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口腔医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口腔医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通策医疗(600763)等。
本文核心数据: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口腔医疗机构床位数;口腔医疗人员数量;口腔医院收入
行业概况
1、定义:以口腔医疗服务消费为基础
口腔医疗行业是指以口腔医疗服务消费为基础医疗行业前景,是属于市场化、成熟度和纵深程度非常高的医疗垂直细分行业医疗行业前景,是对于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相关医疗服务。
口腔医疗行业分为口腔疾病治疗、口腔医美和口腔护理三大类。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较短
口腔医疗产业链较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上游是口腔医疗器械及耗材和口腔医疗药品的生产商以及口腔医疗服务人员、医院等口腔医疗机构;中游为口腔医疗服务的各种项目,终端下游则是需要接受口腔医疗服务的患者。
目前,口腔医疗产业链上游参与者类型广泛,口腔医疗器械和耗材的代表企业有美加医学、现代牙科、西诺医疗、新亚医疗、威海威高、古莎齿科、家鸿口腔、国瓷材料、美亚光电、新华医疗等;口腔医疗药品的代表企业有生化制药、南粤药业、恒生制药等;口腔医疗机构代表企业有通策医疗、瑞尔齿科、拜博口腔等。
口腔医疗产业链中游为口腔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口腔修复、口腔种植、牙齿美白、口腔正畸、口腔护理。口腔医疗产业链下游为患者。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飞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医疗行业前景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行业前景我国口腔医疗经历了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向民营口腔医疗机构逐渐出现并兴起到互联网+口腔医疗业务的发展过程。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积极鼓励口腔护理行业的有序向上发展,为此推出了相应的政策与规划,如《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等重要政策规划,同时政策鼓励民营口腔医疗和互联网+口腔医疗的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1、供给端:口腔医疗供给稳步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床位数、口腔医疗人员数量稳步增长,口腔医疗供给稳步提升。
——口腔医院数量稳步增加
以口腔医院为例,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0-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数量总体上保持增长趋势。由2010年为300家到2023年的945家,年均复合增长12.2%。据测算,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数量约为1029家。
——口腔医疗人员规模稳步扩大
2016-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人员数量逐年增加。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人员数合计7.8万人,同比增长8.6%。据测算,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人员数量约为8.59万人。
从口腔科执业医师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来看,2023-2023年我国口腔科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呈上升的趋势。2023年,我国口腔科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为27.8万人,其中口腔科执业医师人数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22.1万人,占比为89.0%。据测算2023年,我国口腔科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约为30.7万人。
——口腔科床位数稳步增长
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口腔科床位数情况来看,2023-2023年,我国口腔科床位数稳步增长,从3.81万张增至4.44万张。据测算,2023年我国口腔科床位数约为4.72万张。
2、需求端:口腔医院诊疗人次数稳步增长
随着患病人群的增多、健康意识觉醒、就医环境优化及物质水平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医院门急诊的口腔患者就诊人次稳步增长。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公布数据,2013-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诊疗人次从2013年的不足2500万人次增至2023年的近4500万人次。2023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口腔医院诊疗人次数有所下降,约为3995万人次。据测算,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诊疗人次数约为4677万人次。
3、收入规模:收入规模稳步增长,以医疗收入为主
2013-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收入总体呈逐年增加态势。2023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口腔医院收入增速有所下降,总收入为290.57亿元,同比增长0.98%。据推算,2023年我国口腔医院收入约为329亿元。
从2023年中国口腔医院收入来源分布上来看,口腔医院的收入主要是以医疗收入为主,占比为87.5%;其次是财政收入,占比为9.1%;其他收入占比为3.3%。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山东、浙江、河南口腔科床位数量较多
从我国医院口腔科床位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我国医院口腔科床位数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山东、浙江和河南,床位数分别为3511个、3395个和3021个。
2、企业竞争:公立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构成两大派系
随着民营资本的涌入,各种规模和各种形式的口腔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资金大量投入,人才频繁流动,整个口腔医疗卫生市场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目前,我国口腔医疗市场主体主要为公立口腔医疗机构和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两大派系。我国公立口腔医疗机构代表性机构包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等。目前,民营口腔机构尚无全国性的知名综合品牌,拜博口腔、瑞尔口腔、佳美口腔、通策医疗在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方面的规模较大,属于连锁口腔专科医院,在全国占有一定的竞争地位。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前景:收入有望达525亿元
2、发展趋势:口腔医疗数字化成发展趋势
供给方面,随着民营资本大量流入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将越来越普遍;需求方面,牙齿美容保健方面的需求强劲,将对口腔医疗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口腔医疗的加速融合,口腔医疗数字化将加速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
医疗器械行业分类
根据2023年3月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根据医疗器械结构特征分,可以将医疗器械分为无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根据是否接触人体,可以将医疗器械分为接触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两种分类方式综合后,医疗器械可以分为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有源接触人体器械和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详细分类情况如下:
行业供给情况: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
2006-2023年,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65万家,其中: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15536家,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13011家,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2181家。
根据2023年药监局发布的最新《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企业数量共计2.8万家,比2023年底增长5.62%。
行业需求现状:市场规模近万亿
——医疗卫生机构稳步上升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下游需求主体主要为各类型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机构。
根据卫健委统计数据,2015-2023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截止2023年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体数量达到104.36万个,同比上升2.02%。
——行业产销情况较好
通过测算2023年各公司公布医疗器械产品产销率来看,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代表企业产销率均值为100.64%,其中迈瑞医疗、振德医疗产品产销率高于均值,理邦仪器、英科医疗、乐普医疗产品产销率均值虽然低于六个代表性企业均值,但仍旧保持在95%以上,这一定程度体现出医疗器械行业产品销售情况较好,货物库存积压现象不明显。
——2023年市场规模近万亿
2023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出现“先抑后扬”的局势。1-3月,国内新冠疫情肆虑,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及消毒液等与疫情相关的低值医用耗材的需求短期内显著上升,诊断试剂、生命监护与支持系统供不应求,国产替代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对精密医疗设备有需求的医疗采购流程崩溃,另外择期手术都在取消或推迟,与之相关的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短期应声下跌。后疫情时代,非抗疫医疗器械市场恢复迅猛。加之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3)》统计,2016-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7721亿,同比增长21.76%。2023年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医疗抗疫物资需求下降,使得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也出现下滑,据初步统计,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近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前景怎样?
