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为台湾高雄市市的一个市辖区,位置在高雄南侧,与屏东县以东侧高屏溪分界。2010年人口约有10.9万人,但因商业较不发达、市区分布较分散,生活机能一般多依赖紧邻之凤山区、小港区提供。2008年9月通车之高雄都会捷运系统高雄捷运橘线,东侧终点站大寮站就设置于本区西侧,加上本区北端尚有台铁后庄车站,对外交通堪称便利。另本区与左营区、凤山区、冈山县并列高雄市眷村的集中地。
名称由来早期下淡水溪(今高屏溪)边土质肥沃,利于耕种,当地住民遂建置草寮屯垦,分为四处:溪埔寮(今溪寮里)、潮州寮(今潮寮里)、顶大寮(今上寮里)、下大寮(今大寮里),后四寮合一,统名“大寮”,此为地名由来。
行政沿革清代属于凤山县小竹里,最初本是名为“凤弹”之汛塘(军备据点),后来人口逐渐发展,便裁撤汛溏,规划为普通聚落。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卢德嘉编撰《凤山县采访册》时,已出现如山仔顶、打铁店、考潭寮、翁公园等二十余个聚落;日据时期属台南市凤山支厅,1920年设大寮庄,属高雄州凤山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制高雄县大寮乡。2010年12月25日随五都改制,改为高雄市 大寮区。
历年所属行政区列表
行政区划大寮区划分为二十五里。区公所位于 永芳里。
历任首长乡长复姓“张简”大寮区为台湾“张简”复姓的发源地。明朝洪武时,南靖县文人 简德润在漳州南靖的书院教书,入赘于当地门阀张进兴家,被 张进兴视为义子,娶其媳妇刘姓为妻(张进兴儿子早亡),生了三子。后又娶侧室卢氏县,生了五子,遂以其中四名过继张姓,四名留于简家,后来才出现了 张简复姓。清康雍年间,简家第十二代简成祯来台,在台湾南部定居,其族脉皆分布于凤山丘陵一带,咸丰年间在今拷潭、内坑一带建立了“追远堂”,为张简家族之宗祠。
农产大寮区的农业人口约一万两千余人,红豆产量为高雄市之冠,占全市百分之九十,此外大豆、甘蓝亦为大宗。
教育大专院校和春技术学院 (大寮校区、大发校区)
高级职业学校高雄市私立高英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高雄市私立中山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高级中学高雄市私立新光高级中学
中学高雄市立大老挝民中学
高雄市立中庄中学
高雄市立潮老挝民中学
小学高雄市大寮区大老挝民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山顶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永芳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昭明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后庄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昭明小学新厝分校
高雄市大寮区潮老挝民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中庄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忠义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翁园小学
高雄市大寮区溪老挝民小学
交通铁路台湾铁路管理局屏东线 后庄车站
捷运高雄捷运橘线 大寮站
高雄捷运大寮延伸线(规划中尚未核定)
客运公路台1线 台1戊线
台21线台25线台88线:东西向快速公路,高雄市—潮州段
特色景点南雄代天府
开封宫包公庙
山仔顶陈家古厝
凤山县丘陵
西公厝
张简家族宗祠“夏府村戚氏分祠”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