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李调元醒园录白话文?醒园录菜谱

李调元醒园录白话文?《醒园录》共分上下两卷,由其子李调元(乾隆癸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吏部主事、广东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编刊成书…

李调元醒园录白话文?醒园录菜谱

李调元醒园录白话文?

《醒园录》共分上下两卷,由其子李调元(乾隆癸未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吏部主事、广东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编刊成书。 内容乃记古代饮食、烹调技术等。计有烹调三十九种,酿造二十四种,糕点小吃二十四种,食品加工二十五种,饮料四种,食品保藏五种,总凡一百二十一种,一百四十九法。

版本有清乾隆、道光、光绪间李调元《函海》本,一九八四年六月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本。

二零零五年夏秋之交,香港导演午马以此书为由在撰着者的家乡罗江县拍摄了电影《天下第一宴》

李调元醒园录白话文?醒园录菜谱

第一本川菜谱?

第一本四川菜谱,是由李化楠、李调元两父子编撰的《醒园录》。这本菜谱中记录的120余道菜式中,有的菜式至今都颇得川人喜爱。这本菜谱同时还融入了浙菜等做法和特点。当代人偏爱的融合菜、新式川菜,早已被李化楠、李调元父子记录在书了。

李调元是谁?他为什么能够编撰出第一本四川菜谱?他是否还有别的记录和成就?9月22日下午2点,“名人大讲堂”邀请著名学者、民俗专家袁庭栋走进李调元的故乡,在德阳市罗江区博物馆精彩开讲。袁庭栋将以“论李调元在四川文化复兴中的历史作用”为题,分享文学家、美食家李调元在整理蜀学文献、振兴四川文化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作为罗江特产,腌落花生入口酥脆,更是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一项最初制作工艺的记录,也记录在《醒园录》中:“将落花生连壳下锅,用水煮熟,下盐煮一二滚,连汁装入缸盆内,三四天可吃;又法,用水煮熟,捞干弃水,腌入盐菜卤内,亦三四天可吃;又法,将落花生同菜卤一起下锅煮熟,连卤装入缸盆,登时可吃。若要出门,捞干包带做路菜不坏。”此“三法”便是腌落花生的传统制作工艺。

“风板鸭法”“酱豆腐乳法”“做水豆豉法”等等,这些四川传统的食品制作工艺,因为李调元父子的记录,得以多了些留存于世的机会,造福了当代人的味觉。除了在四川美食上所做出的努力,李调元对于四川文化的复兴,也是尽其所能。他所取得的成就,可称之为全川领先、对后世影响巨大。在这最为璀璨的成果,当属编辑刻印了被称为“巴蜀文化百科全书”的《函海》。

最早的川菜食谱?

最早的川菜菜谱《醒园录》。

《醒园录》出现在2013年春泰和嘉成古籍文献专场。 清乾隆四十七年刊本,李化楠撰,李调元编,一册,《醒园录》上下两卷,记载清代饮食、烹调技术凡一百二十一种,一百四十九法。是目前能见到的反映川菜历史的最早的专门著作。

求关于美食小吃的古文!是古文,不要古诗?

《山家清供》[宋]林洪 《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 《醒园录》[清]李化楠 《随园食单》[清]袁枚 《调鼎集》[清]童岳荐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元]佚名 。

。。。。。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