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餐饮加盟

十年餐厅加盟店排行榜

本文目录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产业现状及百强企业排名统计「图」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达4.67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0.40万亿元,同比增长9.3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大幅下滑,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餐饮市场也逐渐复苏,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完成4.69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4%。

2014-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餐饮行业竞争策略研究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线上数字化运营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率,美团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行业线上订单量继2023年的V型反弹之后,在2023年持续保持稳定的恢复性增长。通过对比中国餐饮线上月订单和全国餐饮月营收的同比增长数据来看,2023年的1-2月,线上订单快速实现同比超200%的增长幅度;之后,受西安、河南等地疫情反复影响,全国餐饮营收增速在下半年出现3次负值,而线上餐饮的当月增速依然保持超10%的增长;线上餐饮表现出了更强的恢复速度,餐饮行业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行业的效率和效益。

2023年中国餐饮线上月订单增速与餐饮月收入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2023年至2023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从2023年的13%,提高到2023年的18%,两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其中仅2023年对比2023年就增长了3个百分点。

2023-2023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统计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民以食为天,中国领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让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这种习惯和倾向逐渐形成一种地域特有的饮食文化。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火锅,还是工艺考究的粤菜,抑或是遍布街头巷尾的地方小吃,每个品类都展现了各自不同的魅力和不可替代性。在中国餐饮行业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伴随着时代的洪流,越来越多的地方特色美食逐渐走出原生地,开始在世界每一个角落开花结果,从不同品类的连锁化率变化情况来看,连锁化提升最快的是饮品店,连锁化率从2023年的31.5%增长至2023年的41.8%,饮品连锁化率的快速提升,一方面和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饮品更偏零售体制的产业特性,能够快速统亿标准进行复制,是小本创业者的首选。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小吃快餐和烧烤,从2023年至2023年连锁化率提升接近6个百分点,小吃快餐的部分优秀粉面品牌在2023年也迎来部分投资机构的关注,使得这种普适性的大众化品牌得以快速发展,烧烤因其具有鲜明的记忆点、体验感以及市场包容度,在数字化工具的加持下,一些地方性的烧烤品牌快速获得大众认知,并得以复制。

2023-2023年中国餐饮细分品类连锁化率统计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2023年中国餐饮细分品类连锁化率年增长对比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门店数来看,在2023-2023年连锁餐饮门店数品类分布中,小吃快餐的门店数稳居最多,2023年占比达51.7%。连续三年连锁门店数占比提升的品类有八大菜系、烧烤、其他地方菜和特色菜。从2023年不同品类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的情况来看,增长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品类分别为特色菜、烧烤、其他地方菜,这三个品类的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33.2%、27.6%和22.1%。中餐品类不仅在连锁化率上提升显著,在餐饮连锁市场的门店比重也在稳步上涨,同时连锁门店数涨幅显著,中餐的品牌连锁发展呈现出加速态势。

2023年中国餐饮细分品类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2023-2023年各等级城市的连锁化率走势来看,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连锁化率在2023年均超过18%的行业均值,其中一线城市连锁化率已超23%,虽然天然的人口流量聚集优势让餐饮连锁门店能够更好的发挥管理和服务的优势,但是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最为激烈。相较之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连锁化率还未达到行业均值水平,但是在国家的“农村产业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环境引导下,餐饮连锁品牌也能够利用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大展拳脚。

2023-2023年中国不同等级城市下连锁门店占当地门店数的比例(%)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近两年餐饮连锁门店在不同等级城市下的增长趋势来看,2023年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最快的是三线城市,达17.5%其次是新亿线城市,连锁门店数年增长10.8%;一线和二线城市的连锁门店数涨幅接近,分别为8.0%和8.9%。结合2023年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同比增长情况来看,一线城市因天然的人口聚集优势、流量优势,连锁品牌门店的发展相对稳定,三线及以下城市受疫情影响,连锁品牌的门店数每年的变化也更加显著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连锁门店依然呈现出了显著的下沉趋势。

2023与2023年连锁门店在不同等级城市下的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连锁品牌的不同门店数规模分布来看,百家以内规模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占比最高,101-500家规模的连锁门店数次之。从不同规模连锁门店数占大盘的比例变化情况来看,不同规模区间的连锁门店数占大盘的比例在2023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11-100家规模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占比在2023年呈现显著增长,从2023年的4.7%增长至2023年的5.9%,上涨了1.2%个百分点;其次是101-500家店和3-10家店这两个规模区间,门店数占大盘的比例相较2023年均提升了0.5个百分点。

2023年中国品牌连锁门店数区间等级分布(占大盘的比例)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从2023年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情况来看,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3-10家店,连锁品牌门店数年同比增长了23%其次是11-100家店和5001-10000家店这两个区间,年增长分别达到了16.8%和16%。从不同区间的连锁门店数增长情况来看,2023年中小规模的连锁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出现,一方面是一些地方的优秀中小餐饮经营者,在数字化管理工具的赋能和加持下,在疫情后寻求机会进一步扩大门店优势,开始探索小规模连锁的经营模式;另亿方面,大量自主小本创业的人选择加盟品牌门店的形式,快速的参与到餐饮行业中来。

