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烤鱼加盟店10大品牌

本文目录

烤鱼15强榜单,有你常吃的吗?

一直以来,烤鱼在美食界中就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烤鱼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高,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iiMiRki(艾媒金榜)最新发布《2023年中国烤鱼连锁品牌15强榜单》,以反映2023年中国烤鱼连锁品牌的排名情况。

此榜单采用iiMv大数据评价模型计算赋值,根据企业综合实力、门店数量、自身风险、全网媒体传播态势,并结合专业分析师团队评价进行分析核算生成,侧重品牌总体发展态势、门店数量、自身风险等评价因子。

榜单显示,半天妖烤鱼以90.05的金榜指数位列第一名,探鱼烤鱼、愿者上钩分别以88.13、86.68的金榜指数排在第二、第三名。入围榜单前15强的品牌还有鱼当道、酥先生烤鱼饭、留一手烤鱼、鱼酷活鱼烤鱼、炉鱼、花千代秘制烤鱼、探炉、姜太公烤鱼、味可恋无骨烤鱼捞饭、江边城外烤全鱼、卢鱼翁纸包鱼、江湖渔道。

iiMiRh(艾媒咨询)发布的《艾媒咨询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对乡村振兴的牵引研究——以罗非鱼价格变化监测为例》显示,2023年中国烤鱼行业市场规模达1104.5亿元,较2023年上升13.8%。随着烤鱼消费在中国各城市的逐步流行,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国民向享乐型、发展型消费转变,进一步推动烤鱼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预计未来烤鱼市场保持约12%的增长率,2023年中国烤鱼市场规模将达1396.6亿元。

iiMiR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普遍关心烤鱼口味(71.1%),口味是品牌获客的关键因素;卫生状况(57.5%)和价格(48.7%)也是顾客颇为关心的因素,吃得起、吃得放心是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满足消费者的基础需求为前提,烤鱼品牌的口碑、菜品和就餐氛围等方面是体现品牌差异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烤鱼行业产品口味是顾客决策关键因素,但行业同质化严重,产品极易被复制模仿,难以形成差异化的护城河。顾客正从产品消费向体验式消费过渡,顾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追求全方位的消费体验感。烤鱼行业为顾客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增强消费过程感知点,开拓顾客新消费体验,是烤鱼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2023年预制菜上市企业营收五十强榜单

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业内预计,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万亿规模。

预制菜满足了餐饮端与家庭端便捷消费的双向需求,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宅家经济再度推动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

同时,方便、快捷的“懒人经济”帮助预制菜迅速占领年轻人的餐桌。京东618数据显示,2023年,95后“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95.8%。

随着预制菜大行业迈入蓬勃发展阶段,一系列高景气度、空间广阔的细分赛道正在脱颖而出,并孕育出一批基本盘坚固、竞争优势显著的龙头企业。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深耕餐饮零售、预制菜产业领域,一直致力于为入榜餐厅品牌搭建从“名菜”到热卖“爆品”的零售化解决方案。

为了深入探索最新发展趋势,为行业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参考,助力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发展,上海商情信息中心重磅发布《2023年预制菜上市企业营收五十强榜单》,积极发掘预制菜优质品牌。

*本榜单数据来自公开信息收集,并按2023年度营收数值排序;表中总市值为截至2023.6.20数据。

金龙鱼

年报显示,2023年金龙鱼营收2262.25亿元,同比增长16.1%,净利润41.32亿元,同比下降31.2%。

6月,金龙鱼董事兼总裁穆彦魁在金龙鱼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表示,金龙鱼在预制菜领域的多处央厨项目已开建或投产,并有多地多个项目确定投建,未来央厨项目将超20个。

据悉中央厨房产品范围可能会涵盖营养餐、便当以及其他特定的成品及半成品餐食类预制菜产品,但不局限于预制菜。金龙鱼方面称,预制菜项目仍在初期投入阶段,还未实现盈利,但前景可期。

