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上的“影子蛋糕店”:跨千里接单赚差价,证照系盗用
近日,辽宁黑山的王女士向澎湃新闻反映,其丈夫通过外卖平台为她购买生日蛋糕时,在搜索出来的众多蛋糕店中,丈夫选择了“看起来比较高档”的一家,名为“金冠蛋糕”,收货地址为所住小区,但这家店定位远在两千多公里之外的成都。
王女士称,按照经验,外卖平台一般只会出现距离收货地址不远的商户,丈夫以为出了问题,便向商户在线咨询,对方解释,“这是总店的位置,我们在黑山县有分店”。该商户信息页面,也有“欢迎光临总店的字样”。
当蛋糕被送来时,王女士却发现,蛋糕并非来自所谓的“金冠蛋糕”,而是距离她家不远的一家“特别小、特别廉价”的店,店名为“光明蛋糕”。订单中载明的动物奶油被换成了植物奶油,“口味也不好,最后都扔掉了”。
“他买了一款售价288元的,8寸大小,优惠后付了270多元。”王女士说,她到“光明蛋糕”店询问得知,类似款式、大小为9寸的蛋糕,该店“只卖50元”。也就是说,定位成都的“金冠蛋糕”跨越数千里接单,后又转单给了消费者所在城市的廉价蛋糕店,从中赚取差价。更让人惊诧的是,这家“金冠蛋糕”所留实体店的地址上,开了一家床上用品店,其上传的营业执照疑系盗用后者,而“食品经营许可证”则涉嫌伪造。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特例。澎湃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知名外卖平台美团外卖、饿了么上均存在着多家“影子蛋糕店”:它们盗用真实商户的实体店地址、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涉嫌伪造证照,而后在外卖平台跨城接单,再转单给收货地址附近商户,从中赚取不菲的差价。
消费者讲述自己被“影子蛋糕店”套路的经过。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何利权图
“跨城”接单后再转单,居中赚差价
9月10日,澎湃新闻记者以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某居民小区为收货地址,在“美团外卖APP”上搜索蛋糕店,发现除了部分定位在盐亭县城内的商户,还出现了14家远在成都、杭州、南京甚至长春的商户。
一家名为“麦香园”的蛋糕店,其地址显示为百公里外的成都温江。该商户展示的蛋糕价格多在288元~488元之间,有不同主题和款式。记者选择了一款“感恩教师节”的主题蛋糕,八寸大小,其描述为“优质进口奶油,新鲜现做,全城2~3小时送达”,优惠后价格为281元。
在和商户的沟通中,记者对该蛋糕店不在盐亭提出疑问,该商户称,“麦香园”系连锁店,外卖平台上“挂的是总店位置”。约两个小时后,盐亭县城内一家名为“XX西饼”的蛋糕店送来了蛋糕,这家店距离收货地址仅有700余米远。
当消费者注意到这些蛋糕店非本地商户后并提出质疑,对方往往会自称是连锁店,登记位置是“总店”。
记者以“收货人朋友、想要购买同款蛋糕”的名义,向“XX西饼”工作人员询问价格,对方称该蛋糕为139元,“上门自己取的话还会更便宜一些”。该工作人员还称,自己并不知道“麦香园”蛋糕店。次日,记者再次联系“XX西饼”工作人员时,对方却改口称,前述蛋糕价值268元,订单是“一个外省的人通过转单平台直接发来的”,包括款式、用料和收货地址等信息,“他把钱给我们,我们只管做好了送。”
同在“美团外卖APP”上,澎湃新闻记者将收货地址设为四川遂宁某乡镇,搜索出来的蛋糕店除了一家本地蛋糕店外,其余的十余家均显示在成都、杭州等地。其中一家“麦甜坊蛋糕店”平台登记地址为成都市温江区,该商户同样称,“有分店、加盟店,下单的位置都能送”。
记者选择了一款268元的生日蛋糕,上述乡镇本地一家开业多年的某品牌蛋糕店不久就将外卖送到了指定地点。面对记者询问,送蛋糕的店员不愿透露实际价格,但她提及,“我们蛋糕店总部和他们(跨城接单蛋糕店)有合作,钱是一个月结一次。”
另一知名外卖平台“饿了么”也有同样现象。澎湃新闻记者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某小区为收货地址,搜索出来的蛋糕店不少远在武汉、西安等城市,且在网页中排序较为靠前。一家名为“黛米蛋糕”的商户,平台地址显示为武汉经开区某小区,9月12日下午,记者以132元的折扣价下单购买了一款6寸草莓水果蛋糕。
外卖平台上搜索蛋糕,会出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商户。这些商户往往没有实体店,地址、证照均系盗用。
与上述美团外卖上的商户一样,这家饿了么商户声称“黛米蛋糕”是连锁店,在淅川开有分店。但当晚,记者却是在淅川县城一家名为“XX烘培”的小店取到了蛋糕,该店员工称,这款蛋糕仅需80元,但对于订单是如何到了该店手中,其不愿透露。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所谓“转单平台”,多是QQ群之类,“有商户在外卖平台跨城接单后,再把单转给送货地址所在地附近的店家,从中赚取差价”。“虽然本地蛋糕店也能因此获得一些订单,但这对当地的市场是一种破坏。此前我们也对这种现象(向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过,但没什么用。”该人士称。澎湃新闻在QQ中以“蛋糕”“转单”等关键词搜索发现,确有大量“全国蛋糕转单”之类的QQ群,其中不少要求入群者注明蛋糕店所在位置和联系方式。
