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夫妻:卖卤味1年净赚5亿
作者林森
编辑吴晋娜
千亿卤制品赛道,将迎来第四家卤制品上市公司——紫燕百味鸡。
卤味行业是个千亿赛道。绝味食品在年报中提到,我国卤制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CBNDT在报告中也是如此预测。据机构分析,2023年我国休闲卤制品零售额预计为1235.1亿。未来5年,我国休闲卤制品年增长率超13%,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2200亿元。
卤味行业的火热,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巨额营收,门店扩张。2023年,绝味食品营收52.76亿元,门店数已超万家。煌上煌营收24.36亿元,门店数超4600家。周黑鸭营收超21亿元,门店数量约1755家。
第二,资本入局,新品牌井喷。今年5月份,菊花开卤味B轮融资一亿元;4月份,腾讯投资押注热卤品牌盛香亭;2023年10月份,王小卤融资数千万人民币。在过去几年里多家卤味品牌,均获得多轮融资。
但卤味行业面临不少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差评、产品同质化、毛利润下滑。然而,其实绝味、周黑鸭、煌上煌3个卤味巨头市场占有量还不到20%,留给新品牌创业者的机会还有很多。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卤味老大哥冲击IPO
卤味业将迎来第四家上市公司。
据悉,卤味品牌紫燕百味鸡已完成上市辅导工作,计划提交招股书,登陆A股已经进入倒计时。相比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紫燕百味鸡虽然上市时间晚,但品牌历史却是最久的一个。
紫燕品牌最早可追溯到1989年,钟春发夫妇在徐州创办了“钟记油烫鸭”。1996年后,第二代掌门人钟怀军发力南京,并将品牌更名为“紫燕”。千禧年之后,紫燕在上海开设门店,并向华东各区辐射。此后,紫燕沿海扩展,向南、北方市场延伸。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紫燕已经从小作坊成了规模化卤品生产企业。据紫燕上市辅导材料显示,公司业务包括卤制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夫妻肺片、百味鸡、藤椒鸡等,以及各种材料的卤制食品。和绝味、周黑鸭、煌上煌休闲卤味不同,紫燕应用场景主要以佐餐消费为主。
紫燕还建成了多个区域中心工厂,以及全方位的供应链体系。依靠于此,紫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从2023年开始,紫燕门店数量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扩张,到2023年突破4000家。目前其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300家,覆盖110多个城市。
高增长带来了高营收。2023年,紫燕营收26亿元,营业利润超5亿元,和三个上市巨头有一拼之力。
此前,绝味、周黑鸭、煌上煌先后披露了2023年数据。绝味食品营收最高,门店最多。2023年,绝味食品营收52.76亿元,同比增2.01%,其门店数已超1.2万家。煌上煌营收反超周黑鸭,增长最快。2023年,煌上煌营收24.36亿元,同比增长15.09%,其门店数超4600家。虽然周黑鸭营收下降,但其2023年营收仍超过21亿元,门店数量约1755家。
卤味巨头的高营收并不是意外,行业巨人已然开始狂奔。绝味食品在年报中提到,我国卤制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CBNDT在报告中也是如此预测。卤制品大致可以分为佐餐型和休闲型,CBNDT报告中提到,这两者现在比例为6:4。
休闲卤制品增长最快。根据FSiv数据,2023年我国休闲卤制品零售额已超1000亿,预计2023年为1235.1亿。CBNDT在报告中预测,未来5年,我国休闲卤制品年增长率超13%,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2200亿元。
图片来源:《2023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CBNDT
这无不透漏着一个信息:卤味市场已然火热,进入市场爆发期。
如果说行业巨头的疾步快走不足以证明此点,那么资本的频频出手,让人更加确信行业拐点已到,寻找着“下一个绝味”“再一个紫燕”。
今年5月,菊花开卤味B轮融资1亿元。菊花开成立于2023年,这已经是其第三轮融资;4月,腾讯投资押注热卤品牌盛香亭,这是其第二次融资;2023年10月,王小卤融资数千万人民币,也是第三次融资。在过去几年里,鲜卤家、狮头牌卤味研究所、物只卤鹅等卤味品牌,均获得多轮融资。
两端刺激引爆卤味行业
