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三大比萨公司达美乐二度递表港交所,三年半新店增长率超170%
文/福布斯中国
国内第三大比萨品牌——达美乐中国再次向港交所提交申请。
周末,港交所官网披露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势股份”或“达美乐中国”)的上市申请材料,达势股份是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
招股书显示,达美乐(Di’Pizz,I.)1960年在美国成立,是全球最大的比萨公司(按2023年的全球零售销售额计)。截至2023年6月19日,于全球9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9,200家门店。
达势股份于2008年在英属维京群岛成立,由FkPKv先生、ZhZiv等一起创办,当时他们发现了西方餐饮连锁店引入中国的商机。彼时一家总部位于台湾的公司PizzvC.,L.透过PizzvChiL.拥有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省及浙江省经营达美乐比萨门店的独家权利。
2010年达势股份开始经营达美乐比萨门店且同时也收购了PizzvChiL.获得了旗下权益地区的门店权利。
2017年,达势股份与Di39Ii(Di’Pizz,I.的附属公司)续签总特许经营协议,并将特许经营范围扩大至整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达势股份向Di’Ii支付总特许经营费、门店特许经营费、特许权使用费。至此,达势股份成为名副其实的达美乐中国。
自拿下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的总特许经营权后,达美乐中国迅速扩张。2023年1月1日,达美乐中国的自营门店仅有188家,截至2023年6月30日,达美乐中国的自营门店增长至508家,三年半期间门店数量增长率超过170%。达美乐中国也制定了新的开店计划,计划在2023年开出120家新店,2023年开出180家新店。
达势股份大部分现任核心行政管理团队的入职时间是2023年,也是从2023年开始,达美乐中国开始迅速扩张。达美乐中国是目前国内前五大比萨品牌中增长最快的公司。
达美乐在业内的称号是“比萨外送专家”,承诺“外送30分钟必达,超时送免费比萨券”。达美乐中国组建了专职配送达美乐的外送骑手团队,与一些比萨品牌积极招募加盟商不同,达美乐中国现有门店全部为自营。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23年和2023年,达美乐中国有95%的外送、外带及堂食订单是线上下单,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的平均水平是低于70%。
达美乐中国约56%的门店位于北京及上海,达美乐比萨品牌于该等地区分别运营约25年及15年,享有品牌知名度。2023年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门店层面的经营利润为1.486亿元和8,330万元;门店EBITDA(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用于评估门店盈利能力的指标)分别为人民币2.422亿元及1.383亿元,门店EBITDA利润率分别为15.0%及15.2%。
2023-2023年报告期内,达美乐中国门店的单笔订单的平均销售金额分别为80.4元、85.1元及90.5元。
达美乐中国发现,开店时间越久的门店通常平均日均销售额也会越高,毕竟这些门店有足够的时间在附近消费者群体中积累知名度和口碑。从这一角度看,越早开店越好。
达美乐中国的财务数据显示,旗下自营店门店层面能实现盈利。2023年、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分别取得4.4%、4.0%、9.2%和9.2%的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
达美乐中国的营收也稳步提高。2023年,达美乐中国的营收仅为人民币8.36亿元,2023年,达美乐中国的营收已经增长至人民币16.11亿元,几乎实现翻倍。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的营收同比增长18.6%。
然而,快速开店以及大多门店开业时间短,还未能覆盖公司层面的支出。为支持全国性的门店网络,达美乐中国公司层面需要做市场调研、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及营销、人员培训、建设中央厨房等。
2023年至2023年期间,达美乐中国连年亏损且亏损额度在扩大,上述三年的净亏损额分别为人民币1.81亿元、2.74亿元、4.71亿元,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的净亏损9550万元。
达美乐中国认为,中国的比萨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23年时市场规模为364亿元,与东亚市场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比萨市场还远未到饱和状态,2023年中国每百万人拥有10.9家比萨店,而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数字均达到28家以上。
达美乐比萨的创始人是汤姆·莫纳汉是美国知名的比萨大亨、亿万富豪、宗教慈善家。汤姆·莫纳汉的财富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出身贫寒,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白手起家,逆天改命,人生经历足够传奇。
达势股份的控股股东是现年55岁的JLiMh,其国籍是英国,但在招股书中提交的住址在新加坡。他还是新加坡干散货船运企业BBkG的老板和CEO。BBkG是一家干散货船运企业,专门负责在全世界各地运输商品。另外,他还是挪威船级社和英国劳埃德船级社的成员。Mh在达势股份担任非执行董事兼副董事长。
达势股份的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为45岁的王怡女士。她于2017年5月加入达势股份,曾先后在麦当劳、麦肯锡任职。
奇妙的达美乐披萨:中国加盟商赚上市价值,美国总店收现金价值
导语:本质上为达美乐中国加盟商的达势股份,2023年到2023年期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
自第一家必胜客比萨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过去32年。但比萨这一“洋食品”,在中国的发展,仍未达到像咖啡一样的火热程度。