新希望

年报显示,2023年新希望营收1262.62亿元,同比增长15.0%,净亏损95.91亿元,同比下降294.0%。

迎着预制菜的超大风口,冷冻食材企业纷纷进入赛道。公司3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把食品板块的发展作为重点业务方向。食品板块的中央厨房业务就是以预制菜为主要产品,以餐饮企业为主要客户。

永辉超市

年报显示,2023年永辉超市营收910.62亿元,同比下降2.3%,净亏损39.44亿元,同比下降319.8%。永辉超市自有品牌在持续扩充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商品项,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永辉超市自有品牌“永辉农场”新增多款小龙虾预制菜,除了原有的整虾系列产品外,近日开发了三款虾尾产品。5月,永辉超市旗下的永辉农场小龙虾整虾系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0%。同时,永辉超市还推出了十三香、麻辣、蒜蓉三种口味虾尾新品,均为预制菜。

双汇发展

年报显示,2023年双汇发展营收667.98亿元,同比下降9.7%,净利润48.66亿元,同比下降22.2%。

据了解,双汇在去年1月成立了餐饮事业部,双汇发展已经推出家宴系列、筷乐星厨系列预制产品,未来双汇发展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合推广,加强B端和C端的市场开拓。

据了解,筷乐星厨系列中式菜肴采用的低温速冻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菜品口感、口味。未来,双汇发展将聚焦中华菜肴、预制菜、餐饮食材等产品,加强产品研发。

温氏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温氏股份营收649.65亿元,同比下降13.3%,净亏损134.04亿元,同比下降280.5%。

数据显示,温氏佳味共推出“功夫熟鸡”“大师菜系列”“功夫烧卤”等多款预制菜品,年销售额达5亿元,其中超过九成向餐饮企业和商超供应。

2023年,公司销售预制菜产品共约1.7万吨,2023年预计销售2万吨左右。

通威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通威股份营收634.91亿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82.08亿元,同比增长127.5%。

1月,主营光伏和农牧业务的通威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农牧板块旗下的的食品业务,拥有“通威鱼”等水产品牌,目前已经通过餐饮大客户定制、经销商和C端(如商超和电商等)等方式销售水产品预制菜,未来还将深入推进水产类预制菜产品的开发和上市。

上海梅林

年报显示,2023年上海梅林营收236.17亿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降25.2%。

公司旗下苏食、联豪、爱森等品牌均有腌制、调理、预烹饪、酱卤、火锅等肉制品深加工系列产品。

例如:苏食一桌菜系列半成品,包括鸡汤大狮子头、红烧牛肉、红烧大排等产品;联豪品牌风情牛肉粒、黑椒牛仔骨、酸菜鱼片、金汤肥牛、小炒鹿肉等家庭烹饪系列,及火锅牛扒、Q弹牛肉滑等火锅系列产品;爱森品牌香酥猪排、宫保鸡丁等半成品产品。

唐人神

年报显示,2023年唐人神营收217.42亿元,同比增长17.4%,净亏损11.47亿元,同比下降220.7%。

公司6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预制菜已研发出数十种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团圆八大碗。

今年公司将从团队、产品、渠道、客户等全方面实现突破。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生猪全产业链优势,重点开发猪品类产品,对猪的副产品和特殊食材进行开发,为老百姓提供快捷、方便的菜肴。

龙大美食

年报显示,2023年龙大美食营收195.1亿元,同比下降19.1%,净亏损6.59亿元,同比下降172.7%。

龙大美食在2023年实施了战略升级,提出“以预制菜为核心的食品为主体,以屠宰和养殖为两翼支撑”的“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战略。

目前公司已经研发出数百种预制菜,无论是预制半成品菜还是预制成品菜,几分钟内就可以出锅。单小酥肉一个产品的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亿元。

益客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益客食品营收164.1亿元,同比增长14.1%,净利润1.17亿元,同比下降18.8%。