疫情让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经历了“寒冬”,然而此前并不那么活跃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却迎来了“春天”。许多互联网+医疗平台纷纷推出了在线问诊、义诊、线上购药等服务,缓解了实体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又及时满足了人们“不能出门、但要看病”的需求。线上就诊的新形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逐渐成为在特殊时期就医的有效补充方式。
首先小编先介绍以下四种医疗平台的业务场景,让大家对其业务模式有大致的了解。
一、C2C医疗咨询平台
C2C医疗咨询平台中有大量的入驻医生,从时间上来说,医生可以利用闲置时间为患者进行线上诊疗;从空间角度上,医生可以进行远程会诊、远程治疗等。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做好医患连接,有效助力医疗升级。但是对于平台来说,大量的就诊订单需要与入驻医生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耗费较高的财务人力成本。
二、B2C全国性医院合作平台
市面上有不少的全国性医院合作平台,其针对于患者、医生、医院这一三角关系产生的痛点,优化就诊流程,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上挑选合适的医院进行挂号、缴费、查看检查结果等等,省时又省事,对于医院而言,也有利于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半径。然而平台要与全国大量的合作医院进行分账,同样是复杂又繁琐。
三、B2B医疗器械平台
这类平台上会出售外科器械、手术室或诊疗室设备、能量治疗器械、消毒清洁器械等等,其通常会与很多医院和医疗机构合作,统一在平台上下单购买这些医疗器械后,由平台安排就近的医疗器械供应商进行发货。那么在交易订单完成后,平台则需要与医疗器械供应商、物流方结算资金。
四、B2C2C药品供应平台
药品供应平台通常与医生、药房进行合作,医生入驻到平台中为患者开药方,患者在平台下单购药后由就近药房进行配送。在此业务场景下,交易资金由平台统一收款,平台需要与医生及药房进行分账。
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领域的新模式,在流程优化、数据支持、破除医疗服务时空壁垒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然而面对大量的交易订单,复杂的结算需求,医疗平台分账怎么做才好呢?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接入自动分账系统,通过数字化工具来实现灵活自由的分账管理。
自动分账系统仅需一个API接口就能轻松接入,接入完成后能够快速打通数据壁垒,快速与医疗平台的业务数据进行对接,平台方可在后台自由配置分账规则,包含分润比例、结算周期、结算方式等等,系统即可与入驻医生、医院、医疗器械供应商、药房等多方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分账,极大的提升了医疗平台的分账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同时,自动分账系统还能自主形成交易数据,通过海量的医疗交易数据为平台运营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并且由于系统架构于银行核心系统,能够为医疗平台与众多分账方开立监管账号,保证交易资金得到安全管控,为平台规避二清风险,促进业务合规经营。
作为数字化浪潮中的重要参与者,医疗平台想要更好地扩展业务,将平台做大做强,首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医疗平台分账怎么做才能更加高效,而MallBook自动分账系统的出现无疑是医疗平台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帮助平台提高交易管理效率,实现多方面的降本增效与合规发展。
医美行业的发展前景
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前景: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为医美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近几年,国民收入持续增加。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增长9%。收入增加,国民对于医疗美容消费能力增强,进而推动医疗美容行业发展。
2、庞大的女性人口是医美服务的基础。
2023年我国女性人口68478万人,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整形美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3、人口老龄化加剧,是医美服务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中国人口日渐老龄化将会催生一大批希望通过医疗美容减缓肌肤老化的消费者。
4、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医美发展提供实质支持。
医美行业的高盈利性和高成长性,吸引科技和资金逐利而来,行业呈现出高速的技术发展,不断进步技术使整形美容越来越安全和便捷。
医美专业定位: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美容就业市场。在此类高素质人员短缺而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基本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同时从事医疗美容技术工作的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