对消费者而言,一旦选择这些“跨城接单”蛋糕店,不仅要花更多的钱,到手的蛋糕质量、卫生等或难以保障。
澎湃新闻记者在一家名为“皇冠蛋糕”的商户下单购买了一款“网红蜘蛛侠蛋糕”,价格为276元,此店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其接单后将单转至距离记者家不远的另一家店。随后,澎湃新闻在一处商业街的二楼找到了这家实际送货的蛋糕店。该店虽有门面,但只做“外卖”,店内较为杂乱。其老板告诉记者,同款“网红蜘蛛侠蛋糕”蛋糕卖130多元。
而在前述“皇冠蛋糕”店的外卖评价页面,有不少消费者直指下单商户和实际送单商户不一致,蛋糕质量很差,“不值这个价”。更有甚者,有消费者称,给了商户钱,却没收到蛋糕。
平台登记地址和证照均系盗用
这些“跨城”接单再转单赚差价的“蛋糕店”,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多个类似蛋糕店在外卖平台上留下的地址,发现这些蛋糕店均无实体店,而是盗用了该地址上真正商户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上传到外卖平台,甚至有蛋糕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涉嫌伪造——就这样,一个个“影子蛋糕店”便隐藏进了外卖平台之中。
辽宁黑山的王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丈夫在一家名为“金冠蛋糕”的美团外卖商户处为她买了生日蛋糕,花了270多元,但最后送来蛋糕的却是黑山县本地一家店,“蛋糕仅值几十元”。这家“金冠蛋糕”在外卖平台上所留地址为成都市高新区(西区)合作路某处,其上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显示,经营者名称为“高新区某床上用品经营部”。
此前,王女士已向美团和成都市高新区(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该店目前为下线状态。9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到前述地址探访,发现这里实为一家床上用品店。店主告诉记者,前几日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突然上门调查,称其“被投诉了”,自己还觉得“莫名其妙”。
“我跟蛋糕店一点关系都没有。”店主称,外卖平台上的营业执照确实属于自己,但他卖的是床上用品,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而王女士称,成都市高新区(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也告诉她,经查询,该“床上用品经营部”未申请过该证。这意味着,这家名为“金冠蛋糕”的商户盗用了床上用品店的地址和营业执照,而“食品经营许可证”则涉嫌伪造。
外卖平台上一“影子蛋糕店”登记地址实际上是成都郫都区一家床上用品店,其老板称自己的营业执照被盗用了。
前述“麦甜坊蛋糕店”在外卖平台上登记地址为成都市温江区德全中街某处。澎湃新闻实地探访得知,德全中街较为偏僻,多为居民自建楼房,而所涉门面开有一家客栈,并非蛋糕店。该蛋糕店上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所有者为“温江觅食零食铺”,经营场所同为德全中街该门面,经营者为“雍圳”。客栈工作人员和隔壁商户均称,未曾听说过“麦甜坊蛋糕店”和“温江觅食零食铺”,也不认识“雍圳”。
而在前述“皇冠蛋糕”所留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浪湾北二街某处”,实为一家西点铺,并未售卖蛋糕。9月12日,该西点铺老板陈帅(化名)向记者确认,这家“皇冠蛋糕”上传到外卖平台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为真,“都是我的”。
另一家“影子蛋糕店”则盗用了成都一家西点铺的地址、执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这些人怎么会有我的证照?”陈帅当即拨通了蛋糕店在外卖平台上所留电话。起初,对方不知他的身份,面对质疑,坚称“蛋糕店位于柳浪湾北二街”“全国各地都有分店”。“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你们用的是我的营业执照,还有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赶紧给我取消了!”陈帅对此颇为生气,失去了耐心。对方连声答“好”,随即挂断电话。
