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街边小铺到年销10亿 加盟3000家 成为A股“馒头第一股”
大街小巷卖包子,馒头的店到处都是,不管是从南方还是到北方,几乎每个小区出门走个几米都能找到一个包子店,可见全国吃包子馒头的人有多少,它市场有多大。很多人看不起的小生意,却有人用它年销10多亿,连锁加盟店更是多达近5000家,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巴比馒头创始人刘会平是安徽怀宁人,其家乡是一个包子之乡,当地有数万人在全国各地开包子店。刘会平是安徽怀宁江镇人,2023年上海巴比馒头创始人。专注早餐连锁经营、中式面点研发制造、新零售电商平台打造,坚持“工业化生产,全冷链配送,直营、加盟、团体供餐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巴比馒头在北京、成都等城市也拥有数量不低的店面,目前已拥有超过2800家连锁店。
2011年巴比馒头荣获2010年度中国餐饮100强。
2015年10月巴比馒头已达到1800余家。
2016年,巴比馒头实现品牌全新升级,打造“地标”新模式门店,全力将品牌打造成国民营养级正餐面点品牌。门店数量突破2000家。
2023年巴比馒头已经在全国开了2700多家连锁店。
2023年巴比馒头正在准备上市,此次“巴比馒头”谋求冲击A股,则把人们的目光拉向了早餐市场。如果成功上市,它就将成为A股“馒头**股”。
2023年巴比馒头母公司巴比食品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
从产业链角度看,巴比食品是一家速冻食品企业,因此向渠道卖半成品、团体供餐成为其增长曲线。
团餐销售增长使得巴比在加盟销售方面实现的营收占比从九成降至七成左右,但无法忽略的问题是,团餐销售的毛利率比加盟店更低。
俘获年轻人的中式面点,巴比“灵魂”何在?
刘师傅大包、巴比馒头、巴比面点、巴比,在门头标识变迁中,巴比食品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连锁化将2块钱的小包子做成几个亿的大生意,其品牌定位也由“包子馒头卖到第一”升级为“中式面点第一品牌”。
刘会平的目标是“将中国包子卖遍世界”,在巴比食品最新的战略布局中,他提到,要强化线上渠道、开发网红新品。他认为这是品牌迎合Z世代数字化消费趋势,避免被时代淘汰的关键。
中华文化看美食,美食文化看包子。包点品类作为国民食物,拥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可是却大而不强。
一个最直观的行业现状是,选择成品模式的加盟商,即使不懂面点技能,也能实现正常经营。
显然,完善的供应链及标准化促使包点零售化,但也在无形间扼杀了包点从业者们部分或者全部的包点技能与创新思维。
为了保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巴比食品在上海建成透明中式面点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形成比较成熟的、可复制的品牌连锁管理体系、中式面点工业化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可视化全天候生产流程监控与严格的营运操作标准,守护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美味与安心。
想要了解更多连锁知识,请持续关注,每天不断更新中!
馒头界的隐形冠军,营收10亿元,如今申报了IPO
餐饮创业首选(微信ID:ff2)解锁新餐饮·新模式!
“打造中式面点世界第一品牌”,巴比总部文化墙上赫然摆放这几个大字。而在一场活动中,刘会平还曾表示:巴比肯定是要上市的,显然,IPO对营收10亿的巴比并不是梦。
目前,巴比有近3000家外卖店,积累了宝贵的线下流量。巴比的工厂里,使用的是从日本进口的售价近200万的包饺子设备;而国内的同类产品使用仅30万左右设备。在食材选择上,刘会平坚持只选粮油米面菜供应商的行业前三。
除此以外,是什么撑起他IPO的硬实力,业绩稳步增长至10亿元?
“馒头第一股”即将在A股出笼。
近日,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饮股份)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公司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
中饮股份创始人为中国“馒头大王”刘会平。目前,刘会平与妻子合计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唯一机构股东为嘉华天明(天津)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系加华资本关联公司占股7.00%。
这样一家看似普通的“夫妻店”,凭什么可以领先庆丰、狗不理等知名食品“老字号”而走向A股?