11月20日,达美乐比萨(DPZ.N)中国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势股份”或“达美乐中国”)发布聆讯后资料集,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3月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失效后,达势股份于10月14日再次更新招股书。本次港股IPO,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国内比萨市场份额占比第一的品牌,是百胜中国(9987.HK)旗下的必胜客。从2017年开始,达美乐奋起直追,到如今,其门店数量与市场份额,仍与必胜客相去甚远。
在快速扩张开支和自营配送的成本压力下,达势股份连年亏损。
但其加盟的品牌商达美乐比萨,却依靠为特许经营商提供货品的供应链收入、特许经营费和自营更有效率的门店,早已盈利。
持续亏损,但加速扩张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达美乐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第三大比萨品牌,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比萨品牌。
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作为“外卖比萨一哥”,达势股份70%的收入来自外卖收入。以外送业务收益规模作为衡量标准,达势股份的外送收益达到12亿元,市场份额达到6.7%。
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2023年以来,达势股份收益连年增加,但亏损幅度呈翻倍态势。2023年虽有好转,但照目前趋势来看,今年扭亏希望依旧渺茫。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达势股份的净亏损为9550万元,同比净亏损2.05亿元,有所缩减。2023年到2023年期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同期收益分别为8.37亿元、11亿元、16亿元。
达势股份财务报表,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势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收益攀升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系公司门店扩张成本而来的信息技术与人才储备需要。
另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6月,员工薪酬开支将近40%,而同期必胜客员工薪酬及福利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2%。
占比如此巨大的员工薪酬开支,与自营配送有关。坚持自营配送,而非使用第三方平台,是达美乐在经营中的一大特色。“受益于”疫情不断反复,达美乐的外卖业务也在发展壮大中。
达势股份的员工总人数(含全职与兼职)达到11262人,其中包括5357名专职骑手。骑手人数合计占员工总数比例,达到了47.6%。
2023年-2023年达美乐门店数量,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回顾达美乐品牌的历史,最初的战略定位并非是主营外卖业务。
达美乐的前身成立于1960年在美国的密歇根州,彼时,创始人TMh和JMh两兄弟接手了一家又小又旧的比萨店。
在经营中,他们发现很多客人就餐时十分匆忙,便有达美乐的外送业务的想法,后来,这促成了达美乐的创新业务模式。
这一抓住了顾客需求的创新,使达美乐业绩蒸蒸日上。随后,又衍生出另一个后来被证实相当正确的战略决策——加盟。
达美乐通过“外卖+供应链+加盟商”的模式,以门店增长为策略核心,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开店的目标。
藉由此,达美乐正式进入了全球快速扩张的阶段,后于2004年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与谷歌(GOOG.O)在2004年同时IPO的达美乐,实现了27倍的投资回报率,远超谷歌的16倍。到2017年,达美乐股价暴涨20多倍,而同期表现最好的亚马逊(AMZN.O)也就翻了5倍多。
达美乐比萨股价走势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一块小小的比萨,成长性甚至超过谷歌、苹果(AAPL.O)、亚马逊(AMZN.O)。故而,有分析师称“一块比萨卖出100亿美金”。
其后,达美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比萨公司。1997年,第一家达美乐门店在中国北京开业。
2008年,64岁的职业投资经理人FkPKv与Ziv等人一起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商业有限公司——达势股份,瞄准西餐在中国经营的业务,并将目光对准达美乐比萨。
2009年,FkPKv和其他联合创始人利用他们的业务关系和网络,安排与达美乐比萨的执行主管会面。随后,达美乐比萨向FkPKv引荐了PizzV快餐集团(拥有中国以及东南亚11个国家达美乐的经营权)。
2010年前后,凭借背后法国家族信托控制的GTLii公司的强大资本实力,FkPKv组建的达势股份,收购了PizzvChiL.,取代后者成为达美乐在中国大陆唯一特许总经营商,主要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经营。
七年后,达势股份与达美乐协议扩大经营范围,将中国港澳地区也纳入经营范围。
至今,达势股份实现持续性扩张,将特许经营范围扩大至全中国。截至2023年6月,达美乐在中国运营508家餐厅,并且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达势股份的餐厅数量分布,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势股份在招股书中说到,未来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比萨公司。
而目前,无论是经营收益、市场份额,还是餐厅数量,达美乐仅为当前中国第一比萨品牌必胜客的1/5。
达势股份距“中国第一”的目标,都还有相当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达势股份选择在此刻上市,难说是一个好时机。
今年8月以来,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指数持续走低,直至10月才开始出现回暖趋势。