陈帅“在线打假”很快收到实效。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9月13日,该“皇冠蛋糕”店在外卖平台已呈下线状态,相关信息无从查询。
前述“黛米蛋糕”店在饿了么上的信息显示,其位于武汉经开区某小区附近,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的地址一致,但这些证照属于一家超市,经营项目也并不包括裱花蛋糕。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其“商户信息”页面还有一张门店照片,招牌上写有“黛米蛋糕”几个大字,留了一个电话号码。记者拨通了该电话号码,对方称自己就是黛米蛋糕店老板,但其店面位于山西太原,且自己没在“饿了么”上开店。也就是说,“饿了么”上这家蛋糕店是冒牌的,不仅涉嫌盗用武汉一家超市的证照,还直接使用了远在太原的黛米蛋糕店照片,用以“伪装”。
上述几个案例或只是外卖平台上“影子蛋糕店”乱象的冰山一角。记者在外卖平台上随机选择了几家疑似“跨城接单”的蛋糕店,发现它们上传的证照,“经营者名称”中有的是副食店、奶茶馆,还有的是商贸公司,更有甚者,出现了“毛血旺餐馆”。
一家同样名为“皇冠蛋糕”的美团外卖商户,其上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显示,这家店位于成都市崇州市永和大道上,经营者名称为“XX副食店”。澎湃新闻实地调查发现,该处确开有一家副食店,位置较为偏僻,仅由老板娘一人打理,而她并不知道店面地址和相关证照是“何时、如何被人盗用的”。“可以肯定的是,我这里不卖蛋糕。”老板娘说。
“影子蛋糕店”应该如何监管
一名蛋糕行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部分热衷于“转单”的外卖商户可以理解为“经销商”,“他们只做线上商业包装,引流后,直接就近安排合作制作点进行操作”;至于为何搜索结果中会出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商户,“这或是外卖平台搞的‘推广通’,商家可以充值购买广告位”。
“这些‘经销商’本身不生产蛋糕,但可以跟有资质的生产单位建立合作,即从别人那里买来产品,再卖给消费者。”该业内人士认为,“这应该是允许的”。不过,其显然低估了这些所谓“经销商”在“自我包装和引导流量”时给市场带来的混乱。
早在2023年6月,就有媒体报道外卖平台上存在商户“跨城接单后再转单”的现象。彼时美团曾对此开展了专项整改,并对相关商户进行处罚。但时至今日,此类现象却在外卖平台上并未禁绝,甚至出现盗用、伪造证照的情况。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以及第三方平台均有明确规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自己的加工操作区内加工食品,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且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超范围经营。
而作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则应当对入驻商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其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
同时,外卖平台发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存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重庆周立太(成都)律师事务所陈绍坤律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平台有核准实体店的真实性义务,而且不仅仅是注册期前的核准,还应该不定期进行回访,从源头上减少套用商家的营业执照及食品卫生许可证等信息。平台发现这种套用商家信息的使用者要进行严厉处罚。
成都律师张德志也表示,这种情况,外卖平台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平台类似于中介,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的,那么在注册平台外卖店的时候,审核程序应该是必须的。平台既然从中赚取平台费用,相应的,应当肩负保证平台上的商家,至少在这些能表面审查的地方合规合法的责任。但如果是商家提供虚假证照欺骗平台,通过平台审核,这个可能还涉嫌伪造公文印章的问题,严重的构成犯罪。
来源:澎湃新闻