5月,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烟熏鸭肉、无骨鸡爪等预制菜及鸭翅、鸭脖等熟食产品均为优质下酒菜,也可采购公司生鲜禽肉自行烹调符合个人口味和饮食习惯的菜品。

儿童聚餐可选取儿童喜爱的鸡米花、洋葱圈等调理品和鸭脖、鸭翅等简便、快捷、健康的熟食产品,未来公司将结合节日安排、消费者需求及公司品类规划,不断丰富产品套餐种类,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安全、健康、快捷的期待。

圣农发展

年报显示,2023年圣农发展营收144.8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4.48亿元,同比下降78.0%。

圣农发展6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预制菜系列包含中式及西式预制菜。西式预制菜为炸鸡、烤鸡类西式半成品;中式预制菜如宫保鸡丁等,在叮咚平台有售。

奥瑞金

年报显示,2023年奥瑞金营收138.85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9.7%。

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是公司近期重要的推进业务之一,目前公司已推出首批产品,并以自有产品和品牌合作的模式开展业务。

奥瑞金6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覆膜铁主要具有安全、耐加工、阻隔性强等优势,公司覆膜铁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标准并已实现市场化产品,产线位于浙江上虞,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预制菜等产品。

中百集团

年报显示,2023年中百集团营收123.31亿元,同比下降6.1%,净亏损0.22亿元,同比下降152.1%。

中百大厨房产品类别涉及鲜食团膳类、中式面点类、西式面包类、豆制品类、沙拉净菜等五大类别,品种数近400种。

除满足中百集团旗下的中百仓储、中百罗森、中百邻里生鲜等1000多家连锁销售门店生鲜食品经营外,还向社会企事业单位、省市机关部门食堂、金融机构、院校及各类大型活动赛事提供生鲜食品及配餐服务。

未来会加大个性化、营养均衡化的产品研发。

天虹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天虹股份营收122.68亿元,同比增长4.0%,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8.4%。

天虹超市于2017年大力推广发展2R商品(Rk即烹、R即食)及加工切配服务,于2023年在2R商品的基础上新增Rh商品,升级及持续打造3R商品(R即食、Rh即煮、Rk即烹),目前形成以生鲜半成品、快手菜和现场手作为主的商品群。

深粮控股

年报显示,2023年深粮控股营收101.4亿元,同比下降14.7%,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5.8%。

深粮控股1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下属深圳市深粮贝格厨房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着力开拓预制食品B端市场,致力于为企事业机关单位提供安全、营养、美味的高品质粮油食品。

以满足消费者对便当、中西日式点心、可定制调理包等产品的需求,满足社会对高品质安全食品的要求。

红旗连锁

年报显示,2023年红旗连锁营收93.51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4.81亿元,同比下降4.7%。

红旗连锁6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销售的预制菜品类已超百种,公司快速食品主要针对办公写字楼的客群。

安井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安井食品营收92.72亿元,同比增长33.1%,净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13.0%。

3月,安井食品宣布拟投资10亿元,在湖北省洪湖经济开发区建设预制菜肴生产项目。

4月,安井食品发布投资公告显示,安井食品拟以总计不超过6.44亿元分步收购柳忠虎及柳静合计持有的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

该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在小龙虾菜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利群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利群股份营收80.84亿元,同比下降3.6%,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降43.9%。

集团智慧物流基地的中央厨房全面投产后,将进一步推出预制菜、冷冻中式面点等产品,满足菜市场专柜、超市专柜、B端客户等对预制菜的需求。

鄂武商A

年报显示,2023年鄂武商A营收71.27亿元,同比下降6.7%,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增长37.5%。

武商超市年初推出年夜饭礼盒和单品单盒两大类预制菜,其中单品单盒装一直有售,且品牌、品种在不断丰富;年夜饭礼盒装于2023年1月推出,涵盖红烧、煎炸、炖煮等各类菜品,线上线下同步预售,顾客扫码预定购买后,可到预约门店进行提货。