恒生非必需消费业指数走势,来源:同花顺iFi
同样谋求港股上市的绿茶餐厅,六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申请状态转为“失效”。
转道A股的老娘舅、老乡鸡等,鉴于A股以往对餐饮企业审核之严格,也处于焦灼的等待中。老娘舅从披露招股书至今,已过去近5个月,仍未有新进展。老乡鸡在十月底再次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上市进程。
疫情反复,致餐饮企业暂停营业、反复关店、客流下滑。今年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资本市场,对餐饮业整体,难言信心。
一块亏损的比萨,估值超过盈利的鸭脖
点外卖逐渐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伴随这一趋势,达美乐中国的规模快速扩张,餐厅数量从2023年的268家,两年半期间接近翻倍,融资也在持续进行。
本次IPO递表前,达势股份共经历过10轮融资,合计融资2.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87亿元)。
招股书显示,达势股份的最后一轮融资,是在2023年底。这笔5000万美元的投资,来自达美乐比萨(DPZ.US)、D1SPVMHI(HK)Lii及SMALLCAPWF,I.。
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美乐比萨总部对达美乐中国业务十分支持,仅2023年至2023年底,单独或联合其他投资机构,向达势股份投资合计达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25亿元)。
达势股份招股书中披露了当前公司的组织架构。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达美乐比萨持股达势股份15.66%,公司董事兼副主席JLiMh通过GTLii持股37.28%,为公司控股股东。
上市发行前股东结构图,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作为中国境内总特许经营商,达势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各区域子公司。
经历了多轮融资之后,达势股份的估值达到8.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16亿元)。
按照2023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6.11亿元,以此估值计算,达势股份的市销率为3.55倍。
对比来看,截至11月18日收盘,周黑鸭(1458.HK)的滚动市销率(PS-TTM)为3.32倍,不及未上市的达势股份。
而市场份额占比第一的必胜客,营收、门店数量等均高于达美乐中国,滚动市销率(PS-TTM)仅为2.33。
但这两个市销率低于达美乐中国的同行,早已实现盈利。
57亿元的估值,与港股上市公司呷哺呷哺(0520.HK)十分相近,但呷哺呷哺,营收规模是达势股份近四倍。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外卖“故事”,还是整体业绩,以57亿元的估值去审视达势股份,恐难满足港股二级市场的审视。
港股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市销率(市值数据截止时间2023年11月18日,主营业务收入为2023年数据),来源:同花顺iFi,阿尔法工场整理
达势股份在招股书中提到,本次融资的主要用途为扩张门店,计划在2023年和2023年分别开设120家和180家新店,延续原有的门店增长策略。
是否能顺利扩张,取决于是否能顺利上市。
然而,从已登陆港股的内地餐饮企业来看,尽管经营状况日渐恢复,但是餐饮板块的股价走势却不容乐观。
13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股市表现(截止时间2023年11月18日),来源:同花顺iFi,阿尔法工厂整理
呷哺呷哺(0520.HK)从2023年的历史最高位27.083港元/股,已跌至11月18日的7.07港元/股;海底捞从最高85.80港元/股,跌至16.54港元/股,市值也只剩下不到1000亿港元。
达势股份3.55倍市销率,看来是“贵了”。因为它加盟的堪比谷歌且更赚钱的达美乐比萨,市销率也只有3倍。
加盟商巨亏,总店“肥吃肥喝”
本质上,达势股份就是达美乐比萨的中国加盟商。
中国加盟商连年亏损,但达美乐比萨却赚得不亦乐乎。
达美乐比萨历年盈利,来源:达美乐比萨2023年度报告
达美乐比萨的收入主要包括美国门店业务、特许权使用费和供应链服务等。供应链服务占58%以上,且服务定价还在不断上调,比如2023年增长3.3%。
达美乐比萨收入结构,来源:达美乐比萨2023年度报告
所谓供应链业务,就是达美乐比萨向特许加盟商(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食品、设备和用品。达美乐比萨也会与加盟商进行“利益绑定”,将售卖材料税前利润的50%与加盟商分享。
在品牌授权方,供应链是用来赚钱的。达美乐比萨自建面团、薄皮等加工中心,相比杨国福、蜜雪冰城等依赖外协加工厂提供原材料的模式,获利更为丰厚。
但这部分收入,作为中国特许加盟商达势股份,自然是没有的。达势股份招股书中反复提及的供应链,就是纯粹意义上的经营基础设施。
因为达势股份在中国经营的全部门店,都是自营门店,无法通过向加盟商销售材料而获利。
不仅如此,达势股份还要向品牌授权方达美乐比萨每年上交一定费用,包括门店特许经营费、特许权使用费、软件许可费及年度升级费用等。2023年,这部分费用就有人民币1.146亿元。而当年达势股份亏损4.71亿元。
达势股份关联交易披露,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达美乐中国的单店盈利模型无法达到美国门店的水平,这或许是中国加盟商持续亏损的最重要原因。
达美乐比萨的美国门店,近两年经营利润率约为22%。
美国门店经营利润率,来源:达美乐比萨
对比来看,2023年之前,达美乐中国门店经营利润率仅在4%左右徘徊,直到疫情发展较快、对外卖服务需求上升的2023和2023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门店经营利润率方才迈过9%的门槛。
即便是把什么都算上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也只有15%这个水平。
门店运营利润,来源:达势股份招股书
从国内的比萨市场的预计收益规模来看,外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同时各城市带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来源:浙商证券研报
3年亏损近10亿元,达美乐能否成为中国“披萨第一股”?