杨国福麻辣烫频出食安问题 加盟店管控不到位是主因
来源:新京报
杨国福麻辣烫低门槛加盟频出食安问题
杨国福广州门店被曝员工双脚上菜板,加盟店管控不到位是问题频发主因
北京一家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新京报记者王远征摄
杨国福麻辣烫广州门店一员工双脚放案板切肉的后厨不雅视频近日曝光,目前涉事加盟门店已关闭。新京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杨国福此前曾多次出现违规倾倒垃圾、证照不符等问题。
在餐饮连锁品牌战略顾问王冬明看来,屡次出现食安问题或跟杨国福近些年降低加盟门槛有关,其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疏于对加盟商的管控。而加盟商管控一直是餐饮企业的痛点。将提高加盟门槛、加强管控与提高违法成本相结合,或许能实现餐饮企业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的统一。
加盟店多次被曝卫生状况堪忧
近日,广州一家杨国福麻辣烫门店的后厨视频引起关注。视频中,一员工切肉时将双脚放在案台上,脚趾多次触碰到肉品,同时地面上混有垃圾和食物残渣,卫生状况堪忧。对此,杨国福广东地区相关负责人郑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员工是临时工,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上岗,目前已被辞退,涉事门店已关闭,并承认管理不当。
6月6日至9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杨国福麻辣烫位于北京的5家门店,其中广渠门内店的菜品新鲜度和卫生状况不理想。6日晚20时左右,该店菜品展示柜表面有遗留的菜品残渣并未清理,且青菜普遍泛黄,不够新鲜。对此,店员解释称是当天配送的蔬菜,但“天气太热不好储存”。
实际上,这并非杨国福首次曝出卫生安全隐患。2017年9月,杨国福麻辣烫店北京民生金融中心店因随意往路边污水井里倾倒泔水被东城区城管工作人员现场查处,随后的门店检查中还存在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未分开处理的情况。而在此前,该门店已签订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服务合同,明确过不将餐厨垃圾排入雨污水管道。
2017年3月,有媒体报道在某外卖平台上,北京有27家杨国福麻辣烫存在问题,其中13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剩余14家店铺则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公示不完整等问题,北京市食药监局介入调查。
2017年8月,有报道称中山市消费者在杨国福某门店吃饭时发现,其花椰菜里有十几条虫子,随后5人出现呕吐症状。而店方则称,青虫经过高温蒸煮后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拒赔医疗费用。在大众点评上,消费者在饭里吃出蟑螂、店面看到老鼠等情况也屡见不鲜。
另据裁判文书网显示,2014年-2015年期间,杨国福还卷入3场诉讼,涉及劳动争议和特许经营合同纠纷。其中一起判决杨国福沈阳分公司违反劳动法,赔偿一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等费用。另外两起诉讼因原告撤诉或开庭未到而不了了之。
加盟费最低已降至2960元/3年
杨国福麻辣烫2003年由哈尔滨一家门店起家,截至2017年7月,其全国加盟店面已接近5000家。官网显示,目前杨国福品牌的加盟业务由哈尔滨杨国福麻辣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鑫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两家负责。乡镇加盟仅需7900元/年,费用最高的上海需49900元/年。最近,杨国福还有加盟优惠活动,上海、北京、广东等6个省市加盟费“签一赠一”,即免除第二年加盟费;其他地区优惠力度更大,为2960元/3年。
餐饮连锁品牌战略顾问王冬明认为,杨国福麻辣烫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扩张与其低加盟门槛有关。
6月9日,新京报记者以加盟商身份从杨国福河北地区加盟负责人处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在石家庄开一家门店需缴纳加盟费15900元,保证金2万元,设备、装修等大致要18万元,通常能在9-18个月内回本。他还称,目前石家庄也享受2960元/3年的优惠,不仅加盟费便宜,装修还能打八五折。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杨国福对加盟店的管控却力度不一。新京报记者以商家身份从杨国福多个区域负责人处了解到,其郑州门店每个月会巡视4-5次,河北地区则会每个月巡视1次。