卤味行业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市场需求。
卤味几乎人人都爱,消费人群足够庞大。卤味在我国有千百年历史,已经渗透大部分人的家中。除了当佐餐外,还可以成为主菜。
可以发现,从城镇到一线城市,小区附近总少不了一家卤味店。哪怕没有门店,在菜市场中,也一定会有卖卤味的摊位。甚至在农村的集市上,卤味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意。这意味着,这个行业消费者已经被教育的足够彻底,而且市场也足够下沉。
为什么大家爱卤味?《2023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为卤制品有越吃越有瘾的特性。虽然卤制品地方风味明显,但是几乎离不开麻、辣、咸、香、甜这几种风味。麻和辣最能刺激人的味觉,产生“再吃一次”的冲动。
年轻人已经是时下卤味消费的主力军。对年轻人而言,吃顿饭的首要选择是省时省力,外卖的常态化就证明了这一点。卤味具有即食性,食用方式可冷可热,加上味道不错且百搭,就成了年轻人填饱肚子的一个优解。
《2023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认为,除了需求端,供给端也给卤味市场发展提供了助推力。
卤味制作方便,容易标准化。卤味来源是卤料,卤料的配比确定后即可固定,此外卤制时间和温度也可以通过设备来保证。国内养殖技术很成熟,能保证稳定供应合格原材料。
技术让卤味有了更大的空间跨度。卤味绝大部分属于肉类熟食食品,最大的问题是保证食材新鲜。对夫妻店来说,原料和产品量好把控。但是对连锁企业来说,规模化和标准化才是唯一办法。好的供应链是必须的。
巨头们纷纷自建工厂和配送体系。绝味食品供应链建设最为完善。据悉,绝味已有20多家生产工厂,每个工厂在300公里运输半径内可完成当日配送。周黑鸭、煌上煌、紫燕百味鸡也均有5家及以上的生产基地,同时配有先进的冷链配送方案。
保鲜技术升级,让休闲卤味插上翅膀。休闲卤味非即做即食,成品大多需要盒装和袋装保存。一般包装容易变质,真空包装又会破坏风味。但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保鲜锁鲜工艺也被推着升级。
现在,盒装卤味大多以充气锁鲜为主,即在盒子中用其他气体替换盒内自然空气。在延长保质期的同时,还能保留卤味的口味和观感。周黑鸭是首批使用这类技术的。基于锁鲜包装,可以快速增加品类,对在电商平台销售更有利。行业数据也显示,选择锁鲜包装的消费人数已经翻倍增长。
许多以依靠线上销售卤味品牌出现,也带来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小鲜卤推出长保质期+锁鲜装的常温锁鲜产品。此类包装在常温下,能保质锁鲜90天,和新鲜卤味的口感几乎没差别。
危机与机遇
营收大涨、资本加持、技术升级,卤味巨头看似美满,却也危机重重。
首要的危机是消费者信任危机。以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紫燕等卤味巨头为例,大多以直营+加盟店的方式运营。直营最能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但是扩展慢。加盟能够省去大笔开支,还能造血回血,开店速度也快。但是快速的加盟开店,最大的弊端就是服务和产品的下降,破坏口碑。
快速的扩店,员工培训、产品研发、产品质量容易跟不上。NCBD发布的《2023中国卤味熟食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紫燕百味鸡的差评都与产品质量和服务有关。
《报告》中提到,煌上煌的差评主要因为产品新鲜度,被指责销售快过期产品。这类差评其他几家也都存在,但不是主要的。服务员故意加量售卖,也是差评的另一原因。
紫燕百味鸡被指责最多的是服务差,卫生环境收到的差评也不少。此前,紫燕的藤椒鸡和酱香鸭,均曾被检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绝味鸭脖差评最多的是故意加量售卖,食品不新鲜也被吐槽多次。坚持直营最久的周黑鸭是差评率最低的,但是也曾被爆出出售快过期产品的问题。
虽然业内认识认为,大品牌会让消费者更信任,但是出了问题的反作用也更大。如何平衡发展和口碑?或许才是卤味巨头们的心头刺。
图片来源:《2023中国卤味熟食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NCBD
直营和加盟的挣扎。直营和加盟的问题在上面已提到,是个艰难选择。
以周黑鸭为例,此前一直坚持直营店,但是在2017年营收就被绝味反超,在2023年,又被煌上煌超越。这还是在2023年11月,周黑鸭开放加盟的结果。现在周黑鸭正在逐渐替换直营店,周黑鸭自营门店1157家,较2023年减少144家。
绝味营收第一,但是毛利率一直下降。据悉,从2017到2023年,绝味食品的毛利率连年下滑。虽然周黑鸭也在下降,但是依然明显高于绝味。这也是加盟方式的另一大问题。
如何加强加盟店管控能力?是横在卤味巨头面前的一堵墙,同时也是所有连锁餐饮品牌的共同的问题。