三全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三全食品营收69.43亿元,同比增长0.3%,净利润6.41亿元,同比下降16.6%。

三全食品近期推出了多款预制菜产品。公司表示,公司正将菜饭一体的微波炒饭、空气炸锅系列及北方焦炸丸子类产品等预制菜新品,逐步投放市场。

金健米业

年报显示,2023年金健米业营收67.06亿元,同比增长17.3%,净亏损0.23亿元,同比下降210.5%。

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优质粮油、新型健康食品和药品开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大米、面粉、面条、植物油、牛奶、休闲食品。

公司被誉为“中国粮食第一公司”,在国内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1月金健米业在互动平台表示,预制菜、米粉系列是公司和大股东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湖南金健米制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为公司的参股公司。

天马科技

年报显示,2023年天马科技营收54.19亿元,同比增长48.9%,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1.2%。

公司对外宣布称已布局预制菜品市场多年,以天马食品及其控股子公司江西西龙、天马福荣为运营平台,推进全管控、多品类的餐饮预制菜、精深加工水产品为主的食品供应链建设。

公司构建了以“鳗鲡堂”、“鑫昌龙”等系列品牌的产品体系,公司预制菜品主要包括高端蒲烧烤鳗、高端白烧烤鳗、鳗鱼饭便当、姜母鸭、烤鲭鱼等系列产品。

国联水产

年报显示,2023年国联水产营收44.74亿元,同比下降0.4%,净亏损0.14亿元,同比增长94.9%。

国联水产是中国最大的水产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对虾加工销售企业,属于国内水产食品、水产预制菜的领军企业。

2023年,国联水产主打的小龙虾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去年下半年,公司又推出了风味烤鱼系列产品,获得市场一致好评,并有望成为公司的大单品。

业绩方面,国联水产的预制菜2023年营收8.41亿元,在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8%。

广州

酒家

年报显示,2023年广州酒家营收38.9亿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5.58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食品业务实现营收30.5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近80%。作为广东土生土长的粤菜名企,广州酒家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预制菜品的研发与销售。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广州酒家集团创造了速冻产品日均发货约1.1万箱,销售额同比增长36%的佳绩,全年更是价稳量增,销量达到3.5万吨。

美盈森

年报显示,2023年美盈森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降49.0%。经过2年多的研发投入,公司植物肉产品生态日趋完善,目前公司打造的“庖丁造肉”品牌已经向市场推出了四大系列25个单品,其中预制菜系列近期推出了广式茶点、水饺、肉酱意面等多个产品。

仙坛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仙坛股份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76.7%。

仙坛股份4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以调理品形式销售的鸡肉产品,属于预制菜品类。

官网显示,公司的预制菜有川香鸡柳、骨肉相连、迷你肉串等,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主要产品是商品代肉鸡及鸡肉产品,其中鸡肉产品主要以分割冻鸡肉产品、冰鲜鸡肉产品和调理食品的形式销售。

得利斯

年报显示,2023年得利斯营收31.3亿元,同比增长4.59%,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50.30%。

早在2015年,得利斯就已进军预制菜产业,2023年将预制菜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

2023年,得利斯预制菜研发支出同比大增203.66%,依托自身产业链条基础优势,生产了包括猪肉、牛肉、鸡肉、米面制品等4大系列的预制菜产品,领跑预制菜新赛道。

2023年,得利斯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在预制菜行业的市场地位。

湘佳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湘佳股份营收30.06亿元,同比增长37.3%,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85.3%。

湘佳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长沙预制菜工厂年设计产能5000吨,目前工厂已进入预生产状态,预计6月中旬可正常生产。

工厂依托公司丰富的前端原料资源(鸡肉、鸭肉、鸽肉、猪肉、鸡蛋等)、可溯源的数字化品控体系和发达的冷链物流网络,拟面向全国市场开发覆盖多渠道、适用多场景、满足多人群的预制菜、休闲零食等产品。目前已研发产品包括盐焗、烧腊、蒸制、酱卤等系列。