2023年中国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年同比涨幅

资料来源:美团、智研咨询整理

二、百强企业排名统计

2023年7月14日CCFA发布《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在榜单中,茶百道居榜首,德克士排名第二,蜜雪冰城排名第三,ARTEASG排名第四,永和大王排名第五。在TOP10品牌中,休闲饮品占据六席位,包括茶百道、蜜雪冰城、ARTEASG、书亦烧仙草、古茗、阿水大杯茶,休闲饮品成为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最火品类。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统计(一)

资料来源:CCFA、智研咨询整理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统计(二)

资料来源:CCFA、智研咨询整理

2023年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统计(三)

资料来源:CCFA、智研咨询整理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hxx.)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专项定制、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

舆情指数|2023年10月中国餐饮品牌线上口碑指数TOP50

继《中国房地产品牌线上口碑指数排行榜》之后,我们发布了原创指数“艾普思品牌线上口碑指数”的又一应用榜单——《中国餐饮品牌线上口碑指数排行榜》。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消费者外出就餐意愿的降低以及禁止堂食、暂时停业等防控措施使我国餐饮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餐饮企业普遍面临客流量少、翻台率低、房租压力大等多重困境。榜单旨在依托互联网文本大数据分析技术,助力餐饮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精准洞察品牌线上口碑表现,加强消费者聆听,有针对性地实施产品及品牌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时效:2023年10月01日-10月31日

总榜

火锅串串

线上口碑指数TOP10

中餐

线上口碑指数TOP10

小吃/快餐

线上口碑指数TOP10

甜品

线上口碑指数TOP10

饮品

线上口碑指数TOP10

日韩料理

线上口碑指数TOP5

西餐

线上口碑指数TOP3

数据说明

研究样本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饭店协会火锅50强》上榜品牌、“中国餐饮红鹰奖”揭晓的《2023年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榜单》上榜品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榜TOP100》上榜品牌,以及根据艾普思舆情大数系统监测结果筛选的具有较高网络关注度的其他餐饮品牌,共计563个,详见榜单附件《餐饮品牌列表》(扫描上方二维码)。

数据来源网络、APP客户端、电子报刊、微博、微信、论坛、博客、视频、问答等主流网络媒介。

指数构建与计算方法“艾普思品牌线上口碑指数”为艾普思咨询原创指数,其评价体系综合考察了品牌的线上传播力及声誉表现,包含传播指数和声誉指数两个子指数,计分权重分别为40%、60%。“传播指数”以品牌声量及点赞、转发、评论等交互声量数据为统计基础,同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媒介、站点、稿源/作者等对信息传播效能的影响,由多个一级和二级指标系数加权计算得出。”声誉指数“则通过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对信息的情感倾向加以分析,以评估正面声誉信息的比重及传播力。

免责声明本榜单仅为参考研究资料,不构成投资等任何建议,请慎重考虑相关风险,艾普思咨询不承担因使用榜单内容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榜单解读

10月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餐饮品牌为:肯德基(小吃快餐,口碑指数567,排名较上月上升1位)、海底捞(火锅/串串,口碑指数449,排名较上月下降1位)、麦当劳(小吃快餐,口碑指数376,排名与上月持平)。

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50的餐饮品牌中,包括火锅/串串品牌9个、小吃/快餐品牌15个、甜品品牌4个、中餐品牌6个、饮品品牌16个。

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火锅/串串品牌为:海底捞、小龙坎、锅圈食汇*;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中餐品牌为:煌上煌*、文和友、全聚德;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小吃/快餐品牌为:肯德基、麦当劳、华莱士;

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甜品品牌为:好利来、米兰西饼*、哈根达斯;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饮品品牌为:星巴克、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日韩料理品牌为汉拿山、N多寿司、韩宫宴;线上口碑指数排名前三的西餐品牌为豪客来、王品牛排、至尊披萨。

(*为本期新入围品牌。)

从子指数的表现来看,10月传播指数与声誉指数最高的餐饮品牌均为肯德基(传播指数596,声誉指数548)。

关于我们

本榜单由成都艾普思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艾普思咨询”)独家发布。

艾普思咨询是专注于互联网文本大数据研究与服务的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企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瞪羚企业,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国内领衔科研院所和全国顶尖咨询公司,拥有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数据采集、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言论行为分析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迄今已拥有IPS舆情管理平台、IPS电商大数据平台、IPS文旅大数据平台等一系列成熟产品,可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国内领先的文本大数据应用服务。

艾普思始终坚持以技术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为客户量身打造专业高效的线上品牌声誉管理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与服务模式创新成功为众多垂直行业赋能,合作伙伴包括数百家政府机构、世界五百强外企及国内上市公司。

