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餐饮加盟百强出炉!3-10家门店增幅最快,有两个品类潜力更大
中国有1万多个特许经营体系,200多万家加盟店。然而,有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的餐饮加盟公司大致分两类:80%是以赚取加盟费为目的的快招公司,只有20%是以产品及服务的毛利为主要营收目标,并获得持续增长的餐饮公司。
日前,美团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发布了“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覆盖小吃快餐、休闲饮品、火锅烧烤等六大餐饮品类,盘点出最值得加盟的新餐饮品牌TOP100。
从地域分布来看,作为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本地入选的品牌数再次领跑全国,美食之都成都位居第二。同时伴随消费下沉,加盟品牌的总部也呈现下沉趋势,从一线城市向无锡、嘉兴、福州等二三线城市转移。
从连锁化进程来看,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3%提高到18%,两年就增长了5个百分点。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3-10家店,同比增长了23%;其次是11-100家店和5001-10000家店区间,年增长也有16.8%和16%。
从投资规模来看,小店也是2023年最受欢迎的开店模式。“餐饮加盟TOP100”显示,20-50万仍是加盟投资者最青睐的单店投资规模。与此同时,加盟餐饮品牌的投资额均值正在下移,单店投资额在10-20万的小型店铺类型,比2023年同比上涨近一半,增速最为明显。
从报告中不难看出,“小型化”成为很多头部连锁品牌的转型方向。相比大型门店,小型化门店具备面积小、人工少、标准化程度高、对厨师依赖低、易于管理等特点,在后疫情时期也更能恢复。
伴随着理性消费常态化,走性价比路线的小吃小喝更加流行,也成为中国连锁加盟的风口。据数据显示,2023年连锁门店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门店数占比达51.7%,占据门店数半壁江山;茶饮门店位居第二位,占比超过14%。
专业餐饮增长机构尚膳若水认为,资本加码,中式快餐已成最热赛道。尚膳若水专家团队,目前为众多中式快餐品牌集体提速:楚蒸蒸、九香泽、永连、猪小跑、元气巴掌格格等中式快餐品牌逆势而上,成为疫情后复苏最快的一批餐饮企业。欢迎各位志在老品牌升级或孵化新品牌的餐饮界人士,前来咨询共托行业未来。
4个月三次转型,陆正耀又做起预制菜加盟…
“陆式资本术”不奏效,B计划紧随其后。
总第3028期
餐企老板内参张鳗鱼文
陆正耀发动“B”
做起了预制菜加盟生意
瑞幸“复苏”,趣小面还在不停掉头整改,而陆正耀,重新起家,做了个B的生意。
最近,一张“舌尖工坊招募合作伙伴计划”的海报在圈中疯传。“舌尖工坊”的所属公司舌尖科技,正是瑞幸咖啡前CEO陆正耀退休前最后一个创业项目“趣小面”,现已改名为“趣巴渝”的公司。
“趣小面”的拓店KPI不尽如意。而另一边,预制菜店的新项目已经“候场”了。
内参君拨通“舌尖工坊”的招商电话。随后听见——“舌尖工坊合作计划现已全面开展,详情请按1,趣巴渝请按2”的提示音,很快,一位敬业的工作人员接通了电话。
舌尖工坊计划书(部分)
据介绍,“舌尖工坊”售卖预制食材(半成品菜)以及速烹菜(解冻加热)两种,门店需求面积为8㎡及以上,设备要求简单,主要是冰箱及冰柜。投资金额3万元起,总共有5种店型。目前,仅有C1类型体验餐厅店提供堂食,实体近似于盒马的生鲜板块,其余类型的门店均只做零售。客服介绍,如果本身有带冰箱的门店,可以开店中店,这样成本更低。
“舌尖工坊”店型示意图(部分)
招商文件显示,在本月31日前缴纳1万元的意向金,还能有免品牌使用费、流量支持、创业贷款等5项加盟“优惠”。