01
“儿女不得继承”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20亿元、8.67亿元、9.9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762.1万元、1.13亿元、1.4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8.38%、31.51%、33.34%。
目前,中饮股份采用特许加盟为主,直营门店、团餐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
截至2023年底,中饮股份拥有15家直营店、2641家加盟店。2023年,在中饮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中,特许加盟销售占比88.54%、直营门店销售占比1.74%、团餐销售占比8.19%。
报告期内,中饮股份通过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实现收入为68600.14万元、80258.99万元和89288.68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39%、92.68%和90.28%。
新开门店选址对中饮股份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门店选址一旦失当,会使既定的目标市场地位难以实现,直营店开店前期产生的相关筹办费用不能收回,同时加盟商也将因加盟门店的经营不善影响公司对其的销售收入。”国信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说道。
当前中饮股份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6年至2023年,中饮股份在华东地区的销售占比分别为94.15%、93.84%、92.93%。
公司称,主要系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市,产品配送有一定的运输半径,销售区域呈现一定的集中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IPO拟募资的9.50亿元,中饮股份表示,资金将用于建设巴比食品智能化厂房项目、生产线及仓储系统提升项目、直营网络建设项目、食品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品牌推广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这充分说明了中饮股份努力摆脱传统模式而向“智能化”转型的决心。
“过去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商品供不应求,导致出现卖方市场;如今,信息扁平化、价格透明化、选择多样化、竞争白热化已成为商品过剩时代的四大特点,买方市场早已形成。传统企业能否转型成功,已成为资本市场是否押注的重点。”天风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
然而,从公司股份结构可知,中饮股份目前还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夫妻店”。
根据招股书,目前,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64.64%。同时,刘会平又通过天津会平、天津巴比、天津中饮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6.06%,夫妇二人合计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15年,刘会平与加华伟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融资1亿元,共同推进在主板A股上市的进程。
截至目前,中饮股份唯一机构股东为嘉华天明(天津)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CVS投中数据显示,该机构为加华资本的关联公司,占股7.00%。
2017年1月12日,刘会平与妻子签署承诺书,声明企业上市后40%的股权收益用于社会公益,60%用于员工激励,子女不得继承。
中饮股份电商总监曾表示,“基本上我们的整个团队一直保持996的工作状态。当然不是强迫大家,大家都是自愿的,为了赶进度,每天早上9点钟上班、晚上9点钟下班,星期六过来加班。一方面大家是看好这个项目,另一方面是看好这个老板。”
02
“馒头大王”的生意经
中饮股份创始人刘会平甚是低调,是传统餐饮业“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初中毕业后,刘会平便开始卖包子谋生,从几摞蒸笼、一块案板、几毛钱的包子起家,成就了一段商业传奇。
刘会平的老家安徽怀宁江镇,被喻为“馒头之乡”,总人口不到四万的小镇却有超过两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包子馒头等面点行业。1995年,因为家境贫寒,刘会平不忍父母操劳而选择辍学,之后跟着姐姐学做包子,并辗转在南宁、贵州等地开店。
“和面的时候一头栽倒面缸里去,起来满头都是面。”刘会平回忆说道。
1997年,19岁的刘会平来到广西南宁,开始带徒弟做包子。1998年,刘会平带着仅有的几千块钱来到上海。开了多家包子店,但生意并不好,他开始反思,生意到底该怎么做。
“后来我就考虑还是自己的产品做得不够好,冷静下来思考以后觉得我们做的这个东西根本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产品是生意的根本,付出五年失败的代价,刘会平终于悟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商业规则。他不惜成本选用好的新鲜食材,并在城隍庙尝遍了每一道小吃,发现上海人喜欢的口味清淡、偏甜,而自己做的包子却偏咸偏辣。在做过不下上百次试验之后,刘会平终于改良出了对的味道。
2001年,他在当时办公楼林立的南京路附近以每月5000的价格租下了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店,取名刘师傅大包。三个月后,凭借口碑,刘会平的门店排起长队。
2003年,刘会平赚到了30万元,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刘会平将之改名了个洋名字“巴比馒头”。很快,巴比馒头也凭借自身影响力成为了当时不折不扣的“网红馒头”。