另据多位加盟负责人的说法,目前杨国福所有加盟店的菜品来源并不一致。在北京、青岛、济南、合肥,除青菜外的所有食材均由公司配送,不允许外采。而在山东潍坊,包括丸子、蔬菜在内的绝大多数菜品都由加盟商按指定品牌自行采购。对此,山东区加盟负责人表示,潍坊门店较少,菜品配送涉及冷库各环节,现在全国各个区域配送尚未统一。
对于门店管控等问题,截至发稿尚未收到杨国福方面回应。
事实上,杨国福麻辣烫曾意识到加盟店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于2010年暂停了加盟业务,并开展市场整顿。但此后的几年,杨国福开店速度不降反增。官网资料显示,2012年-2015年,杨国福平均每年新增门店1000家,每天新开2.7家门店。甚至有报道称,杨国福预计在2023年末将在国际市场开设1000家门店。
王冬明认为,餐饮加盟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市场占有率,但门店数量迅速扩张会导致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再加上公司总部对品牌关注度不够,因此造成杨国福等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也更大。
■行业延伸
加盟管控成餐企痛点
最近,与杨国福一样卷入舆论漩涡的还有网红火锅品牌小龙坎。
5月28日,一则“直击小龙坎老火锅后厨”的视频显示,小龙坎吉林长春欧亚店、哈尔滨会展店、江西南昌胜利路店存在回收口水油、不新鲜菜品拿猪血上色、餐具与拖布共用一盆等问题。
小龙坎对此公开发表声明称,涉事门店已暂停营业,配合监管部门调查。随后,成都、上海、长沙、南京等多地的监管部门对小龙坎门店突击检查,发现多家门店后厨也存在荤素菜混放、洗漱池有虫子等情况。
在业内看来,此次小龙坎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加盟店快速扩张但疏于管理的结果。小龙坎方面5月30日回应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公司对加盟商的管控力度不够,但不会影响其2023年拓展至1000家门店的计划,在其他品牌上会选择进行全直营经营。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在全国布局门店近600余家,其中仅15家为直营店,凭借加盟模式以每年近200家的速度扩张。
事实上,加盟商的管控一直是餐饮企业难点。2016年,黄记煌深圳一加盟店曾被曝出使用发霉大米,后厨脏乱差。绝味食品也曾因武汉一加盟店存储问题导致大肠杆菌超标,引发40人集体食物中毒,并多次抽检不合格。
王冬明认为,一旦加盟门店超过直营店数量时,企业就应该提高警惕。餐饮企业要实现品牌的长久发展,首先要控制加盟店的开店速度,以防管控能力跟不上;其次要提高加盟门槛,加强对加盟商的考察。从行业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提高违法成本,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和加盟商承担连带责任,而不仅仅是开除临时工、加盟商暂停营业等简单处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张晓荣
会员购物就返现,东西都白给?50多人被骗三年多,终于等来一个好消息
投资理财时,金融机构一般会设定固定收益率,正常来说年化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就算比较高的了。如果收益率特别高的产品,投资人可就要擦亮眼睛注意一下了。2023年9月,五常市一部分老年人投资夕阳购会员,上当受骗,三年多过去了这件事终于有了最新进展。
民警:给你返了是14400元,这个是10000元,你清点一下。这是4400元,这个是咱们全部的损失钱。
李宪发:对,对。这回一分不少都回来了,谢谢了。
眼前这位老人名叫李宪发,此时他的心情格外激动,历经三年多,公安部门终于把他被骗走的钱全部追回。现在说起当年上当受骗的经历,李宪发老人还是历历在目。当时他在街上溜达,遇到一个人发传单,说有一个地方不仅可以免费听课,而且听完课还有礼品可以拿。
五常市民李宪发
发的就是纸抽洗衣液,洗衣粉之类的小礼品,塑料盆。
听课的地点是在一个名叫“夕阳购会员服务中心”的门市内,课程的内容就是教老年人网上购物。
五常市民李宪发
为老年人设计一个网上购物的平台,因为老年人都不懂得网上购物,不会电脑,他们是为了方便老年人购物,而且把老人都集中起来到夕阳购,这样团购价钱就能贱(便宜)。
工作人员告诉李宪发,“夕阳购”商城是针对老年人的购物商城,只有先充值成为会员,才能购物。
五常市民李宪发
银卡是1200,金卡是6000,还有翡翠卡是24000,你要入会(员)了之后呢,每天你可以按卡的数目买东西。