之后,内参君加了一位“舌尖工坊”工作人员的微信。对方多次强调他们有值得信赖的合作商,如正大食品。文件中展示了近20款预制菜品,并与超市售价作对比后发现,舌尖工坊的价格明显低于超市价格。工作人员表示,门店的SKU并不会太多,之后会上新一些时令产品。
过程中,两位工作人员都没有主动提起“趣小面”或是“趣巴渝”。对于改名一事,工作人员解释道,品牌新增了火锅煲等川渝地区的菜品,原先“趣小面”的名字不再适合更新后的菜单,故改名。“趣巴渝”和“舌尖工坊”是公司的两个项目,都会继续做下去。
回归瑞幸失败、4个月三次转型
刚过去的一年,老陆在忙啥
尽管往事已久矣,但陆正耀这个名字,总是和瑞幸咖啡紧密相连。
陆正耀时代的财务造假丑闻,一来让瑞幸咖啡开启艰难的回血之路;二来,也让陆正耀出局。
刚刚过去的2023年,老陆挺忙,也挺难。
他的“复仇之路”,首先瞄向“原配”瑞幸咖啡。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前董事长蠢蠢欲动,一直试图重回瑞幸。甚至联手钱治亚,策划“联名举报信”,要求罢免现任董事长兼CEO郭谨存。然而,这样的“反攻”不仅没有夺回丝毫股权和经营权,反而让瑞幸现任管理层更加严防以待,去年十月中旬抛出了股东权益计划(俗称“毒丸计划”),实施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赋予董事会可决定稀释任何收购人所持股权的权利。
12月,瑞幸咖啡又发布了特别股东大会的公告,瑞幸98.5%公众股东支持抵制前造假管理层回归,可以说是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这,彻底断了陆正耀重回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陆正耀积极转型,将餐饮行业作为退休前“最后一战”。
8月,慌慌张张的陆正耀,入局小面赛道。
早在2023年8月,趣小面刚刚成立之初,内参君就去“打卡”了。而这个项目从筹划到落地,仅有3个月。
那时候,内参君最大的感受是“毫无特色竟是最大特色”。
价格上,趣小面并没有延续瑞幸的风格,打折期很短;同时,同款产品在不同城市价格也不一致,均高于同类产品。趣小面选址主要集中在写字楼周边,房租成本高、竞品多。一定程度上也让这个新品牌面临种种压力。
好在老陆大小是个名人,光环不可小觑。业内人士纷纷“按捺”住躁动的心,耐心等待趣小面的“惊喜爆发”。
然而,趣小面的扩张速度比想象中慢了不是一星半点。据悉,品牌的拓展计划分为两批:第一批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第二批从2023年8月中旬开始,涉及福州、南昌、长沙、合肥等8个城市。但2023年9月初,第二批城市的拓展计划已经暂停。
截至内参发文,趣小面在全国共有34家店铺营业,覆盖15座城市。和一开始放出的消息“首批店面达106家,第二批店面要达到500家”相差太远。
9月中旬,趣小面估值10亿,寻求1亿融资。
当时,美团上的数据显示,趣小面已开业门店有25家,未开业门店有81家。
一位接近舌尖科技高层的人士表示,“没有开业的店铺短时间内都不会开业,可能会重修装修设计。现在主要是在调整厨房,如果改完厨房生意依然不好,再加上没有产品更新的话,那未来就不好说。”
单店模型尚未打牢,而陆正耀已经开始寻求融资了,此时,距离趣小面首店开业仅仅一个多月而已。然而网络上,吐槽其“贵、体验一般”的声音也有不少,反馈平平。
从时间节点来看,趣小面并不十分讨巧。马记永、陈香贵都早早拿到了融资,更早一些,连锁150多家的遇见小面估值就已经达到10亿元,到2023年底,资本更是给出了它30亿元的价值预估。面品类的风口,正随着消费投资的降温,步入拐点。匆忙上车的趣小面,看起来像赶了趟末班车,这给融资进程造成了不小难度。
同时,对标陈香贵,在只有22家门店时便寻求10亿融资;马记永更是在只有15家店时,就获得了红杉资本10亿元的估值。相比较之下,趣味小面的估值并不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资本对该品牌的兴趣不高。