百洋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百洋股份营收29.05亿元,同比增长17.0%,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20.5%。

百洋股份的预制菜品主要由黑鱼、海南鲷鱼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免浆黑鱼片、免浆脆口鱼片、火锅脆鱼片等产品,另外还有巴沙鱼片、馋嘴一口蟹和三鲜蟹排等产品,品牌主要为贝丰、俏渔家。

公司目前在江浙沪、山东、河南等地销售,主要以批发流通渠道为主,亦在积极开展体验式营销。目前公司的产品在微信小程序“国信通平台”上有售,欢迎品鉴。

公司已针对终端客户研制出便捷烹饪的五合一金汤脆脆鱼等产品,已在部分市场投放样品。

锦江在线

年报显示,2023年锦江在线营收27.15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1.31亿元,同比下降41.3%。

为把握预制菜行业发展机遇,充分挖掘锦江餐饮资源基础与品牌优势,公司联合上海锦江国际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上海锦江御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御味”)。

锦江御味以城市白领家庭为目标市场,依托集团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和餐饮研发资源,联合产业链外部优质资源,研发并销售即热、即烹产品。

锦江御味的成立,有利于协同集团内部食品、冷链物流等资源,把握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发展趋势,通过全渠道销售和打造不同的应用场景,探索创造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汇嘉时代

年报显示,2023年汇嘉时代营收23.96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23.5%。

公司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以安全、营养、品牌为核心,打造以常温、生鲜加工、中央厨房、冷链、产品深加工五位一体,高效和先进的综合性产业物流园区。

相关部门厨房作为预制菜生产加工的核心环节,可以有效提高餐饮加工行业的生产效率。

双塔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双塔食品营收21.65亿元,同比增长7.22%,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降24.1%。

双塔食品1月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有些产品已经进入预制菜领域,后续将加大布局力度。

春雪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春雪食品营收20.33亿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降61.9%。

惠发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惠发食品营收16.51亿元,同比增长17.2%,净亏损1.38亿元,同比下降697.5%。

春雪食品6月在互动平台表示,京东已经把春雪食品纳入20个销售过亿元战略扶持品类,公司将与京东进一步深化合作,联合布局预制菜的生产、销售和宣传。

公司与京东签订《稳供协议》,实现在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下,保证民生物资充足、稳定、及时、平价供应,共同履行社会责任。

同庆楼

年报显示,2023年同庆楼营收16.08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降27.2%。同庆楼主营业务为餐饮服务、婚庆服务、酒店住宿以及食品销售业务。

公司作为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有较为深厚的烹饪工艺传承,拥有一些经典菜肴的独特工艺,公司数量庞大的厨师队伍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研发更多的新菜品。

2023年,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安徽同庆楼食品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预制菜业务,全面推动公司进入了“餐饮+食品”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

海欣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海欣食品营收15.5亿元,同比下降3.5%,净亏损0.34亿元,同比下降148.5%。

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常温休闲食品品、速冻菜肴制品的生产和销售,速冻产品主要包括鱼丸、肉丸、蛋黄烧麦、流沙包、脆毛肚、牛黄喉等,常温休闲食品包括蟹柳、鱼豆腐、速食关东煮等。

岭南控股

年报显示,2023年岭南控股营收15.26亿元,同比下降18.7%,净亏损1.28亿元,同比增长46.9%。

岭南控股1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餐饮业务推出了新春“年饭到家”“手提团年宴”以及多种规格、份量的广府家宴等外卖年夜饭;公司旗下各酒店还推出各式传统贺年糕点、盆菜及礼盒,打造广府年味预制菜式。

同时,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携手线下超市高效对接线下消费人群,方便消费者购买手信、年宵品等产品。

巴比食品

年报显示,2023年巴比食品营收13.75亿元,同比增长41.1%,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78.9%。

