些一手店的招牌熟食,有哈尔滨红肠、马哈鱼、酱全鸡、猪肘子等。
门店还提供咖啡、水果茶、港式奶茶、豆浆等饮品。
3、吐司价格13元-39元不等,牛角16~28元不等,整体偏贵
在价格上,多数消费过的顾客都觉得门店价格偏贵,性价比不是很高。
吐司价格在13元到39元之间,最贵的北海道招牌吐司39元/个,最便宜的全麦吐司13元/袋,其余的,菠菜鸡肉吐司36元/个,蔓越莓吐司28元/个。
杏仁牛角22元/个,抹茶生巧牛角28元/个,这个价格比专门卖牛角的牛角村产品还贵一些,后者的杏仁牛角售价是18元,奶黄流心牛角售价20元。
饮品的价格也不低,豆浆16元一杯,港式奶茶26元一杯,咖啡价格则在26到32元之间。
4、推出单双人早午餐、下午茶套餐
一手店公众号显示,店内还推出了多款单双人早午餐和下午茶套餐,套餐里面包含烘焙新品和经典熟食,外加一杯或者两杯饮品,售价在16元至59.8元之间。
例如,双人A套餐“2杯480的豆浆+哈尔滨红肠110+白/全麦/蔓越莓吐司3选1”,售价29元。
双人下午茶套餐,里面包含两份熟食、两个面包、两杯饮品,售价为59.8元一份。
5、半年前已在哈尔滨、沈阳、三亚等地试水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0月份,一手店•日式鲜吐司就已经在三亚开店,去年年底又接连在沈阳、哈尔滨开了新店。
或许是新店模式在前面几座城市得到了验证,4月才开启了北京门店的测试。
一手店•日式鲜吐司店员透露,未来还将开设更多主打烘焙产品的门店。
老牌熟食铺子的跨界之路,创新在哪儿?
一手店一直深耕熟食领域,但从目前市场看来,香肠、红肠等熟食制品增长放缓,甚至有下滑趋势,老品牌也难免陷入增长瓶颈。
像许多其他餐饮品类一样,跨界正成为很多品牌探索升级的选择,如今一手店也开始走这条路了,只是从熟食跨界到烘焙“跨”得有点大。
1、入局烘焙圈,瞄准年轻消费群体
初次跨界,一手店选择了时下风头正盛的烘焙,整个门店风格也改头换面,不难看出它已经瞄准了更为年轻的消费群体。
近两年,烘焙可谓是资本和市场的“宠儿”。根据百炼智能提供的数据,2023年间烘焙甜点门店的开店率达到了121.32%,成为了2023年餐饮行业中唯一开店数大于关店数的品类。而且,2023年新中式烘焙领域的融资事件达10余起。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了一块点心、一块欧包去大排长队,甚至不惜高价从黄牛手中购买,烘焙甜点已经成为年轻人们的解馋休闲必备品之一。
而反观熟食领域,消费群体中老年人偏多,一手店虽然拥有较好的市场基础,但奈何整体熟食制品增长放缓,如果还严守从前的老年客群,势必会增长乏力。
而加入烘焙赛道,能为门店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店消费。北京的一手店•日式鲜吐司开业才一个月,从大众点评上目前的评价来看,有不少面包爱好者是专程过去打卡的。在小红书上搜相关关键词,能看到三亚、哈尔滨、沈阳等地众多年轻人打卡测评的帖子。
2、新增堂食区和下午茶套餐,开辟休闲社交场景
一手店•日式鲜吐司不仅在门店新增了适合双人对坐的堂食区,而且还推出了多个单双人早午餐、下午茶套餐,这些转变都让门店的“休闲属性”增强了。
从前的一手店作为熟食专卖店,做的是家庭餐桌、佐餐赛道的生意,顾客大多数都喜欢将红肠、熏鸡买回家吃,即买即走,消费时段与频次较为单一。
如今在新店,顾客买了产品之后不仅可以带走,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坐在店里吃,这样一来,门店就不单是熟食专卖店,更是一个可以满足顾客社交需求的新场所。
而且,烘焙产品搭配上豆浆或者咖啡,还可以满足年轻人的早午餐需求,消费时段就被拉长了。
3、“红肠+吐司”,组合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对于一手店而言,选择大热的烘焙虽然能吸引年轻客群,拓宽门店消费场景,但是东北红肠和日式吐司,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类产品,这样的组合,消费者接受起来也许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前一提起一手店,大家自动想到的是哈尔滨红肠、熏鸡、酱肘子等各种熟食卤味,不想做饭的时候买一些带回家,或者需要下酒菜的时候也会进店。但现在,一手店从熟食专卖店变成了烘焙店,不少人对其的品牌认知都还没转变过来。
就拿北京这家店来讲,有不少顾客称,从旁边经过乍一看以为是哪家新店和一手店共用了一个位置,“很惊讶买了多年的熟食店竟然开始卖面包了,那是不是甜面包也会有一股肉香呢”。
熟食与烘焙品类的客户群体、供应链、经营都存在差别,一边是咸口的红肠、熏鸡,一边是甜甜的面包吐司,如何能够让二者“完美”结合,将是摆在一手店面前的挑战。
职业餐饮网:
打败你的很可能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的隐形“对手”!