11月,运营才2个多月的趣小面“紧急调整”定位。
一面是陆正耀四处寻找金主,另一面,很快有媒体发现,趣小面将部分门店直接改名“趣巴渝”。
这一次,新店上线了火锅煲等“大菜”。定位从粉面馆变更为“快餐简餐”。很明显,趣小面在变成产品更丰富的快餐店。
一位内部人士称,改名或许和品类拓展有关。他表示,陆正耀团队本来是打算做火锅(类似重庆美蛙鱼头这个品类),后来却先做了面。
一位和舌尖科技接触过的投资人称,陆正耀清晰地知道,单品类赛道会存在天花板,他的想法是多品类扩张,要做20个品牌。面,只是一个品类,早期他和团队还曾探索过卤肉饭等品类。从长远看,陆正耀希望打造一个美食集团。
不过,这样的野心,需要长时间探索,绝不是一个速战速决的生意。
从陆正耀的“不安分”可见,他没有这么多耐心。
果然,趣巴渝上线后,市场依旧反响平平。
元旦刚过,舌尖科技新增“B路”。
“舌尖工坊,让吃饭不再纠结,人人当大厨”……
如此简单粗暴的文案,让内参君又嗅到了浓烈的韭菜味道。
预制菜近两年大热,这在圈中人尽皆知。前有“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上市,后西贝贾国龙豪掷20亿扛起创新大旗,以及眉州东坡、肯德基等一系列头部品牌积极入局。
眼冒绿光的老陆,当然也不甘寂寞。这一波操作,和半年前匆忙入局“融资大热的面条赛道”,路径一致,行动力“满分”。
如今,舌尖科技旗下拥有趣小面、趣巴渝、舌尖工坊三个品牌,分别向C端和B端进军。可见陆正耀的不甘心。
陆式资本术失效
无论哪条路,都需要“耐心生长”
从C到B,陆正耀这一年“很忙”。
当年的瑞幸咖啡,以市场熟知的烧钱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扩张,创立18个月就上市,创下最快IPO纪录。在这个过程中,陆正耀也出一套“陆式资本术”:抓住风口、找对赛道、成立公司、巨额融资、烧钱扩张、急速IPO。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趣小面来说,他们最大的难题是从0到1阶段。餐饮行业的规律是,如果3个月内,没能站住脚跟,很快会被吞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陆正耀这么“慌张”。
当他把趣小面当作融资噱头时,看透目的的资本,也不会当冤大头。互联网“快进快出”的模式,在餐饮行业已然失效。
然而,面不是咖啡。大众品类和小众品类,不是同一个路径。
TOB和TOC,也不是同一种路径。
根据新财富500富人榜的2023-2023年财富最快跌落50人统计中,陆正耀已经缩水了接近200亿元的财富。
况且,陆正耀还背负着瑞幸财务造假退市的“前科”。资本是有记忆的,这一次,既没钱也口碑渐失的老陆,还能在预制菜赛道支棱起来吗?
挺难。
后续来了!餐饮店加盟陷阱多,这份避坑指南快收下
南国早报客户端报道了《新手投资餐饮踩坑?南宁多人加盟品牌牛肉粉,开店一个月就凉凉》之后,引起了餐饮界以及广大公众的关注,不仅是米粉加盟,近年来的奶茶店加盟、串串火锅加盟等,也存在陷阱和误区。
贴名牌招商加盟很多见
加盟某牛肉粉亏了27万元
“南国早报客户端报道的‘某酸某辣’加盟商的经历和我很像。“内蒙古人张女士对记者说。三年前,张女士在南宁投资了50万元开了一家餐厅,马上就要回本了,但2023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来,她亏损了20多万元,只能把店关了到深圳去打工。
“我认为自己开单店没有影响力,从深圳回到南宁后,我想加盟牛肉粉店,当在网上搜索‘三×王’,就有招商人员来电说他们是‘三×王’的子品牌,只要20多万元就能开店。于是,我8月到杭州考察后交了5.8万元加盟费,并于9月13日在西乡塘区客运站地铁商业街开了一家‘福×公社’牛肉粉店,开业2个多月以来,每天亏损500多元,27万元打了水漂。而且‘福×公社’的多家加盟店也是亏损。”张女士说。
张女士加盟的“福×公社”牛肉粉店每天都在亏钱。男顾总熬吧客户端记者雷小琴摄
为什么离张女士的店不远处的另一家牛肉粉店顾客盈门,每天营业额数千元,而张女士却几乎每天亏损呢?她自己分析,是由于原料供应不稳定,知名度小造成的。