当时工作人员跟他们讲,消费之后,不仅可以拿到东西,还有大量的返券,这些返券可以继续在商城里消费,也可以按天以现金的形式返还。
五常市民李宪发
一天比方说要是翡翠的(会员)卡24000的,那么每天可以返140元到150元。
这种购物返现的模式,不仅东西等于白得的,还能赚不少,李宪发就办了一个会员。还有些老人,被这种返现模式吸引,甚至办了好几个会员。办完会员,李宪发他们就坐等返现,可是不料钱没等着,东西没等着,却把商店等关门了,而且负责人也找不到了。事情发生后,上当受骗的老年人马上报了警。
五常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李铁铭
五常的群众50余人,投资了100多万元,110万元左右,我们经过调查,这是一起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已在逃,经过我们公安机关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潜逃在北京,咱们办案人员多次到北京去,终于把犯罪嫌疑人高某抓获。
由于涉案金额较高,公安机关的追赃工作比较坎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民警终于帮被害人将损失追回。
五常公安部门先后分两次将钱款返还给受害群众,大家拿到钱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也不能信高额返利这种事儿了。
五常市民顾丽君
我们图的是他的利息,他们图的是我们本金了,所以投进去我们吃个大亏,以后就不图便宜了,图小便宜吃大亏。
犯罪分子为了将老年人的存款骗走,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在重庆长春都发生过类似的案件。这些团伙都是以高额返利为诱饵,骗取老年人投资,然后卷钱跑路。
从2016年开始,老妈乐公司在吉林省遍地开花,受到不少老年人的追捧。想成为老妈乐会员,享受老妈乐返利,首先必须在老妈乐会员服务中心买商品,最低消费是1280元,成为银卡会员。消费越高得到的返利越高。同时,拉人加入会员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老妈乐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新顾客往里买,比如说你今天买完了以后,你返到钱之后,你还会推荐你周边的人,买的人会越来越多。
2023年,老妈乐公司终是翻了车,吉林省多地警方都发布了关于敦促老妈乐非法集资案件行为人退缴赃款和报案登记的通告。在河南省新密市,老妈乐公司的店长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检查机关批准逮捕。
在重庆,一些中老年人来到公安机关报案,说他们被重庆市老来福养老产业集团诈骗40多万元。这个集团先引诱老年人到公司网站充值,充值后就可以获得回报。
重庆市巴南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郑曙光
发展会员过程中,首先会员比较警惕,他会投资一个最低档次980元的银卡会员,但是投资会员以后,老来福公司会按时返利,这一下就打消了老年人的顾虑。
经过民警工作,5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重庆市巴南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郑曙光
经侦查老来福集团,共涉嫌吸收资金1.13亿余元,(加盟店)遍布全国19个省,220个门店,投资人8000余人。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犯罪分子诈骗手法比较雷同,就是以会员卡返利等方式让老年人先尝到甜头投钱,然后再收割他们的本金。
五常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刘云忠
有的回报率甚至高达几百倍,为了骗取更多人参与投资,非法投资者开始先期兑现投资的本息,然后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用后投资者的钱兑付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以后,便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公安机关提醒,许诺高额返利或者拉人头的机构都存在非法集资风险,老年人投资前一定要擦亮双眼。
小编有话说
你图的是人家的利息,
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
天上从来没有掉馅饼的事情。
小编提醒
投资理财一定要通过银行等
正规的金融机构,
不要被高利蒙蔽了双眼
搭上自己的血汗钱。
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