产品同质化难有特色。现在各个品牌的卤味种类其实大同小异,主要还是以鸡、鸭、猪和一些蔬菜为主。同时,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卤味的地方特色也渐渐退去,口味也更加相近,很难有新鲜菜品让大家眼前一亮。
但其实这些老品牌也在进行品牌升级,拥抱新的变化,积极改变行业中的这些问题,也会对行业产生新的可能性。
创业者入局卤味行业的也越来越多,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个市场背后的具大机会。据研究机构分析,在卤味这个数千亿的市场中,绝味、周黑鸭、煌上煌3个卤味巨头市场占有量还不到20%。这也就意味着,剩下80%左右的市场待开发,给了许多新卤味品牌大施拳脚的机会。
新入局的卤味品牌,相比传统品牌而言,更懂互联网和Z世代的年轻人,也更懂品牌营销和新渠道的打造,在未来有不小的竞争力,产生“下一个绝味”“下一个周黑鸭”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资料:
《2023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CBNDT
《2023中国卤味熟食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NCBD
《一个让人“上瘾”的千亿级新市场!三家公司已上市,资本争抢新品牌》,天下网商
绝味食品2023年年度报告
卤味加盟怎么选择?店小卤为你解惑
市场上卤味加盟店数量在不断增加,卤味加盟行业怎么样?卤味加盟店种类繁多,味道也是不错的,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卤味加盟店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潜力,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方式。卤味加盟市场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加盟项目,如果想要加盟卤味店,店小卤从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大家怎么去选择加盟品牌。
1.考察卤味品牌总部的实力
现在餐饮市场的卤味品牌非常多,竞争也非常的激烈,创业者选择品牌不能只听连锁企业的一些宣传资料就草率签约加盟,一定要去经营门店考察,了解品牌培训的是否到位,有没有解决门店经营问题的能力,之后再谈加盟!
2.看加盟品牌的口味
口味是基础,没有好口味,店铺后续盈利就得不到保障。开店的前提是要有好的产品,在同行中,产品要出类拔萃,这是做生意的关键,地理位置,服务等等都是锦上添花的。所以,一定要注重加盟品牌的产品口味,再利用产品的优势,提升自己在卤味市场的竞争力。
3、看加盟品牌的口碑
选择一家卤味品牌加盟,要在当地了解一下,对方口碑在市场上如何,消费者满意吗?好的口碑,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仅能建立和巩固品牌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扩大产品的销量。
您选择的加盟品牌不仅是馅饼还是陷阱,还要仰仗您的慧眼灵心,希望您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开创一番事业。对于卤味加盟店的选择,你学会了吗?
卤味陷入内卷:一家商场11个品牌,居民区聚集20多家卤味店
出品创业最前线
作者李小反
编辑冯羽
拥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卤味,被部分网友称之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近几年,这个普通的品类,正焕发出新面貌。
除了最常见的休闲卤味和定位于家庭餐桌的卤味之外,不少卤味还巧妙地和小酒馆、火锅等形式结合了起来。商场内也出现一些热卤品牌,不仅有小吃,还有粉、面等主食。
卤味巨大的可塑造空间,吸引来了众多掘金者和资本捕手。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卤味行业至少发生6起融资事件,“菊花开”和“盛香亭”分别获得亿元级别融资,盛香亭称品牌整体估值约10亿元。
消费者的喜爱和资本的看好,也使得卤味行业“内卷”起来,「创业最前线」在走访时发现,北京合生汇商场内,至少有11个卤味品牌。居民区周围2公里内的卤味门店更是多达20多家。
在这样密集开店、市场过分拥挤的情况下,卤味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1、“卤味+”的新变局很长一段时间里,卤味行业都保持着煌上煌、周黑鸭、绝味鸭脖“三家争霸”的格局。今年7月,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交IPO招股书,这意味着,三家巨头即将迎来一个强劲有力的竞争对手。