百色、贵港等地的“某酸某辣”米粉店加盟商也纷纷来电,称对开店经营信心不足,而部分加盟商则准备起诉“某酸某辣”。
傍着知名品牌招商加盟,是一些快招公司惯用的伎俩。南宁餐饮界的业内人士王先生介绍,不仅是牛肉粉,奶茶也存在快招骗局,投资者搜索某知名品牌的茶饮,会即刻跳出加盟网站,当你留下个人信息后,打电话来的却是另一家品牌,招商人员用“研发、运营、销售都是同一个团队”的话术吸引加盟。加盟后,加盟商会发现采购的物料、耗材等比网上卖的要贵、物料质量也不好,加上租金、人工等压力,奶茶店也支撑不了多久。
不是流行就一定能赚
串串店选址不当亏损60多万元
2017年,黄先生从广东回到南宁后获得了一家知名米粉店的加盟资格,因为对南宁商圈不了解,在广西民族大学附近某购物中心租下了一间200多平方米的铺面,谁知米粉店审核地址时认为不适合开店。但他已押六付三,付给房东28.8万元租金,只好硬着头皮找了一家串串火锅店加盟。
“当时串串火锅很流行,本以为靠近大学,串串店会火,没想到的是,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加上购物中心运营不好,租金高、公摊高,进店人数少,我苦苦撑了2年,亏损了60多万元,退出了餐饮行业。”黄先生叹惜道。
黄先生提醒有意加盟餐饮品牌的人士,首要选好知名的、优质的加盟品牌,其次要按照加盟总部的要求精心选址,不要贸然租下自认为好的店铺,最后就是要用心经营,不能当甩手掌柜。
想投资餐饮加盟店,如何才能避坑呢?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名厨委常务副主席许东平教大家一些加盟避坑的办法。
1.识破假招商链接:搜索想要加盟的品牌时,注意看链接上是否有广告标识,是否跳转到其他加盟网站,这很可能是快招公司的诱饵,千万不要填写个人信息。需要加盟,应到该品牌的官方微信上去了解。
2.警惕移花接木:当你接到某知名餐饮品牌的招商电话时,对方先会给出它的基本情况,同时会说它的开店成本很高,比如至少需要100万元等。这时如果你犹豫了,招商人员就会立马给出另外一个品牌,并号称名气虽然没有A品牌大,但是产品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费用还低,甚至于说是同一个团队运作的。
3.不要偏听偏信:想加盟一家餐饮店,第一看证照等,看是否具有商标注册、特许加盟经营许可。可以直接致电知名品牌总部咨询,而不要听一面之词。
4.实地考察门店:招商人员带你去看的餐饮店都是很热闹的,这种火爆可能是请人排队的或是用低价吸引的。外卖数据9999+也不意味着赚钱,可到线下其他加盟店了解实际经营情况。
5.认真考察总部:一个正规的加盟连锁品牌,人员配置是齐全的,包括店面设计、运营等人员,如果总部全是招商人员,都在打电话,那就要留心点了。同时要了解该品牌是否有中央厨房,物料库存多不多,供应链是否稳定,产品是否有独特性,是否适合当地人的口味等等。
6.看清楚加盟合同:要看是与法人签的合同,还是和第三方签的合同。了解是否列明有加盟犹豫期,如加盟者在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还要看相关的约定,比如:口头承诺的返装修费、送设备等是否有列明。
7.店面选址:看看周围同类品牌的销售数据,估算其利润空间,自己开店是否真能赚钱。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提醒广大餐饮投资者注意鉴别加盟资质,尤其是对方是否已经在当地进行了特许经营许可备案,否则都属于非法经营。另一方面,协会也敦促广西的米粉品牌商家主动发布正面信息,引导投资者正确选择合法投资渠道,区分良莠。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假冒伪劣,及时发布品牌声明以正视听,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正义,体现行业责任担当。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