当下各行业之间跨界成风,餐饮经营的边界正在逐步被打破。
虽然“红肠+吐司”的搭配前所未有,一手店的新店型未来能否跑通也完全有待市场验证,但任何尝试和创新,都需要“胆量”,迈出了第一步,就有发现“新大陆”的可能。
你看好一手店“熟食+烘焙+茶饮”的融合模式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沈阳老字号熟食店,品种多样讲究原味,老板任性食客不尝就不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今各种各样的熟食深受大家喜爱,不管在哪一个城市,都有非常多的熟食店,主要以各种各样的凉拌菜,酱肉酱菜为主。小编就很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熟食,不仅方便快捷,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既下饭又下酒,吃起来非常过瘾满足。不知道大家最喜欢吃什么熟食呢?
对于一个无肉不欢的小伙伴来说,各种各样的酱肉一定是最爱吃的。我们都知道,虽然都叫酱肉,但是它的品种却非常多,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酱牛肉,酱猪皮,酱蹄筋等等。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家很火爆的老字号熟食店,它的具体位置是在沈阳回民市场里的小店。
卖熟食的是一名大姐,她做这个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远远就能看到有很多食客围着来买,大部分食客都成为这家店的回头客,可见大家对大姐手艺的认可。这不,有一名很喜欢吃酱牛肉的网友就被这家店吸引,他吃过非常多的酱牛肉,因此就想要试试这家店的味道,看看它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店里的熟食品种多样,招牌就是酱牛腱子,就是牛前腿最好的部分,一斤七十块钱,而特色套肠,一斤是六十块钱,虽然价格相对来说有一些小贵,但是看着却非常诱人。网友各买了一些,当他点酱蹄筋时,老板就一定要让他尝一下,不然就不卖了,可谓非常任性。据大姐介绍,她家的熟食讲究的就是原汤原味。
网友尝了一下牛腱子,吃起来味道很香,咸味当中带有一点甜,这是其他熟食店所没有的味道,不用蘸其他的调料也能吃得过瘾。牛蹄筋吃起来就像是橡皮糖一样,软糯又有嚼劲,而牛套肠,每一块吃起来都有不同的口感,非常不错。总的来说,网友觉得这些都没有很浓的卤料味,更多的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很值得一试。不知道小伙伴有没有看馋嘴了呢?