不过,对于三巨头来说,来自卤味行业的挑战恐怕不只这一个,大量涌入的新玩家也同样值得他们警惕。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卤味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12.3万家。自2011年至2023年,卤味相关企业注册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的注册量首次超过1万家,2023年为历年最高,达到1.7万家。
一些新进入的玩家很快就得到了资本的助力。
据企查查统计,今年以来,卤味行业至少发生6起融资事件,家庭餐桌卤味连锁品牌“菊花开卤味”(以下简称“菊花开”)和热卤品牌“盛香亭”分别获得亿元级别融资。企查查数据显示,菊花开和盛香亭至今已分别完成B轮和A轮融资。盛香亭的加盟手册中还写道,品牌整体估值约10亿元。
除了玩家增多之外,卤味产品也表现出极大的可塑空间。卤味行业较为常见的模式是休闲卤食食品,代表品牌就是绝味鸭脖、周黑鸭、煌上煌等。
还有一类是定位于家庭场景的卤味品牌,如紫燕百味鸡,其品类比卤味小吃品牌更加全面,除鸡、鸭之外,还有猪蹄、凉菜等品类。在外卖平台上,紫燕百味鸡的套餐内还搭配了米饭类主食。
早在4年前,创业者程霄开始做卤味生意时,就将门店开在社区,瞄准了家庭场景。在他看来,社区店是非常稳定的商业形态。“老客户居多,复购率能达到80%至90%。”程霄对「创业最前线」表示,他打造的“味小熟卤味”品牌,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出300多家门店。
除了这两种最常见的形态外,卤味界还衍生出了不少新业态。
比如热卤。今年获得融资的玩家中,盛香亭和热卤食光就是主打热卤的品牌。「创业最前线」在走访时发现,北京合生汇商场21街区的B2层,就有一家名为“翟门仙卤师”的热卤品牌,其品类除了翅尖、猪蹄等小吃外,还有拌粉、拌面等主食,在店内消费的也大多是年轻人。
盛香亭一位负责加盟业务的工作人员刘冉(化名)表示,其品类除了卤味小吃,还有粉、面等主食。其店铺所需面积较大,店内要留出客座区。“我们主要开在当地比较大的购物中心,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客群主要是年轻人。”
热卤食光的加盟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种小吃加主食的模式,有利于门店多时段经营。“中午和晚饭时间可以卖主食,其他时间段还可以卖小吃。”
另外,还有从业者将卤味和其他餐饮业态相结合,比如卤味+小酒馆,消费者可以一边喝酒一边吃卤菜;再比如卤味+火锅,据公开信息,今年获得融资的“京派鲜卤”的主打业务就是卤味火锅外卖。
普通的卤味行业,正在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陷入内卷随着众多新玩家涌入,卤味行业也在逐渐走向内卷。
在北京,吸引众多年轻人前去打卡的合生汇算是新消费的风向标。在这里,卤味行业的“内卷”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进入合生汇21街区B2层,一眼就能看到一家名为“卤西西”的卤味品牌,它的隔壁就是绝味鸭脖。
转到商铺背面,“周黑鸭”和“廖记棒棒鸡”则映入眼帘。再往里走,分布着“小蹄大作”、“无骨凤爪”等几个品牌。「创业最前线」在走访时看到,晚上6点半和7点半两个时间段正是晚餐高峰期,而这些商铺的顾客却寥寥无几。
乘上扶梯来到B1层,出扶梯口就看到上述提到的“翟门仙卤师”店铺,堂食区有6位顾客在就餐。
据粗略统计,仅合生汇B1和B2两层,就有至少11个卤味品牌。
不仅商场如此,在居民区附近,卤味品牌开店的密度同样很高。
「创业最前线」在美团上搜索北京东城区景泰附近的卤味外卖,粗略统计,发现2公里以内的门店有20多家。
虽然卤味门店已随处可见,但新入局的品牌方仍然在紧锣密鼓地拓展市场,开放加盟则是通用且最快速的方式。
“菊花开”的一位加盟商张威(化名)表示,菊花开是河南本省企业,之前只在河南省经营,今年4月中旬开放了周边省份几个城市的经营权限。
要加盟这些卤味门店,成本也并不低。菊花开的加盟商称,建议门店面积在10至20平米左右,两年的冷链配送费、保证金、设备、装修费等成本加起来,单店投资金额总计在7.5万至8万元左右。
张威称,总部会将成品配送到门店,这种模式不仅节约了门店面积,还省去了人力等成本。
而热卤品牌一般开在商圈或者客流量集中的位置,且需要在店内进行食品加工,并留出堂食区,租金成本也会更高。盛香亭负责加盟的工作人员刘冉表示,店铺需要30-70平米,门头最少需要3.5米。
加盟盛香亭还需要承担多种名目的加盟费。“品牌授权费是6万元,每年管理费1.5万,1万的保证金是可退的,培训费5000元,设计费是按照店铺每平米200元的标准收费。”刘冉称。
盛香亭的加盟手册中列举了投入成本,按照40平米的店铺面积计算,前期投入需要30多万。
图/盛香亭的成本投入明细
虽然前期投入不低,但是按照加盟商的说法,卤味品牌的利润是很可观的。
“我们回本周期一般是9-12个月,毛利为60%左右。”刘冉称。