巴比食品3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专注于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面点系列产品、馅料系列产品以及外购系列产品。

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客户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2023年度已推出多款适合中餐晚餐的产品如煎/水饺、现熬粥、胡辣汤等各类产品及小龙虾包等季节性产品,以及不断丰富团餐大客户业务的产品种类,增加大客户业务的产品个性化定制能力。

通过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增加客户粘性,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及新技术新领域,不断完善产品结构。

金陵饭店

年报显示,2023年金陵饭店营收13.74亿元,同比增长20.5%,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35.4%。

金陵食品主营金陵特色面点和预制菜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金陵饭店一直被视作京苏菜正统,金陵食品以金陵大肉包、盐水鸭、酱牛肉等地方特色菜品切入预制菜,天然具备高品牌心智。

同时亦发挥高端餐饮优势,以较高端的家庭式宴会为切入点进行试制,推出“年夜饭带回家”系列预制菜礼盒,并延伸到生日宴、谢师宴、好友聚餐等细分领域。

大湖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大湖股份营收12.92亿元,同比增长38.0%,净亏损1.8亿元,同比下降4417.8%。

大湖股份2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现有的湖面有津市西湖、汉寿安乐湖、澧县王家厂水库、石门皂市水库,水产板块未来鲜活鱼的销售有所缩减的同时,会加大冰冻冰鲜预制菜品的销售比重,实现由上游养殖到品牌渠道营销的转型升级。

6月15日,大湖股份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仪式在常德经开区举行。

千味央厨

年报显示,2023年千味央厨营收12.74亿元,同比增长34.9%,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15.5%。

千味央厨目前预制菜的战略方向沿着TOB模式开展,希望通过定向研发,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预制菜解决方案。

5月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十分看好预制菜的发展和前景,目前已经拟定成立控股子公司,专业从事预制菜的研发和生产,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福成股份

年报显示,2023年福成股份营收12.69亿元,同比增长16.8%,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4.49%。

福成股份以“鲜到家”品牌为核心,在选品上从用户思维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入手,专业打造新方便菜肴系列产品、牛排系列产品和餐饮预制食材系列产品,研发了肉排类(牛排、鱼排、鸡排、猪排)、面食类、方便菜肴、熟食类、焖锅类、酱料系列、料理包等单品,也有八菜家宴等家常菜套餐产品,共100余个品种。

好当家

年报显示,2023年好当家营收12.54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6.3%。

好当家6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生产预制菜海参类产品为国内市场,水产类、肉类、面食类、蔬菜类等调理食品主要为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有关预制菜海参类产品在天猫等旗舰店均有销售。

宏辉果蔬

年报显示,2023年宏辉果蔬营收9.74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35.8%。

宏辉果蔬在全国设立了多个仓储加工配送中心并配套冷链设施,通过对国内果蔬主产区加工配送基地的布局和相互调配,以及冷链物流服务的相关配套,配送区域可覆盖全国。

公司目前主要开展速冻食品、粮油业务,已推出粤式点心、早点等产品,预制菜仍在研发中。

全聚德

年报显示,2023年全聚德营收9.477亿元,同比增长21.0%,净亏损1.57亿元,同比增长40.1%。

全聚德集团旗下拥有4个品牌,过去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进入到食品行业预制菜领域后,全聚德将着重关注多品牌发展。

4月28日,四川饭店的4款预制菜上市,5月下旬,将推出丰泽园的4至6款预制菜新品,6月底前,全聚德也将推出3至4款预制菜品。

味知香

年报显示,2023年味知香营收7.646亿元,同比增长22.8%,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6.1%。

目前,味知香产品体系以“味知香”和“馔玉”两大核心品牌为主,其中“味知香”品牌客户主要为经销店和加盟店,“馔玉”品牌客户主要从事冷冻食品批发业务,面向酒店、餐厅、食堂等。

