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篇词性?
⑴(形声。从竹,扁声。本义:竹简)⑵同本义;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bamboo script]
简册书籍是用什么制作的图书?
简策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这个字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děng 在文言文中有以下意思: 做名词: 会意。从竹,寺声。
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
本义:整齐的简册 同本义 等,齐简也。
——《说文》 等级;辈分 士阶三等。
——《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
——《史记·留侯世家》。
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
——《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
——《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台阶 出降一等。
——《论语·乡党》 类型;样子 爻有等。
——《易·系辞》。
注:“类也” 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
——元· 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 戥子 。
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
如:等子(戥子。
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 做动词 等同,使一样 以等邦国。
——《周礼·大宗伯》。
注:“犹齐等也。”
与无法等。
——《淮南子·主术》。
注:“同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资治通鉴》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 等待,等候 父母年年等驾回。
简牍是否为文化遗产?
简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书写的简牍流行于春秋至魏晋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简牍的基本形式为简,或称札,由竹、木料制成,书写之前需要修治、打磨,有的简需编联成册,成为简册。牍实际是一种宽简,有的甚至呈版状,木制,个别为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