近日,达美乐披萨的中国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达势股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
近年来,达美乐在中国市场飞速扩张,甚至在未来的两年内还要再开300家门店,主攻一二线城市。在连锁餐饮品牌遍地开花的时代,达美乐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否足够?
“烧钱”开店,两年内还要再开300家
1960年,达美乐披萨成立于美国。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门店。2004年7月,达美乐披萨登陆纽交所。截至目前,达美乐在中国市场的10个城市有485家直营门店,在全球90多个市场有着超过18800家门店,主打高效外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23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达美乐中国引入了新的首席运营官王怡,她此前曾在麦当劳中国任职8年。据报道,王怡在掌舵之后,就为达美乐中国定制了新的经营策略,自此以后,门店不断扩张。
为了在中国市场建立竞争优势,达势股份在扩张门店上下足了血本,这些年一直在亏损。
招股书显示,2023年至2023年,达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37亿元、11.04亿元和16.11亿元,2023年至2023年,达势股份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和4.71亿元,也就是说,达势股份近三年累计亏损超9亿元。
而对于历年的亏损,达势股份解释称:主要由于我们进行了大量初始投资以推动门店网络的快速增长并提高品牌知名度,这对于在餐饮行业建立竞争优势及利用中国披萨市场的巨大空白实现盈利是必不可少的。
主攻一二线城市
扩张门店是达势股份未来四年会一直坚持的计划。
招股书披露,达势股份计划在2023年和2023年分别开设120和180家新店,主要在一、新一、二线城市,靠近华北、华东和华南现有的三个中心厨房,以及即将成立的新中心厨房。鉴于中国有大量的潜在门店位置,预期2024年和2025年仍将继续快速开设新店。
“我们最初的业务重点在北京及上海,我们在两地建立了重要的地位,并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达势股份在招股书中提及。截至2023年年底,达美乐在中国的468家门店中,有372家位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占比高达79%。
幸运的是,一线城市门店实现收支平衡和投资回报的时间都较快。
招股书数据显示,整体来看,达美乐在中国开设的大部分门店首次实现收支平衡的时间为1至3个月,一般现金投资回报期为3至4年。同期,北京及上海门店的一般首次收支平衡的时间为1至2个月,现金投资回报期则为2至3年。
由于主打外卖服务,且以一线城市为主要占地,达势股份的人力成本较高。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年、2023年及2023年,员工薪酬开支分别为人民币3.4亿元、4.7亿元及7.0亿元,分别占我们同期总营收的40.1%、42.5%及43.7%。
品牌护城河在哪
达美乐飞速扩张的勇气并非空穴来风。眼下,中国的披萨市场以及披萨外送市场的潜力巨大,依然存在不少空白。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披萨市场规模为305亿元,预期在2025年前将增长至6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4%。但相比于其他东亚市场,中国披萨市场仍存在服务不足的现象。2023年中国每百万人仅有9.8家披萨门店,而日本及韩国分别为28.4家及28.9家。
上述报告预计,披萨外送市场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将按19.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在2025年增至374亿元,占整个中国披萨市场的60.0%。
不过,在连锁餐饮品牌遍地开花的时代,达美乐如何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以实现扭亏为盈呢?
餐饮连锁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几乎所有的餐饮连锁企业,从产品或者技术本身来讲,它都不太容易建立起护城河。因为要简单化、标准化、可复制。那么它们的护城河在哪里呢?是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其次是它的连锁经营系统,最后就是品牌。”
至于达美乐的优势,文志宏认为,它是以外卖作为核心定位的一个披萨品牌,这种模式恰好和中国当前餐饮行业市场的外卖化大趋势是非常吻合的。而达美乐不管是在品牌,还是商业模式和管理系统方面,都有比较大的优势。
“不过,达美乐虽然在全球是外卖披萨的大品牌,但它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来讲还不是那么高,所以在这方面需要强化,当然这也是以产品和服务为基础的。”文志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