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宗是贬还是褒?
穆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应该为贬义吧。
庙号,从其字面意义上来讲,是已去世的皇帝神牌升祔太庙之后,后世皇帝对其立室奉祀时所追尊的名号。简而言之,即皇帝在去世之后才会有庙号,在这点上,是与谥号相同的。庙号由“尊号+祖或者宗”而组成,一般情况下,对王朝有定鼎开创之功的称之为祖,而守业发展的称之为宗。
那么庙号是否如同早期的谥号那般褒贬性十足呢?以我国历史上庙号为“穆宗”为例,称穆宗者,共六位,其中一位生前未曾做过皇帝而被追尊(金穆宗完颜盈歌),五位生前做过皇帝被追尊的(汉和帝刘肇、唐穆宗李恒、辽穆宗耶律璟、明穆宗朱载垕、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庙号的尊称,似乎褒贬定义并未有谥号那么明显。这六位当中,既有年少有为的汉和帝刘肇、管理部落有大功的完颜盈歌,也有整日嬉闹的李恒、载淳,亦有怠于朝政个性独特的睡王耶律璟和朱载垕,个中缘由至今难定,仍需后世不断探索其中之奥义。
中国历代王朝及皇帝顺序?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
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
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
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
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
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
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
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
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
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
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
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
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
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
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