2023中国十大最受欢迎面馆品牌:和府捞面、陈香贵、马记永排前三

上个月,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3中国餐饮金饕奖”系列榜单,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系列榜单共包括20份餐饮品牌榜、2份餐饮人物榜、1份预制菜企业榜,共210个品牌、20名个人上榜。

品牌榜单以欢迎指数的高低排序,欢迎指数由NCBD依据消费者满意度、媒体影响力、网络情感、品牌差评率、企业实力以及行业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满分100分。

十大最受欢迎面馆品牌分别是:和府捞面、陈香贵、马记永、遇见小面、李先生牛肉面大王、大师兄、东方宫、蔡林记、常青麦香园、陕味食族油泼面。

1资本热衷“吃面”和金饕奖的其他品类榜单相比,本次面馆榜单呈现出的最大不同,在于上榜的10个品牌中,多达半数自去年以来都获得过融资,而且有几个品牌还不止一次。

据NCBD(餐宝典)的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在面食领域共发生过16次融资,其中张拉拉贡献了4次,遇见小面、马记永、五爷拌面、陈香贵均贡献了2次。

除了数量不少,融资金额也不小。单笔融资动辄过亿俨然已成常态,其中金额最高的,当数去年7月和府捞面的E轮融资,高达近8亿元;其次是五爷拌面的A轮3亿元、陈香贵的A+轮约2亿元。

资本如此热衷“吃面”,这样的盛景前所未有。

2资本为什么爱“吃面”?面食并非是个新赛道,为什么直到近两年才受到资本的追捧?餐宝典分析师认为有四点原因:

第一,整个餐饮行业越来越受资本关注,这是大前提。NCBD(餐宝典)的《2023—2023年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报告》显示,2023年,餐饮行业发生融资事件超240起,平均每3天就有2笔融资;全年已披露金额超300亿元。

第二,面食的普及度高,市场空间大,有机会出现千店乃至万店品牌,所以更能吸引资本。

第三,这些获得融资的品牌,大多由跨界创业者创办,对于资本的接受度更高,更易于实现和资本的双向奔赴。

第四,这些品牌相对于传统面馆而言都做了很明显的“升级”,不管是产品还是门店环境,都更符合现在主力消费群体的审美和体验需求。

所以,资本入场,面馆疯狂,部分面馆品牌的估值在短期内暴涨。

3融资后疯狂开店,但为何千店品牌仍很少?随估值暴涨的,是这些拿到融资的品牌都开启了快速扩张。比如陈香贵,其创始人姜军近日透露,去年一年陈香贵花了2个多亿新开了196家店;其他如和府捞面、马记永等,去年也都新开了100多家店。

扩张不可谓不迅猛,不过,从门店总数来看却依然很少。陈香贵迄今是237家店,和府捞面稍微多一点,接近400家:这样的体量放在整个面食赛道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而放眼所有面馆品牌,当前也只有五爷拌面这一个千店品牌。作为对照,全国共有兰州拉面馆近5万家。

我们都知道,面食品类是天生具备“万店基因”的,它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群众基础大、消费频次高、易于标准化、可复制性强、运营模式轻、生命周期长,等等。理论上,面食品类肯定会出现万店品牌,但为什么现在连千店品牌都极少呢?

有人认为,是那几个拿到大额融资的明星品牌(如陈香贵等)成立时间都不长,而且这两年大环境也不好。乍一听是这个理,但这么归因实际上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图自餐宝典

餐宝典分析师认为,要想成为万店品牌,需要具备几个特征:所属品类普适性强,单店投入低,易于标准化,客单价低,开放加盟。纵观餐饮行业现有的4个万店品牌,无一不具备这些特征。

两相对照,不难发现这些明星面馆品牌仅仅具备了其中的两点(品类普适性强、易于标准化),其余三点则并不满足。还是以陈香贵为例:

其一,2个多亿新开了196家店,平均单店投入超过100万,这个投入水平并不算低;

其二,陈香贵的客单价达到了36元,对于拉面消费群体而言,这个价钱偏高(更别说和府捞面的43元);

其三,陈香贵目前全直营,没有开放加盟。

由此可知,陈香贵们要想更快地扩大规模,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开放加盟。

4向万店进发陈香贵的创始人姜军,最近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针对会不会放加盟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也观察到不少新的快餐品牌在开放加盟,以往不做加盟的餐饮也都在尝试加盟。其实我们并不排斥加盟,我觉得未来加盟一定是个趋势了。”

这段话被很多人解读为陈香贵未来将开放加盟。而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陈香贵如果真的开放了加盟,那也一点都不令人意外。有观点就认为,面食是一个有着“万店基因”的赛道,如果拿到巨额融资的陈香贵们,今后还只是一年开一两百家店,那很有可能就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当然,仅仅只是开放加盟,并不一定能确保陈香贵们成为万店品牌——事实上它们离千店都还有相当的距离,对于品牌方自身来说,现在提万店未免也太早了些。不过,“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未来的万店成就或许就发轫于今天的策略改变,届时即使不是陈香贵,也可能是其他品牌。也许我们可以期待一番,将来谁会率先成为那个万店面馆品牌?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