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写在什么地方?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至于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应该是王安石在钟山所作。
湖阴先生与王安石的关系?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而他是王安石晚年居住在金陵紫金山时的邻居,所以他可以算是王安石的朋友!
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隐居在金陵 (今江苏省南京市) 钟山南麓,所住的地方距城七里远,距江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紫金山(钟山)也是七里,路程恰好是由城入山的一半,所以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居处亦因此得名“半山园”。在这里,他与隐居在钟山的湖阴先生相识相知,成为至交好友。
这位湖阴先生名叫杨德逢,“湖阴先生”是他的别号。王安石为杨德逢作了很多首诗,从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安贫乐道、品性高洁,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春风又绿江南岸现在指哪里?
扬州附近的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南京可以说是王安石的第二故乡,南京有他居住的著名的”“半山园”。当时王安石北上泊船瓜洲,他写道: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用中间地京口(镇江)来说明瓜州离南京已经很近了,京口和瓜州只隔着一条水,京口和南京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绿江南岸,又说明已经有好几年,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作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南京。所以我认为这里的”江南岸”,是指南京一带。
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全诗?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桑树枝叶稀疏,楝花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
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排闼(tà):开门。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垣(yuán):矮墙。
黄鸟:黄莺。午梦:午睡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