杨家熟食挂“百年老店” 因涉嫌虚假宣传曾被工商处罚
新闻到底:《熟食吃出不明物香肠不是杨家产》(3)
新闻闪回:消费者从“杨家熟食”购买熟食,吃了几天发现排骨肠里有不明黑色异物,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后,被告知调查结果:“杨家熟食”的排骨肠产品是另一食品企业代加工生产的。
而经过读者投诉,记者调查中发现,“杨家熟食”店内盛满各类熟食的柜台上,没有任何食品标签。其出售中的熟食产品没有明示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任何食品信息。
2017年,曾因悬挂“百年老店”招牌被执法部门处罚,摘牌。
如今,“百年老店”的字样依旧挂在店内最醒目的位置。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卢林表示,挂在杨家熟食店内的“百年老店”确实出自他手,但这幅字是送给一名装修工人的。
“百年老店”是真是假?曾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这家熟食店是90年代进入沈阳开店的,百年历史从何而来?‘百年老店’又从何谈起?”昨日,有读者致电本报,表示对“杨家熟食”店内悬挂的“百年老店”四个字表示质疑,“在店内显著位置挂出这4个字,如果名不副实,算不算虚假宣传。”
这位读者称,自己其实也是“杨家熟食”的老顾客,对这个店有一些了解,“这个店创始人是在90年代进入沈阳。刚开店的时候并不在现在的店址,而是在桂林街上。大概是2012年之后搬到现在的位置。”
在记者近日多次到店采访过程中的确注意到,在该店柜台正中央位置的上方,挂有装裱好的大幅字画,写着“百年老店”字样。
记者在辽宁工商登记查询系统查询得知,现在的“杨家熟食”的注册名称为“沈阳市和平区杨清老杨家熟食店”成立日期为“2023年3月9日”。
对此一位专业人士表示,虽然登记的成立日期比较近,但也有可能是商家进行过工商登记变更等其他原因,不能完全说明“杨家熟食”店铺的历史有多久。
但是记者从沈阳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广告法》第四条的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在2017年,因为群众举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曾经对该店悬挂“百年老店”字样进行过查处,当时要求其撤下该字样,并对店方进行罚款。
执法人员询问店方负责人对方称“朋友送的字画而已”
昨日,沈阳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太原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得知“杨家熟食”再次挂起了“百年老店”,执法人员第一时间与该店负责人问询相关情况。
“店方说,店内悬挂的‘百年老店’只是朋友送的一幅字画,不作为宣传使用。”执法人员表示,将对该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如果再次违法,将对该店进行严肃处理。
“百年老店”作者否认为“杨家熟食”题字
杨家熟食店里挂的“百年老店”这幅字到底是什么来历?记者发现落款为“卢林”。
卢林是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这幅字是卢林秘书长为该店专门题写的吗?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卢林,他告诉记者“百年老店这四个字确实是我写的字,但不是写给他家(杨家熟食)的。”
卢老师回忆,大约是在2011年左右,自家有一处房子装修,装修完毕后,装修工头小董因得知他是著名书法家,于是求赐一幅字。
“当时我应这位小董请求写了百年老店四个字,但后来他送给谁了,我不知道。”卢老师称,直到几年后他才得知这幅字挂到了杨家熟食店内。
因为卢林的书法在圈内具有很高知名度,有人在杨家熟食看到这幅字就拍照拿给他看,卢林看过后说确实是他写的。
但卢林表示,自己从未去过杨家熟食店内,也不认识杨家熟食的人。
柜台无食品标签“杨家熟食”被责令限期整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中明确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而作为经营多年的口碑熟食店,“杨家熟食”出售食品的柜台上却没有设立任何食品标签。消费者购买的散装熟食没有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任何信息。
这样熟食能放心食用吗?记者在联系沈阳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得知,该局太原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已经介入调查。
昨日,记者接到该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反馈信息,对“杨家熟食”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熟食柜台上无食品标签的问题已经查实,并已经依法对该店责令限期整改。
约好见面说明情况“杨家熟食”负责人却没出现
到底“杨家熟食”是否有百年历史,读者讲述的店面来历是否准确?记者与“杨家熟食”相关负责人沟通,对方表示愿意向记者说明情况。
7月4日上午9时,记者先通过短信与杨家熟食负责人杨女士沟通采访,随后又电话相约。杨女士表示另一位负责人杨先生随后会与记者联系。
直至中午,记者并未接到对方回复。再次通过电话联系杨女士,对方称“下午另一位负责人会跟你联系。”
之后,该店另一位男性负责人致电记者,表示将在下午2时许与记者见面接受采访。但直至下午3时,这位同样姓杨的男子没有出现。
当记者再次与其电话沟通时,对方表示:“手头有事情没处理完,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了。”
记者又表示,是否可以在电话中回答读者比较关心和质疑的几个问题,被对方拒绝,“必须将手头事情处理完才行。”
对于具体时间,对方表示“不确定。”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吕洋记者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