2004年初,刘会平已经开了10多家直营的巴比馒头店,加上亲戚朋友加盟的门店,共计20余家。
2005年,在“上海国际多项博览会”上,“巴比馒头”获得两个金奖、一个特等奖。刘会平也由此被誉为中国的“馒头大王”。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批传统企业发展遭遇瓶颈。
2014年,移动互联崛起,几大外卖平台奋力抢占市场份额,不甘心受制于别人的刘会平开始思考自己打造平台的可能性。
“平台的意义无疑是非凡的。除了缓解高峰期排队带来的订单压力,后台的大数据将记录并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实现精准营销的同时增加客户粘性。”刘会平说道。
未来,刘会平计划将“在线上销售成品面点,新鲜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作为巴比区别于同类品牌的一大卖点。之后,公司也将销售以净菜品类为主的生鲜产品。
“门店在未来将兼具取货点的功能。原本每天就要向门店配送馅料及成品的物流车会把线上的产品一起送来。”
然而,冷链配送的高额物流成本也是一大难题。
刘会平对此解释称,“(我们有)现成的物流中心和现成的终端网点,每天都要送东西到我的门店。(这)不是额外增加的,你哪怕今天只订了一单,我每天只做一单生意,我也不赔钱。”
但是第三方物流依旧存在较大的不可控性。在招股书中,中饮股份印证了这项风险。
中饮股份表示,公司与具备资质的冷链物流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产品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至各门店,公司物流部、质量安全部对物流车辆的硬件控制、温度控制、环境控制,以及物流人员的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然而,“若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中饮股份物流部、质量安全部在管理上出现疏忽或失误,或发生中饮股份无法控制的意外事项,则可能导致产品供应的延迟、差错或产品质量问题,从而对公司的品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0
03
抢先庆丰包子
在招股书中,中饮股份将北京庆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全食品)、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千味央厨)、南京青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早阳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甘其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列为主要竞争对手。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庆丰包子铺营收为14.5亿元,与中饮股份同期对比,高出67.2%。早在2015年,庆丰包子铺总经理高文慧曾经向媒体表示,拟以借壳上市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
谈到上市原因,高文慧表示,融资只是一个方面,更多还是为了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为庆丰的未来发展助力。
为何选择借壳而非直接上市,高文慧解释称,主要是为了缩短时间。
她介绍称,庆丰包子铺是一家纯国有的独资企业,并非改制企业,因此要想直接上市,需要先行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至少要有三年培育期。
“而其母公司华天饮食集团旗下就有一家现成的股份有限公司,庆丰只需借它的壳,将庆丰资产整合后装入待上市之后再行更名即可。”
当时,高文慧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庆丰有望在明年(2016年)3、4月登陆新三板。”
此后,庆丰包子上市一事并无下文。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月,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等四方股东代表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签订北京庆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协议,标志着庆丰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庆丰公司通过增资募集资金9200余万元,上海复星高科技是唯一非国有投资方。
彼时,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总经理、北京庆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贾飞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混改也将为庆丰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打下良好基础,“为上市铺路”。至于具体的上市计划和时间表,庆丰方面表示,以后会逐步推进。
除去庆丰包子外,在中饮股份的另外几个“主要竞争对手”中,三全食品早在2008年已经于中小企业板上市。据悉,该企业主要产品为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粽子以及速冻面点等。2023年三全食品营收高达55.39亿元,是中饮股份的五倍以上。
“如此看来,登陆A股后,中饮股份站稳脚跟依旧困难重重。转型是每个传统企业必做的功课,但电商平台能为老字号餐饮带来多大的利润,依旧有待验证。目前来看,品类单一、渠道受限仍是中饮股份最大的硬伤。”国信证券分析师说。
欢迎留言评论,探讨中国餐饮资本化之路!
-END-
作者柴佳音
来源投中网(ID:Chi-V)
整编餐饮O2O-小贝
中国餐饮精英交流学习社群
▼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骚扰O2O君!
