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问答

闽县

闽县 闽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东部和闽侯县的东南部地区,包括长乐区的营前,吴航,…

闽县

闽县是中国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东部和闽侯县的东南部地区,包括长乐区的营前,吴航,猴屿乡首占镇一带,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侯官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

清代,闽县管辖12乡、4坊、34里。清末撤乡、里,建区,闽县分为11区,与侯官村分治今闽侯县及福州城内区、南台区和下渡区。城内区又分为:北段(华林坊、钱塘巷一带)、中段(鼓楼前一带)、南段(南大街一带)、东段(东街、旗汛口、法海寺一带)、旗界段(东门大街、汤门大街、河西街、河东街一带)五段。城内井楼门、汤门、东门、水部门、南门五城门均属闽县城内区管辖。南台区分南台、水部两段。下渡区以藤山(仓前山)为首段,泛船浦以下为第二段,江边一带为第三段。

基本介绍

闽县始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由原丰县改称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武德八年废侯官县入闽县。天授长安二年(702年),再分闽县置侯官县,元和三年(808年)再并侯官入闽县,元和五年(810年),复析闽县置侯官县。咸通二年(861年)划出闽县地置永贞镇(今罗源县)。五代十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即闽国时期,改闽县为长乐区县,清泰二年(935年),长乐复名闽县。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县再改称长乐县,次年又复原名。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村合并为闽侯府,民国2年3月改设为闽侯县,闽县建置从此取消。

参考资料 >

《中国乡村史》课程“宅在家里认识家乡”系列之三.厦门大学历史系.2024-01-12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