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问答

假单胞菌科

假单胞菌科 假单胞菌感染科(学名:Pseudomonadaceae)为假单胞菌目的一科细菌,模式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菌科的细菌多具有…

假单胞菌科

假单胞菌感染科(学名:Pseudomonadaceae)为假单胞菌目的一科细菌,模式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菌科的细菌多具有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其中有些分解能力很强。部分菌株可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

形态特征

假单胞菌科,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需氧、直或稍弯曲杆状。菌体大小为0.5~1×1.5~4μm,大部分极生鞭毛,能运动。

特性

假单胞菌科的菌种氧化酶阳性,糖代谢方式为呼吸型。营养要求简单,大部分菌种在不含维生素、氨基酸的合成培养基中仍能良好生长。此外,假单胞菌感染还具有一些特点:增殖速度快;一些种能在5℃的低温下生长;具有很强的产生氨等**产物的能力。

分布与影响

假单胞菌科的菌种多分布于土壤和水中及各种植物体上。假单胞菌污染肉及肉制品、鲜鱼贝类、禽蛋类、牛乳和蔬菜等食品后可引起**变质,并且是冷藏食品**的重要原因菌。例如,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在低温下可使肉、乳及乳制品**;生黑色**假单胞菌(P.nigrifaciens)能使动物性食品**,并在其上产生黑色素;菠萝软腐病假单胞菌感染(P.凤梨)可使菠萝果实腐烂,被侵害的组织变黑并枯萎。假单胞菌属中的有些种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

下属分类

本科包括以下属:

氮单胞菌属 Azomonas Winogradsky 1938。

固氮丝菌属 Azomonotrichon Thompson and Skerman 1981。

嗜氮根瘤菌属 Azorhizophilus Thompson and Skerman 1981。

固氮菌属 Azotobacter Beijerinck 1901。

金色单胞菌属 Chryseomonas Holmes et al. 1986。

Entomomonas Wang et al. 2020。

黄色单胞菌属 Flavimonas Holmes et al. 1987。

中嗜杆菌属 Mesophilobacter Nishimura et al. 1989。

Oblitimonas Drobish et al. 2016。

Permianibacter Wang et al. 2014。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Migula 1894。

皱纹单胞菌属 Rugamonas Austin and Moss 1987。

蛇形菌属 Serpens Hespell 1977。

Thiopseudomonas Tan et al. 2015。

参考资料 >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