“杭州特产是巴比馒头”上热搜?在杭州吃包子也得去这几家店尝尝啊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潘骏
最近,一条热搜让不少杭州人傻了眼,有网友戏称杭州特产是巴比馒头。
为什么会有说法?记者找到一则较早提出“杭州特产是巴比馒头”的视频,发布于今年7月4日。
该博主在视频中表示:“听说来了杭州之后要去吃点杭州的特产巴比馒头,我这就去巴比馒头店里问问看。”
随后,博主在一家巴比馒头门口向店主提出:“我想买一个杭州特产的巴比馒头。”店主先是疑惑,询问博主是不是外地来的,并建议她去新丰小吃。不过在博主的坚持下,店主卖了一个1元钱的白面馒头给博主。
最后博主咬了一口馒头表示:“好吃。”
有些不明所以的网友点进“杭州真的太好吃了”话题以为能找到什么美食,结果是:巴比馒头。
巴比馒头创始人本人回应热梗
最近,巴比馒头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刘会平发出一则视频,内容前半部分对西湖边路人的街采。当被问到“杭州特产有什么”的时候,一些人表示“杭州是美食荒漠“,另一些人则提到了“特产是巴比馒头”的热梗。
刘会平表示:“杭州美食界有需要的话,巴比馒头可以作为杭州特产呀。”
巴比馒头的创始人,刘会平是安徽安庆人,首家店也是开在上海,并不是杭州品牌。
2001年刘会平在上海开出的第一家包子店“刘师傅大包”,2003年,这间土土的包点铺正式更名为“巴比馒头”。当时,具有极强品牌意识的刘会平还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巴比”品牌,这也是上海第一个给馒头店注册商标的商家。
2005年开始,借着越来越大的名声,巴比馒头全面启动馒头品牌连锁加盟,这种低成本的扩张模式让巴比馒头在当年9月就突破了50家店,2010年则突破了500家。
2010年,刘会平进一步设立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集中管理经营“早餐生意”,形成了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及粥品饮品等产品矩阵。
2023年10月12日,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大涨44%,报18.32元,对应总市值45亿元。“中国包子第一股”新鲜出炉。
曾经有个巴比馒头强大的潜在竞争对手——来自杭州的甘其食。
当时,甘其食的产品口碑非常不错,创始人更是名校背景,并早在2013年就拿了天图资本八千万的巨额投资。然而,创始人选择了所谓的“佛系”战略,坚持直营模式,没有快速拓店,导致规模始终上不去。最新工商信息显示,甘其食已经沦为失信被执行人,创始人也被限制高消费。颇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如今网上却有不少打着甘其食旗号的虚假加盟资讯。
这些包子很杭州
《中华小当家》里小当家说:包子就是用棉被一样的皮温柔地包裹着馅料。在我国传统的食品中,包子是少数能够跨越区域饮食习惯,被广泛接受和喜爱的食品之一。要知道,在地域极其辽阔的中国,一种食品能够融入各地饮食文化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
来杭州,要吃也得吃杭州本地人爱吃的包子呀。
南方迷宗大包
说到传统的杭州点心,还有一处老杭州们常年排队的地儿不得不去。没错,就是开在杭州酒家一楼这个“南方迷宗大包”。别看门面不大,这里曾创造了一天售出5万只包子的记录,直到现在,一天卖出1万多只包子也是常态。很多杭州人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一口气打包十来二十个包子,回家做早餐。
小时新闻记者此前采访过里面的大师傅,南方大包之所以畅销,主要原因便是全盘继承了老祖宗“迷宗大包”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配方,按标准生产大包,每只半成品大包重125克,其中面皮75克、内馅50克,内馅选3分猪五花、7分猪前腿,并且加以高汤皮冻增鲜调味。采用优质精制面粉科学发酵,面皮相对松软,而肉最重要的就是新鲜,肉到店里,如果在36小时没有卖出去,就会做报废处理。
新丰小吃特味大包
新丰小吃在每个新老杭州人的眼中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次新丰包子调价都牵连着每一个杭州人的神经,新丰包子的价格甚至可以做个“包子指数”了。
特味大包真的是大,皮紧实。掰开新丰包子,肉馅不会随着断开,肉馅儿里有葱有姜还有料酒,做法比较传统;从卖相上看,新丰的包子不如其他家的白皙光亮,因为新丰的包子皮是用老面发酵的。老面从口感上说,碱味比较重。
新时代大酒店的包子
身边的萧山朋友,几乎每个人都会推荐新时代大酒店的包子。在别的酒店吃饭,一般都是先上菜,最后上主食。而在新时代大酒店吃饭,很多人都是上菜之前每人先来一个包子,然后开始上冷菜、热菜
这里的包子和别家的包子明显觉得气质不同,虽然直径没有平时吃到的包子大,但是个头挺拔,包子的褶又多又密,而且清晰精致又漂亮,一看就是纯手工制作,俨然是一副“白富美”的样子。
包子一口就能咬到馅儿,肉馅儿很大一颗,而且鲜美多汁,酱香味满满。肉质也很有弹性,吃起来略带嚼劲,口感相当完美。
包子的外皮很白不是重点,关键是皮薄,松软可口,有老面发酵的香味,咬的时候也不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