另外,在深耕原有半成品菜的基础上,味知香还开发了“味爱疯狂”,“搜香寻味”,“味知香工坊”等新设品牌系列,分别主营高端火锅食材、各地特色美食、火锅底料及调料包等全新品类,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

金字火腿

年报显示,2023年金字火腿营收5.06亿元,同比下降28.8%,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27.7%。

公司在调理肉制品的发展方面,具有技术、生产、原料、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接下去将把中式预制调理肉制品作为主要项目进行拓展。

中水渔业

年报显示,2023年中水渔业营收4.62亿元,同比增长3.8%,净亏损0.86亿元,同比增长44.2%。

公司进入预制菜行业产品形态较为多样:即食类,比如金枪鱼罐头、金枪鱼拌饭酱、金枪鱼干;即烹类,比如金枪鱼圈、金枪鱼水饺、鱼丸;即配类,比如生鲜金枪鱼配送。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ST东洋

年报显示,2023年ST东洋营收3.89亿元,同比下降9.1%,净亏损10.19亿元,同比下降240.4%。

目前公司已有预制菜的销售,是公司的一个产品系列,多为线下渠道销售。

广州酒家

年报显示,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0亿元,同比增长18.33%。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0.52亿元,同比增长13.22%;餐饮业务营业收入为7.25亿元,同比上升48.32%。

作为广东土生土长的粤菜名企,广州酒家90年代初就已开始预制菜品的研发与销售。

30年来,广州酒家精耕预制菜的研发、生产、销售,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人才、制作工艺、科研创新等方面优势,中央厨房的建立加速了冻菜肴全流程生产,经销商、电商、连锁的营销矩阵构建了成熟的线上线下立体化销售渠道。

-END-

2023中国餐饮加盟TOP100发布 连锁行业保持强劲发展韧性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餐饮业带来严峻挑战,但不少餐饮连锁品牌仍展现出强大韧劲。7月1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简称CCFA)联合美团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下称“餐饮加盟TOP100”)正式发布,覆盖小吃快餐、休闲饮品、火锅烧烤等六大餐饮品类。双方共同编撰的《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也同时发布。

2023年“餐饮加盟TOP100”入围标准与往年保持一致,即以经营消费大数据为基础,从品牌成长力、加盟门店经营状况、消费者认可度三大维度对餐饮加盟品牌进行客观、公正、综合评估形成TOP100品牌,致力于为餐饮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参考与决策辅助。

今年的“餐饮加盟TOP100”中,蜜雪冰城、鱼你在一起等42家品牌连续三年入选,也有夸父炸串、酒拾等27家加盟品牌首次入选。从地域分布看,作为国内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本地入选的品牌数已连续三年领跑全国,美食之都成都位居第二,同时伴随消费下沉,加盟品牌的总部也不断从一线新一线向无锡、嘉兴、福州等低线城市转移。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加盟连锁是一种重要的经营发展模式,疫情防控期间,该模式的抗风险性优势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随着数字化、供应链、产品标准化等驱动要素更加成熟,连锁加盟将有效助推中国餐饮企业突破规模瓶颈、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3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品牌墙

连锁化率持续增长呈U型活跃发展态势

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美团数据显示,从2023年到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3%提高到18%,两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3-10家店,同比增长了23%;其次是11-100家店和5001-10000家店区间,年增长分别达到了16.8%和16%。

▲2023年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

从不同规模区间的连锁门店数增长情况来看,中国餐饮连锁化正在呈现出两头活跃的U型发展态势:头部品牌持续冲击万店规模,小规模的连锁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出现。在数字化管理工具的支持下,一些地方的优秀中小餐饮经营者开始探索小规模连锁的经营模式,以求在疫情后进一步扩大门店优势。

