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问答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发病,双侧发病者较少。具体病因并不明确,可能在受寒、病毒感染(如…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发病,双侧发病者较少。具体病因并不明确,可能在受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可引起周围性面瘫。本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斜,流涎,讲话漏风,鼓腮和吹口哨漏气,食物残渣总是留在齿颊之间,病侧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分泌功能异常。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减轻面神经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并发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针灸理疗康复等。患者可因不能闭眼、瞬目,使角膜长期暴露,容易发生感染。本病还常伴有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分泌异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年轻的病人治愈率较高。

就诊科室病因症状典型表现其他表现检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专科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危害预后预防

参考资料 >

版权声明:幕实号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7302002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11175751

Q Q: 73020203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