“最少有40%的利润。”菊花开加盟商张威也向「创业最前线」表示。他还补充道,“今年5月,一位济南的客户开店营业,营业额每天保持在4000到5000元,差不多三个月就能回本,这个客户马上要开第二家门店了。”
热卤食光等热卤品牌大多将门店开在商场,其加盟商也表示,其门店面积建议在30至50平之间。前期的投资包括加盟费、设备、房租、装修等成本在内,预计为25万至30万,商场店的回本周期差不多在4-6个月之间。
“商场客流量较大,中午能卖4000至6000元,下午卖5000至7000元,其他零散时间还能卖几千块,每天的营业额大约在万把块。”这位加盟商表示。
他称,热卤食光有一家30多平的加盟门店,一个月的营业额能达到28万元。“毛利一般在60%至65%左右。”
虽然在大多数品牌商口中,加盟卤味品牌后的门店经营情况和回本周期都十分理想,但当卤味成为一门被资本追逐的生意后,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早已不止于产品口味本身,而是成为品牌规模和经营效率的一场赛跑。
毫无疑问的是,市场严重内卷,更多投机者将会被无情淘汰。
3、高淘汰率的卤味生意除了被资本追逐的新玩家,还有一些夫妻档常年经营着小本卤味生意。
每天上午11点左右,李剑的父母开始制作卤菜,下午4点半准时出摊。这样的流程,李剑父母已经重复了六七年时间。
李剑回忆称,父母是在亲戚的带领下做起卤味生意的。“我家亲戚第一年做卤菜,就赚了20多万。”李剑是一位90后,大学毕业后,先是在杭州工作了一年,然后加入父母的行列,一起在武汉做生意。
李剑和父母每人负责一个摊位,他出摊的位置在武汉市江岸区天声街的一处菜市场门口,每天的营业额有1000元左右。“我们没有开店的计划,因为不仅成本高,生意也不一定比现在好。”李剑称。
图/李剑母亲的摊位
在卤味行业,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都是夫妻档口生意。可见传统卤味行业竞争激烈,且门槛不高。
「创业最前线」还在抖音看到,无论是经营几十年的卤味老店,还是个人摆摊做生意的草根玩家,都在火热地招学徒、传授卤菜制作技术。
李剑父母也曾收过几位学徒,“技术不难,3天左右就能学会。”他表示。
不仅如此,就连在淘宝上买卤味料包,店铺都会赠送详细的制作教程。
程霄认为,卤味行业看似门槛低,实际上并非如此,想要经营好这门生意,也需要从业者下一番功夫,比如如何保持产品稳定性、门店选址、后期运营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程霄称,相比于其他餐饮品类,卤味对产品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因为卤食制作一次就是上百斤,如果产品品质差,损害的是一波顾客,这些顾客可能再也不会光顾。”
但恰好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他们认为想要赚钱,就得压低成本,从而使用一些不好的原料或者偷工减料,久而久之门店就倒闭了。”程霄解释。
程霄还注意到,卤味行业也一直在优胜劣汰。“前年出现一些新品牌,但去年又死掉一大批。”
他解释道,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只顾着疯狂扩张,求数量不求质量,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要么供应链不健全,要么模式很难复制,要么就是操作培训、门店经营不到位,反正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程霄表示。
而资本的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原本平静的行业。“导致一些玩家将精力重点放在拓展市场、赚取加盟费上面。”
不过,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让卤味行业快速走向成熟。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的竞争压力要低一些。我们门店的存活率提高了80%至90%。”程霄解释道。当然这也归因于他们主打社区店,受疫情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品牌的成长。
程霄看到,近几年,从业者也变得越来越正规,他们的很多加盟商都是之前的卤食夫妻店,他们为了长远发展会选择加盟一个连锁品牌。
这也是草根玩家的生存之道。“必须要不断改变,跟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从产品、形象包装等多方面进行升级。”程霄说道。
FSiv的数据显示,中国卤制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68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1235亿元。
千亿市场之下,夫妻档走向正规化,新玩家靠标准化跑马圈地,传统卤味行业也正在被注入更多新鲜元素。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