42家品牌连续三年入选小店模式更具韧性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有卫生安全保证的连锁品牌,另一方面,连锁企业展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王洪涛表示,除了开店速度、投资分散、规模效应等优势之外,连锁加盟模式能最有效地激发门店的主观能动性。2023“餐饮加盟TOP100”中有42%的餐饮品牌连锁连续三年入选,头部品牌凭借在合作模式、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逆势加速拓店,推动中国餐饮连锁化、品牌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街头巷尾的实体小店是城市商业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烟火气的象征。事实上,小店也是2023年最受欢迎的开店模式。“餐饮加盟TOP100”显示,20-50万仍是最吸引加盟投资者的单店初始投资区间,与此同时,加盟餐饮品牌的投资额均值正在下移,单店投资额在10-20万的小型店铺类型较2023年同比上涨47.6%,增速最为显著。

▲2023-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投资区间分布

白皮书指出,“小型化”成为很多头部连锁品牌的转型方向。相比大型门店,小型化门店具备面积小、少人工、标准化程度高、对厨师依赖性较弱、易于管理等特点,在后疫情时期也更容易快速恢复。

向上突破小吃小喝领跑万店连锁

伴随理性消费常态化,性价比高的小吃小喝正在流行,也成为中国连锁加盟风口。白皮书显示,2023年连锁门店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门店数占比达51.7%,稳居门店数榜首;茶饮门店位居第二位,占比超过14%。

值得一提的是,茶饮品类的连锁化率连续三年保持高位,截至2023年,该品类连锁化率已突破40%。从品类连锁化规模看,茶饮类5000家至万店规模连锁加盟门店数占比三年翻了近两番,茶饮品牌有望率先跑出更多万店连锁。以蜜雪冰城为例,通过加盟模式,这家在河南郑州起家的茶饮品牌在全球门店数已超两万家。

▲2023-2023年饮品连锁门店数量等级分布

0.1分撬动50万元增量数字化成重要驱动要素

对于连锁餐饮企业而言,随着门店以及业务的增加,管理半径逐步扩大,需要管理的链条更长、资源更多,管理复杂度更高,数字化升级也愈加重要。

面对餐饮连锁品牌日益增长的数字化管理需求,美团也不断升级连锁服务体系,从全域经营管理、线上门店管理、数字化技术工具、供应链配送等四大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致力于帮品牌实现门店的统一管理和效率的提升。另外,商家也可以按照不同商圈、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进行线下门店信息的差异化管理,快速实现万店万面。

入选“餐饮加盟TOP100”的蒙自源在全国拥有超800家门店,蒙自源副总裁李晓俊认为,数字化是品牌以及加盟店找到确定性需求、获得确定性增长的关键,“通过美团线上门店口碑运营服务实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和口碑的线上沉淀,线上口碑的提升也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增长。”据蒙自源测算,美团上的口碑评分每提高0.1,线下门店一个月的整体业绩可以增长50万元。

白皮书指出,依托美团等数字经济平台,很多餐饮企业已经实现了预订、点餐、结账、评价、会员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在管理上,餐饮企业的数字化已覆盖了食材采购、菜品更新、订餐收银、客户管理、口碑管理等各个环节。

附大数据评选的加盟创业指南高标签]特别说明:

1.品牌公示。“餐饮加盟TOP100”初选入围品牌均已于2023年3月21日-4月3日对公众公示,接受公众及监管部门的监督。

2.投资加盟品牌。入围品牌均基于大数据评估结果,仅供公众参考。投资者投资加盟品牌还需详查相关机构网站信息并实地考察其总部及加盟商等诸多真实情况。投资有风险,加盟需谨慎。

3.入围关联。餐饮加盟TOP100与是否协会会员、是否同美团合作无关,不因此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人以“帮助品牌”入围等名义,索取费用,请勿采信并留取证据,将证据发送至邮箱:iji@i.或邮箱:i@f..。

4.排除范围。仅对企业内部员工开放加盟的品牌,以及在2023年9-12月不开放加盟的品牌,未被纳入此次范围。

5.数据保密。所有品牌的内部经营等数据依品牌商的要求被严格保密。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